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的核电安全不安全?中国还要不要大力发展核电?当今中国,有识之士无不关注这一重大课题。在这个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时代,能源紧张、环境危机成为前进的路障。核电以其绿色、几乎无可限量的巨大优势带给我们希望,也以其安全性引起我们的忧虑。 一位英国核产业官员说:“日本核事故对中国而言是件好事。它将迫使中国进一步发展技术,并更加重视安全。”日本核事故将进一步增强中国建设第三代核反应堆的决心。中国正在建设世界首座AP1000核电机组,该型核电站将能抵御类似于福岛核电站遭遇的自然灾害。  相似文献   

2.
"以国家力量对核设施进行强有力的监管时,核安全才能得到有效保证。否则,安全的风险将会增加。"在近日在京举办的"内地和香港核电安全技术交流会"上,环保部核安全管理司司长刘华这样表示。他说,目前我国已经投运核电机组13台,28台在建,另有两台机组已经获得建造安全许可证,尚未开工建设。国家核安全局依法通过技术审评、技术验证、行政许可、现场监督、执法、环境监测等手段,对许可证件持有者核安全活动实施监督管理,确保其  相似文献   

3.
《地质与勘探》2006,42(4):10-10
据《中国有色金属报》报道:西藏自治区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副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陆彦9日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透露,目前,西藏已发现3条规模巨大的铜成矿带,“十五”期间,西藏新增的铜金属资源储量已经接近1000万t。这表明,西藏铜矿资源储量已经超过江西省位居中国第一。  相似文献   

4.
<正>建办质[2009]44号各省、自治区住房城乡建设厅,直辖市建委(建设交通委),江苏省、山东省建管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建设局:近日,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印发了《国务院安委会关于深刻吸取黑龙江省龙煤集团鹤岗分公司新兴煤矿"11·21"特别重大瓦斯爆炸事故教训切实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安委明电[2009]3号)。  相似文献   

5.
逄玮  张多俭 《探矿工程》2016,43(8):88-92
核地勘行业安全环保形势的特殊性和严峻性,要求亟需构建一种适合于核地勘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该体系应以突出核地勘行业的“核”字特点,以放射源的安全管理、辐射防护和环境保护为重点,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提升野外无依托作业安全保障系数和隐患闭环管理水平,以弘扬单位安全文化理念为突破口,完善具有核地勘特色的安全文化体系,使核地勘安全生产管理从传统的经验管理迈向现代的科学管理。运用科学的管理方式,掌控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风险,使之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为单位的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6.
据1987年8月底前统计,全世界已有407座核电机组在26个国家和地区运行,总装机容量达3×10~8Kw,占全世界总发电量的16%以上。因此,核废物的管理成为当务之急。 核废物管理包括处理和处置两部分。处理指针对处置方案所采取的分离、焚烧、压缩、固化、包装、运输等一系列环节;处置是为处理好的核废物选择、  相似文献   

7.
《铀矿地质》2005,21(3):127-128
1955年4月2日,领导全国铀矿地质勘查工作的管理机构--地质部第三局(核工业地质局的前身)在北京成立.核地质是核工业的开路先锋.50年来,在几代中央领导集体的亲切关怀下,在原二机部、原核工业部、原中国核工业总公司和现中核集团公司的正确领导下,经过一代又一代核地质广大干部和职工的共同努力,我国核地质事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找到铀矿床数百个、铀矿田数十处,圈定铀成矿带近20条,为我国国防建设和国民经济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在隆重庆祝核工业地质局建局50周年之际,我谨代表核工业地质局,向长期以来关心、帮助和支持核地质事业发展的各级领导和各界同仁表示崇高的敬意,向长期以来奋战在核地质战线上的广大干部和职工,表示亲切的慰问.  相似文献   

8.
声音     
《湖南地质》2011,(5):7-7
“土地执法形势总体向好,但违法违规用地依然总量大、比例高,形势更为复杂。”国土资源部部长、国家土地总督察徐绍史在接受《财经国家周刊》专访时如此表示国土资源执法工作现状。  相似文献   

9.
张爱玲  陈晓秋  刘森林  贾祥 《水文》2015,35(3):69-73
在介绍我国拟建内陆核电机组的安全设计和厂用水系统的基础上,分析了内陆核电的用水需求和保证率要求。结合我国水资源条件及水资源论证现状,对如何保障内陆核电取水水源的可靠性与可行性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内陆核电用水安全保障措施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伤亡事故是人们违背安全生产规律所受到的惩罚与教训。事故又是强迫人们接受的最真实的科学试验,它蕴藏着丰富的经验、教训、知识和新课题,可以说事故是技术进步之母。所以,如实记录故事经过和找出事故真正原因,撰写好伤亡事故技术鉴定书就显得十分重要与突出。本文提出了系统的书写格式与内容,并强调了事故技术鉴定书的作用与价值。  相似文献   

11.
我队古田大某矿区的地表工作量主要是探槽和采样,工程施工期间,由于分队领导对安全工作的重视和全体工人的努力,八三年做到了全年安全生产,消灭一切大小工伤事故。我们有以下的几点作法:1.陡坡探槽严禁上下同时施工,施工期间派专人站岗警戒。为了防止挖槽时乱滚石头造成行人伤亡,我们认真吸取过去这类事故的教训,有行人通过滚石危险区时,通知上方挖槽人员暂停倒土滚石,确保行人的安全。  相似文献   

