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陕西深部找矿进展及找矿建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侯满堂  齐文 《陕西地质》2007,25(2):1-10
陕西对深部找矿十分重视,并取得较好的找矿成果。陕西也要加强从地表找矿转向500 m以深的"第二找矿空间"找矿。我们建议对已有矿山深部、凤太铅锌矿田、南郑马元铅锌矿带东延、镇(安)旬(阳)沉积盆地铅锌汞锑矿、洛南斑岩型钼(铜)矿地区等作为深部找矿的重要靶区,加强对鄂尔多斯盆地深部煤炭、岩盐、金刚石、油页岩、砂岩型铀矿的勘查,在小秦岭金矿之下再找一个"小秦岭"是可能的,在前寒武纪隐伏基底上深部找矿。  相似文献   

2.
殷勇 《甘肃地质》2013,22(4):45-49
国内外著名的成矿区带和矿床深部引人注目的找矿发现表明了深部找矿的巨大潜力。深部找矿已成为全球勘查的一个主要方向。甘肃省矿产资源具禀赋优势,成矿条件好,找矿潜力大,矿产资源,息体开发程度较高,矿业在全省经济发展中占重要地位。通过分析当前甘肃省矿产资源形势、深部找矿的重要性和可能性,提出了铜、铅、锌、金、钨、钼等矿种的深部找矿地区和项目。认为甘肃省近期要取得找矿的重大突破,必须实施深部找矿(包括矿山、矿集区及具远景的矿床)。  相似文献   

3.
张选固  刘萍 《陕西地质》2011,29(1):35-41
陕西凤太地区是我国重要的金铅锌矿基地之一。根据近几十年深部找矿实践来看,围绕矿区进行深部找矿,成本低、风险小、成果显著。初步统计从1990~2010年的二十年时间里,仅八方山铅锌矿和银母寺铅锌矿的东延、铅硐山铅锌矿的西延累计探明矿石量达1500万t,铅锌金属量70万t。深部找矿取得了巨大成功。在未来找矿方向上,还是要坚持围绕矿区进行深部找矿。  相似文献   

4.
广西武宣―象州地区铅锌成矿带处在广西三级构造单元来宾凹陷和大瑶山隆起的结合部位,大瑶山背斜西翼.盘龙铅锌矿随着开采的深入,人们对矿床的地质特征、成矿规律、控矿因素的认识有了提高,展开就矿找矿,加强深部找矿,于2011年提交了-150m 标高以下铅锌金属量120万吨,矿床规模为大型矿床.盘龙铅锌矿床深部找矿的重大突破对在武宣―象州铅锌成矿带内的老矿山及外围继续寻找铅锌矿床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本文介绍了武宣―象州地区铅锌成矿带地质概况,结合盘龙矿区深部找矿实例,讨论了本区进行深部的找矿前景及找矿思路.  相似文献   

5.
矿山外围找矿方法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现在的矿山外围找矿存在平面范围小,深部找矿思路简单,新方法应用面窄,新认识不到位等多方面的问题。文章提出了以综合信息方法为主导,以岩矿石物性、成分差异为基础的系统拓展找矿范围、深部找矿、新老技术方法结合分析的外围找矿方案。  相似文献   

6.
董和金 《地球学报》2015,36(2):141-150
本文简要回顾了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就矿找矿的历史,进而提出新一轮的就矿找矿。相比之下,新一轮就矿找矿具有新的特点。深部找矿实则是一种就矿找矿,地壳连续成矿理论、深部流体(成矿)作用理论、成矿台阶理论都为新一轮就矿找矿提供了理论依据。深部找矿在国内外初显成效,湘中地区亦有很多成功案例。本文从3个方面总结了深部找矿的一些经验标志,即矿种及矿种组合系列标志、花岗岩成矿专属性标志、幔源成因矿床的鉴别标志。此外,辨别成矿流体的深(幔)源标志、加强成矿规律研究、更新观念、引进新技术新方法,都是实际深部找矿工作中需要注意的。  相似文献   

7.
广西武宣―象州地区铅锌成矿带处在广西三级构造单元来宾凹陷和大瑶山隆起的结合部位,大瑶山背斜西翼。盘龙铅锌矿随着开采的深入,人们对矿床的地质特征、成矿规律、控矿因素的认识有了提高,展开就矿找矿,加强深部找矿,于2011年提交了-150m标高以下铅锌金属量120万吨,矿床规模为大型矿床。盘龙铅锌矿床深部找矿的重大突破对在武宣―象州铅锌成矿带内的老矿山及外围继续寻找铅锌矿床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本文介绍了武宣―象州地区铅锌成矿带地质概况,结合盘龙矿区深部找矿实例,讨论了本区进行深部的找矿前景及找矿思路。  相似文献   

