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谷祖刚  沈光隆 《地质论评》1964,22(2):150-151
地层规范(草案)的公布,标志着我国地质科学的重大发展。它在颇大程度上,结束了对我国地层单位、时代单位、地层符号的使用以及对专门地层单位名称命名等方面的混乱现象,为我国地层工作的统一,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在近年来发表的论著中,绝大多数作者都能  相似文献   

2.
谢显明 《地质论评》1959,19(8):381-382
最近在地质论评第19卷第5期发表了关于地质时代单位、地层单位、地质符号及区域地层命名规则(草案),该草案系统而简明地阐述了地质时代单位及地层单位的划分原则,对地层符号作了统一规定,对区域地层单位的命名亦作了详细的解释。这个草案定稿后无疑将扫除长期在地质界存在的地质时代单位、地层单位、地层符号和区域地层单位命名方面的不统一  相似文献   

3.
丁培榛 《地质论评》1959,19(9):433-434
在地质论评19卷第5期上刊登了全国地层会议办公室所拟的:“地质时代单位、地层单位、地层符号及区域地层命名规则(草案)”。笔者仔细阅读了这个草案和五月二十日的第四次稿以后,有些感想和体会,兹提出以供参考和讨论。首先感觉到在全国地层会议中将有关地层规范的  相似文献   

4.
前言地层单位的划分是地层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也是地质工作经常遇到和需要解决的一个基本问题。因此,如何正确与合理地划分地层单位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地层对比使之符合客观实际,则不仅关系到地层学的发展,而且也影响到地质填图的质量和普查找矿以及成矿预测等项工作的效果。 1960年,我国出版的《地层规范草案及地层规范草案说明书》(以下简称《规范》)曾就地层的分类,地层单位的划分以及命名等作过一系列的规定,为后来的地层工作起过积极  相似文献   

5.
张树森 《地质论评》1965,23(5):392-393
笔者因工作关系,对《地层规范草案及地层规范草案说明书》(下面简称《规范》)曾进行了较认真地学习,在学习和实践过程中感到有关地层符号部分尚有一些问题,谈谈个人意见,请同志们讨论并指正。地层符号是一种代号,主要在各种地质图件中,用来代表一定的地层单位。制定地层符号的时候应该遵循一定的原则:  相似文献   

6.
对《地层规范第二草案》(第二稿)的几点意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1959年第一届全国地层会议通过的《地层规范草案》已经试行了20年。20年来,《地层规范草案》对我国地层学的发展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作出了重大的贡献,同时也暴露了其中存在的一些缺点和不足之处。在此期间,国际地层学也取得了飞跃的进展,一些地层学基本概念的深入研究,使地层学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为了适应新的情况,更有力地推动地层学的发展,必须修改原有的地层规范。  相似文献   

7.
石铁民 《地质论评》1959,19(8):380-381
在地质论评第19卷第5期上看到赵一阳所写的“新地层表的划分及其术语的设计”和全国地层会议筹备委员会办公室的“地质时代单位、地层单位、地层符号及区域地层命名规则(草案)”之后,愿提出以下几点个人的意见: 笔者认为在赵一阳所写的“新地层表的划分及其术语的设计”一文中的主要优点在于每一个术语都有  相似文献   

8.
地层规范存在的问题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我过去做过一些地层工作,现在已经落伍了,要向在座的同志学习。我讲的话一定有不少不对的地方,请同志们批评、指教。 地层规范草案(以下简称草案),1959年通过,1960年批准,已17年多了。它虽然经过大修改五次,小修改多次,是集体工作的成果,但17年中地层工作的大进展使草案落后了,须要修订更新。现在汇报一下我的看法。  相似文献   

9.
在第一届全国地层会议上通过的并于一九六○年经国家科委批准的《地层规范草案》,试行以来将近廿年了。在这一时期内,全国地层工作取得了重大的进展。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区测填图、普查找矿和详细勘探大大地推动了地层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从而有条件进行总结成果,编制各省和各大区的区域地层表。其次,在试行期间,它虽然  相似文献   

10.
<正> 《中国地层指南及中国地层指南说明书》(以下简称《地层指南》),已经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批准、颁发,公开出版发行。它是在原《地层规范草案及地层规范草案说明书》(下简称《地层规范》)的基础上修订改写的,是第二届地层会议的重要成果。笔者认为,《地层指南》的一些内容,似有值得商榷之处。现仅就时代不肯定的年代地层单位的表示法问题,提出一点意见。  相似文献   

