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镀覆技术对硬质合金复合齿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比镀覆金刚石增强型硬质合金复合齿和普通金刚石增强型硬质合金复合齿的磨耗比、抗冲击韧性,说明添加真空蒸镀W的金刚石的复合齿具有良好的抗冲击性能和耐磨性。研究表明,真空蒸镀W的金刚石相对于未镀和化学镀的金刚石,具有较强抵抗热损伤和胎体侵蚀的能力,而化学镀覆Ni-W-B和Ni-W-P则会加剧胎体金属对金刚石的侵蚀和热损伤,金刚石的强度大大降低,复合齿的磨耗比远小于真空蒸镀W复合齿。金刚石真空蒸镀W镀覆技术的应用必然大大地提高复合齿的性能。   相似文献   

2.
金刚石表面金属化(镀膜)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化学镀和真空镀2种方法对金刚石表面进行金属化处理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镀膜金刚石较未镀膜金刚石的抗压强度、热稳定性等用碎岩效果均有很大提高,其中真空镀Ti的效果最好。真空镀Ti-Cr金刚石表面上形成的碳化物TiC、Cr2C3等中的C可能来自金刚石本身。真空镀是一种很有前景的金刚石表面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3.
金刚石表面沉积钛金属膜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金刚石表面化学镀Ni—W—P后 ,再化学复合镀Ni—Ti(粉 )—Re(稀土 ) ,能明显提高金刚石表面强碳化物元素的沉积 ,有利于生成WC—TiC薄膜 ,提高金刚石同胎体合金的联结强度 ,达到提高金刚石工具的性能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提高人造金刚石钻头质量的有效途径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真空气相沉积法在金刚石表面镀覆强碳化物金融或合金薄膜。该薄膜一方面与金刚石表面形成化学键合,另一方面大大提高与金融胎体的浸润性,从而明显增强金刚石在金融胎体中的结合强度,提高金刚石钻头性能和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5.
当今,国内外十分重视金刚石表面处理技术,它可以用少量投资和简单的工艺方法,使金刚石性能得到改善。常用的处理技术有:①电镀法;②真空镀法;③扩散渗覆法;④气相沉积法;⑤离子镀法;⑥化学镀法。  相似文献   

6.
金刚石焊接机理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岳 《探矿工程》1996,(6):52-54
分析了目前国内金刚石制品中金刚石在胎体中的存在形式,金刚石的焊接机机理和改善金刚石表面性质的方法,研究了采用金属添加剂使金刚石表面形成金属碳化物界面层的工艺方法。通过生产工艺试验,实现了在常规制造工艺条件焉,金刚石与胎体金属的焊接,从而提高了制品的性能,生产效率,使用寿命,降低了产品成本。  相似文献   

7.
金刚石表面镀镍试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杨凯华  段隆臣 《地球科学》1997,22(1):104-106
金刚石表面镀Ni工艺,是在金刚石表面粗化处理后,首先以盐基型胶体钯使其表面敏化活化,进行化学镀Ni形成金属表层,然后以脉冲滚镀方式在其表面进行电镀加厚。镀Ni后的金刚石,抗压强度显著提高,表面性质得到改善,为取得更好的应用效果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8.
李岳 《探矿工程》2001,(1):49-52
通过对不同试样进行物理力学性能测试,在高倍电镜下,对金刚石界面及微区进行观察分析和测量,显微照片证明,在界面处,金刚石中的碳原子和胎体中的金属原子(Zr、Ti)分别向对方扩散,从而形成了一层金属碳化物,实现了金刚石与胎体金属之间的真正焊接。分析了碳化物过渡层的形成过程和机理。  相似文献   

