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对子午工程感应式磁力仪(SCM)与传统磁通门磁力仪(GM4)记录的磁暴基本特征进行对比分析,GM4记录的波形不论在磁场平静时还是在磁暴时,各个台站波形相关性很高,GM4记录到完整的磁暴变化形态,SCM记录的磁暴非常规磁暴变化形态.SCM在磁场平静时波形相关性很低,磁暴时各个台站波形相关性很高,可能是由于SCM分辨率较高,磁场平静时记录到更多的台站背景噪声.GM4和SCM磁暴时,Z分量急始方向都向上,且各个台站一致,GM4的H水平分量急始方向向上,而SCM的X分量急始方向朝下,这是因为GM4的H分量探头朝向地磁北极,而SCM探头方向朝向地理北极.磁暴时,GM4的H差分结果与SCM的X分量数据相关性很高,GM4的Z分量与SCM的Z分量差分结果相关性并不高,这可能是因为:(1)磁暴时H水平分量或者X分量表现比较明显,而Z分量虽然有变化,但是变化不如H分量剧烈,(2)GM4的三分量探头集成在一个探头盒中,且有水平泡等保证水平,正交性较好,而SCM的Z分量安装时是安装在一个垂直的坑中,而三分量是否严格正交没有经过检验,可能由于安装方法存在误差,造成GM4的Z分量差分结果与SCM相关性不高.  相似文献   

2.
通过日变化记录准确度标定的基线值和同台多套仪器记录的分均值资料,应用差值分析方法,结合仪器定向实验,对磁通门磁力仪记录准确度进行研究。分析发现,磁通门磁力仪GM4(6)的H分量和GM4(8)的Z分量记录的地磁场变化准确度存在偏差,定向实验发现,仪器3个磁通门传感器线圈正交度存在误差,是引起磁通门磁力仪记录准确度偏差大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选取磁通门磁力仪数据,利用经验模态分解法提取地磁脉动,并与传统小波分解法提取的地磁脉动方法作对比,分析子午链区域几个地磁台站提取的地磁脉动的纬度效应和经度效应。结果表明,经验模态分解法提取的地磁脉动形态清晰,易于辨识,与小波法相比,不用选择基函数,更适合于分析非稳态信号。  相似文献   

4.
选取磁通门磁力仪数据,利用经验模态分解法提取地磁脉动,并与传统小波分解法提取的地磁脉动方法作对比,分析子午链区域几个地磁台站提取的地磁脉动的纬度效应和经度效应。结果表明,经验模态分解法提取的地磁脉动形态清晰,易于辨识,与小波法相比,不用选择基函数,更适合于分析非稳态信号。  相似文献   

5.
肇庆地磁台磁通门磁力仪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2003年肇庆地磁台GM3和Flare-plus磁通门磁力仪的H、D、Z分量观测数据.进行了趋势变化、均值、方差一致性检验以及基线值分析,认为两台磁力仪的观测数据具有同等观测精度和一致的变化趋势,仅均值存在较小的差别,已达到了国内高精度地磁观测的水平.与英国产的Flare-plus磁力仪相比,国产GM3磁力仪的观测精度和稳定性部分性能已达到世界上高精度数字地磁观测仪器的水平,但仪器的总体稳定性,传感器探头受温度影响的程度、仪器零漂等指标还需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6.
文章选取全国4个地磁台站2016年的观测数据,分析3种不同型号磁通门磁力仪受温度影响及背景噪声干扰的变化情况。结果显示,FGM-01仪D分量和Z分量的温度系数数值较GM4仪和GM4-XL仪稍大,GM4仪和GM4-XL仪各分量温度系数数值相当,同时各仪器的剩余均方差数值较小,反映出观测资料的内在质量可靠;GM4、FGM-01仪各分量背景噪声水平相当,GM4-XL仪各分量背景噪声均小于GM4和FGM-01仪,H分量尤为明显,排除环境影响,认为是仪器本身造成的。  相似文献   

