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季学武 《水文》1999,(1):2-5
长江三峡工程大江截流的水文泥沙实时信息与预报成果是大江截流优化设计、科学研究,安全度汛,施工组织和调度决策的重要依据。长江水利委员会水文局根据与中国长江三峡开发总公司鉴定的合同,在总结葛洲坝等工程截流经验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应用当今世界上可靠、先进的技术,创建了三峡大江截流水文泥沙监测系统和龙口水文预报模型,及时提供了各项水文信息预报成果,技术资料齐全,成果可靠,圆满地完成了合同所确定的各项任务,为  相似文献   

2.
三峡工程大江截流的水文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鉴于三峡工程大江截流水深大,流量大,工期紧,特别是截流过程中要考虑不断航因素,因此,在大江截流和二期围堰阶段的施工进程中,应充分考虑到各方面的因素,尽可能采取一切减少大江截流和二期围堰施工难度的手段和措施,其中水文测验,水文气象预报,河道观测,水文分析与计算和水力学计算等水文工作则是为顺利实施高质量大江截流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3.
三峡工程大江截流水文泥沙监测规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戴水平  李云中 《水文》1999,(1):6-10
鉴于三峡工程大江截流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具有水深大,流量大,抛投量大和截流期不断航等显著特点。水文泥沙监测作为其重要的组成部分,监测导流与截流过程中水流泥沙和水下地形的变化,为截流设计优化,调整施工方案与措施等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同时也为导流明渠分流与通航,围堰度汛,截流水力学试验研究及水文预报,水文分析计算等提供水文原型观测资料。本文介绍了水文泥沙监测的目的、任务和水文数据采集,传输,处理与信  相似文献   

4.
截流是整个施工导流工程中最关键的工序之一,通过计算机仿真,模拟截流施工的进程,能够为决策机构提供及时、可靠的依据。为此,探讨了截流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的开发技术,介绍了截流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JLCADS)的主要功能。  相似文献   

5.
王畅 《地下水》2020,(1):230-232
可视仿真技术为水电施工的分析、演示、模拟、设计和规划等提供一种有效的方法,将可视化系统与仿真结果利用高效的地形渲染引擎相耦合,提出基于三维地形的水利水电工程截流施工的可视化仿真方法。在水利水电施工截流中引入可视化仿真技术,并对截流过程引入具有较强三维渲染能力的OGRE系统,由此实现截流过程的系统模拟,能够以更加客观、直接的方式为研究人员发现数据中隐藏的变化规律,为施工组织设计和工艺技术的合理性分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葛守西  牛德启 《水文》1999,(1):21-26
总结了三峡工程大江截流水文预报的实践和技术经验。对主要的预报难点及对策,相关图方法,龙口断面交互式预测,堰流计算的交互处理、实时跟踪技术的应用进行了综合讨论,可供国内外今后开展类似工作参考。  相似文献   

7.
交互式洪水预报系统及其在淮河流域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刘金平  潘永新 《水文》1998,(2):16-21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图形用户界面在联机洪水作业预报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为实现专家交互式洪水预报提供了可能。本文简要描述了在美国天气局河流预报系统和交互式预报程序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交互式洪水预报系统,介绍了淮河流域洪水的专家交互预报模式,指出了现有系统中存在的不足及其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
《地下水》2016,(4)
采用中国洪水预报系统的应用平台建立王快水文站降雨径流模型洪水预报方案,更新了王快水库的预报方案。结果表明,该方案在精度的评定中取得较满意的效果,为中国洪水预报系统在大清河流域的应用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9.
万里长江第一坝——葛洲坝水利枢纽于1981年元月4日胜利完成大江截流,这在我国水利水电建设史上是一项空前未有的壮举。在这次大江截流的整个过程中,长办水文局组织了全江300人的水文测验队伍参加各项水文测验工作。全面准确地搜集了整个截流过程中的截流河段水位、龙口流速、落差、二江分流量、坝区流速流态和水下地形资料,其中实测得龙口最大流速为为7米/秒。确保截流的胜利,及时、准确、主动地提供了有关水文数据,起到了参谋和耳目的作用。目前他们正集中力量对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和进行工作总结。  相似文献   

10.
本文结合施工案例,介绍了非开挖水平定向钻技术在污水截流工程中的应用。为在城市污水截流工程中大口径污水管如何穿越河流、道路等障碍物提供了设计依据和施工案例。  相似文献   

11.
罗利锐  刘志刚  闫怡冲 《岩土力学》2011,32(Z1):614-0618
总结了超前地质预报的作用和发展现状,分析了超前地质预报认识上的误区和各种探测设备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超前地质预报系统的概念,阐述了隧道所在地区地质分析技术、隧道不良地质体超前预报技术、重大施工地质灾害临近警报技术包含的内容。系统的工作步骤为,利用地质分析技术结论以及地质复杂程度分级标准对探测区段的围岩进行地质复杂程度分级,针对不同级别的地质复杂程度,制定与其对应的超前地质预报系统方案,并注意现场工作中动态控制的应用。以厦门海底隧道F3风化深槽为例,对超前地质预报系统的内容及工作步骤进行了应用。提出了超前地质预报系统的发展方向。研究旨在完善超前地质预报工作,使超前地质预报结果在现场施工过程中能真正起到指导性的作用,最大程度地减少地质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相似文献   

