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气象科技》1977,(2):1-1
英明领袖华主席提议,党中央主持召开的第二次全国农业学大寨会议胜利闭幕不久,在全国声势浩大的贯彻落实会议精神高潮中,第二次全国气象部门学大寨经验交流会议于一月十二日在杭州举行。这次会议的任务是认真学习毛主席《论十大关系》和一系列重要指示,学习华主席在第二次全国农业学大寨会议上的重要讲话、陈永贵副总理的报告,学习中央有关文件,传达第二次全国农业学大寨会议精神;揭发批判“四人帮”篡党夺权,破坏农业学大寨,破坏气象部门学大寨的反革命罪行;总结交流各地区一年来学大寨的经验;研究和安排一九七七年全国气象工作的任务。通过这次会议,动员全体气象工作者,最紧密地团结  相似文献   

2.
在毛主席一系列重要指示指引下,在农业学大寨运动进一步发展的大好形势鼓舞下。浙江省气象局于1975年9月至10月在海宁县组织6个地区气象台和11个县气象站对暴雨短期天气预报方法进行了集中会战,对产生浙江省汛期暴雨天气过程的形成原因、天  相似文献   

3.
《气象科技》1976,(1):31-31
为贯彻全国农业学大寨会议精神,使气象工作切实纳入以农业为基础的轨道,在普及大寨县,加速农业机械化运动中做好气象服务工作,积极当好各级党委指挥生产的参谋,河北省石家庄地区气象局于1975年11月20日至22日在石家庄市召开了各县气象站站长座谈会,会议期间认真学习了全国农业学大寨会议文件,  相似文献   

4.
广西前汛期4-6月,是大—暴雨的多发季节。大—暴雨产生的天气形势,按地面形势分析,主要有锋面、热带低压(含热带风暴、台风)和高后大—暴雨三类。根据1961—1988年4-6月资料统计,锋面大—暴雨占前汛期大—暴雨天气过程之86%,其它两类均仅占6—7%。本文主要分析锋面大—暴雨的基本形势,提出大—暴雨24小时短期  相似文献   

5.
关于广西前汛期暴雨预报专家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问题的提出 汛期暴雨是我区重大灾害性天气之一。我区的汛期按其季节分为前汛期(4—6月)和后汛期(7—9月)。前、后汛期暴雨的天气系统有明显的不同,前者以西风带系统为主,后者以热带、东风带系统为主。前汛期暴雨主要集中在5、6月份,其强度大、范围广、来得快、分布不均匀,24小时日雨量常可达100—200毫米,最大的可达500毫米左右。多数出现在内陆地区,因此容易在我区造成大的洪涝灾害,给国民经济的发展及人民生命财产带来严重的威胁。如何准确、及时地作出前汛期暴雨的预报,成是我台主攻灾害性天气项目之一。近些年来在前汛期  相似文献   

6.
从1963年—1975年,我片汛期(7—8月)大—暴雨共出现71次,产生大—暴雨的条件是极其复杂的。实践证明,每一次大—暴雨过  相似文献   

7.
《气象科技》1976,(2):29-29
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在全国农业学大寨会议精神的鼓舞下,为了提高灾害性天气预报质量,更好地为普及大寨县作出贡献,南京大学气象系和盐城地区气象台于1975年10月15日至11月6日在盐城联合举办了“暴雨分析预报短期训练班”。  相似文献   

8.
一、前汛期暴雨专家系统功能 1.广西前汛期暴雨专家系统预报对象的选择 华南前汛期是指每年4—6月的华南多雨期,广西前汛期中全区性的大范围暴雨主要集中在5、6月份。其降水特点是强度大、范围广、来得快,分布不均匀。24小时雨量常可达100—200毫米,最大的可达600毫米左右,因此常常造成洪涝灾害。我们把  相似文献   

9.
《气象科技》1977,(2):3-6
大—暴雨是我区各县灾害性天气之一,是各气象站汛期天气预报服务工作的重要内容。1975年3、4月份,我区组织了一次“全区5—7月大—暴雨预报会站”。各站参加会战的同志以毛主席哲学思想为指导,在对历次大—暴雨过程的影响系统和环流背景进行认真普查、分析的基础上,以“九线图”为基本工具,以“点面结合”为基本思路,各自建立了一套适用于本站5—7月大—暴雨的短期预报模式、指标。  相似文献   

10.
大—暴雨是我县主要的灾害性天气,作好汛期大—暴雨预报服务工作,对工农业生产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华南前汛期暴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包澄澜  王两铭  李真光 《气象》1979,5(10):8-10
我国是一个多暴雨的国家。华南地区暴雨更为频繁,盛夏7—9月为台风汛期,4—6月为另一暴雨集中季节,称为华南前汛期。 过去认为,华南前汛期降水多数由西风带低压系统引起,以锋面暴雨为主。七十年代以来,则又强调低空西南急流的作用。但是,多年的实践表明,华南前汛期暴雨的许多特征,不是西风带大尺度系统所能完全解释的,甚至有些特大暴雨发生时与西风带低值系统没有什么联系。同时,华南暴雨大多数是对流性降  相似文献   

12.
《气象科技》1977,(5):33-33
在全国人民高举毛主席伟大旗帜,认真学习毛主席光辉著作《论十大关系》和华主席在第二次全国农业学大寨会议上的重要讲话,深入揭批“四人帮”,进一步掀起“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寨”新高潮的形势下,吉林省气象局于4月上旬在长春召开了全省农业气象工作座谈会,会上确定了1977年农业气象工作的基本任务:  相似文献   

