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評价所发現的許多金屬矿化现象时,往往难于固定矿体,尤其是用肉眼察觉不到的或是在难以识别的矿化作用中。如在矽嘎岩中微細分散的白鎢矿浸染;在高嶺土化作用和輕微铁化带內的次生鉛鋅矿物;在石灰岩中微細分散的方鉛矿浸染;在网狀脈体中微晶鍚石以及在細脈浸染类型矿床中貧銅矿矿染等。为了对这些矿化現象进行評价,最常用的是刻槽取样。这种方法需要消耗大批的人力和物力,因此在坑道众多的地段里,特别是在探槽的地段里,并不經常使用刻槽取样。因为主要是在有明显的矿染标誌的地段才运用它。许多研究者(如波查里斯基、M.H.阿尔波  相似文献   

2.
水口山鉛鋅矿开采历史悠久,儲量大,馳名中外。从1927年开始,就有不少的地質学家在此进行調查并著有报告,但由于地表复土厚、地質構造复杂,特別是火成岩产狀变化多端,以致虽从1953年起先后有二个勘探队在本区进行四年余的勘探工作,但有些問題仍然不能肯定。为了总結水口山这一具有代表性的鉛鋅矿床,  相似文献   

3.
辽宁省调兵山硅灰石矿为特大型矿床,矿床分为3个矿段,控制程度较高的为泉眼沟矿段.硅灰石矿体主要产于古生界富拉堡子岩组硅化大理岩层内,矿体受层位、岩性和岩浆岩的控制.矿体走向NEE向,倾向SE,矿化带长约2000m,出露宽度14~65m.矿化带伴生有金、钼、铅锌、银等金属元素.鉴于矿体与围岩有较显著的物性差异,特选择覆盖区段进行激电中梯剖面测量,获得3条走向NNE向的电阻率异常带.推测视电阻率在2400~900Ω·m之间的异常区域为隐伏大理岩和硅灰石矿体赋存的最有利部位.6个钻孔的验证均见到硅灰石矿化,揭示了区内进一步扩大硅灰石储量的远景.  相似文献   

4.
西藏冈底斯中段则莫多拉铜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则莫多拉铜矿床位于冈底斯中段南缘,矿体主要分布在破碎带中结晶灰岩(大理岩)与火山岩、花岗闪长岩、角闪辉长岩的接触带,土壤地球化学异常测量显示铜、金元素含量较高,具有矿致异常的特征.岩石地球化学测量显示在异常中心存在含矿岩石,矿床地质构造条件较有利,找矿前景良好.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发现,铜、金常密切共生,组成成矿元素对.表现在:(1)以铜为主的矿体伴有较高的金,而以金为主的矿体则含有较高的铜;(2)岩浆热液成矿过程中,以金为主和以铜为主的矿床常配对出现,如长江中下游一带的丰山洞铜矿-鸡笼山金矿,丁家山铜矿-洋鸡山金矿,铜官山铜矿一天马山金矿以及湖南水口山铜(铅锌)矿-康家湾金矿等;(3)铜矿带和金矿带往往重合,如郯庐铜-金矿带,赣东北铜-金矿带,吴川-四会铜  相似文献   

6.
一、辽宁地區鉛鋅矿床的工业類型对鉛锌矿床工业类型的划分,各学者的意見甚不一致,庫索奇金將鉛锌矿床划分为五类:(1)火山沉积中的热液交代矿床;(2)碳酸盐类岩石中的热液交代矿床;(3)矽嘎岩型矿床;(4)碳酸鹽类岩石中的层狀矿床;(5)热液矿脈。在辽宁除(1)类至今沒有发现外,其余各类都有。已进行生产的有(2)、(3)、(5)三类,正在进行找矿勘探的为(4)类。  相似文献   