8.
刘一  曾勇  高天山 《江苏地质》2008,32(4):292-296
对长江中下游成矿带内主要矿产地和远景区进行分析,结合近年来找矿工作的进展,提出长江中下游地区中深部资源潜力巨大,浅中深部(地下500m-1000m)铜的资源潜力可望达到1000万t以上、铁10亿t,其中大型-超大型矿床(区)7处-10处。深部(地下1000m~2000m)具有10处-15处大型-超大型矿床资源潜力区的可能。可通过深部找矿勘查工作,在已知大型矿床深部和外围、中新生代盖层覆盖区及新层位、新类型地区等地,实现深部“第二空间”的找矿突破。  相似文献   

9.
深部找矿研究进展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宗矿产、稀缺有色矿产供需矛盾日益突出,通过"攻深找盲"扩大资源潜力,是缓解我国资源紧张局面的重大举措。地质科技的日新月异使深部找矿已成为可能,在地下500~1 000 m的"第二找矿空间"仍有巨大的找矿潜力。近年来,深部找矿效果显著,展示了巨大的找矿潜力。研究资料表明,成矿理论、概念、模式已有新的突破和创新;其次,勘查技术也取得了很大进步,高分辨率航卫遥感技术、三维地震、大深度电磁探测、航空物探、深穿透地球化学、深部钻探、三维可视化和数据模拟等各类技术方法和装备的研究及应用已经有所突破。  相似文献   

10.
勘查区找矿预测理论与方法体系是基于全国129个典型矿床的深入研究,以及在勘查项目实践验证基础上总结而形成的一种特别适合生产找矿第一线使用的有效方法。该方法以成矿作用内因(元素的地球化学特征)和外因(地质作用类型)相结合的思路,构建以成矿地质体、成矿构造与成矿结构面和成矿作用特征标志为主要内容的找矿预测地质模型。四川会理地区位于扬子板块西缘,区域成矿地质条件优越,经历多期构造事件叠加,形成了一系列独具特色的铁铜矿床。近年来,在拉拉铜矿的深部及外围已取得了重大找矿突破和进展。本文以会理拉拉铜矿为典型实例及深部找矿预测成果示范,阐述该方法在深部找矿预测中的具体应用过程,得出了如下认识:早期成矿地质体为赋矿火山岩(河口群钠长岩类),成矿构造与成矿结构面主要为基(中)性火山岩与沉积岩的界面及可能的喷溢口;热液叠加期成矿地质体推测为深部隐伏岩体,成矿构造与成矿结构面主要为褶皱、断裂和裂隙。在总结成矿作用特征标志基础上,建立了拉拉铜矿勘查区找矿预测地质模型。通过与地质和物探方法相结合,圈定红泥坡南部为找矿靶区,经钻探验证,发现厚大矿体,打开了区域找矿空间。  相似文献   

11.
辽宁翁泉沟含铀硼铁矿中硼(B2O3)储量约占我国总储量的一半,矿床经勘探后一直没有得到很好利用。在综合利用资料积累与地质研究基础上,认为影响矿床利用的因素主要为矿石分解状况。研究认为矿床中硼镁铁矿-磁铁矿和硼镁石-磁铁矿两种主要类型矿石中绝大部分可利用的为变质后期热液作用产生的硼镁石-磁铁矿型矿石。这种热液作用形成的矿石是有规律可寻的。为达到综合利用的目的,有必要按不同类型矿石重新圈定矿体,根据不同矿体中矿物组分,选择不同的综合利用方案。  相似文献   

12.
在过去30年中美国科学家已经产生了一种倾向性看法,即认为金属矿床是大尺度地质作用的产物(例如板块构造和盆地卤水区域性迁移).在这一时期内,矿业公司和科学家空前地致力于金矿床研究。除了国内金矿之外,他们还特别注意研究国外的矿床。流体包裹体、绝对年龄、稳定同位素研究、计算机模拟、遥感和地球物理方法已经成为广泛应用的技术手段。当今普遍研究的矿床课题范围很广泛:包括斑岩型矿床、密西西比盆地型矿床、金刚石岩管、深海块状硫化物矿床、含贵金属煤、矿化页岩和一些新矿床类型(例如奥林匹克坝型矿床,卡林型矿床和Ni-Mo-PGE-Au硫化物矿床)。在未来十年内,有可能继续注意国外金属矿床和金矿的研究。新的重要矿床发现(尤其是在基底地体、海洋和国外)正拭目以待。与沉积盆地中流体的最近研究相比较,可以预料扩大环境研究也具有重要意义。与此同时,象类似于接受板块构造理论一样,地球深部创造性研究可以使矿床成因的理性认识有所突破。  相似文献   