9.
莫时雄 《矿产与地质》2001,15(4):261-263
对于烧结金刚石工具,一般采用温度不超过900℃,时间为5分钟之内,且在非真空条件下的烧结工艺下,因而要想实现以液相为前题的胎体对金刚石的良好润湿是不大可能的。加入强碳化物元素来实现胎体与金刚石的化学键接也是不现实的,本文提出采用金刚石的表面化技术可望是实现胎体对金刚石的化学“包镶”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化学镀具有很好的均镀能力、较高的硬度,特别是在非金属制品上能够施镀一层导电金属膜等优越特性.在现代工业,尤其是在化工、国防、精密仪器制造业等方面,应用范围与日俱增.近年来,我们根据研制电镀扩孔器所积累的一些肤浅的经验和在参阅国内外有关化学镀方面的文献资料基础上,把化学镀这一工艺比较成功地应用于小口径金刚石电镀扩孔器和热压孕镶钻头的制造上.据室内研究和野外生产试验结果表明,利用化学镀镍金刚石制造的钻头和扩孔器的性能,比目前国内同类产品具有质量稳定、使用寿命长、生产周期短等优点.目前国内生产的金刚石钻头与扩孔器存  相似文献   

11.
杨展 《地质与勘探》2024,60(2):407-413
孕镶金刚石钻头通过钻头胎体的持续磨损实现金刚石的自锐和高效破岩。因此,研究金刚石钻头磨损的影响因素及其影响程度和影响机理,对孕镶金刚石钻头的设计和使用非常重要。本次研究探讨了岩石物理力学性质、钻头胎体性能和钻进工艺参数等因素对孕镶金刚石钻头磨损过程和磨损机理的影响。分析表明,对钻头磨损最为显著的影响因素是岩石中的硬质颗粒导致的磨粒磨损,其次是钻头胎体与岩粉之间的粘着磨损,以及冲洗液中岩粉颗粒导致的冲蚀磨损。在此基础上,以不同硬度的钻头胎体摩擦磨损试验结果为例,探讨了钻头胎体性能及其内部硬质点对钻头磨损的影响机理。该研究成果可为科学设计与合理使用孕镶金刚石钻头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金刚石钻头是勘探工作中的常见破岩工具,但金刚石热稳定性较差,在钻进过程中会不断产生热量,干旱缺水条件下钻头自冷却对钻进效率的提高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为降低干钻条件下钻头胎体与岩石界面间的摩擦因数从而减少钻进过程中金刚石的热损伤,在热压Fe基金刚石钻头胎体中添加二硫化钼(MoS2),研究MoS2含量对Fe基钻头胎体相对密度、洛氏硬度、抗弯强度以及与白刚玉砂轮干磨时的磨损量和摩擦因数的影响,并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能谱仪(EDS)等测试仪器分析了抗弯强度和摩擦磨损试验后的试样断口和表面的形貌及物相成分。试验结果表明,在试验范围内,Fe基胎体相对密度与MoS2含量关系不大,但是与未添加MoS2的Fe基胎体相比,其相对密度提高了约2.5%,达98%以上。Fe基胎体洛氏硬度随着MoS2含量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在MoS2体积分数为8%时胎体硬度最大,洛氏硬度HRB值达101.3。Fe基胎体抗弯强度随着MoS2含量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在MoS...  相似文献   

13.
To elucidate the conditions of formation of epigenetic graphite inclusions in natural diamond, we carried out experiments on high-temperature treatment of natural and synthetic diamond crystals containing microinclusions. The crystal annealing was performed in the CO–CO2 atmosphere at 700–1100 °C and ambient pressure for 15 min to 4 h. The starting and annealed diamond crystals were examined by optical microscopy and Raman spectroscopy. It has been established that the microinclusions begin to change at 900 °C. A temperature increase to 1000 °C induces microcracks around the microinclusions and strong stress in the diamond matrix. The microinclusions turn black and opaque as a result of the formation of amorphous carbon at the diamond–inclusion interface. At 1100 °C, ordered graphite in the form of hexagonal and rounded plates is produced in the microcracks. A hypothesis is put forward that graphitization in natural diamond proceeds by the catalytic mechanism, whereas in synthetic diamond it is the result of pyrolysis of microinclusion hydrocarbons. The obtained data on the genesis of graphite microinclusions in diamond are used to evaluate the temperature of kimberlitic melt at the final stage of formation of diamond deposits.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介绍了超细FeCoCu预合金粉末应用于金刚石钻头胎体中的试验研究。通过基础性试验测试表明:在663Cu含量为30%的前提下,在金刚石钻头胎体组成成分中添加FeCoCu预合金粉末,通过调节其与WC粉末的配比关系,能够有效地调节钻头胎体硬度,适应不同的地层。通过回归分析得到了胎体硬度与FeCoCu粉末加量的数学关系式,由此关系式可预测胎体硬度或计算FeCoCu粉末加量。经过野外实际钻进试验证明:添加了FeCoCu粉末的金刚石钻头胎体综合性能具有较大的提高,为后续钻头耐磨性研究提供了经验积累。  相似文献   

