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4 毫秒
1.
信息系统防雷工程中降低N-PE电压的常用方法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刘国臻  龚家军 《气象科技》2007,35(1):130-132
针对信息系统防雷工作中经常出现电源N-PE(中性线与保护地)电压过大而影响设备正常工作的情况,分析了N-PE电压产生的机理,它们是纯电阻引起的N-PE电压、地电路环路引起的N-PE电压和公共阻抗干扰引起的N-PE电压;分讨论了引起N-PE电压的常见原因以及降低N-PE电压的常用方法。  相似文献   

2.
在信息系统综合防雷工程设计施工过程中,为解决电源各输电线路之间因电流不相等而产生的用户端零线对地的电位差,即零地电压对设备的危害,以及防止设备因供电断零线而损坏的情况,需要对零线重复接地,把零地电压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雷达机房要求〈2V)。通过分析一起按规范安装电源避雷器与零地处理引起的事故,提出防雷工程整改完善的建议,为同类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武汉市计算机信息系统中主要雷击隐患及其消除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使用湖北省(武汉市)防雷中心在2003-2004年对武汉市计算机信息系统进行防雷检测所获得的相关技术资料,指出了其雷击安全隐患主要源于计算机信息系统无电源浪涌保护器、无信号浪涌保护器、设备无接地、无防静电接地、单级浪涌防护不力、机柜设备接地阻值超标和天线接地阻值超标,并结合有关防雷技术规范,从防雷检测角度上提出了消除其雷击安全隐患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舒明伦 《贵州气象》2000,24(2):34-37
通过对计算朵通信网络系统遭受雷击损坏的民政部进行统计调查和现场勘测,以及对其相应电路模型的理论分析和参考有关模拟试验数据,分析了计算机通信网络系统遭受雷击损害的主要原历以及可能的侵入途径。重点阐述计算机通信网络系统的防雷保护方案,主要介绍计算机通信网络接口或通信设备的防雷装置及其安装要求以及通信网络线路和地线回路的布放方式,相应的屏蔽措施等。  相似文献   

5.
拓宽了服务领域。防雷事业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已由单一的建筑物检测发展到建筑物、易燃易爆场所、计算机信息系统、通信设备的检测和防雷设施的安装施工及新建建筑物的审核、验收,涉及到了多个行业.  相似文献   

6.
1县(市)防雷服务的发展现状 拓宽了服务领域.防雷事业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已由单一的建筑物检测发展到建筑物、易燃易爆场所、计算机信息系统、通信设备的检测和防雷设施的安装施工及新建建筑物的审核、验收,涉及到了多个行业.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防雷工程中常常碰到的零线和地线间的电压问题的分析,找出造成零地电压偏高产生的主要原因和危害,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赵阳  孙涌  于跃东 《气象科技》2016,44(3):495-499
防雷箱广泛应用在各类低压配电系统的雷电防护中,为研究防雷箱在8/20μs冲击电流作用下常出现"二次感应"的现象,基于Haefely DIAS 733测试系统通过大量试验,结合电磁感应理论对感应电压进行计算,并利用PSPICE建立感应回路。结果表明:1防雷箱内部平行布线且输入输出同端口时,"二次感应"电压幅值服从电磁感应定律,且可进行较精确计算。2采用双绞线布线、地线与输出线非平行、输入与输出线异端口且与地线非平行3种方法可有效地降低因电磁感应而增加的残压,从而获得较低的输出残压。3试验表明,当内部采用输入与输出线异端口且与地线非平行的综合布线方案后,效果最明显,在60kA冲击电流下,相对未改进的防雷箱,采样点残压下降约45%。  相似文献   

9.
根据广西医科大学信息中心机房的具体情况 ,计算机系统的防雷设计主要采用分流、接地、屏蔽、等电位和过电压保护 5种方法。计算机的雷电干扰和侵害 ,主要由线路、地线和空间瞬变电磁场等环节侵入到系统 ,在具体网络防雷中 ,根据实际情况 ,在线路接口处安装了相应的电压抑制器 ,采取合理布线、屏蔽和接地等措施 ,有效地保护了计算机网络系统。  相似文献   

