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南四湖湿地遥感信息分区分层提取研究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该文以南四湖区为试验区,利用TM数据,在对各地类光谱特征进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分区和分层相结合的湿地信息提取技术方法。根据研究区各种湿地类型的空间分布特点,将该区分为两个湿地类型区;在每一个区内,根据湿地的光谱特征进行分层提取,采用单红外波段阈值法、模型法以及改进的监督分类等技术方法。结果显示,该区湿地有14类,其中,自然湿地91119 51hm2,人工湿地122243 13hm2。  相似文献   

2.
香格里拉县湿地分类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在实地调查基础上,对香格里拉县湿地分级分类开展了研究,采用了成因分类法,把该县湿地分为湿地系统、湿地亚系统、湿地类和湿地亚类4个等级,并论述了各级湿地的特征。首先以人类活动作用程度为依据划分出自然湿地和人工湿地两大湿地系统。天然湿地中又以地貌部位划分出河流湿地、湖泊湿地、泉水湿地、冰川积雪湿地和其它湿地5个湿地亚系统;最后以水文特征和地表植被类型分别划分出l0个湿地类和25个湿地亚类。人工湿地的划分较为简单,仅根据其功能分为8个亚类。  相似文献   

3.
在湿地遥感研究中,大多数的学者都是通过对遥感影中湿地光谱特征分析的方法提取,对于在光谱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纹理分析并建立模型的方法提取湿地信息这一方面的研究并不多。本文以枣庄市微山湖湿地为研究对象,利用2008年6月19日的Landsat7 ETM图像数据,在对湿地特征及其遥感图像表征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对多光谱遥感图像进行光谱分析,从而提取出湿地与水体的相关信息。在对湿地与水体的区分过程中,为了获得比较精确的湿地信息,我们采用纹理分析的方法对光谱分析的结果进行优化,最后用掩膜法降噪处理,从而使提取结果的分类精度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为湿地管理部门制定相应的湿地保护措施提供相对可靠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长江南源当曲流域是我国高寒沼泽湿地的集中分布地区之一,是青藏高原腹地重要的水源涵养地。对该地区湿地资源及分布的正确把握直接关系到当地牧民的生产生活及下游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由于湿地光谱特征复杂,易于其他地类混淆,传统的遥感信息提取方法很难保证湿地信息提取的精度。本文运用面向对象的图像信息自动分类方法,对当曲流域内的湿地信息进行提取。在对各类型湿地的光谱特征、纹理特征及空间特征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充分结合DEM及其衍生数据(坡度、坡向), 归一化植被指数 (NDVI), 归一化水体指数 (NDWI) 及缨帽变换(Kauth-Thomas transformation)得到的湿度图层等参数,设置各参数阈值,建立各湿地类型的信息提取知识规则,并结合野外实地调查对信息提取精度进行验证。经检验,湿地信息提取的总体精度达到89.00%。  相似文献   

5.
本文运用卫星遥感影像信息解译与地面实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获取闽江口湿地基础数据;通过数学建模等手段,设计了湿地资源层进式评估法,对闽江口湿地进行科学评估,将之分为生态保护类、适度开发类、开发利用类3个层次,为湿地保护管理及合理利用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6.
扎龙湿地水体遥感提取过程中云阴影去除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扎龙湿地为研究区,利用空间分辨率高、纹理信息丰富、定位精度高和购买价格相对低廉的ALOS遥感影像,测定了研究区水体等5种典型地物和云阴影的波谱亮度值;根据水体和云阴影的光谱特征,利用阈值法对近红外波段ALOS影像进行阈值处理,将包含云阴影信息的水体信息提取出来;基于ALOS彩色影像,再采用决策树方法自动提取湿地水体信息,同时将云阴影信息去除,并再补充提取因去除云阴影而损失的水体信息;与目视解译结果相比,用本研究方法得到的研究区湿地水体信息精度高于85%。近红外波段阈值法和彩色影像决策树法相结合的方法是一种能有效去除云阴影而高精度获取湿地水体信息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针对宜兴试验区128波段OMIS—Ⅰ机载成像光谱数据,在平原区、山区分区基础上建立多级分层决策树综合分类方法。通过该方法可实现对土地利用/覆盖一级类(林地、园地、水域、耕地)自动分类,精度达88.15%,Kappa指数为0.82,园地漏分率最高(20.23%),耕地漏分率最低(2.24%);耕地、林地、园地、水域的错分率分别为21.87%、21.98%、0.66%、0。土地利用/覆盖二级分类也可采用分层自动分类,其总体精度达86.16%,Kappa指数为0.81。采用土地利用矢量数据辅助和人工目视解译对部分二级类别进行细分,可获得更加可靠的分类结果。研究表明,分区控制下的多级分层决策树综合分类方法应用于OMIS—Ⅰ高光谱影像土地利用/覆盖分类,具有可操作性和较高的精度。  相似文献   