7.
刘继顺  马光  舒广龙 《矿床地质》2005,24(5):527-536
经研究确认鄂东南铜绿山矿床为隐爆角砾岩型金(铜)矿。这一新类型的金(铜)矿体受NWW向断裂、隐爆角砾岩带、接触带复合构造的控制,产于矽卡岩型矿体上盘大理岩残留体的边部,走向上大致与NNE向矽卡岩型主矿带垂直。矿石呈角砾状构造,角砾成分为大理岩、斜长石岩,含少量块状磁铁矿矿石角砾和高岭石化花岗岩角砾。胶结物主要为细碎屑物及微细粒状石英、玉髓、高岭石、黄铜矿和黄铁矿等中低温热液矿物。矿石平均wCu2.54%,wAu3.44×10-6。隐爆角砾岩型矿化是在岩浆侵入作用下成矿热液演化晚期阶段形成的,时间上晚于矽卡岩型,但可叠加其上,常形成富铜金矿体,也可形成独立金矿体。隐爆角砾岩型金(铜)矿体的发现为大幅度增加铜绿山矿床的储量指明了方向,对认识铜绿山矿田的成矿系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康家湾铅锌矿床的发现及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康家湾铅锌矿位于水口山矿区北东2.5公里处,是通过综合研究,开展成矿预测找到的盲矿体.现已初步查明是一个大型的铅、锌、金、银、黄铁矿多金属矿床. 矿床的发现水口山铅锌矿是一个老矿山,自1955年以来,找矿勘探工作都是围绕着火成岩接触带附近进行的,先后扩大了老鸦巢(即水口山)区深部远景,找到了鸭公塘区、中区和龙王山区铅、锌、金矿床(图1).至1973年,岩体的接触带已作了评价或勘探.为了继续扩大矿区远景,在以往积累的资料和认识的基础上,从研究矿田火成活动规律入手,重新总结成矿规律,进行成矿预测.通过  相似文献   

9.
锡铁山铅锌矿床网脉状蚀变管道相的识别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锡铁山大型铅锌矿床属喷流沉积型,赋存于柴达木盆地北缘早古生代裂陷形成的滩涧山群火山-沉积岩中.矿床中产有非层状和层状两类矿体,其中非层状铅锌矿体呈不规则状产于大理岩中,是锡铁山矿床的主要矿体类型,层状铅锌矿体产于大理岩边部,规模较小.在矿床深部大理岩层上盘滩涧山群b岩组的绿泥石英片岩中,深部整合发育有强烈的钠长石化与硅化,主要呈角砾状和网脉状结构,构成网脉状蚀变带,主要成分包括石英钠长岩、蚀变的绿泥石英片岩以及硅化石英岩等,其连续长大于2 km,宽大于200 m,呈不规则岩筒状.石英钠长岩交代结构普遍,与绿泥石英片岩呈渐变接触关系,广泛发育热水爆破角砾.地质地球化学研究表明,网脉状蚀变岩并非侵入岩或火山岩,而是形成于热水交代作用,代表了喷流沉积系统的管道相,相当于矿体下部供给带.结合容矿大理岩及矿体研究发现,锡铁山矿床发育规模巨大的喷流沉积系统,包括长>2 km的管道相、大规模的喷流沉积岩-大理岩,以及近喷口相未喷出海底地表的非层状矿体.现已发现的层状矿体与非层状矿体比例的倒置显示出锡铁山矿床仍然存在巨大的铅锌矿找矿潜力.网脉状蚀变带分布于矿体及大理岩的上盘,也表明锡铁山矿区容矿的滩涧山群a和b岩组产状整体发生了倒转,网脉状蚀变岩最初分布于铅锌矿体及大理岩之下.由于网脉状蚀变岩(石英钠长岩)与成矿系统的密切关系,它可作为柴达木盆地北缘滩涧山群中寻找铅锌矿的重要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10.
四棵杨树银铅锌矿位于青城子铅锌金银矿田东部,与高家堡子银矿、小佟家堡子金矿、杨树金矿、湾地沟金矿处于同一金银铅锌矿带,该矿带赋存于辽河群盖县组黑云母片岩与大石桥组大理岩接触部附近。在矿区发现的8条隐伏似层状银铅锌矿体,赋矿岩石为大理岩、黑云变粒岩,围岩蚀变主要为硅化、碳酸盐化、黄铁矿化、石墨化。矿床成因属于沉积-变质-热液改造型矿床,是典型的层控型隐伏矿床。经对其中4条矿体进行工程验证,初步估算,探获(333+3341)资源量金属银99804kg,(铅+锌)50900t。对控矿因素及找矿预测提出了新认识,指出了在矿区北部及深部仍有较大的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11.
在鉛鋅矿找矿及评价方面有以下几个问题值得提出来大家討論。 (一)关于矿床类型的問题 鉛鋅矿床的分类有多种方法,塔尔第金将有工业价值的鉛鋅矿床的主要类型分为:①高温热液型;②中溫热液型;③低温热液型。在中溫热液的鉛鋅矿床中,按照矿床沉淀的环境又分为①脉型矿床;②頁岩中带有交代现象的透鏡状矿脉型矿床;③石灰岩中交代型矿床。克尼亚泽夫和庫列克将重要  相似文献   