7.
红山台磁通门磁力仪观测数据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2010-2012年红山地磁台2套相同厂家和型号的磁通门磁力仪GM4-1和GM4-2产出的数据进行背景噪声、基线值、预处理分数据和日均值几个方面的对比分析.结果显示:(1)两套仪器各分量日均值变化曲线形态一致性较好;(2) GM4-2各分量的噪声值和月剩余标准差值均大于等于GM4-1各分量的噪声值.(3) GM4-2仪器相对于GM4-1仪器灵敏度较低.分析的结果能较好地反映出2套仪器观测数据的内在质量,也能客观地反映出红山台各套仪器的工作状态及绝对观测对相对记录的控制水平.  相似文献   

8.
红山台地磁日变化记录准确度标定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正确评价相对记录仪器记录到的地磁日变化的准确度,分析了红山台2套GM4磁通门磁力仪2009—2012年4年来的地磁日变化记录准确度标定基线值的精度和稳定性,同时对地磁日变化记录准确度标定基线值与地磁日变化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得出以下结论:在标定时段2套GM4磁通门磁力仪D、H、Z3个分量基线值的变化幅度和测量误差都很小;1号GM4磁通门磁力仪比2号运行更加稳定,且日变化记录准确度标定基线值和地磁日变化之间相关性并不显著,这与2套仪器的自身老化和所处的观测环境等因素有关;红山台在上午10:30—12:30和下午15:30之后的时间段地磁日变化记录准确度标定基线值稳定,适宜进行地磁绝对观测。  相似文献   

9.
选取红山地震台2009—2013年磁通门磁力仪GM4-1和GM4-2的参考背景噪声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两套仪器背景噪声年变化趋势一致,其中D分量背景噪声随季节变化明显,H分量、Z分量不明显。另外,GM4-2仪各分量背景噪声值较高,认为是其自身原因引起的。  相似文献   

10.
选取2001年1月-6月中美合作项目(SMALL)中磁通门磁力仪的数据和同期磁变仪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两种仪器记录的日变形态、日变幅、极值及极值时间具有较好的一致性,说明该项目中磁通门磁力仪的资料真实可靠。给出的典型地磁脉动事件表明,该仪器可提供精确定时的高质量地磁资料。  相似文献   

11.
海口马鞍岭火山综合观测台与琼中基准地磁台相距约86km,前者将GM4磁通门磁力仪安装在特制的弱磁性大理石箱体中,开展地磁场D,H,Z三分量相对观测;后者将Flearplus和Over—hauser磁通门磁力仪安装在无磁性地磁房中,开展F总场绝对观测和D,H,Z三分量相对观测。通过两个台站D,H,Z三分量变化场的相关对比分析,相关系数皆达到0.98以上。这说明,在火山区开展地磁相对观测是可行的,而采用弱磁性大理石箱体安放磁通门磁力仪进行地磁相对观测具有很高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2.
针对地磁相对观测工作存在的时间及幅值漂移等问题,进行时间一致性、幅值低漂移以及网络通讯等关键技术研究,开发了由低漂移磁通门传感器和低漂移数据采集电路组成的地磁相对观测仪器,将研制的3台仪器与昌黎后土桥地震台现有GM4磁通门磁力仪进行对比测试,并对测试数据进行日形态变化和预处理分钟值等分析,结果表明,3台待测仪器30天内漂移小于1个采样点,日变化曲线一致性强,与GM4数据曲线最大偏差小于0.7 nT,满足地震台站相对记录设备技术指标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利用低纬地磁子午链上H和D分量的分均值数据 ,分析了 2 0 0 0年 4月 6日磁暴期间磁扰变化的纬度效应 .主要特点是 :(1 )急始期间H分量急始跃变幅随磁纬降低而减小 ,且急始变幅的下降率随磁纬降低而逐渐增大 ;(2 )初相期间H分量第 2峰值的变幅和初相持续时间随磁纬降低而减小 ;(3)主相期间H分量迅速减小 ,并随纬度降低最大变幅明显增加 ;(4)恢复相H分量呈两阶段上升趋势 ,前一阶段迅速上升 ,后一阶段上升速度明显减小 .最后对这些磁扰变化的纬度效应与空间电流体系的密切关系作了讨论 .  相似文献   

