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干旱区地理》创刊于1978年,是由中国地理学会、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主办、科学出版社出版的综合性学术期刊,主要刊载干旱区地理学及其分支学科、边缘学科和交叉学科的新理论、新技术和新方法,已成为干旱区研究领域重要学术期刊,在国内外具有广泛的学术影响,在知识创新中为科技人才搭建了发表论文的平台,同时也为国民经济建设及新疆的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关勇 《干旱区地理》1996,19(4):91-95
对《干旱区地理》5年的刊载论文的学科分布、栏目分布、出版时滞、篇密度、论文来源分布、引用文献等方面,运用统计与分析对比的方法予以回顾和总结,旨在对发表论文及信息质量作出比较客观的评估,以期进一步提高《干旱区地理》的质量。  相似文献   

3.
新一届《干旱区地理》编委会已经组成,由陈曦任主编,叶民权等任副主编。本届编委的产生主要按照各有关学科有较高学术造诣和学术水平的专家;对《干旱区地理》关心、支持;年轻化等几个方面条件进行考虑选任的。  相似文献   

4.
《干旱区地理》2021,(1):45-45
《干旱区地理》创刊于1978年,由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中国地理学会主办、科学出版社出版的综合性学术期刊。本刊办刊宗旨是反映干旱区地理学及其分支学科、边缘学科和交叉学科的新理论、新技术和新方法。系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全国优秀地理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核心期刊。目前,在干旱区地学领域具有较高影响力的学术期刊。欢迎国内外地学及相关学科的科研人员、高等院校师生投稿。  相似文献   

5.
正《干旱区地理》1978年创刊,是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中国地理学会主办的综合性学术期刊,由科学出版社出版。国内外公开发行。具体包括:自然地理、全球变化及大气科学、水文与水资源、生物与土壤学研究、环境变化、生态及其生态系统建设、地理信息系统与遥感技术的应用、动植物生态学与动植物地理学、区域地理与可持续发展、灾害与防治、资源开发与利用、干旱区与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和人类活动之间的相互作用等方面。  相似文献   

6.
正《干旱区地理》1978年创刊,是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中国地理学会主办的综合性学术期刊,由科学出版社出版。国内外公开发行。具体包括:自然地理、全球变化及大气科学、水文与水资源、生物与土壤学研究、环境变化、生态及其生态系统建设、地理信息系统与遥感技术的应用、动植物生态学与动植物地理学、区域地理与可持续发展、灾害与防治、资源开发与利用、干旱区与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和人类活动之间的相互作用等方面。  相似文献   

7.
中国干旱区地理水文研究概述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从水资源形成演化规律、水资源规划利用、水循环和水量平衡、新理论、新技术在地理水文研究中的应用、水资源可持续管理等方面论述了我国干旱区地理水文研究的进展。  相似文献   

8.
《干旱区地理》主要刊载干旱区地理学及其分支学科、边缘学科和交叉学科的新理论、新技术和新方法。具体包括:自然地理、全球变化及大气科学、水文与水资源、生物与土壤学研究、环境变化、生态及其生态系统建设、地理信息与遥感技术的应用、动物生态学与动物地理学、区域地理与可持续发展、灾害与防治、资源开发与利用、干旱区与大气圈、  相似文献   

9.
自《干旱区地理》1978年创刊以来,走过了30余年的历程,现已成为国内体现干旱区相关问题研究成果的主要载体之一。通过利用数据库提供的文献详细信息,从文献计量分析的角度,透视《干旱区地理》创刊30 a来的发表趋势。基于对《干旱区地理》刊载论文的数量、学科分类、研究地域、核心作者群、研究热点等指标的年际分布量化,分析了该刊所关注的研究内容与研究方向变化,探讨了国内从事该领域研究的组织机构分布与研究人员组成的区域变化。结果表明,30 a来,《干旱区地理》的论文发表数量总体呈快速增长趋势,中国科学院实施知识创新工程以来,这种增长尤为明显;相关研究机构具有明显的地域相关性,主要集中在西北地区,尤其集中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近来东部地区的部分综合性院校的加入表明国内对干旱区及相关问题的关注度日益增强;新疆、塔里木河、干旱区为该刊出现频次最高的三个关键词,说明了期刊研究的重点区域,而重点研究领域不显著。基于引文分析的结果表明,《干旱区地理》刊载的论文被CSCD和SCI引用频次和期刊影响因子不断提高,进一步说明了学界对干旱区相关问题的关注程度不断加强。另外,由于新兴研究力量的兴起和研究者提高国际影响力的需求,导致该刊尚未形成核...  相似文献   

10.
《干旱区地理》2012,(3):502
《干旱区地理》创刊于1978年,是由中国地理学会、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主办、科学出版社出版的综合性学术期刊,主要刊载干旱区地理学及其分支学科、边缘学科和交叉学科的新理论、新技术和新方法,已成为干旱区研究领域重要学术期刊,在国内外具有广泛的学术影响,在知识创新中为科技人才搭建了发表论文的平台,同时也为国民经济建设及新疆的经济发展发挥  相似文献   

