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X线管是CT中最重要、最昂贵同时也是最易损坏的部件之一,而旋转阳级又是X线管中故障率最高的部件。因此正确判断X线管旋转阳级的故障显得尤为重要。如判断失误,将会给用户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本文阐述西门子SomatomPlus全身CT的旋转阳极及其控制电路的工作原理及维修方法,并以流程图的形式给出了步骤。  相似文献   

2.
本文报道了一例脊髓纵裂征,并着重讨论了该病X线CT表现,其中脊髓中央的骨嵴是诊断该病的关键,通过X线CT检查对比认为CT是最理想的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3.
螺旋CT原理,扫描参数和图像重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螺旋CT最显著的特征是X线球管围绕病人旋转时,扫描床上病人连续通过机架,由于滑环技术的发明螺旋CT于1989年投入临床应用,它被广泛接受并成功地应用于人体各个部位的检查。由于产生容积数据,螺旋CT产生较少的呼吸遣漏扫描且可行允许重建,提高了Z轴的分辨率。  相似文献   

4.
本文叙述了CTX线质量控制,对控制部件光束限位器、准值器、以及射线校正器等工作原理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并对各故障部件的控制进行改进讨论。  相似文献   

5.
X线CT的性能评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X线CT自问世以来,以飞快的快速向前发展。世界上各主要生产厂家不断地采用新技术,不断地推出新产品,不断地更新换代。目前我国引进的与国产的各种类型的X线CT已经达到一千数百台,而且这个数字还在不断地而且快速地增长。对于如何评价X线CT的性能指标无疑是非常重要的。在这篇文章中,作者根据自己的经验与体会对X线CT的性能如何评估作了扼要的阐述以供读者参考,特别是对那些正订购或即将订购X线CT的医院或许会有  相似文献   

6.
本文利用X线、CT扫描技术,对原发支气管瘤的各种组织类型在X线及CT中的表现进行了观察,分析了其位置、大小、边缘、钙化、空洞和转移情况,阐明了胸部CT是肺癌时诊断肺门和纵隔侵犯的更佳方法,较X线有很大优越性。X线和CT相结合对原发支气管癌的定性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7.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X线,CT与ECT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是探讨X线,CT与ECT对各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诊断值与评估,材料和方法采用了对82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早,中,晚期在此三项检查中的不同表现做了回顾性分析,结果得到X线对早期改变无特征,对小于0.3cm以下的囊变易漏诊,CT对早期病变的诊断较X线优越,但ECT在股骨头坏死最初数周期既可呈放射性缺损“冷区”。结论是早期病变ECT为最理想的检查手段,中晚期病例,X线对病变分型有帮助,CT做诊断的特  相似文献   

8.
高能X射线工业CT关键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们在现有的HLRT-1型高低能X射线通用实时X射线图像处理系统成熟的基础上,参考国外工业CT领域的研究经验,对实现高能X射线工业CT成像的方法进行了研究,并且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进展。目前,我们使用的射线源是X射线、25Mev的电子感应加速器及9Mev直线加速器,在下一步的研究中,我们将准备向低能X射线工业CT方向发展,力图研制出高低能通用的工业CT系统。  相似文献   

9.
CT诊断胸部平片隐匿部位肿瘤的检出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227例胸部肿瘤中的34例X线不易发现的肿瘤进行了X线与CT诊断的对照分析,此组病例共占胸部肿瘤的14.9%,胸部隐匿部位的肿瘤在传统X光正位胸片上受组织重叠的影响是不易看到的,容易漏诊,须通过CT扫描检查方可观察到,CT扫描是诊断胸部隐匿部位肿瘤的最好,最有效的检查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0.
评价高分辨率CT(HRCT)扫描在运气了管扩张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19例支气管扩张的HRCT表现并与X线平电及常规CT扫描进行比较。本组柱状支气管扩张占63.6%,静脉曲张型支气管扩张占26.32%,囊状支气管扩张占10.52%,扩张的支气管管壁厚度在1-3mm之间。HRCT扫描是诊断支气管扩张最安全,准确,可靠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1.
利用X—CT研究大庆油田双重介质裂缝和砂岩孔隙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X-CT图象分析技术以研究双重介质的砂岩裂缝和孔隙度,对于稳产开采石油是很有价值的。X-CT法测量双重介质也隙度的优越性在于利用图象分析技术可以分别给出裂缝和砂岩的孔隙度,它同移重方法和核孔隙计测量的数据对比,是一种精度高,直观,无损伤的实验技术,X-CT测量双重介质孔隙度可给出孔隙度的分布,这有利于了解和预测残余油的分布。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列出CT检查与X线摄影的成像原理,及各自优缺点,提示临床正确应用CT检查与X线摄影,使得诊断更加正确有效,并节省患者的的检查费。  相似文献   