8.
MODIS在三江平原湿地分布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湿地研究的关键在于定量化获取和分析湿地信息,特别是湿地分布信息。以三江平原为例,结合湿地的光谱特征和时相特征,利用多时相MODIS数据,采用MNF(最小噪音分离变化)技术和非监督分类获取了研究区湿地分布,其精度达79%。研究表明,利用MODIS数据可以有效提取湿地分布。  相似文献   

9.
边玉  阎百兴  欧洋 《湿地科学》2014,(2):235-242
总结已有的人工湿地微生物研究发现,数量、活性和多样性是辨识人工湿地微生物特征的关键指标。以识别这3类指标的研究方法为依据,对相关研究方法/技术进行分类,全面介绍这些方法/技术的基本原理,比较这些方法/技术的优缺点及应用前景,认为未来人工湿地微生物研究方法/技术的发展重点是对现有方法/技术的提升与改进、多种方法/技术的有机结合和新方法/技术的研发。  相似文献   

10.
根据张掖市黑河流域湿地所处的生态区域、湿地成因和受干扰因素的影响程度及湿地过程的自然特征,同时,还考虑到研究区湿地资源的利用涉及多个部门和多个利益主体,提出了张掖市黑河流域湿地分层保护管理模式;根据张掖市黑河流域湿地研究现状,提出张掖市黑河流域湿地科学研究内容及研究方向,为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内陆河流域湿地研究与保护提供示范和参考。  相似文献   

11.
新疆湿地资源时空变异研究   总被引:8,自引:4,他引:4  
新疆地区是中国西北最干旱的地区,湿地分布最少的区域之一。新疆湿地资源以天然湿地为主.按湿地特征分为南疆和北疆两大区,由于南疆和北疆所处的地理位置不同,水文条件的差异.人类活动的影响程度不同.其湿地在空间分布结构、资源类型等方面表现出不同变化特点。本文利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方法对新疆湿地类型、资源现状进行研究,再利用GIS的空间分析功能,对新疆湿地资源动态变化及时空分布特征进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2.
北京野鸭湖湿地资源变化特征   总被引:22,自引:3,他引:19  
湿地是自然界的生态系统和景观类型,具有巨大的资源潜力和环境功能。长期以来,由于人类活动影响造成的湿地景观巨大变化,不仅仅改变了湿地景观原有的功能,而且对湿地环境产生重要影响。基于RS、GIS技术,通过对北京野鸭湖湿地的Landsat-TM影像和印度IRS影像进行融合处理,得到分辨率高的多光谱图像。结合实地调查,建立解译标志,运用ArcGIS9.0进行矢量化、空间分析和数据统计功能,并统计植被覆盖变化,分析研究1998~2004年野鸭湖湿地资源变化特征。在上述技术路线和研究方法的基础上,总结出该区域的湿地变化特征,最后应用累积效应的原理和方法,对深入研究的科学问题进行了展望,提出一些需要深入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森林沼泽作为独特的湿地类型,对区域碳循环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具有重要作用。以吉林省哈尼湿地为研究对象,集成应用Sentinel-1雷达和Sentinel-2多光谱影像,充分挖掘Sentinel-1多极化波段特征和Sentinel-2红边指数对森林沼泽遥感识别的潜力,应用随机森林方法实现哈尼湿地森林沼泽分布信息的提取。结果表明:当森林沼泽信息提取最优决策树数目为1200,融合Sentinel-1 VV与VH后向散射系数雷达波段特征与Sentinel-2红边波段特征能显著提高森林沼泽分布信息的提取精度,保护区森林沼泽信息提取总体精度与Kappa系数分别高达89%、0.85,提取质量相对较高。哈尼湿地景观类型多样化,天然湿地、人工湿地与非湿地景观类型并存。在天然湿地类型中,森林沼泽面积最大,为27.1 km^(2),占保护区总面积的11.2%;河流面积最小,为0.7 km^(2),占保护区总面积的0.3%。森林沼泽提取方法为哈尼湿地的可持续管理提供数据支持,也为其他地区森林沼泽制图提供案例指导。  相似文献   