10.
为了避免高频干扰、带电运作的线路、测量回路的互感、地中零序电流及地下导体对测量大型地网防雷接地装置阻抗的影响,应用异频法对淇澳大桥接地阻抗进行测试,取得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计算机信息系统的检测及其避雷装置的安装实践,总结了一些操作要领和技巧,并结合工作中的体会对新的防雷技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零地漂移是防雷工程及工程验收的一项重要指标。零地漂移电压过大,可造成计算机等高精度仪器的不正常工作甚至损坏。本文对零地漂移的产生原因做了一些初步分析,并针对性地提出一些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3.
广西医科大学计算机网络系统防雷设计和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广西医科大学信息中心机房的具体情况,计算机系统的防雷设计主要采用分流、接地、屏蔽、等电位和过电压保护5种方法。计算机的雷电干扰和侵害,主要由线路、地线和空间瞬变电磁场等环节侵入到系统,在具体网络防雷中,根据实际情况,在线路接口处安装了相应的电压 抑制器,采取合理布线、屏蔽和接地等措施,有效地保护了计算机网络系统。  相似文献   

14.
浅谈计算机信息系统的雷电防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计算机信息系统的检测及其避雷装置的安装实践,总结了一些操作要领和技巧,并结合工作中的体会对新的防雷技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以某电视台计算机机房为例,通过现场勘察,分析了计算机机房的特点、雷电侵入的途径以及产生的影响,着重阐述了计算机信息系统的综合防雷措施,具体的防雷措施有直击雷防护、电源和信号系统的防护、机房的等电位连接、屏蔽及接地,通过这些具体的防雷措施,有效地降低了计算机机房发生雷击事故的可能性,确保计算机机房内的各种设备正常运行。  相似文献   

16.
1雷电对雷达的危害途径雷电是自然界中很频繁的一种大气放电现象,由雷电引起的机械应力和电应力的破坏作用是十分巨大的,更是电源和信息系统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电磁干扰源。新一代天气雷达系统是集高频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技术、微波技术和通讯技术为一体的高科电子设备。该系统是由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芯片及微波电子器件构成,由于其电磁脆弱性,极容易受到雷电及电磁脉冲的干扰与破坏,因此做好防雷保护对保障新一代天气雷达的正常运行具有重要的意义。雷电对雷达天线和机房内的电子系统干扰及破坏途径一般有以下4种。1.1…  相似文献   

17.
地线引起干扰问题,一直是人们非常关注的问题。结合晋城至焦作高速公路丹河收费站地线引起干扰的问题及所采取的抗干扰措施,分析产生的原因,并通过理论分析及现场实施,证明所采取措施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8.
石金铖  王殿江 《气象科技》2006,34(3):F0003-F0003
鹤岗市防雷设施检测站近年来在防雷工作中发现一些防雷装置或仪器设备运行的故障均与接地不良有关,现列举2例,供同行参考。例一:检测某单位计算机机房接地线后,接地电阻什出现了异常的现象———在没有与机房用电设备进行连接时,测得的接地电阻数值为2.0Ω,进行连接后,测值却变  相似文献   

19.
在防雷检测工作中我们发现,有部分人认为安装了防雷装置,就能一劳永逸了,而忽略了防雷装置的日常维护。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子设备已渗透到我们工作和生活的各个领域,雷击损坏设备现象常有发生,而有些事故是可以避免的,主要是人们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不注意对防雷装置的检  相似文献   

20.
正1引言防雷装置检测是关系到民生的大事,在为各行业防雷电装置安全方面发挥了非常大的作用。但在防雷装置检测的实际工作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有些防雷检测人员业务不够熟练,防雷装置检测不够规范化。职责不清,对防雷检测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本文将围绕防雷装置检测职责,检测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