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我站位于北京东北方,冬春季主要是受北方冷空气影响,多偏北风,天气以晴为主。但有些年份降雪较多,雪量也较大。为了掌握它的变化规律,几年来我们从运用群众经验和天气谚语着手,进行预报实践和总结,发现“冬阴东风起,雪花满天飞”这条谚语能较客观地反映出冬春季降雪天气过程,具有较好的预报效果。  相似文献   

2.
猪与天气     
邓先浩  王治国 《气象》1977,3(4):16-16
“猪拉草天气变”,这是牧区群众利用动物的反映预报天气的一条谚语。我们经过1974—1976年连续3年的观察发现:  相似文献   

3.
自古以来,我国广大劳动人民,在与大自然斗争中,就十分注意利用物候规律来指导农业生产。至今流传在民间的用物候报天气的谚语很多,这些谚语经过实践检验,可以做为预报天气的一项重要依据。看桃花,报天气,就是我们向群众学习并在实践中运用较好的一条经验。  相似文献   

4.
1995~1996年,为适应服务需要,针对农业生产主要灾害天气之一的大一暴雨预报进行改革,此次改革以天气谚语为线索,用本站气象要系验证,建立一套大一暴雨中期预报模式,为加深对这工具的认识和今后改革提供思路,现将20年检验与试报情况如下〉1建立模式为了概括所要的个例,使其具有代表性,要求样本要占现有资料年代2/3以上。共建4个模式,其思路“紧南不过三”、“闷得很,下得稳”……用以下条件表征其含义。Ⅰ.南风型本站08时或14时连续出现南风(SSW~ESE)两天或以上,且最后一天风速<3m/s为模式条件。当其南风终止后第一天…  相似文献   

5.
用本站气象要素预报最高气温陈新民(柘城县气象局·476200)最高气温的预报有多种方法。文中是应用本站气象要素来预报次日的最高气温。统计1960~1989年30年6~8月气温资料发现,影响高温天气出现的主要因子为:(1)西风、南风或西南风可增温,南风...  相似文献   

6.
《气象科技》1975,(2):30-31
我们河南省气象台在制作长期预报过程中,提出“天气阶段”这一概念,运用“天气阶段”制作夏季旱涝预报收到了一定效果。一、什么是天气阶段根据我省广泛流传着的“久雨必有久晴”,“久旱必有一涝”等谚语体会到,在一段较长的时间内冷暖空气活动规律及天气过程和要素变化具有相似  相似文献   

7.
《气象科技》1976,(1):13-14
四月份是水稻育秧期,连阴雨天气常引起烂秧或死苗。因此预报春播期有无连阴雨天气是做好春播期服务的关键之一。一、思路: 我们以太湖渔民群众的看天经验“清明节后,南风二天,天要变”为线索,普查了1959—1973年4—5  相似文献   

8.
“冻煞樟树脑,晒煞沿山稻”,是鄞县地区普遍流传的一条天气谚语,它的含意是:腊月天气奇寒,预兆夏季干旱。我们以这条谚语为线索,用本站1954—1972年19年资料,分析验证腊月冷暖与夏季少雨干旱天数的关系,并通过显著性检验,发现两者关系较好,可以用来作预报。  相似文献   

9.
朱振全 《气象》1981,7(10):5-6
天气谚语在我国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了,它在我国气象站、哨天气预报及长期天气预报工作中,起了很大作用。但是,对它进行深入地总结提高却很不够。下面仅就几年来的工作和了解,谈几点看法。 一、使用谚语中的问题 1.在分析研究和应用天气谚语时,有的未经验证和分析就拿来使用,致使预报效果不稳定。我们知道,天气谚语具有一定的地域性,它的地区性、季节特点以及由于语言形式造成人们对含义理解不够具体等问题,就要求在应用之前,对它进行调查、分析和验  相似文献   

10.
地处胶东半岛东部的文登县,冬季的大风、降温和阵雪天气是很有名气的。这个特点固然与一定的地形和海陆分布有关;但在预报上来说,这种强烈降温天气的出现,与前期天气演变也是密切关联的。当地群谚“久暖必有久寒”就是很好的总结。以这条谚语为线索,我们进行了验证和使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为寒潮天气的预报提供了较好的依据。  相似文献   

11.
《气象》1977,3(4):14-15
我们从划分天气阶段入手,根据各个天气阶段环流形势不同的特点,分别选取预报指标,建立模式,从而提高了预报准确率。 一、夏季天气阶段的划分 我县群众中广泛流传着“久旱必有一涝”、“久雨必有久晴”等反映天气变化具有阶段性的谚语。经分析表明,这种阶段性的变化,与控制本站上空的主导环流系统的维持和更替密切相关。例如,当大陆副热  相似文献   

