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如何根据智慧城市运行管理、建设规划和应急指挥等政府决策部门的综合需求,实现分散信息资源的统一集成、复杂模型资源的有效调用和决策时空信息的高效共享与可视化,成为现阶段城市综合决策的重大挑战。首先提出了感知联网与时空信息接入、地理空间模型联网与认知、决策时空信息聚焦服务等智慧城市时空信息综合决策共性关键技术,突破了城市时空信息智能分析、协同决策与主动聚焦服务的瓶颈;其次,设计并实现了智慧城市时空信息综合决策原型系统,并以太原市燃气泄漏应急响应为例,验证了系统辅助城市综合决策的可行性和适用性;最后,概括了城市(群)立体感知网、城市(群)模型网和城市(群)时空大数据3大主要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
根据湖北省公共应急服务的需求,运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遥感技术、虚拟现实技术、数据库技术、多媒体技术、面向对象系统设计与分析等技术,开发建设了湖北省公共应急服务三维地理信息平台,为湖北省政府部门处置突发事件提供了三维空间信息服务和辅助决策支持。详细阐述了系统建设的总体架构、数据库设计及功能设计,并对系统进行了整体评价。  相似文献   

3.
根据湖北省公共应急服务的需求,运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遥感技术、虚拟现实技术、数据库技术、多媒体技术、面向对象系统设计与分析等技术,开发建设了湖北省公共应急服务三维地理信息平台,为湖北省政府部门处置突发事件提供了三维空间信息服务和辅助决策支持.详细阐述了系统建设的总体架构、数据库设计及功能设计,并对系统进行了整体评价.  相似文献   

4.
为舆情管控部门对舆情事件判断水平、反应能力和应急处置能力的提升提供信息保障和辅助决策支撑,基于GIS的舆情传播推演系统在舆情处置行动中,不但可提供城市基本地理信息、人文信息,还可针对不同用户需求提供舆情影响空间分析、人员分析、传播过程分析、管控效果分析和舆情演变态势分析等功能,并实现舆情演变信息地图显示、图表输出等多种形式的表达。文中就系统的技术体系、关键分析推演模型以及系统的实现进行了研究,并研发了实验系统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5.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中突发事件时有发生,并且发生频率呈逐步抬升的态势,为了提供更好的应对措施,基于GIS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与Silverlight技术,结合应急指挥业务,建立应急指挥辅助决策系统,集成城市应急相关数据,实现信息查询、设施目标搜索、动态指挥调度等功能,为应急事件分析模拟与应急指挥决策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6.
卫东 《测绘通报》2012,(9):83-86
在应对和处置重大突发事件的过程中,地理信息能直观形象地表达和记录灾害与突发事件的时空分布和过程,准确快速地部署应急预测预警,实施决策指挥及灾后重建等各项工作。针对山西省应急管理的各项工作需求,给出了支持应急地理信息快速处理、快速分发服务,以及能够支持应急响应、灾害评估和灾后重建工作应急服务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地理信息在处置突发事件申提供空间定位、展示突发事件态势、提供决策支持等应急保障的形式;对为了满足应急保障的需求,实现信息标准的统一,加强重点目标、重点区域、重点要素以及专题信息的储备,拓展地理信息内涵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8.
《测绘》2019,(5)
本文针对政府和社会各界应对自然灾害、突发事件的测绘应急服务保障的实际需求,以分布式计算框架在时空大数据管理中的应用研究为基础,研究基于时空大数据的应急服务保障平台,确保平台拥有对海量时空数据的快速存储、快速提取、快速查询能力,基于该平台研发应急测绘数据处理子系统、应急测绘数据快速制图子系统、应急任务保障子系统、运维管理系统等业务支撑子系统,确保测绘应急机制的科学实现,达到应急测绘数据快速获取与更新、应急测绘成果快速出图等目标,为应急事件处置提供及时、科学的决策支撑。  相似文献   

9.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广泛应用和应急资源信息共享的迫切要求,如何更好地利用信息技术助力应急资源管理成为研究的热点。针对我国省级应急资源管理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从省级应急资源整合共享、协调联动的角度出发,引入事件驱动理论,以突发事件为驱动点,开展省级应急资源管理模式的研究,提出一种新的适合于省级政府应急管理的基于事件驱动机制的应急资源管理架构(EDERMA),分析此架构的构成、功能以及工作机理,并探讨了基于此架构的系统应用实现。  相似文献   

10.
讨论了如何在数字驻马店地理空间框架的基础上构建应急值守系统,实现应急突发事件的上报与接收、应急资源查询、应急历史事件的查询与统计等功能,系统充分利用地理信息公共平台提供的空间查询分析能力和直观生动的信息展现能力,为应急值守提供强有力的空间信息支持。  相似文献   

11.
智慧城市综合感知与智能决策的进展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龚健雅  张翔  向隆刚  陈能成 《测绘学报》2019,48(12):1482-1497
城市感知与决策是实现城市智慧化的首要前提。针对当前的最新研究进展,分别从基于空天地集成化传感网的城市综合感知、城市时空大数据的管理与分析、面向多层次用户的智能决策等3方面进行了分析论述,对比分析了当前城市时空信息平台及应用,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未来智慧城市感知决策面临的"三高"挑战,即高度融合的物理感知与社会感知,高度智能化的城市管理分析能力,以及高置信度的城市信物融合系统决策。  相似文献   