14.
辽河三角洲湿地资源与区域持续发展   总被引:35,自引:7,他引:35  
辽河三角洲湿地面积在、类型多、景观结构复杂多样,在该区经济发展中发挥巨大作用,利用遥感和GIS技术,在建立辽河三角洲湿地资源分类系统基础上,对该区湿地资源现状与分布特征进行研究,该区现有湿地314857hm^2,占全市总面积的79.5%。其中天然湿地159919hm^2,占总湿地面积的50.8%,人工湿地154838hm^2,占总湿地面积的49.2%,多年来的区域资源开发活动,使该区湿地面积和景观结构发生很大变化,湿地生态功能变受到严重影响和威胁,本文结合区域湿地资源与景观结构的动态变化状况,系统分析了区域湿地生态系统功能及受影响状况,并进一步提出区域资源开发与湿地保护及可持续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5.
湿地植被生物量测算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湿地植被生物量是衡量湿地生态系统健康状况的重要指标。传统的生物量测算方法主要是通过样方调查,采取收割法等方法;遥感估算法是借助遥感影像某些波段对湿地植被的灵敏反应,再配合典型的样地调查和GPS定位进行。在这两类方法的基础上,均可依据长时间序列的基础资料(实测资料、影像资料等),建立生物量的计算公式,以便进行类比或预测。笔者在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论述了湿地生物量测算方法的研究进展。将传统典型样方调查及实验室分析与遥感估算技术(分光学遥感和雷达遥感)不断融合,不仅可以及时掌控湿地生态系统的动态变化,而且为湿地生态系统生态资产的定量测算提供重要参数,并为湿地生态系统的恢复、重建以及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2010~2011年,采用"3S"技术与地面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西藏湿地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显示,西藏分布有4类17型湿地,湿地总面积为65 290.289 4 km2,其中,河流湿地、湖泊湿地、沼泽湿地和人工湿地的面积分别为14 345.632 7 km2(21.97%)、30 352.004 1 km2(46.49%)、20 542.550 3 km2(31.46%)和50.102 3 km2(0.08%);那曲地区的湿地面积最大,阿里地区、日喀则市、山南地区、拉萨市、林芝市和昌都市的湿地面积依次减小;阿里地区的湿地型多样性和均匀性最高;各地区(市)间的河流湿地的面积差异显著,各地区(市)间的永久性河流、洪泛平原、永久性淡水湖泊、草本沼泽、地热湿地的面积差异显著。西藏湿地以总面积大和湿地型多样性高为特征,且湿地在各地区分布不均,但部分类型湿地的面积有差异。决定西藏湿地不均衡性的关键是湖泊湿地和沼泽湿地的空间分布及其面积。  相似文献   

17.
湿地功能评价研究进展   总被引:30,自引:9,他引:30  
袁军  吕宪国 《湿地科学》2004,2(2):153-160
湿地功能评价是湿地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也是开展湿地管理工作的重要工具。美国湿地功能评价的代表性方法有生境评估规程、湿地评价技术和水文地貌评价法等。欧盟于1990年以来开发的湿地功能评价技术吸收了美国水文地貌评价法的部分做法,但更适应欧洲湿地的具体情况。有关国际机构主要从理论上对湿地功能评价方法进行了研究。我国湿地功能评价研究还很薄弱,不能适应快速发展的湿地管理需要,急需加强这方面工作。  相似文献   

18.
基于CVM的洞庭湖湿地资源非使用价值评估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文章在实地调查和试验的基础上,依据资源经济学和生态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针对洞庭湖湿地资源的特点,利用CVM(条件价值法)法对其非使用价值进行了货币化评估,由此得出其非使用价值为335.45亿元/年。评估结果表明,洞庭湖湿地生态系统的生态服务功能价值十分巨大。只有合理开发洞庭湖湿地资源并保护好其生态环境,才能实现洞庭湖区湿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以及湖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本文运用卫星遥感影像信息解译与地面实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获取闽江口湿地基础数据;通过数学建模等手段,设计了湿地资源层进式评估法,对闽江口湿地进行科学评估,将之分为生态保护类、适度开发类、开发利用类3个层次,为湿地保护管理及合理利用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20.
IKONOS影像在城市绿地提取中的应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文以南京城市为例 ,重点讨论了基于IKONOS影像的城市绿地信息分级分类提取方法 ,通过将IKONOS多光谱数据合成 ,根据各类地物的不同光谱特征 ,采取相应的方法提取出各层信息。在此过程中 ,仔细分析地物间在IKONOS 4个波段中的光谱差异 ,非线性增强阴影区绿地的NDVI值 ,利用光谱差异分层提取、剔除信息 ,最后把各分级绿地信息合并得到整体绿地分布图。分级分类法充分考虑各类目标的不同特点 ,避免了通常单一分类方法中单纯利用光谱特征所造成的地物混分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