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贵州铝土矿成矿作用的实验研究及其成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履安 《地质论评》1991,37(5):418-428
通过对与贵州铝土矿成矿作用有关的水云母粘土岩、铝土岩和铝铁岩等在不同Eh和pH条件下铝、硅、铁溶解作用的实验研究,结合理论分析和野外实际,本文认为,贵州铝土矿之红矿是在水动力条件良好的地表氧化条件下淋滤水云母粘土岩的结果;其白矿是由红矿在富有机酸的还原体系的沼泽相中经脱铁、脱硅作用而形成的。红矿是贵州铝土矿的物质基础,铝土矿质量的优劣和储量的多少,取决于沼泽化前红矿质量的优劣和堆积聚积的规模与厚度;而沼泽化造成的水体系的物化环境是红矿变白的必要条件。氧化条件下成矿(三水铝石),还原条件下除杂,是白矿形成的必经步骤。  相似文献   

2.
以矿岩RQD、RMQ和RMR值为基础进行矿岩可崩性聚类综合分级,解决了同一地质测段分级结果的不一致性,明确了可崩性级别;利用样本中易测评判指标建立矿岩可崩性BP神经网络分析模型进行矿岩可崩性分级,解决了用钻孔资料进行矿岩可崩性分级精度不高的问题。程潮铁矿自然崩落法试验区段的矿岩可崩性分级表明矿岩可崩性属于极易一中等崩落,与生产实际相符,在生产中可应用该方法进行矿岩可崩性分级工作。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对姚家园公园地热井钻凿过程中所揭示岩性的现场编录,考虑地质历史时期的构造-岩浆活动,以实验室岩矿鉴定成果和测井曲线梯度电阻率、电位电阻率、放射性指标的变化为佐证,初步确定了揭露地层的地质年代。采用地质与钻探相互佐证的方法,证实姚家园地区地热勘查中岩性的确定、地层的划分是合理的。总结了地热井工程中地层和岩性识别的一般步骤:首先,对岩屑使用野外地质辨别方法,根据岩石色率、硬度、致密性、钻时效率曲线及钻进过程中泥浆的消耗情况对地层进行初步划分;其次,通过对地层分界面和关键点的岩屑取样进行实验室岩矿鉴定,为初步划分提供科学的证据;最后,根据测井曲线中的梯度电阻率,电位电阻率和放射性三项指标的实际变化情况与实验室岩矿鉴定成果的对比,划分出属于不同地质年代和不同岩性的地层。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岩(矿)石磁化率测定法(磁化率仪)在反映钻孔中岩层磁性变化规律方面的效果,对同一钻孔分别运用岩(矿)石磁化率测定法和井中磁化率测量法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岩(矿)石磁化率仪测定法具有成本低、速度快、灵敏度高等特点,可以作为井中磁化率测量的一部分,起到井中磁化率测量在准确确定矿层厚度、位置、矿层品位等方面的作用,避免测井设备的笨重所带来的麻烦,特别是能够弥补井中磁化率测量在有套管存在井段的严重数据不足之缺陷。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目前各种矿物组成换算法系统调研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换算方法。该法基于岩(矿)石化学成分与其所组成矿物成分之间的质量平衡原理,并考虑岩石学相平衡原理、矿物结构-晶体化学原理,利用最小二乘法适步迭代以逼近实际矿物组成及其类质同象发育的矿物化学成分。本方法在思维上脱离了受“标准矿物”的限制,所计算结果基本上与实际岩(矿)石的矿物组成、类质同象发育的矿物成分相吻合。其计算由计算机进行,操作简便。  相似文献   

6.
崩落矿岩散粒体流动性能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陶干强  杨仕教  任凤玉 《岩土力学》2009,30(10):2950-2954
崩落矿岩散粒体的流动性能对于降低损失贫化具有重要的意义。分析了影响散粒体流动性能的因素,采用标志颗粒法进行了崩落矿岩散粒体流动性能试验,主要考虑的因素有放矿口大小、散体颗粒的粒径以及不同的散体材料。试验内容有放矿口大小与散体移动带试验;不同散体粒径与散体移动带试验、不同散体材料与散体移动带试验;平面和立体模型时放矿口尺寸对放出量影响试验;散体堆积高度与散体移动带试验。研究结果表明,(1)移动边界与散体的材料、颗粒的尺寸大小、放矿口大小等因素有关,而散体堆积高度对其影响不大;(2)散体的流动速度与散体颗粒的大小和放矿口尺寸有关。根据所得试验结果,提出了采矿设计参数的确定方法。  相似文献   