12.
《辽宁地质》2014,(11):24-25
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办公室主任陈锡文日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截至今年六月份,全国约有超过140个县正在进行农地确权颁证试点,其中浙江省有超过六成以上的地区已经完成了确权颁汪,是全国目前该项工作推进最快的省份。  相似文献   

13.
试论尾矿库安全监测的现状及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尾矿库作为矿山生产的重要元素,同时也是矿山的重大危险源和环境污染源。近年来,国内外尾矿库安全事故频频发生,且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不但使企业经济蒙受损失,更对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与和谐的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危害,尾矿库的安全问题已经成为岩土工程防灾减灾的重要研究课题。本文论述了尾矿库的安全现状及其危害性,列举了国内外重特大尾矿库溃坝灾害的案例并对典型案例发生的原因进行了简要分析,说明了国内目前采用的几种尾矿库安全监测方法的原理、成效及其局限性,指出了实时全天候监测技术的必要性、特点以及所要面临的技术理论问题。  相似文献   

14.
《岩土力学》2008,29(1):191-191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我国国防与人防建设、矿山开采、水利工程、交通工程、爆破工程、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中各类工程安全问题己目益凸现,其造成的危害与影响越来越大,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大课题。面对当前我国工程安全问题的严重形势,如何从技术科学和管理科学上认识其产生的原因,搞清楚其产生的客观条件和控制因素,准确预报其发生的时间和规模进而采取防护对策,这就迫切需要对工程安全问题的发生机制、安全监测(检测)与监控理论及技术、风险分析技术、灾害预测预报技术、应急处理决策支持技术进行深入系统地研究。为此,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报中国科协及民政部于2007年批准成立工程安全与防护分会,目前挂靠单位为解放军理工大学。工程安全与防护分会成立大会暨第一届全国工程安全与防护学术会议决定2008年5月在南京组织召开。会议将邀请国内著名专家、教授就目前工程安全与防护热点与前沿问题进行广泛深入交流。  相似文献   

15.
《河南地质》2009,(3):49-49
中国前外交部长、前驻美大使李肇星近日在北京接受美国《侨报》记者专访时披露,在中国驻南斯拉夫使馆被炸事件中,美国政府开始只肯说是误炸,后来有一天,美国总统府来电请他去,他想应该是为炸毁使馆一事道歉,于是带了纸和笔到总统府。  相似文献   

16.
中国病险水库数量庞大,目前国内正有计划分步开展水库除险加固工作,除险加固的理论方法研究已成为当前研究的重要课题。在总结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将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的研究分为理论分析方法和加固技术措施两方面,进而从风险分析与安全评价、结构分析方法以及除险加固效果量化研究三方面阐述了当前研究进展与不足。同时指出,考虑中国病险坝特点和机理的风险分析与安全评价、结构正反分析方法及除险加固效果的量化评价研究是未来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理论分析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17.
中国病险水库数量庞大,目前国内正有计划分步开展水库除险加固工作,除险加固的理论方法研究已成为当前研究的重要课题。在总结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将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的研究分为理论分析方法和加固技术措施两方面,进而从风险分析与安全评价、结构分析方法以及除险加固效果量化研究三方面阐述了当前研究进展与不足。同时指出,考虑中国病险坝特点和机理的风险分析与安全评价、结构正反分析方法及除险加固效果的量化评价研究是未来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理论分析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18.
“你们的服务真是太好了,向你们敬礼!”10月下旬的一天,当记者来到核工餐厅,向正在用餐的前来参加第三届2009中国&#183;南昌军乐节而人住核工宾馆的队员了解他们对宾馆的感受时,接受采访的队员如是说。  相似文献   

19.
中国近年来先后在南海北部和祁连山南缘青海省天峻县永久冻土带中发现天然气水合物,这是一种新能源,它将对中国能源结构的调整和能源紧张的缓解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天然气水合物开采安全是个大问题,已经引起了国际上专家们的极大关注。俄罗斯南方国立技术大学地球物理、探矿工程和石油钻采教研室开发出来的天然气水合物开发安全检测技术和方法,可以准确确定出射孔部位的位置、检查射孔部位是否阻塞和如何解阻等关键技术,对天然气水合物开采安全提供了技术支撑,对此应该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20.
世界各国高放废物地质处置最新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沈珍瑶 《中国地质》2001,28(12):19-21
核废物的安全处理处置问题一直是困扰核工业全面发展的关键因素,而其中高放废物的处置尤为突出。对于高放废物的处置问题,目前国际上主要倾向采用深地质埋藏的方法,本文根据最新资料(截止2000年10月)介绍世界上各主要有核国家在此方面的研究进展。目前已经有3个候选高放废物处置库:芬兰的Olkiluto、美国的YuccaMountain与德国的Gorleben,但德国的Gorleben由于政治方面的原因从而存在问题[1]。俄罗斯:俄罗斯正在进行高放废物深地质处置库的选址工作,目前正在进行大规模的场址调查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