13.
胸部创伤X线-CT诊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临床资料完整的50例胸部创伤进行了X线与CT检查的对比分析,着重讨论了闭合性及开放性胸部创伤的CT征象。作者观察到X线检查在反映胸部全貌,肋骨骨折时优于CT扫描,而对X线未能发现的肺轻度挫伤、出血、少量气胸、心包积液、膈疝等,CT能做出明确诊断;还发现X线片所见到的脊柱旁长条状“纵膈气肿”实为脊柱旁的气胸影象。对X线检出的胸部阴影不能定性的,CT能区别为肺挫伤、肺血肿、肺囊肿、胸壁血肿等病变,为临床提供了较平片更加准确的放射诊断。对合并肝、脾、肾、肠等腹部脏器破裂的复合伤及骨盆、脊椎骨折等也可快速完成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列出CT检查与X线摄影的成像原因,及各自优缺点,提示临床正确应用CT检查与X线摄影,使得诊断更加正确有效,并节省患者的检查费。  相似文献   

15.
本文阐述了CT与MR在中枢神经系统中应用的各自特点及不足,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不能替代,X-CT便宜,X-CT业已证实其特征及长处,其局限性也已经明确,而MR在这些方面,尚待继续探讨。在检查组织内小钙化灶方面CT大于或优于MR,CT显示皮质骨比较好,因而在诊断外伤方面优于MR。  相似文献   

16.
X线CT,自1970年问世以来,迄今已发展到第五代,成为临床诊断不可缺少的重要设备之一。据初步统计,仅在山东省就有各种类型的X线CT机300余台;在中国大陆拥有4000台X-CT机,并已安置多层螺旋CT机和电子束CT机若干台。 泰山医学院早在1983年即被国家卫生部确定为全国放射技师培训基地,1985年设置放射技术专业,不久开始招收医学影像专业本科生,1993年在泰山医学院召开了第七届全国CT理论与应用学术交流会:1996年该专业被评为省重点学科,稍后成为医学影像专业硕士生培养点。鉴于泰山医学院…  相似文献   

17.
全身扫描机,即全身X射线计算机层析扫描摄影装置,其研制与生产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我们把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一台全身CT扫描机CT-C6000的设计与实现介绍给大家,为我国的CT技术发展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8.
本文阐述了CT与MR在中枢神经系统中应用的各自特点及不足,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不能替代,X-CT便宜,速度快;X-CT业已证实其特征及长处,其局限性也已经明确,而MR在这些方面,尚待继续探讨。在检查组织内小钙化灶方面CT大于或优于MR,CT显示皮质骨比较好,因而在诊断外伤方面优于MR。MR不能显示急性蛛网膜下腔内出血,因而在大多数急症方面CT优于MR。在显示血脑屏障的破坏方面,增强CT扫描优于MRI,这种情况只有在MR静脉注射造影剂得到广泛应用后才可能得以改善  相似文献   

19.
全身扫描机,即全身X射线计算机层析扫描摄影装置,其研制与生产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我们把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一台全身CT扫描机CT-C6000的设计与实现介绍给大家,为我国的CT技术发展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20.
本系统包括用PC-1500A-CAS进行核旋仪野外比测(F、Z)记录程序(简写BCJL)及记录数据的通讯传送程序(简写BCTX-1)和(IBM-PC)微机通讯接收程序(简写BCTX-2)共3个程序。该3个程序采用BASIC语言编写。BCJL程序是在1992年的核旋仪野外经测(F、Z)记录程序的基础上,做了进一步的修改。本程序增加了主、副桩组均值限差大于3nT达40种情况的超限判断,解决了计算结果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