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袁万春  李院生 《矿物学报》1997,17(4):422-426
滇黔桂地区分布着众多大中型Hg、Sb、Au矿床。通过对碳、氢、氧、硫等同位素的分析表明:大厂锑矿的硫来自地幔,木利、马雄锑矿的硫主要来自海水硫酸盐。各金矿的硫主要来自围岩,但碳大部分来自围岩。氢氧同位素数据表明,本区锑、金、汞等矿床的成矿流体来源相似,其主要来源为与围岩进行了氢氧同位素交换的大气降水。  相似文献   

2.
冯守忠 《黄金地质》2004,10(3):50-55
椅山金矿成矿主要与燕山晚期牛心屯花岗岩有关,成矿时代为燕山晚期,成矿物质具有双重来源——地层与岩浆源。牛心屯花岗岩体内石英爆裂法系统测温资料表明,该岩体在岩浆结晶期后曾有一次普遍的中一高温热液作用——成矿热液源和成矿热源。侵入石缝组接触带的牛心屯花岗岩体的岩石化学研究表明,从岩体进入围岩的元素有Si,K,Na,Fe^3 等;围岩进入岩体的元素有Al,Mg,Ca,Fe^2 等。矿石硫同位素研究表明,重硫少、富轻硫,轻硫可能来自围岩。矿体中δ^18O研究证实矿体氧同位素大多数来自牛心屯花岗岩体,少量来自围岩。碳同位素组成特征反映金矿床内的碳来自围岩。  相似文献   

3.
李家沟金矿床成矿物质来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野外观测和硫、碳、氧、氢同位素、微量元素和包裹体测定资料,对李沟金矿成矿物质的来源作了系统分析,证明金元素主要来自接官亭组地层,硫来自地层、脉石碳酸盐硫物中的碳来自围岩硅质白云岩及碳质板岩,介质主要来自变质水及地下热水。  相似文献   

4.
毛洋头铀(银,钼)矿床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洋头铀矿床的(H、O)同位素特征表明:早期矿化热液主要为岩浆水,而晚期矿化热液则主要为大气降水。铅同位素组成反映该矿床中铅为不同来源的混合铅。C、S同位素组成变化范围小,且与火成岩的C、S同位素组成相当,说明矿床中的碳和硫主要淋取于火成围岩或源于地壳深部。  相似文献   

5.
提要:安徽逍遥钨多金属矿床是江南隆起带的一个W-Ag-Zn-Pb-Cu-Mo矿床,钨多金属矿化主要呈透镜状、似层状、脉状产于岩体接触带附近。该矿床的方解石δ13C特征表明碳主要来源于深部岩浆,同时少量碳可能是具有大气降水来源的地下水从地层中淋取而来。硫同位素测试结果表明磁黄铁矿、黄铁矿和黄铜矿之间硫同位素分馏未达到平衡,其硫源来自岩浆,在成矿过程中受到了部分围岩地层硫的混染。根据铅构造模式图解和其参数综合分析,表明铅源与岩浆作用密切相关,整体上显示下地壳来源特征,具有壳幔混源特点。碳硫铅同位素数据表明,燕山期逍遥地区大规模的构造-岩浆活动不仅带来了大量的成矿物质,而且使地层中的成矿物质活化迁移,并在有利的构造部位沉淀富集,从而形成钨多金属矿床。  相似文献   

6.
四川西部呷村银多金融矿床硫铅同位素地球化学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研究目的是揭示呷村银多金融矿床成矿物质来源,矿石与容矿围岩的关系,通过对矿石、矿石矿物及容矿围岩的S、Pb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资产提出矿石铅为一个二元混合铅,主要由火山岩提供,部分来自火山岩的下部地层;矿床中的大多数硫由火山热液提供的,部分来自海水。  相似文献   

7.
湖南省锡矿山锑矿床的成因探讨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锡矿山锑矿床成因的认识存在着三种基本观点,即层控、沉积—再造和中—低温岩浆热液。笔者近年在锡矿山工作,就野外观察、室内研究,以及包裹体测温及其成分分析,硫、碳、氧稳定同位素等资料,认为锡矿山锑矿床具有多阶段、多来源的特点。矿床早期成矿阶段(主要阶段),其矿源和介质源主要来自混合岩浆水(极少量的硫来源于围岩);晚期成矿阶段,由于天水的大量渗入,氧、碳、硫等具有混合来源的特点。锑因在围岩中的丰度极低,故仍主要来自混合岩浆水。因此,我们按主要成矿阶段的主要矿质来源来确定矿床成因,锡矿山锑矿应属中—低温混合岩浆热液矿床。  相似文献   