7.
西北738铀矿床碳酸盐产出特征及成因机制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含矿含 水层中的碳酸盐对砂岩型铀矿床的地浸开采影响;较大,根据岩矿鉴定结果及化学分析资料,结合野外岩、矿心编录,对738矿岩型铀矿床含矿含水层中的碳酸盐产出特征及成因机制进行了研究。认为含矿含水层中的致密钙质胶结层是成岩阶段的产物;碳酸盐的溶解迁移和沉淀析出是氧化-还原作用引起酸碱平衡破坏的结果。分析了不同存在形式的碳酸盐对地浸工艺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应用覆岩空间结构学术观点对孤岛顶煤综放采场冲击矿压机制及其控制技术进行研究。根据覆岩关键层的岩性、层位、范围等因素,覆岩关键层空间结构分为覆岩空间大结构和基本顶有限矿压结构。孤岛顶煤采场冲击矿压发生机制:①孤岛顶煤综放采场 ? 型空间大结构形成过程是集中压力逐渐增加的过程,是该时间段发生冲击矿压的力源;②采场基本顶形成最下位 ? 型空间结构后,随着工作面推进,基本顶块体产生滑落失稳,造成工作面冲击矿压现象。通过对分段来压理论、基本顶结构失稳理论和坚硬顶板预断裂理论对覆岩关键层空间结构运动的控制作用研究,提出采用覆岩空间结构理论分析、分阶段降低放煤率、坚硬覆岩预爆泄压技术、覆岩坚硬岩层破裂的微地震监测技术等方式方法预防冲击矿压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为了方便专家、作者和读者对《岩矿测试》已发表文献的实际查阅、检索、引用需求,在主办单位国家地质实验测试中心领导和中心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的支持下,《岩矿测试》编辑部正在对本刊1982年创刊以来的PDF文件进  相似文献   

10.
井底喷射式捞砂器,是利用喷射式反循环原理,捞取孔底残存钢粒及岩粉的一种有效工具。为了解决占进石棉矿前,把孔内的钢粒及岩粉清除干净,避免造成矿心的磨损,第二勘探队设计成功这种工具。  相似文献   

11.
"三联式"资源定量预测与评价--数字找矿理论与实践探讨   总被引:42,自引:4,他引:38  
赵鹏大 《地球科学》2002,27(5):482-489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矿产勘查已步入数字化,定量化研究的新阶段。“三联式”成矿预测及资源评价途径正是“数字找矿”的创新探索。“三联式”成矿预测以地质异常分析为基础,以成矿多样性分析与矿床谱系研究为指导,将地质异常,成矿多样性及矿床谱系三方面定量化研究紧密结合形成矿产预测及定量评价的有机切入点,是实现全面数字找矿的必由之路,也是矿产勘查评价领域应用信息技术的基础和前提。  相似文献   

12.
“三联式”成矿预测新进展   总被引:30,自引:1,他引:29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 ,矿产勘查已步入数字化、定量化研究的新阶段。“三联式”成矿预测以地质异常分析为基础 ,以成矿多样性分析与矿床谱系研究为指导 ,将地质异常、成矿多样性及矿床谱系 3方面定量化研究紧密结合形成矿产预测及定量评价的切入点 ,是实现“数字找矿”的创新探索。文中对“三联式”成矿预测的基本理论进行了论述 ,结合在固体矿产和油气资源预测评价中的最新研究成果 ,重点论述了“三联式”成矿预测中的地质异常动态演化解析思路和“5P”靶区逐步逼近法。研究认为 :不同时期地质异常各自包含的矿产类型、组合特征与资源潜力等均有明显差异 ,应用地质异常动态演化的解析思路与方法 ,有效提取与相应成矿事件密切相关的致矿地质异常 ,是提高预测成果科学预见性的关键。并且 ,随着“三联式”成矿预测研究的不断深入 ,找矿信息由少到多 ,找矿范围由大到小 ,靶区级别由低到高 ,找矿成功概率逐步增大 ,勘探风险逐步降低。“5P”靶区圈定 ,从 1P到 5P依次研究目标内涵增大、外延减小、预测对象 (矿产种类及成因类型 )渐趋明确。  相似文献   