13.
《气象与环境学报》2017,(辽宁省汛)
利用1960—2014年辽宁省54个国家气象站逐日降水观测资料,对近55 a辽宁省汛期(6—9月)暴雨日数和暴雨强度的时空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960—2014年辽宁省暴雨集中出现在汛期(6—9月),其中尤以7—8月暴雨出现最多,7—8月暴雨总量占年暴雨总量的72%。近55 a辽宁省汛期暴雨日数呈由东南部地区向西北部地区减少的分布,暴雨强度则自沿海地区向内陆地区减小;辽宁省汛期持续性暴雨主要为连续2 d的暴雨过程,暴雨发生次数不同区域差异较大。1960—2014年辽宁省汛期平均暴雨日数、暴雨强度和暴雨范围均无明显变化趋势,汛期暴雨日数和暴雨强度序列主要变化周期均为12 a,在20世纪90年代二者还存在显著的2 a变化周期。  相似文献   

14.
利用1960—2014年辽宁省54个国家气象站逐日降水观测资料,对近55 a辽宁省汛期(6—9月)暴雨日数和暴雨强度的时空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960—2014年辽宁省暴雨集中出现在汛期(6—9月),其中尤以7—8月暴雨出现最多,7—8月暴雨总量占年暴雨总量的72%。近55 a辽宁省汛期暴雨日数呈由东南部地区向西北部地区减少的分布,暴雨强度则自沿海地区向内陆地区减小;辽宁省汛期持续性暴雨主要为连续2 d的暴雨过程,暴雨发生次数不同区域差异较大。1960—2014年辽宁省汛期平均暴雨日数、暴雨强度和暴雨范围均无明显变化趋势,汛期暴雨日数和暴雨强度序列主要变化周期均为12 a,在20世纪90年代二者还存在显著的2 a变化周期。  相似文献   

15.
《气象科技》1977,(3):31-32
华南静止锋是影响华南地区的重要天气系统。尤其是上半年,它是造成长阴雨和强降水的主要天气系统,也是造成春播期烂种烂秧和汛期暴雨成灾的主要天气系统之一。在第一次全国农业学大寨会议精神的鼓舞下,为了主攻这一共同关心的重大课题,湖南、江西、广东、广西四省(区)部分地区台站联合组成了“华南静止锋气象科研协作区”。1976年6月初召开协作区成立大会。6月25日—7月20日组织技术小组会  相似文献   

16.
汛期大一暴雨是我区主要的灾害性天气之一。我们以兴城县1961—1975年资料,通过分析各种要素相关,建立预报指标,并以“双指数综合法”作出大一暴雨的预报。一、大—暴雨的气候背景(一)兴城县年降水量594毫米,7—8月320毫米,占全年总降水量的54%。(二)1961—1974年大—暴雨共出现91次(大—暴雨标准以24小时内降水量≥25.0毫米,为一次大一暴雨过程,如连续数天达此标准,则按一次计算),  相似文献   

17.
对2016—2020年东莞分镇暴雨预警信号进行统计分析及质量评估,结果表明:2016—2020年东莞分镇暴雨预警信号次数总体呈现逐年上升趋势,分镇暴雨预警信号占所有预警信号的比例稳定在50%以上;总降雨量偏多和暴雨日数较多的区域,分镇暴雨预警信号发布次数相应较多;分镇暴雨预警信号的发布集中在汛期,后汛期比前汛期的频次多;前汛期分镇暴雨预警的高频区是水乡片,后汛期分镇暴雨预警的高频区是丘陵片。分镇暴雨预警TS评分率较高,为89.5%,后汛期比前汛期的准确率高,前汛期提前量比后汛期提前量早。  相似文献   

18.
暴雨是我县主要的灾害性天气之一,根据武义县气象站1964—83的廿年资料统计,共有暴雨49次,其中汛期(指五月至七月上旬)暴雨占26次,为全年暴雨的53%。从降水量而言,汛期降水量是全年总量的38%,而汛期暴雨降水量之和又占汛期总降水量的16%,可见汛期暴雨对汛期以至全年的降水量都具有较大的贡献。本文将对这一期间暴雨的气候规律及特征作  相似文献   

19.
黄宝鉴  曾素娟  包澄澜 《气象》1979,5(3):21-23
每年4—6月,华南地区有一个多雨期,平均可出现10次以上大—暴雨过程,称为前汛期,其主要影响系统是西风带天气系统。7—10月又有一个后汛期,即盛夏台风汛期,以台风、热带辐合带等热带天气系统降水为主。有的年份,前、后汛期相互衔接;也有的年份,二者之间有一相当持久的晴热干旱期。但是,由于前、后汛期所处的行星尺度大气环流背景的根本差异,华南前汛期大一暴雨的结束,实质上是一次季节性环流调整的结果。从此,华南进入盛夏季节。  相似文献   

20.
根据热带天气研究工作会议的精神,1976年7月初由广东省气象局抓总,有各协作省(区)气象局、科研单位、有关专业院校参加,组织华南前汛期暴雨调查小组,分东、西两路赴江西、福建、湖南、广东、广西进行暴雨调查,于7月21—25日会合于广州,召开华南前汛期暴雨协作会议,共7个单位16人参加会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