12.
叶绿  高千红 《水文》1999,(1):48-50,33
采用季节性肯德尔检验原理及水质评价综合指数法,分别就三峡工程截流江段总体水质状况和截流期间的水质变化过程进行了系统的评价分析,阐述了本江段水体的水质变化特征。  相似文献   

13.
安婷 《水文》2012,32(6):1-5
降水数值预报和水文预报的耦合是水文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在避免水文预报模型开发的前提下,本文探讨了如何利用现有的集总式水文预报模型,实现两个系统耦合的问题。提出了在DEM资料提取的数字流域基础上,人工干预子流域和泰森多边形的生成方法,使生成的子流域、泰森多边形与原集总式的水文预报方案划分情况基本一致,在产流层面解决了降水数值预报和集总式水文预报方案耦合的技术问题,为降水数值预报成果在水文预报中广泛应用创造了条件。该方法在潘家口水库的水文预报中应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交互式洪水预报系统及关键技术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刘金平  张建云 《水文》2004,24(1):4-9
介绍了交互式洪水预报系统的概念和基本结构,分析了实现交互式预报的区域拓扑连接、作业表、模型参数优化、交互修正等关键技术,并以淮河交互式洪水预报系统为例,阐述了系统的组成、实时作业预报的数据流程和应用成果。在分析我国暴雨洪水特性和自然地理条件的基础上,指出了在我国开发交互式洪水预报系统的必要性和应该注意的几个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5.
交互式河流预报系统数据管理模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金平  肖立贤 《水文》2002,22(4):42-44
为了有效地实现河流预报系统的各个功能,需要管理大量的数据。合理地组织和管理各种数据,对提高系统性能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以美国交互式河流预报系统为例,从数据结构、数据流程等方面详细分析了交互式预报的数据管理模式,为开发我国的交互式洪水预报系统提供了一种数据管理的范例。  相似文献   

16.
概率水文气象预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美国国家天气局开发了一个综合概率水文气象预报系统。这个系统提供定量的降水预报,以便发布概率河充水位预报,为洪水警报,航道和船泊的运行及水库的调度提供最优化的。该系统建立在贝叶斯理论基础上;概率预报和合理决策。  相似文献   

17.
复杂洪水预报系统的集成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健挺 《水科学进展》1999,10(4):405-410
以广西南盘江天生桥一级电站施工洪水预报系统为例,讨论了以水情数据库、洪水预报模型、数据库管理系统和模型管理器为基础构建集成化复杂洪水预报系统的若干技术问题,提出了用邻接矩阵来形式化和规范化预报系统水情数据与预报模型之间复杂关系的一般方法.  相似文献   

18.
滑坡实时跟踪预报概论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滑坡时间预报是一项世界性的难题。迄今为止,还没有形成一套系统、完善和成熟的理论方法体系。文章以斜坡的变形破坏机制分析为基础。从滑坡预报的基本问题入手,将处理复杂性问题行之有效的非线性科学理论和灰色系统理论引入滑坡预报中,提出了“滑坡实时跟踪预报”的学术思想。文章概括和总结了滑坡预报的研究现状、阐述了滑坡实时跟踪预报的学术思想,建立了滑坡实时跟踪预报的技术方法体系,研制和开发了滑坡实时跟踪预报软件系统(SIPS),并以发生在长江西陵峡的新滩滑坡为例,简要介绍了SIPS软件的应用。  相似文献   

19.
以长江中下游防洪系统为对象,概述了在大型复杂防洪系统水沙运动数值模拟基础上,成功地将面向长江中下游防洪规划论证需求的水沙数学模型转化为面向长江防洪系统防汛方案评估需求的长江中下游实时洪水预报数学模型.为适应实时预报调度快速、准确评估的要求,提出了基于水动力学的循环滚动计算模式和实时校正模式.实现了水文学实时校正方法与水动力学数学模型的耦合,建立了基于水动力学的实时校正模式和分洪溃口洪水预报模式.通过长江中下游防汛期间的试运行,较好地解决了洪水预报误差校正和分洪溃口后洪水预报等关键难题,为防汛方案的制定和实时洪水调度方案优化提供了技术支撑,主要成果已应用于长江中下游防汛调度方案中.  相似文献   

20.
中国全球业务化海洋学预报系统是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在国内首次构建的全球—大洋—近海3级嵌套的全球业务化海洋学预报系统体系,系统稳定高效业务运行,通过多种方式实时提供和发布全球多尺度多要素的海流、海浪、海温、海冰、海面风场等预报产品,实现了全球海域范围内从百公里级到公里级空间分辨率的一体化预报业务全覆盖。全球业务化海洋学预报系统从全球尺度、大洋尺度到中国周边海域包括8个子系统:全球海面风场数值预报子系统、全球海洋环流数值预报子系统、全球海浪数值预报子系统、全球潮汐潮流数值预报子系统、印度洋海域海洋环境数值预报子系统、极地海冰数值预报子系统、中国周边海域精细化海洋环境数值预报子系统、全球海洋环境预报业务化集成支撑子系统。该系统紧密结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军事保障需求,在"雪龙号"极地遇险脱困预报保障、马航MH370失联飞机搜救预报保障、"蛟龙号"多次深潜海试预报保障、日本福岛"3.11"地震海啸核泄漏影响评估等重大事件的预报保障任务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我国实施海洋强国战略,维护国家海洋权益、保障涉海安全生产、应对海上突发事件等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