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彭秋和 《天文学进展》1995,13(4):315-324
讨论了迄今超新星爆发现论中各种爆炸性核燃烧核合成^26Al的问题。评述了星际^26Al天体起源的SNII+SNIb模型的有利因素和不足之处。最后提出一种产生星^26Al的新途径和有关部分星际^26Al起源于SNIa的初步设想。  相似文献   

2.
彭秋和 《天文学进展》1995,13(4):305-314
介绍和评述了有关星际^26Al问题的各种新星模型计算结果,阐述了我们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和看法,指出了现今各种新星模型在星际^26Al问题上存在的严重困难。  相似文献   

3.
星际尘埃研究现状与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由于星际尘埃的广泛存在和其在恒星与行星系统的形成、星系以及整个宇宙演化中的重要作用,星际尘埃的研究成为当今天体物理领域的热点前沿课题。该文从尘埃与电磁场相互作用的观测证据出发,系统地介绍了星际消光(包括吸收和散射)、星际红外辐射、星际偏振等的研究现状,讨论了星际元素减损,以及行星际尘埃和陨石中的前太阳尘埃等问题。从相应的观测证据中,可以得到关于星际尘埃的丰度、化学组成、尺寸和形状的信息。该文还对当前比较流行的三种尘埃模型(硅酸盐-石墨-PAHs模型、硅酸盐核-碳有机耐熔质壳层模型和多孔尘埃模型)进行了讨论与比较,对该研究领域中待解决的问题也作了简要的概括。  相似文献   

4.
侯金良 《天文学进展》1997,15(4):352-363
给出并解释了星际介质中轻元素D^3He,^4He和Li的最新观测数据,星际介质中轻元素的丰度观测结果可以用来检测标准大爆核心合成理论,因此对这些元素的丰度研究具有重要的天体物理意义,到目前为止,轻元素丰度的观测结果基本上支持开放宇宙的观点,根据最新的观测结果,在本地星际介质中D丰度可能存在的小尺度不均匀性,而对类星体吸收云的观测表明不同观测者所获得的原始D丰度结果最大差别可达一个量级,如果观测是可  相似文献   

5.
初一  杨咏红 《天文学报》1993,34(4):341-350
运用四种星体空间分布模型和新星(及SNIa)的最新核物理数据,计算了它们所产生的(5条)γ射线谱线辐射流量及核素丰度。结果表明,如果只根据“物理因子”上限,新星可能成为^26Al的主要来源之一,然而由于核素丰度值的要求,新星模型本身仍存在难以克服的困难,另还指出,谱线轮廓的研究也将为本文探讨的问题提供重要判据。  相似文献   

6.
综述了脉冲星星际闪烁观测研究的进展,对脉冲星星际闪烁现象,星际介质中电子密度涨落谱,散射等离子体在银河系中的分面等方面的最新研究结果作了介绍。星际闪烁现象和昨际介质的深入理解,使脉冲星星际闪烁已成为研究诸如脉冲星辐射区结构和脉冲星速度等脉冲星本身性质的重要工具。  相似文献   

7.
银河系中星际尘埃的存在使观测到的天体的亮度和颜色发生改变。银河系尘埃消光改正不止是河内/外天体观测性质研究的必要步骤,也是银河系自身性质研究的重要课题。从三个方面对银河系消光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包括银河系的整体消光、银河系内天体消光的测量和银河系消光曲线。最后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相似文献   

8.
本文介绍了日地空间环境和能量走廊,光学日冕和射电日冕,日冕瞬变和行星际瞬变。特别阐述了射电日冕瞬变的种类及其行星际效应。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了日地空间环境和能量走廊,光学日冕和射电日冕,日冕瞬变和行星际瞬变。特别阐述了射电日冕瞬变的种类及其行星际效应。  相似文献   

10.
什么是流浪行星?“流浪行星”是指那些质量与行星相当、在星际空间中自由漂荡的天体,因此它们又被称为“自由行星”(图1)。跟我们熟知的行星不一样,它们并不围绕一颗恒星、黑洞或者褐矮星之类的天体公转。尽管目前发现的自由行星只有很少几颗,但实际它们的数量也许和普通行星差不多。  相似文献   