8.
澜沧铅锌银铜多金属硫化物矿床产于石炭系火山岩和碳酸盐岩中。矿床硫同位素研究表明硫具胡来自下地壳或上地幔的特征。据铅构造模式认为矿石铅为上地壳铅和地幔铅的混合物,具有多来源的特点。矿物及其包裹体的氢、氧同位素组成反映出成矿溶液早期以岩浆水为主,稍晚有大气降水混入。脉石矿物主方解石的碳同位素组成表明成矿过程中热液同围岩进行了广泛的物质成份交换。为与燕山期次火山活动有关的热液矿床。  相似文献   

9.
201富铀矿床氢,氧,碳,硫,铅同位素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月湘  李田港 《铀矿地质》1995,11(5):273-277
产于花岗岩中的201铀矿床是我国花岗岩型铀矿富矿之一。本文通过氢、氧、碳、硫、铅同位素组成的研究,探讨成矿溶液和成矿物质的来源,推测成矿环境。研究结果表明,该矿床成矿流体是以大气降水为主,主要成矿物质来自前燕山期花岗岩体,可能部分来自下部地壳,成矿作用是在较稳定的物化条件下进行。  相似文献   

10.
对浙东南地区两类铅锌(银)矿床氧、铅、硫、碳的稳定同位素系统研究表明,尽管这两类矿床的成因类型不同,但由于它们均产于中生代火山岩系内,其成矿围岩之性质相近,因而,它们的成矿物质来源大同小异,主要表现在脉状矿床和层状矿床后期改造之成矿热液皆以大气降水为主;在脉状矿床成矿早期的热液中,尚含有一定量的岩浆水,大气降水的循环以深部为主,晚期则基本为大气降水,其循环以浅部为主。脉状矿床之铅源较层状矿床要复杂,但它们均属壳幔混合型。这两类矿床中的硫及碳皆以深部源为主,但脉状矿床之硫源相对较复杂。层状矿床的碳部分来自盆地的化学沉积物。  相似文献   

11.
区域成矿流体的形成与演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成矿流体是富含挥发份、碱金属的含矿卤水 ,其中碱金属来源于岩浆热液、变质热液、海水及通过水岩作用从岩石中萃取等 ;而挥发份来源于地幔、水岩作用与有机质分解作用。成矿流体中的硫也是多来源的 ,硫的活度与氧逸度有关 ,高温还原环境H2 S的活度降低 ;成矿流体的同位素分馏与水岩作用强度有关 ,控制同位素分馏的基本因素是温度及水岩比值。根据成矿流体的成分及物理化学性质 ,可以分类为高温硅钾卤水、中温碳酸盐卤水及低温硫酸盐型卤水。成矿流体没有固定的来源 ,在一定地质条件下 ,任何来源的热水流体都可以形成成矿流体。控制成矿流体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是岩浆作用、变质作用、地热增温作用及构造作用等。文中根据地质作用类型对区域地质流体进行划分 ,可分为岩浆作用区域成矿流体 (以高温硅钾卤水为主 ,可以有高温到中低温的流体分带 ) ,沉积作用区域成矿流体 (以中低温碳酸盐及硫酸盐型卤水为特征 ) ,大洋盆地区域成矿流体 (与岩浆岩区域成矿流体类似 ,有高温到低温的流体分带 )和变质作用区域成矿流体 (变质程度不同而有不同的流体类型混合 )。  相似文献   

12.
陕西旬阳淋湘金矿床成矿机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淋湘金矿床产于南秦岭古生界泥盆系地层中,容矿围岩主要为碳酸盐岩和粉砂质千枚岩、千枚岩,金矿体主要受近东西向断裂控制。主要载金矿物为黄铁矿、磁黄铁矿、黄铜矿、石英、褐铁矿,矿床的同位素特征和成矿物理化学条件表明:淋湘金矿的成矿物质来源于造山带围岩地层,属容矿岩石为沉积岩中的浅层渗滤同生热盐水型金矿床,成矿时代为燕山期。  相似文献   

13.
陕西旬阳淋湘金矿地质特征和成矿流体属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淋湘金矿床产于南秦岭古生界泥盆系地层中 ,容矿围岩主要为碳酸盐岩和粉砂质千枚岩、千枚岩 ,金矿体主要受近东西向断裂控制。第二、三矿化阶段为金的主要矿化阶段 ,主要载金矿物为黄铁矿、磁黄铁矿、黄铜矿、石英、褐铁矿 ,矿床的同位素和成矿流体特征表明 :金属矿和硫来源于造山带围岩地层 ,属容矿岩石类的沉积岩中浅层渗滤同生热盐水型金矿床 ,成矿时代为燕山期  相似文献   

