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土地是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最基本的生产和生活资料,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耕地这一重要的生产资料正在迅速地减少,保护耕地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的问题。我国耕地总面积19-51亿亩,人均耕地1.59亩,为世界人均耕地的43%,其中,有7个省级地区人均耕地不足1亩,有400多个县级地域人均耕地不足0.5亩;我国的耕地总体质量水平低,大量耕地属于中低产田,而优质高产田只占少数,有灌溉设施和水源保证的耕地只占耕地总面积的39.8%;  相似文献   

2.
正2014年6月25日是第24个全国"土地日"。今年全国"土地日"宣传周的主题是——"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转变土地利用方式"。土地是万物生存之源、立国富民之本,承载着人类社会发展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然而,我国土地资源十分有限。资料显示,现全世界人均耕地为3.38亩,而我国由于人多地少,人均耕地不及世界人均的一半,只有1.52亩,具体到河南省就更加少了,人均耕地只有1.23亩。另一方面,随着我国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快速发展,用地需求持续刚性增长与土地供应刚性约束之间的矛盾将更加尖锐。面对人多地少、土地后备资源不足的基本国情,"节约集约用地"是缓解土地供  相似文献   

3.
湖南省是一个农业大省,但土地资源属于中等偏小省份。2003年全省土地面积31774万亩,人均占有土地4.77亩,约为全国水平的40%,耕地面积5751万亩,人均占有耕地0.86亩,略高于联合国粮农组织确定的最低警戒线0.79亩,土地后备资源匮乏,人地矛盾突出。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人口不断增长,  相似文献   

4.
浙江位于我国东南沿海,长江三角洲南翼,辖区土地总面积10.55万平方千米。浙江虽为全国经济和市场强省,在全国省域发展水平竞争力排名第三,市场化进程竞争力排名居首,但在土地资源方面是个小省,人多地少,七山一水二分田,人均土地面积仅为全国的1/3,人均耕地仅05亩。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推进,耕地保护形势日趋严峻,建设用地供需矛盾突出,“发展缺空间、用地缺指标、补充缺后备”已成为我省当前发展面临的最大困难。  相似文献   

5.
加强土地监管切实保护好土地资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省耕地面积逐年减少.实现节约集约用地,切实保护好土地资源已刻不容缓. 一、加强宣传,提高认识 我省是一个农业大省,土地资源特别是耕地资源是粮食生产的基础,且不可替代.统计资料显示,2001年我省人均耕地面积1.29亩,低于全国人均面积;2007年,我省人均耕地面积下降到1.22亩,继续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而2007年我国人均仅有1.38亩耕地,不及世界人均水平的二分之一.  相似文献   

6.
国土资源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与人民群众利益密切相关。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不断增加。各项建设对土地的需求越来越大,人地矛盾越来越突出。节约集约用地,切实保护耕地,解决臼趋突出的人地矛盾,构建和谐人地关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柯城区现有耕地13.22万亩。人均耕地仅07亩,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节约用地、保护耕地的任务十分艰巨。在当前和今后的发展中,柯城正面临着推进工业化、城镇化的重要任务,解决人地矛盾是一个不可回避的课题。因此。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强化资源节约意识,采取扎实有效措施,切实抓好土地节约集约利用,为推进区域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7.
安阳市农业开发历史悠久,农业基础地位牢固,是河南省和全国的粮棉大市,素有“豫北粮仓”之称。但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人地矛盾亦愈来愈突出。全市土地总面积7354.11平方公里,总人口522万人;其中耕地面积621.15万亩,人均耕地面积仅有1.20亩(详查数据),低于全国和全省的平均水平。所属的林州市人均耕地只有0.78亩,已低于联合国粮农组织确定的人均耕地0.8亩的警戒线。为了从根本上解决日益突出的人地矛盾,近四年来,我市坚持“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的指导思想,积极推进土地开发整理,不断加大工作力度,取得了显著成效。1999年至2002  相似文献   

8.
浅析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中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崔旭 《国土资源》2013,(3):48-49
当前,我国各地区正处于工业化与城镇化快速发展、农业现代化快速推进的重要历史时期,如何不以牺牲耕地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协调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可持续发展,成为我国目前发展面临的重大课题,如何在保障发展的同时保护耕地红线、保障粮食安全也成为土地管理面临的重要问题。面对这个问题,国土资源部开阔思路,提出耕地保护不止要"保住红线",更需"建好红线",力争"十二五"期间再建成4亿亩旱涝保收的高标准基本农田。旱涝保收高  相似文献   

9.
土地是财富之母.诚如马克思所指出:"土地是一切生产和一切存在的源泉,是人类不能出让的生存条件和再生条件".国土资源部2012年12月发布的2011年度全国土地利用变更调查结果显示:2011年度,全国耕地面积减少532.7万亩,其中建设占用耕地485万亩,灾毁耕地33.5万亩,生态退耕14.2万亩;同期耕地增加483.7万亩,增减相抵,耕地面积净减少49万亩.2011年底,全国耕地保有量为18.2476亿亩,已逼近18亿耕地保护红线;人均耕地面积1.4亩,仅为世界人均耕地面积的40%.  相似文献   

10.
《国土资源》2011,(3):16-18
这边是经济社会发展用地需求十分旺盛,那边是保障粮食安全、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绝对不能逾越。然而,在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加速推进浪潮之下,土地管理两难局面日益加剧,更  相似文献   

