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2 毫秒
1.
据临朐县志记载:“种桑之田,十亩而七,养蚕之家,十室而九”。反映了我县蚕业的发达。近几年来我县蚕茧产量一直占全省的40%左右。蚕茧产量与气象条件息息相关。分析养蚕的气象条件对广大群众养蚕致富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地处豫西南浅山丘陵区的泌阳县境内各地理分区的光、热、水等资源,认为该县气候特点适宜发展植桑养蚕生产,建议大面积开发蚕桑生产区域,并针对不利气象条件提出了气象专业服务措施和生产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蚕病是蚕农在养蚕过程中最顾忌的,2005年着重对养蚕过程中蚕病发生与温度、湿度问题进行定点对比试验。分析了温湿度与蚕病发生直接和间接的关系,提出了相应的生产调节措施。  相似文献   

4.
利用琼中县气象站多年观测积累的气象资料,详细分析与低温关系密切的气象要素如气压、温度、湿度、水汽压、风等,找出定性预报低温的气象学指标.  相似文献   

5.
公安系统防雷设计方案探讨   总被引:7,自引:7,他引:0  
针对海南省琼中县公安系统频遭雷击而提出,从查找问题、分析原因入手,以《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为依据,参照有关防雷规范标准进行防雷方案探讨。  相似文献   

6.
熊家河 《气象》1993,19(5):57-57
丰都县位于四川盆地东部边缘,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是蚕桑生产适宜区,蚕桑生产历史较久,早在1902年在新城乡附近就开始栽桑养蚕,1924年还建立了蚕桑研究所。但限于条件,发展规模小,经济效益低。1964年开始大面积栽桑养蚕,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蚕桑生产有了长足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气象科技》1976,(7):14-14
广东省农业学大寨展览已于1976年4月1日在广州展出。其中气象部分展出有海南行政区琼中县气象站与梅县丙村公社气象哨。内容包括情况介绍,图表讲解、照片说明与资料陈列。地处五指山区的琼中县气象站,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自1971年以来,在“农业学大寨”运动中,深入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8.
王老公社是发展养蚕的重点公社之一。近几年来,蚕桑生产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如何从气象方面做好植桑养蚕工作,就成了我哨的一项任务。 蚤的生长和发育 蚕儿自蚕卵孵化、生长,经过几次脱皮,成长到一定程度就老熟结茧,这就是养蚕的过程。在生长发育过程中要脱皮4次,每脱一次  相似文献   

9.
蚕桑生产需要温暖、湿润的气候,始兴县蚕区年平均气温196℃,年降水量1600mm,具备蚕桑生产和发展的气象条件,主要产区在罗坝、澄江等乡镇。1 养蚕与气象的关系  蚕是软体变温冷血动物,其生长与气温、湿度、光线、空气等有密切关系。5~10月是适宜养蚕期,可分为春蚕、?..  相似文献   

10.
夏蚕与气象     
临朐有多年养蚕的习惯,自1975年来随着专用桑园的发展,开展了多次化养蚕,除按传统习惯养春蚕以外,还养夏蚕。饲育夏蚕,可以充分利用春蚕剩余的桑叶,经济效益十分明显,群众乐于接受,致使夏蚕的饲养量日益增多。1987年我县夏蚕茧产量达到七万公斤,产值四十多万元。饲养夏蚕对充分利用盛夏桑叶增加蚕茧产量增加农民收入,支援外贸出口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蚕桑生产与气象条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栽桑养蚕,是晋城市农村的一项骨干副业。养蚕与气象(气候)有着密切关系。本文以春蚕为对象,采用正交多项式、点聚图、逐步回归等方法,得到一个较合理的气候波动产量模式,为合理利用气候资源提供了科学依据,并在服务中取得了实际效益。  相似文献   

12.
最近,党中央向全国人民发出了“全党动员,大办农业,为普及大寨县而奋斗”的战斗号令。这是全国人民的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任务。我们气象站是县委领导全县人民实现大寨县,夺取高产稳产的气象参谋,因此,必须为实现大寨县做出应有的贡献。近两年来,琼中县各族人民学大寨,大批资本主义,大于社会主义,出大力,流大汗,大搞农田基本建设,大搞科学种田,1974年全县粮食产量首次跨《纲  相似文献   