15.
热压铁基孕镶金刚石钻头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在坚硬致密岩石中钻进时效低和钻头使用寿命短的技术难题,分析了热压钻头的金刚石出刃与岩石研磨性等岩性之间的内在联系,认为钻头的胎体成分及其性能是关键,硬而带脆性的胎体性能有利于金刚石出刃,从而能提高钻进速度。因此,从热压金刚石钻头的胎体成分与性能研究入手,经过反复的试验研究,试制出了热压铁基孕镶金刚石钻头,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在坚硬致密岩层中钻进,钻进时效由0.5 m左右提高到1.17 m,钻头寿命由10 m左右提高到21.31 m,解决了在坚硬致密岩层中钻进难的问题。试验研究结果说明,铁基合金是一种新型的金刚石钻头胎体材料,热压铁基孕镶人造金刚石钻头是一种新类型的金刚石钻头。  相似文献   

16.
为减小孕镶金刚石切削工具的烧结温度对单晶金刚石性能的影响和改善切削工具胎体性能,降低烧结温度和优选胎体配方材料是很好的解决方法。在切削工具的胎体中加入适量纳米镍粉,通过对制备试样的硬度、强度和耐磨性测试及微观特征分析,综合评价该方法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对于WC基胎体,含有纳米镍粉的胎体较不含纳米镍粉的胎体HRC提高11.9%,抗弯强度提高18.4%,耐磨性提高44.5%;对于Fe基胎体,含有纳米镍粉的胎体较不含纳米镍粉的胎体HRC提高19.5%,抗弯强度提高0.2%,耐磨性提高33.3%。既减小了温度对金刚石的影响,又提高了切削工具整体性能。  相似文献   

17.
阎冠欣 《探矿工程》2009,36(5):75-77,80
针对在硬而致密岩石中钻进时效低和钻头使用寿命短以及传统金刚石钻头胎体材料价格高等众多难题,采用混料回归试验设计方法,进行了替代碳化钨基金刚石钻头胎体材料的新型铁基胎体配方的试验研究;分析了热压钻头的金刚石出刃与岩石研磨性等岩性之间的内在联系,认为钻头的胎体成分及其性能是关键。因此,从热压金刚石钻头的胎体成分与性能研究入手,经过反复的试验研究与优化组合,研究出热压高磷铁基孕镶金刚石钻头的胎体材料,并试制出金刚石钻头。在室内对可钻性Ⅸ级岩石进行钻进的试验表明:钻进时效平均达到1.91m,钻头平均工作寿命达到60.26m。试验结果表明,高磷铁基眙体是一种性能良好的金刚石钻头胎体材料,且该类型胎体的热压金刚石钻头是一种成本明显降低、具有广谱性能的金刚石钻头。  相似文献   

18.
电镀镍锰胎体金刚石钻头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电镀镍锰胎体金刚石钻头和镍钴胎体钻头的使用情况进行了对比。实践证明,镍锰胎体钻头特别适用于钻进坚硬破碎、强研磨性地层和软硬交替的地层。  相似文献   

19.
李岳 《探矿工程》2001,(3):57-58
通过加入不同含量添加剂的2种试样,用同一烧结工艺同炉烧结,对试样进行强度测试,获得了不同的物理力学性能,在高倍电镜下,观察和测金刚石与胎体金属界面上不同添加剂所生成的金属碳化物层厚度和面积,通过试样金相组织分析,观察其晶体组织及颗粒体布,从而确定不同添加剂的合理加量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