11.
杭州人多地少,全市丘陵山地面积占总面积65%,人均耕地仅为0.46亩.随着我市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城市人口不断增加,人地矛盾更加突出.截止2003年底,2003年市区人均土地面积只有786平方米,均低于长三角主要城市.市区实际可供开发利用的土地资源仅为13.67万亩.近年来,市区平均每年建设用地占用耕地为1.82万亩.  相似文献   

12.
《国土资源》2006,(6):1-1
到2020年,至少要保证18亿亩耕地,这是底线,也是生命线。2005年中国人口数量已经突破了13亿的红线。当年保有耕地18.31亿亩,新增建设用地648万亩,一增一减,中国人均用地又较上一年少了0.1亩。如果上溯到1996年,全国有耕地19.51亿亩,人均耕地1.59亩。十年间净减少耕地1.2亿亩,这8  相似文献   

13.
截至2006年10月31日,我国耕地面积为18.27亿亩,人均占有耕地1.39亩,不到世界的平均水平。黑龙江省土地开发整理不仅在于紧紧围绕18亿亩耕地保护约束性指标开展土地开发整理工作,还在于更好的完善田间配套设施,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增加耕地面积,改善农村农业生产条件,提高生产能力,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扩大经营规模。在此,笔者以《萝北县苇山灾毁耕地土地整理项目》为例说明土地开发整理工作对促进农村稳定发展得意义。  相似文献   

14.
坚持可持续发展 合理利用土地资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今年6月25日是第十八个全国土地日。今年的宣传主题是:“坚守耕地红线,节约集约用地,构建保障和促进科学发展的新机制”。土地是人类生存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是安邦立国的基本依托。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资源相对不足,后备资源十分稀缺,人多地少的矛盾突出。目前,我国耕地只有18.27亿亩,人均仅有1.39亩,我国以不到世界10%的耕地,承载着世界22%的人口。我省土地资源相对较为丰富,但基础设施薄弱,产能比较低,加之用地结构不够合理,土地利用粗放。  相似文献   

15.
陈晨  方媛  黄玉 《国土资源》2013,(7):42-43
"人多地少"是我国的基本国情。据有关资料显示,截至2012年底,我国耕地总数不足18.3亿亩,已接近全国耕地保有量18亿亩的红线。人均耕地不足0.1公顷,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3、发达国家的1/4,只有美国的1/6、阿根廷的1/9、加拿大的1/14。事实上,我国可利用的土地资源并不丰富。近年来,随着经济迅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加快,建设用地量不断增加,土地作为不可再生  相似文献   

16.
西平县是个人多地少的农业大县,全县20个乡(镇),总人口84.1万人,土地总面积1089.77平方公里,其中耕地114.5万亩,人均耕地仅有1.36亩。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土地资源供需矛盾日益凸现。西平县大力挖掘存量土地,合理高效利用土地,坚持集约用地,走集中建设发展的路子,不仅保证了建设用地需求,促进了当地经济快速发展,而且节约了土地资源,又较好地解决了农民失地不失利问题,破解了土地供需难题,实现了三赢目标。  相似文献   

17.
浙江是一个典型的资源小省,人均耕地仅0.55亩,不到全国人均耕地面积的一半,低于联合国粮农组织的警戒线;土地后备资源严重不足。但与此同时,大量土地仍然被粗放利用,甚至浪费。横向比较浙江省每平方公里新增建设用地占用耕地增加的GDP,2003年只有5.6亿元/km2,仅与全国平均水平基本相当,远低于沿海发达省份,如广东的24.4亿元/km2,上海的19.6亿元/km2。又据浙江省企业调查队2002年底对浙江917个工业园区的调查,全省工业园区的投资强度只有38.2万元/亩,经济密度只有46万元/亩。横向比较明显偏低。如江苏昆山市和苏州工业园区投资强度平均水平为36万美元/亩,新加坡、台湾等地均在100万美元/亩以上;经济密度则不到国际开发区考核标准667万美元/亩的1%。按照目前的土地利用方式和利用水平,建设用地需求与土地资源可供量的矛盾将日趋尖锐化。因此,拓展建设用地内涵空间,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益和产出效益,走土地集约发展的道路,在我省就显得尤为重要、尤为迫切。  相似文献   

18.
"十五"期间,全国因建设占用、灾毁、生态退耕、农业结构调整共减少耕地11380万亩,同期土地整理复垦开发补充耕地2140万亩,耕地面积净减少9240万亩.截至2005年10月31日,全国耕地面积18.31亿亩,人均耕地1.4亩.  相似文献   

19.
“十五”期间,全国因建设占用、灾毁、生态退耕、农业结构调整共减少耕地11380万亩,同期土地整理复垦开发补充耕地2140万亩,耕地面积净减少9240万亩.截至2005年10月31日,全国耕地面积18.31亿亩,人均耕地1.4亩.  相似文献   

20.
当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现代化、市场化、国际化的重要发展阶段,土地资源的人地矛盾日益尖锐,土地稀缺与粗放利用并存.专项调查表明,到2004年底,全国城镇规划范围内共有闲置土地107.93万亩,空闲土地82.24万亩,批而未供的土地203.44万亩,三类土地总量395.61万亩,相当于现有城镇建设用地总量的7.8%.同时,在最近不到10年的时间内,我国耕地减少了1亿亩,因粗放利用造成的矛盾和问题,特别是滥占耕地的经济增长思路,已经成为影响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平稳运行不容忽视的现实问题.因此,综合运用经济、法律、行政、技术手段,促进节约集约用地,是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建设节约型社会的紧迫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