12.
保山市小松林铅锌多金属矿,矿体呈脉状、似层状赋存于近南北向断裂破碎带中矿体近矿围岩为为上寒武统核桃坪组第三段之大理岩化灰岩。该矿床为中低温热液充填(交代)型含金铅锌矿床。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白象厂金矿的区域地质概况、矿区地质特征及控矿因素的分析研究,认为,白象厂金矿产于二长斑岩与玄武岩接触带上,局部赋存于二长斑岩与大理岩、玄武岩与大理岩的接触带上,呈脉状,似层状透镜状产出.矿化受构造及岩浆岩联合控制.矿床为构造破碎斑岩蚀变型金矿床.根据该矿床的控矿规律,认为沿金矿化带的走向和倾向方向上可能找到厚大、品位高的金矿体或金的次生富集体.  相似文献   

14.
杨枝斌 《矿产与地质》2006,20(4):455-457
通过对白象厂金矿的区域地质概况、矿区地质特征及控矿因素的分析研究,认为,白象厂金矿产于二长斑岩与玄武岩接触带上,局部赋存于二长斑岩与大理岩、玄武岩与大理岩的接触带上,呈脉状,似层状透镜状产出。矿化受构造及岩浆岩联合控制。矿床为构造破碎斑岩蚀变型金矿床。根据该矿床的控矿规律,认为沿金矿化带的走向和倾向方向上可能找到厚大、品位高的金矿体或金的次生富集体。  相似文献   

15.
<正>芦子园铅锌矿床位于云南省临沧市镇康县,大地构造上位于保山—镇康陆块之上。该矿床赋存于镇康复背斜西翼的次级芦子园倒转背斜上,矿体受北东向断裂控制。矿体产于芦子园倒转背斜核部寒武系上统沙河厂组第一、第二段(大理岩、板岩、片岩)的层间破碎带及断层破碎带中。矿体呈似层状、脉状,赋矿岩石主要有绿泥石英片岩、矽卡岩化大理岩、透闪石-阳起石矽卡岩等  相似文献   

16.
喀腊大湾西铅锌矿床位于阿尔金成矿带红柳沟-拉配泉成矿亚带,矿床产于长城系喀腊大湾组碳酸盐岩中,矿体形成和产出受推覆逆冲断裂控制.赋矿岩石为角砾状白云石化大理岩,具网脉状、角砾状构造.该矿矿床地质特征和矿石结构、构造等具北美密西西比河谷型(MVT)铅锌矿床基本特征,初步认为矿床成因类型为沉积变质-热液改造型铅锌矿床,具很好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17.
锡铁山铅锌矿床含矿绿岩系的时代,五十年代曾划为前震旦纪,六十年代已先后有人划为早古生代和奥陶—志留纪等,但由于没有化石资料或缺乏地质年龄依据,在地层时代划分上认识不一,各持已见。笔者在参加1981年锡铁山铅锌矿床调研和1982年课题(微体古生物化石样品待处理)工作中,于Ⅰ矿带五坑六穿脉(北穿脉)两矿体间的灰色条带状大理岩(81SBl66)和Ⅰ矿带北部含硅泥质大理岩夹层中(81SB69)采集到了牙形刺化石样品,室内处理后,经我所二室李晋僧同志鉴定81SB166为牙形刺化石碎片;81SB69为Ambalodus  相似文献   

18.
甘肃省肃北县金庙沟南硅灰石矿床产于敦煌岩群C岩组三岩段的石英硅灰大理岩与花岗岩的接触带及其附近,矿体呈透镜状、似层状产出。矿区共圈出硅灰石矿体16个,矿体长96~818 m,矿体厚度在1.20~12.33 m之间,矿石品位为φ(硅灰石)=35.53%~51.62%,含矿岩石为石英硅灰石大理岩。矿石的类型可分为团块状硅灰石-方解石-石英型矿石、薄层状硅灰石-方解石-石英型矿石。在矿床地质特征研究的基础上,对矿床成因类型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找矿标志,对甘肃北山寻找同类矿床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中立方解石矿赋存于古生界石炭系二叠系磨盘山组(CPm)地层中,是产于大理岩变质岩系地层中的接触变质型矿床。它受地层层位控制,含矿岩性为大理岩,古生代二叠纪酸性岩浆岩侵入导致接触变质作用形成矿体。该文对矿床的构造背景、矿床地质特征进行了阐述,对方解石矿床开发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0.
内蒙古李清地银多金属矿床位于乌兰察布市西南郊,矿床受其北的大脑包山火山构造的控制,矿体充填交代于NE向和NW向断裂中,矿床分为2个矿带、3个矿段,矿体呈扁豆状、囊状、透镜状等,成矿元素显示出南部富银锰,中部为铅锌,北部除铅锌外,银有所降低,铜、金增高的水平分带特点;北矿带西段共有10个矿体,均为NE走向,上部矿体均已成氧化矿;根据成矿地质特点,认为矿床属于与火山-岩浆活动有关的中(低)温热液型充填交代银多金属矿;文章还就矿段、矿床和矿带的找矿远景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