12.
城市地质灾害应急管理平台的设计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地质灾害多发,严重威胁到山地城市安全.城市地质灾害应急管理的首要环节是应急部门对信息的及时沟通和决策部门对信息的高效管理.因此,设计具有完善的数据共享模式,并具备良好服务架构的信息平台是科学应急管理的必要手段.本文研究了城市地质灾害应急管理平台设计中的关键技术,提出了基于地理网络和元数据管理的数据共享模式;建立了基于SOA的平台架构,并描述了分布式环境下的平台配置结构.通过引入先进的软件技术和GIS技术,可以为城市地质灾害救援指挥提供必要的信息和技术支撑,最终实现减轻城市突发性地质灾害损失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随着城市规模的增大和城市功能的增强,在城市生活中面临的突发事件应靠科学的方法预防处理.建立起城市安全应急指挥系统对整个城市重大危险源的安全监控,预测事故危险性;对事故预防和及时的应急处理提供决策支持.在事故发生时通过本系统能够赢得宝贵的时间,减少事故所带来的各种社会危害.用科学的手段防灾减灾,现代化技术手段进行城市重大事故的处理,保护国家公共财产、人民生命安全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针对当前智慧城市规划、建设中对空间信息基础设施作用普遍认识不足的问题,深入分析了空间信息基础设施对于智慧城市建设、运营的重要支撑作用。通过空间信息服务体系分析并根据研究者近年来从事智慧城市规划建设的实践经验,提出从空间信息基础设施的服务能力、融合能力和协同能力等3个方面综合评价其支撑能力。在此基础上,建立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以便提升城市空间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完善智慧城市建设的评价指标体系。也为下一步开展定量分析和综合评价打下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5.
城市地下空间资源作为城市的重要自然资源,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民防工程建设、环境建设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提高地下空间资源的规划水平、开发水平、管理水平成为衡量一个城市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指标。广州市三维地下空间决策支持系统通过分析广州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管理现状,实现地下空间信息处理的量化、可视化、实时更新与资源共享,是城市建设部门、管理部门、服务部门实现现代化管理的必备,是合理开发利用城市地下空间信息资源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从Geomatics到Urban Informatic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我国正处在新型城镇化、工业化和信息化的关键时期,城市面临着复杂的经济、社会与生态可持续发展问题。面向城市的地球空间信息学(Geomatics)与互联网、云计算技术持续融合,产生了城市时空大数据,成为了智慧城市的重要战略资源。随着地球空间信息学和信息学、城市科学不断深入交叉融合,城市信息学(Urban Informatics)逐步形成,并正在成为测绘地理信息科学的重要发展方向。城市信息学是以统一的时空基准为框架,以空间信息为载体,以信息技术为支撑,动态采集城市信息并进行处理、分析与服务,支持绿色、低碳、可持续城市发展的交叉学科。本文分析了城市信息的内涵及其与地球空间信息学的相互关系,论述了城市信息学具有动态演变、数据驱动、众源学习、协同决策、学科交叉等典型特征,在此基础上,总结了若干影响学科发展的关键科学问题,最后展望了城市信息学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7.
左海龙  罗红霞 《测绘通报》2019,(12):108-111,151
城市管理体量不断增大且管理对象关联繁多,已经成为影响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在全国智慧城市建设的大背景下,引用新技术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可以使城市的各管理单元协同、精确、及时地交换信息,形成智慧城市管理的配套方案,让有限的管理资源发挥出最大的使用效能,实现城市管理的最优化目标,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本文提出了地理信息系统、GPS、遥感、RFID等空间数据融合的技术方案,强调在空间信息和移动信息管理的基础上通过工作流和过程化管理,提高城市精细化管理的综合水平,为实现民众参与监督城市管理和智慧城市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提出了大地理的概念,大地理是地理系统为研究对象的地理科学、技术与工程的综合及基于计算的统一,在科学层面表现为统一地理学,在技术层面表现为统一地理技术,在工程层面是统一地理学与技术的综合性及系统化应用,以解决复杂地理系统相关的工程问题.它在应用层面体现为地理建模、地理设计、地理监测和地理控制等一体化集成,构建地理系统与地理信息系统互动的地理赛博-物理系统,以满足人类对各种尺度的地理系统的认识与理解、感知和评价、预测与调控以及开发和利用的需要.本文讨论了大地理在智慧城市中的应用,认为城市作为典型的地理系统,智慧城市的本质是构建地理赛博-物理系统,时空信息云平台是智慧城市建设的核心,可在智慧城市发挥地理建模、监测、设计和控制的作用,尤其在地理环境智能化和城市规划、建设、运行与应急的核心流程中.大地理将促进智慧城市研究-开发-运行模式的发展,智慧城市建设与运行也将推动大地理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刘桂生  李明 《东北测绘》2008,31(1):60-63
介绍了镇江市基础地理信息系统的开发环境、实现过程、基本功能和应用,给出了数据库管理的具体方法。该系统为城市规划及其他部门提供辅助决策支持的基础信息,拓宽测绘服务范围;为实现城市工程地质环境评价和城市可视化提供了基础数据和平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