14.
“十五”地磁相对记录仪器干扰分析与安装方案改进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描述了地磁相对记录仪器FHDZ-M15地磁总场与分量组合观测系统和GM4磁通门磁力仪,在安装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和记录曲线上表现出来的干扰形式。通过分析干扰产生的原因,最后给出记录仪器的改进安装方案。  相似文献   

15.
崇州地震台安装GM4型磁通门磁力仪,观测数据变化中不时出现突跳、台阶等畸变现象,通过对记录曲线典型畸变形态分析,发现是围墙外车辆对GM4型磁力仪的干扰、远处大型工程机械进出或施工时产生的干扰和高压输电线的干扰。  相似文献   

16.
选取2017—2018年北京、昌黎、红山地震台GM4磁通门磁力仪观测资料,采用常规预处理方法,剔除地铁轻轨、地电阻率、高压直流输电对地磁观测数据的干扰,结果发现,经分转秒处理,数据出现缺记现象,且完整率多低于90%,而秒转分处理,数据完整率达100%,无缺记现象发生;采用小波变换方法,对受到地铁轻轨干扰的北京地震台地磁观测数据进行滤波处理,并与无地铁轻轨干扰的红山地震台地磁观测数据进行频谱对比分析,结果发现,小波变换方法可有效抑制地铁轻轨对GM4磁通门磁力仪观测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在对全国地磁台站磁通门磁力仪记录数据的质量效能评估中发现,多个台站存在同台观测仪器的记录数据曲线不一致问题.针对这类问题,研究人员对多种地磁观测数据影响因素进行了定性或定量的分析.本文通过分析格值系数及姿态角对磁通门磁力仪记录数据的影响规律,建立磁通门磁力仪三轴校正模型,构建目标函数,并利用遗传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测定仪器姿态角和格值系数,根据测定结果对记录数据进行一致性校正.数值模拟计算和台站实测实验结果表明:利用该算法解算的格值系数精度优于0.002,姿态角精度优于0.15°.根据解算结果计算,日变幅为50 nT时引入的日变形态不一致误差小于0.13 nT,满足国家地磁台网对地磁相对记录数据日变形态不一致误差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中国地磁台网自数字化改建后,引入了基于分量质子旋进式磁力仪观测模式的FHD质子磁力仪。经过多年的观测实践,该仪器取得很好的观测效果,但在观测中也发现了一些新的问题。为解决观测中存在的问题,获得更高质量的观测数据,适应更高观测标准的要求,对FHD质子磁力仪进行了升级改进研究。本文主要介绍我国地磁台网FHD质子磁力仪在观测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应的解决方案,并给出了改进后FHD质子磁力仪的观测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19.
山西省地震局于2014年9月至10月在山西北部恒山断裂带两侧布设5套GM4磁通门磁力仪,形成小口径地磁台阵,获取地磁三分量的观测资料。文章针对仪器运行以来的观测数据质量进行分析评价,并对仪器运行管理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0.
喀什地磁台磁通门磁力仪与磁变仪记录资料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海军 《内陆地震》2003,17(4):366-370
作为国家“九五”科技公关成果的GM3磁通门磁力仪,是我国自行研制的地磁数字化记录仪器,现广泛应用于我国地磁观测台站。磁通门磁力仪的工作原理从理论上讲是勿庸置疑的,但是不同的设计、不同的制造工艺使得仪器的性能略有差异。CB3磁变仪模拟记录虽然不能象磁通门磁力仪那样提供高分辨率的数字化资料,但多年的观测实践表明,其工作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