11.
2008年7月30日.《干旱区地理》30周年刊庆暨学术报告会在(乌鲁木齐)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举行。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曾庆存研究员、中国工程院院士、长安大学李佩成教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技厅厅长、中国科学院新疆分院院长张小雷研究员、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所长陈曦研究员、中国地理学会秘书长张国友研究员、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技期刊研究会理事长张琼研究员、以及包括《干旱区地理》编委在内的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50余人应邀出席了会议。会议由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副所长田长彦研究员主持。  相似文献   

12.
《干旱区地理》主要刊载干旱区地理学及其分支学科、边缘学科和交叉学科的新理论、新技术和新方法。具体包括:自然地理、全球变化及大气科学、水文与水资源、生物与土壤学研究、环境变化、生态及其生态系统建设、地理信息与遥感技术的应用、动物生态学与动物地理学、区域地理与可持续发展、灾害与防治、资源开发与利用、干旱区与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和人类活动之间的相互作用等方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的项目,最新的重大研究成果,将优先发表。本刊还刊载干旱区研究成果,研究报道、学术活动、消息和书刊评价等内容,同时还免费刊登有关国际地理学合作研究信息、国际会议通知、英文版新书介绍、地理专业招聘、招生启事等消息。  相似文献   

13.
《干旱区地理》2012,(3):526
《干旱区地理》1978年创刊,是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中国地理学会主办的综合性学术期刊,由科学出版社出版。在国内外公开发行。具体包括:自然地理、全球变化及大气科学、水文与水资源、生物与土壤学研究、环境变化、生态及其生态系统建设、地理信息与遥感技术的应用、动植物生态学与动植物地理学、区域地理与可持续发展、灾害与防治、资源开发与利用、干旱区与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和人类活动之间的相互作用等方面。  相似文献   

14.
《干旱区地理》2007,30(6):953
《干旱区地理》是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主办、科学出版社出版的综合性学术期刊,它创刊于1978年,主要刊载干旱区地理学及其分支学科、边缘学科和交叉学科的新理论、新技术和新方法,已成为干旱区研究领域重要学术期刊,在国内外具有广泛的学术影响,在知识创新中为科技人才搭建了发表论文的平台,同时也为国民经济建设及新疆的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干旱区地理》2005,28(5):587-587
在庆祝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50周年之际、为了配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宣传部、自治区新闻出版局、自治区期刊协会联合举办的“第四届新疆期刊奖”的评选活动,促进新疆科技期刊整体质量的提高,由自治区科技厅、自治区科协举办的2004~2005年度新疆优秀科技期刊评比(第7次)于近日结束,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主办的《干旱区地理》(维、汉文版)获一等奖、《干旱区研究》(维、汉文版)获二等奖。  相似文献   

16.
正《干旱区地理》1978年创刊,是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中国地理学会主办的综合性学术期刊,由科学出版社出版。国内外公开发行。具体包括:自然地理、全球变化及大气科学、水文与水资源、生物与土壤学研究、环境变化、生态及其生态系统建设、地理信息系统与遥感技术的应用、动植物生态学与动植物地理学、区域地理与可持续发展、灾  相似文献   

17.
2008年,我国在改革开放的大道上已经走过了三十年.三十年前的1978年中国正是处在文革浩劫之后百业凋敝、百废待举的时期.<干旱区地理>就在这个时期创刊的,她的创刊,是我国干旱区地学学术刊物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三十年来编辑部全体成员在研究所领导的支持、关心和历届编委以及科技人员的指导、鼓励、帮助下,发扬艰苦奋斗,开拓创新精神,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到了今天,忆往昔感慨万千,三十年的辛勤耕耘,三十年的春花秋实,<干旱区地理>构建了能为广大科技工作者在干旱区地理领域展示科学研究,成果交流与信息共享平台.  相似文献   

18.
2008年7月30日上午,《干旱区地理》30周年刊庆学术报告会,在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学术厅举行。新疆生地所所长陈曦研究员致开幕词,中国科学院曾庆存院士、中国工程院李佩成院士、中国地理学会秘书长张国友研究员、新疆期刊编辑协会理事长张琼,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和生地所的博、硕士生200余人参加了报告会。  相似文献   

19.
《干旱区地理》2012,(1):186
《干旱区地理》主要刊载干旱区地理学及其分支学科、边缘学科和交叉学科的新理论、新技术和新方法。具体包括:自然地理、全球变化及大气科学、水文与水资源、生物与土壤学研究、环境变化、生态及其生态系统建设、地理信息与遥感技术的应用、动植物生态学与动植物地理学、区域地理与可持续发展、灾害与防治、资源开发与利用、干旱区与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和人类活动之间的相互作用等方面。  相似文献   

20.
《干旱区地理》主要刊载干旱区地理学及其分支学科、边缘学科和交叉学科的新理论、新技术和新方法。具体包括:自然地理、全球变化及大气科学、水文与水资源、生物与土壤学研究、环境变化、生态及其生态系统建设、地理信息与遥感技术的应用、动植物生态学与动植物地理学、区域地理与可持续发展、灾害与防治、资源开发与利用、干旱区与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和人类活动之间的相互作用等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