14.
丹寨汞金矿床成矿构造地球化学模拟实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位于贵州省内的丹寨汞金矿床是一典型卡林型金矿床。矿床赋在于上寒武统含有机质的海相泥质碳酸盐岩之中。成矿元素Au、Hg、As、sb、Ba密切共生,但汞矿体与金矿体的产出有一定分离。金为微细粒自然金,它与黄铁矿、含砷黄铁矿和粘土矿物有关,在碳质物中,金含量也可提高。有机质(有机碳和沥青)与Hg-Au矿化有一定关系。矿床受构造控制明显,矿体主要产出在具压性、压扭性特征的多次构造活动造成的破碎带之中。成矿作用主要是在中低温(110-290℃)和低压条件下进行的。  相似文献   

15.
怀宁县月山、总铺地区东西向成矿带找矿潜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夕坤 《安徽地质》2005,15(3):201-206
安徽省怀宁县月山、总铺地区东西向成矿带是该区一条主要成矿带,已经探明的铜、铁矿产储量占区内已知储量的比例在95%左右.成矿部位为三叠系中、下统碳酸盐岩与闪长岩的接触带,矿石类型以夕卡岩型铜、铁矿石为主体,储量较大.通过地质资料的二次开发,已经发现该成矿带向东仍有延伸,同时在三叠系下统和龙山组与闪长岩的接触带亦发现夕卡岩型铜、硫矿石,具有相当大的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16.
河南庄金矿位于华北板块最南端的秦岭构造带上,赋矿围岩为一套碳酸盐岩钙泥质建造,矿化受地层和构造发育控制.通过微量元素、稀土元素、C-H-O-S同位素分析对成矿流体来源和成矿条件进行了研究.其中微量元素、稀土元素、氢-氧同位素分析都指示成矿流体来自岩浆,后期受到变质作用和沉积改造作用影响;碳-氧同位素数据表明碳和部分氧元素来自海相碳酸盐的溶解作用,并催化了金元素的富集;硫同位素与微量元素分析得出成矿环境为缺氧的还原环境,并指示成矿流体来自深地壳或地幔.河南庄金矿同蚀变岩型金矿的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相似,应属于蚀变岩型金矿.  相似文献   

17.
会泽铅锌矿床Pb、Zn成矿物质来源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长期以来,有关会泽铅锌矿床的Pb、Zn成矿物质来源问题存在较大的争论。作者从成矿金属元素地球化学特征、Sr和Pb同位素组成特征出发,全面阐述了会泽铅锌矿床的Pb、Zn成矿物质来源。指出:成矿金属则是来自多方面的,它不仅来源于从震旦系到二叠系碳酸盐岩地层,而且来源于基底岩石(如昆阳群)和峨眉山玄武岩。因此,成矿物质具有多源性。  相似文献   

18.
云南会泽超大型铅锌矿床C、O同位素地球化学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7  
云南会泽超大型铅锌矿床规模大、品位富、伴生有用元素多,预示其成矿环境较为特殊。本文分析该矿床矿石中脉石矿物方解石和赋矿碳酸盐地层的C、O同位素组成,结果表明矿石中脉石矿物方解石的C、O同位素组成相对均一,不同矿体(不同标高)、不同产状以及相同矿体不同产状方解石的C、O同位素组成不具明显差别,其δ13CPDB值和δ18OSMOW值分别为-2.1‰~-3.5‰(均值-2.8‰)和16.7‰~18.6‰(均值17.7‰),在δ13CPDB-δ18OSMOW图上集中于岩浆碳酸岩与海相碳酸盐岩之间的狭小范围内。多方面的证据表明:矿床成矿流体为壳-幔混合流体,其中壳源组分可能主要由矿区(或区域)碳酸盐地层提供,而幔源组分则可能与区域大面积峨眉山玄武岩岩浆活动过程中的去气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9.
云南金顶铅锌矿床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赵兴元 《地球科学》1989,14(5):495-502
  相似文献   

20.
:本文概述了老厂红土型银锰矿床成矿地质背景、地质特征及成矿规律,提出本矿床总体属初生红土型银锰矿床,成矿作用主要与红土化作用有关,银锰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C2+3—P1碳酸盐岩,并将银锰次生富集过程划分为四个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