13.
热液矿床的矿体主要受断裂空间的控制.这些破裂空间的产生直接受控于构造应力偏张量的作用.应力偏张量为零的深度是构造动力驱动矿液运移的极限深度.应力偏张量等于岩石极限强度的叠加部位是矿化的极限深度.  相似文献   

14.
杨房 《陕西地质》2014,(2):36-43
寻找矿区深部盲矿或隐伏矿的最佳物化探方法及其最佳组合:在已知矿体深部寻找盲矿或第二矿体富集带,采用激发激化法激电测深方法;在地表覆盖厚区域找矿,采用土壤测量方法;矿山有深部工程(钻孔或坑道)的,采用构造叠加晕样品、电导率测量组合方法。  相似文献   

15.
生产矿山深部及外围找矿是缓解矿山资源危机的重要途径之一,曾于1960年一度闭坑的吉林沂夹皮沟金矿,在新的找矿思路指导下,在矿山深边部及外围地区发现了多处大中型金矿床,生产矿山,特别是大型一特大型矿矿山深边部及外围地区经历了形成矿床所需的各种地质作用,是找矿最有利的地区,矿山开采过程中大量真实的地质记录,成矿理论和近年勘查技术的进展为矿山深边部及外围找矿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和条件。  相似文献   

16.
柏树岗金红石矿床矿石类型及金红石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柏树岗金红石矿床含矿岩石主要为下元古界宽坪组角闪片岩等,矿体呈(似)层状,产状与地层一致。矿石可划分为角闪石型片状(或块状)、绿帘石型片状(或块状)、斜长石型块状、云母(或绿帘石)石英型片状、绿帘黑云斜长石型片状、白云母型片状、黑云母型片状(或块状)及石英脉型块状等类型。金红石早于、同时或晚于主变质期脉石矿物形成,以前两种为主,其杂质含量不超过5%,主要为FeO、Cr2O3及SiO2等;决定金红石杂质含量的因素主要为杂质元素离子半径,次为杂质元素在矿石中含量。矿床是下元古界富钛火山-沉积岩系经泥盆纪的区域变质作用形成的。  相似文献   

17.
铜陵地区矽卡岩型独立金矿成矿深度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矿床地质法和流体包裹体压力计法,对铜陵地区包村、朝山矽卡岩型独立金矿床的成矿深度进行了估算。据成矿相关岩体特征、金矿体延深、矿石特征等推断金矿化发生于浅成—中浅成环境。根据不同矿化阶段石英、方解石中流体包裹体的显微测温结果,估算成矿压力为650×105~850×105Pa,成矿深度介于2.5~3.2km,与矿床地质特征反映的成矿深度基本吻合,也与国内外同类矿床研究结果相符。综合认为铜陵地区矽卡岩型独立金矿床成矿深度为中浅成,脆性构造裂隙空间的压力骤然降低引起的流体不混溶和流体沸腾是金富集成矿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8.
郯庐断裂带的延伸与切割深度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万天丰 《现代地质》1996,10(4):518-525
摘要:采用地质 地球化学 地球物理相结合的方法,系统研究了中生代以来郯庐断裂带的延伸长度与切割深度。250~208Ma期间,郯庐断裂带开始形成,延展长度不超过1500km,切割深度在15~20km,是以左行走滑活动为主的基底断裂。135~52Ma时期,该断裂带大幅度地扩展了长度(达3500km),切割深度在30~40km之间,为略具右行平移活动的正断层,属地壳断裂。233Ma以来,断裂带以向下深切为主,深度从50km左右逐渐加深到80~100km,终于形成岩石圈断裂  相似文献   

19.
陕西白河关帝庙铅锌银金多金属矿位于武当隆起西缘。目前,已圈定了四条铅锌银金矿化蚀变带,在KH2矿化蚀变带内圈出一条铅锌银矿(化)体,规模较大。此外还圈出了多个单金、单铅矿化体,矿化主要产于火山岩与沉积岩间剪切带内,成矿元素Pb、Zn、Au、Ag可能来自于附近火山岩,矿化的形成受地层、构造、热液等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