11.
我们肉眼或用望远镜所看到的天体是它们在天球上的投影 ,是两维空间的图像。如果我们不能测出天体的距离 ,那么就不能知道它们在空间的真实分布、运动速度和辐射的真实强度。距离的测量是天文学上的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由传统的方法测量脉冲星的距离只适用于少数脉冲星 ,现在发现的脉冲星已超过千颗 ,绝大部分脉冲星的距离又是怎样测定的呢 ?在银河系中有数不清的恒星。恒星之间空空荡荡 ,但仍然有着各种各样的物质。星际介质中的电子密度情况不得而知。宇宙飞船被作为空间探测器发射升空 ,探知了不少有关太阳系、行星及其卫星的情况。但是…  相似文献   

12.
自从人造天体发射成功以后,研究人造天体的运动,就成为现代天体力学的主要内容.到现在为止,时间虽然只有四年多,但已形成了各种系统的理论,而且可以看出,今后必然会有更迅速的发展.根据几年来的情况,星际航行的天体力学问题可以分为下列四个部门:人造地球卫星的运动理论;宇宙火箭的运动理论;火箭的发射和降落理论;宇宙航行导航理论.下面分别叙述各部门的发展情况.  相似文献   

13.
给出并解释了星际介质中轻元素D,3He,4He和Li的最新观测数据.星际介质中轻元素的丰度观测结果可以用来检验标准大爆炸核合成理论,因此对这些元素的丰度研究具有重要的天体物理意义.到目前为止,轻元素丰度的观测结果基本上支持开放宇宙的观点.根据最新的观测结果,在本地星际介质中D丰度可能存在小尺度不均匀性,而对类星体吸收云的观测表明不同观测者所获得的原初D丰度结果最大差别可达一个量级.如果观测是可靠的,那么在目前的标准大爆炸核合成理论和星系化学演化模型框架下还不能解释这种结果.另外种种迹象表明太阳系丰度可能不代表45亿年前本地星际介质的丰度.  相似文献   

14.
在之前的文章中,我们介绍了星际气体(2009年第5期),这一期将讲到星际介质的另一大类——星际尘埃。星际尘埃尽管所占比重非常非常小(只有星际气体质量的1%),但所起的作用却是很大的。它们可以影响星系的演化过程,同时也是星系光谱的塑造者之一:尘埃吸收的高频光子会在红外到毫米波段再辐射出来。  相似文献   

15.
陈激  张亚辉 《天文学报》1997,38(3):225-230
本文采用R矩阵传播方法,通过求解CS近似下的耦合方程,计算了星际分子云条件下正-NH3分子和He碰撞的超精细跃迁碰撞截面和速率系数,为研究天体的信息提供需用的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6.
向守平 《天文学进展》1996,14(3):219-226
大爆炸宇宙学模型有6个基本参数-宇宙年龄t0,哈勃常数H0,宇宙物质密度参数Ω0,减速因子qo,以及与宇宙学常数A和宇宙的曲率k有关的另外两个参数Ω0A≡a3h^2,0,ΩR≡-k/H^。简要介绍了国际上对0和H0的最近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7.
近50多年来,磁重联的概念越来越多地被应用到空间物理领域中,用以解释地球磁层、太阳大气以及行星际空间等环境下发生的爆发性物理现象。从观测方面对当前行星际磁重联研究的现状做了概述。首先介绍了磁重联的理论模型,接着回顾了行星际磁重联观测研究的历史,随后介绍了当前行星际磁重联的证认方法及磁云边界层磁重联在观测上的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然后分别介绍了近些年来,单飞船及多飞船联合观测的结果,最后总结了行星际磁重联现象的特点以及一些尚未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裴春传  曾琴 《天文学报》1995,36(1):7-20
本文作者利用IOS近似模型,计算了星际分子云条件下A型CH3CN-H2含超精细能级的碰撞跃迁速率系数,温度范围是20K-140K,为研究分子云与恒星形成区的物理、化学性质提供了有用的基础分子数据。  相似文献   

19.
利用星际介质的折射闪烁解释在BL Lac天体0716+71中观测到的射电快速变化的结构函数,确定了对射电源的结构和散射介质特性所提出的条件,为了解释这个源内观测到的射电变化的“快模式”和“慢模式”的转换,必须考虑射电源内致密结构的角径或运动状态的快速变化,射电变化和光学变化的相 性仍然是折射闪烁解释的难于克服的困难。  相似文献   

20.
利用星际介质的折射闪烁理论解释在BLLac天体0716+71中观测到的射电快速变化的结构函数,确定了对射电源结构和散射介质特性所提出的条件。为了解释这个源内观测到的射电变化的“快模式”和“慢模式”的转换,必须考虑时电源内致密结构的角径或运动状态的快速变化。射电变化和光学变化的相关性仍然是析射闪烁解释的一个难于克服的困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