12.
在毛主席的革命路线指引下,在公社党委和大队党支部的直接领导下,我哨时时注意抓关键性天气预报,为领导指挥生产提供了气象保证,起到了参谋作用。 75年4月1日地瓜插秧时,连续刮了两天西南风,天气回暖气温较高,全大队准备插秧,我们根据“北风不受南风欺”,“南风刮到底北风来还礼” 的农谚,结合省、县预报,分析本哨资料,预报两天内有场偏北大风和低温天气,立即向公社和大队做了汇报,公社通知各大队两天内不要插秧,要做好地瓜炕防冻工作,结果4月2日刮起了5级偏北大风,4月3日早晨  相似文献   

13.
2015年春季华北黄淮等地一次沙尘天气过程分析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安林昌  张恒德  桂海林  张天航 《气象》2018,44(1):180-188
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环境观测资料和ECMWF预报模式、CUACE/dust沙尘模式等资料和预报结果,对2015年3月27—30日华北、黄淮等地沙尘天气过程的天气形势、形成原因和模式预报等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此次沙尘天气过程由东北气旋快速变化引起的冷空气南下造成了华北、黄淮等地的沙尘天气,而后活跃的暖空气盛行一支南风把沙尘又携带返回传输至华北、黄淮一带地区;预报员对这种天气形势的快速变化预计不够充分,加之数值模式对正北路径的漏报,致使对28日的华北、黄淮等地大面积沙尘强度及区域预报偏弱,而后预报员和模式也没有充分考虑南风造成的沙尘从南向北回流传输情况的影响,特别是霾天气的同步发展更容易造成对沙尘天气的忽略,所以春季应通过PM10和PM2.5浓度的同时检测来辨识沙尘、霾和混合型天气,通过首要污染物是否为PM10来判断主要污染类型。  相似文献   

14.
我县是水稻的主要产地之一。每年2—6月期间,春播“双抢”(抢收小春作物、抢栽水稻)等关键农事季节,都迫切需要中期天气预报。几年来,我们根据老农的经验,天气谚语,以及已积累起来的预报经验,开展了中期天气预报服务。但由于缺乏有效方法,预报准确率不高,难以满足生产上的需要。去冬今春,省和专区集中县站气象员进行中期天气  相似文献   

15.
《气象科技》1975,(6):31-32
“三天南风不由人”是我地以连续南风为前兆,降水为后果的一条常用天气谚语。用本站1962—1973年4月份资料,对14时连续三天偏南风(包括东到西所有偏南风向)过程进行统计,符合三天南风条件的共出现70次;其中58次未来72小时内有降水(占80.6%),30次未来24小时内有降水(占42.8%)。1962—1973年4月份共有降水110次,以三天南风过程为前兆的降水占了全部降水的52.7%。  相似文献   

16.
李世忠 《广西气象》1996,17(4):26-26
利用天气谚语寻找能较好反映倒春寒出现的情况的特征要素值,并运用这些特征值来作倒春寒长期预报,效果不错。  相似文献   

17.
利用天气谚语寻找能较好反映倒春寒出现的情况的特征要素值,并运用这些特征值来作倒春寒长期预报,效果不错。  相似文献   

18.
我们在指标序列相似的基础上,将本站历年1月-4月平均气压、月平均气温点成曲线,与历年平均值比较,找出它们距平曲线的变化特征,基本上能抓住汛期的旱、涝趋势.将预报指标按时间先后排列,就构成了指标序列.它的主要优点,就是研究各个时期的基本气象状态,研究天气变化的全过程,研究决定汛期降水的主要矛盾,和主要矛盾方面,研究主要矛盾方面的转化.从而综合作出汛期预报,基于上述认识,我们将天气谚语转换为气象要素,下面举出几条群众反映本地区的预报经验:  相似文献   

19.
大雪是我市冬季的主要灾害天气之一,对工农业生产、邮电通讯、交通运输等影响极大,与我们的菜篮子也有直接关系。因此,做好大雪预报是公益服务和有偿专业服务的追切需要。本文在对天气背景及气象要素分析的基础上制作了包括数值预告产品应用在内的大雪  相似文献   

20.
《气象科技》1976,(4):32-33
[说明]日本前气象厅长官高桥浩一郎于1975年第4期日本《天气》月刊上发表一篇题为《季节预报的评论》的文章,对日本的长期天气预报工作进行了回顾和展望.现将主要内容简介如下.人们所以希望知道未来较长时期的天气气候,主要是因为农业生产受天气气候的影响甚大.在日本的天气谚语中有许多是有关农业收成好坏与前期气象条件关系方面的,而且在反映经验规律的天气谚语中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