13.
基于广州市从化区1987—2016年国家气象站数据,采用温湿指数、风寒指数、穿衣指数和人体舒适度指数等,对从化区气候舒适度进行了测算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从化最舒适的月份为3、4和11月,较舒适的月份为1、2、10和12月;另外,1987—1998年气候舒适度逐渐上升(趋于温暖级别),1998—2008年逐渐下降(趋向最舒适级别),2008—2016年逐渐上升;人体舒适度指数中,平均年舒适日数为239d,每年舒适日数均在200d以上(205~262d),2013年舒适日数最多(262d),气候舒适期长且连续,有利于户外活动的开展和旅游产业的发展,同时针对从化的气候舒适度特点提出了旅游开发利用建议。  相似文献   

14.
利用松江国家气象观测站1955—2014年的平均气温、相对湿度、风速、日照时数和气象灾害数据等气候观测资料,分析了上海松江佘山国家旅游度假区的主要气象灾害的发生时段,同时采用了气候舒适度评价和气象灾害气候趋势分析研究了气象条件对度假区旅游的影响。结果表明,度假区旅游气象灾害主要有大雾、台风、暴雨、大风、雷暴、高温。虽然各种气象灾害影响时段不同,但主要出现在5—10月。度假区一年当中共有19个旬气候舒适,适宜旅游活动,时间段分布在3—5月和9月下旬—12月底。度假区共有17个旬不适宜旅游活动,时间段为1—2月和6月—9月中旬。最后针对度假区的气象环境条件研究结果,对做好度假区旅游气象服务工作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5.
对乌兰察布地区2010年6—7月的干旱状况进行了成因分析,同时对气候影响进行了评价,并提出了生产建议。  相似文献   

16.
重庆冰雹气候特征及人工防雹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廖向花  廖代秀  李轲 《气象科技》2010,38(5):620-624
利用重庆34个县1960—2004年的气象志、县志资料及1980—2004年的MICAPS资料,对重庆冰雹的时空分布特征、环流背景、冰雹路径等进行了综合分析。重庆冰雹在空间上存在东多西少的特征,东北部山区是冰雹频发地;近50年冰雹具有"少—多—少-多"的非均匀周期变化趋势,20世纪80年代后明显增多;月际变化呈"双峰型"分布,高峰期为4—5月和7—8月,6月相对较少;重庆冰雹天气以局地对流为主,系统性对流次之,产生系统性对流天气的环流背景分为3类,即低涡型、西北气流型和高空低槽型,其中西北气流型是主要影响系统,约占62%。给出了重庆主要冰雹路径图并提出了人工防雹的对策建议,以提高人影作业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泾川引种蚕桑草的温度条件分析张永勤(泾川县气象站744300蚕桑草(Sericuluturegras)属菊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原产于我国南方。蚕桑草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糖类和多种氨基酸,叶质细嫩,既可用于养蚕,也是家畜喜食的青饲料。试验表明,用蚕桑草养蚕...  相似文献   

18.
李再刚 《气象》1991,17(2):33-35
本文根据1986—1988年的试验观测资料,统计分析了绞股蓝不同生长期所需气象条件,得出影响绞股蓝伸长量的主要气象因子是温度和日照时数。并提出了趋利避害的建议,为合理开发利用绞股蓝气候资源、引种栽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东北地区大豆生产的气候资源潜力实现率及其生产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1991年—1994年东北地区各地大豆的平均产量。采用统计—模拟模式计算了大豆生产的气候资源潜力,并与现实产量相比较得出气候资源潜力实现率。发现该地区大豆单产普遍偏低,气候资源潜力很大,尚待深入开发.最后提出了提高单产的途径和建议。  相似文献   

20.
我们阳坝地区山大沟深,气候多变。为了更好地发展多种经营,我哨开展了为养蚕、种木耳服务的气象试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