13.
“Three-component” method consists of three clase-connected aspects: geological anomaly,diversity of mineralization and mineral deposit spectrum. All these three concepts are not new separately, but it is a new approach to combine these three aspects in one single concept for quantitative mineral resources prediction and assessment and it is also the first time to conduct a more detailed study in each aspect. Investigation and clarification of geological anomalies, diversity of mineralization and spectrum of mineral deposits are realized by digitization and quantification of ore forming controlling factors, oreexisting symbols or marks, characteristics of mineralization and regulation of ore-genesis and laws of distribution. These procedures lead to construction of a “digital model“ for mineral resources prediction andassessment.  相似文献   

14.
近期,珠宝市场上出现了一种商业名称为"翠花玉"的呈紫色、绿色和白色的玉石,容易被误认为是和田玉.为了查明其矿物组成及宝石学特征,笔者选取了3块样品,对其进行了常规宝石学测试和偏光显微镜下的观察,并用X射线粉晶衍射法和电子探针测试等分析方法,重点对"翠花玉"样品的矿物组成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翠花玉"样品为多矿物集合体玉石,为交代成因产物,主要矿物组成为透辉石、透闪石、萤石、石英、斜长石、方解石,其中透闪石多呈网脉状分布.绿色部分折射率为1.61(点测),紫色部分折射率为1.43(点测),平均密度为3.03 g/cm3左右.样品颜色主要由紫色的萤石和绿色的透闪石致色.  相似文献   

15.
Inspired from the anomaly of low pressure in the middle and deep reservoir of the Paleogene in the Jiyang depression, this paper theoritically discusses"waterconsumption"of the principal mineral alteration during the diagenetic stage. The preliminary research result shows that "water consumption" of mineral alteration in the diagenetic stage can make formation water greatly decrease. Relevant formations will be in the stage of low pressure without supply of exterior liquid. Pressur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relevant formations and wall rocks make hydrocarbons enter easily to form the effective reservoir.  相似文献   

16.
成岩过程中的“耗水作用”及其石油地质意义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张善文 《沉积学报》2007,25(5):701-707
受济阳坳陷古近系中深部储层出现异常低压的启示,讨论了成岩过程中主要矿物蚀变的“耗水”问题,并从理论上计算了这种蚀变的耗水量。初步研究表明,成岩过程中矿物蚀变的“耗水作用”可使地层水大量减少,在没有外部流体补充的情况下,相应地层必然呈低压状态,并与围岩形成一定的压力差,易于烃类进入成藏。  相似文献   

17.
Inspired from the anomaly of low pressure in the middle and deep reservoir of the Paleogene in the Jiyang depression, this paper theoritically discusses"waterconsumption"of the principal mineral alteration during the diagenetic stage. The preliminary research result shows that "water consumption" of mineral alteration in the diagenetic stage can make formation water greatly decrease. Relevant formations will be in the stage of low pressure without supply of exterior liquid. Pressur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relevant formations and wall rocks make hydrocarbons enter easily to form the effective reservoir.  相似文献   

18.
据“东北寨式”金矿的成矿模式,结合松潘地区的成矿条件、地球化学异常评价以及资料水平和工作程度等,选择“有利因素相关法”对本区内334资源量进行了远景预测,取得了很好的结果。该方法实际上可归入“矿床模拟估计法”中,其主要原理是:通过对已知对象的研究,阐明控矿因素(地质变量)与矿产资源量之间的关系,建立一定矿床类型的矿产储量与地质条件之间的定量关系(定量预测模型)。将其移植到地质条件类似的预测区应用时,只要预测区上获得预测模型中相同的地质变量及其相同的数据类型值,代入模型,就可估算预测区内的矿产资源量。预测结果,在松潘地区,“东北寨式”金矿可望增长的3341外资源量约为81吨,3342资源量约65.9吨,为下步在该区部署地质工作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9.
“Tripoli”的含义及译名的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ripoli”是一种新型的石英质工业矿物原料,在我国长期被误译为硅藻土,影响地质部门对这一新矿种的认识和寻找。本文追溯了“Tripoli”一名的由来,正确地阐述了“Tripoli”的本质特征,分析了在国内文献中长期被误译的根源,指明了其正确含义,并建议废除各种不正确的中译名,译为“粉石英”。  相似文献   

20.
藏东"三江"地区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找矿意义   总被引:8,自引:4,他引:4  
根据藏东"三江"地区 1:20万区域地球化学勘查资料,结合区域地质背景及成矿规律,从地球化学勘查角度对该区矿产资源及找矿潜力进行探讨。有关地球化学勘查成果,对"三江"地区基础地质的研究及矿产资源评价具有重要的参考和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