11.
张嘉琦 《地质论评》1959,19(9):432-433
笔者最近在地质论评19卷5期看到了赵一阳所写的文章,后来在参加全国地层会议山西现场会议时又有机会参加了新地层规范草案的讨论,现在愿从数年来实际工作中所得到的点滴体会发表一些肤浅的意见,供大家参考。一、对新地层规范草案的几点意见  相似文献   

12.
第三届全国地层委员会“地层单位分类及地层名称审核分委员会”根据委员会的要求 ,起草了《中国各类地层单位名称申报审核程序》(草案 ) ,本刊现将其刊登于后 ,目的在于广泛地征求同行们的意见 ,以便使之更加充实、完善和切实可行。如有补充、修改意见 ,请直接寄往全国地层委员会办公室 (北京 :阜外百万庄路2 6号 ,邮编 1 0 0 0 3 7)  相似文献   

13.
《地质通报》2001,20(3):336-338
本刊现将第三届全国地层委员会“地层单位分类及地层名称审核分委员会”根据委员会的要求起草的《中国各类地层单位名称申报审核程序》草案刊登于后,目的在于广泛地征求同行们的意见,以便使之更加充实、完善和切实可行。如有补充、修改意见,请直接寄往全国地层委员会办公室北京市阜外百万庄路26号,邮编100037。  相似文献   

14.
我国1960年3月25日公布的《地层规范草案及地层规范草案说明书》,其中的第三部分专门涉及地层符号,有界、亚界、系、亚系、统、阶、亚阶、群、组、跨统跨系和时代不  相似文献   

15.
《地质论评》1981,27(6):490-490
《中国地层指南及中国地层指南说明书》是1979年第二届全国地层会议的一项重要成果,反映了自第一届全国地层会议(1959)以来广大地质工作者在地层工作方面的成就,已于1980年7月25日经国家科委批准颁发。它是在《地层规范草案及地层规范草案说明书》(1960)的基础上修订改写的,内容基本上概括了地层工作的现状并考虑了现代地层学理论发展动向。该书已于1981年由科学出版社出版,新华书店发行。现将国家科委关于颁发该书的通知刊载于后]。  相似文献   

16.
《地质论评》1959,19(5):233-235
一、地质时代单位代(Эра) 纪(Нериод) 世(Эпоха) 期(Век) 时(Время)代代是地质年表中的最大单位,在代的时间内形成界的地层,与界的名称相当。如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等。纪纪是代的一部分,并符合于系的地层所形成的  相似文献   

17.
杜伯辉  王敬 《地质论评》1958,18(2):163-164
中国地质学编辑委员会及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合编的“中国区域地层表”以草案的形式于1956年2月由科学出版社出版。这不仅对区域地层的研究及从事教学的人有很大的帮助,就是对于从事地质勘探、普查,也是重要的参考书。我们由于在工作中接触到这本书,并且参考了许多地层表,因此对这本书有一些意见和希望,愿意提出我们的意见。  相似文献   

18.
黄本宏 《地质论评》1959,19(10):482-482
在地质论评第19卷第5期和第6期上,连续发表了有关地质时代单位和地层单位的术语规则草案和讨论文章。为使将来统一的地质时代单位和地层单位的术语,能够广泛和顺利地被采用,而且都能具有明确的涵义,也来谈谈我个人的几点意见。笔者认为,在反映地质历史进程的阶段上和地层的划分上,设计一定级别的划分单位和采用一定数量的、具有明确涵义的术语是完全必要的。级别划分的多少,主要根据能反映的地质历史的精度而定。划分  相似文献   

19.
赵一阳 《地质论评》1959,19(5):230-232
地层的划分和术语问题,目前还存在着很不统一的现象。为了使这一问题能得到澄清,本刊拟在今后的几期中多刊登这一方面的文章。本期除刊出赵一阳同志的两篇文章外,还刊出了全国地层会议筹备委员会草拟的“地质时代、地层单位、地层符号及区域地层命名规则草案”。希望读者本着百家争鸣的精神多撰写这一方面的文章。同时也希望能针对赵一阳同志的这篇文章以及地层会议筹备会所草拟的草案发表自己的意见,引起争论,以达到使问题愈辩愈明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张守信 《地质科学》1981,(4):410-412
《中国地层指南及中国地层指南说明书》是《中国地层规范草案》的修改草案,由尹赞教勋授领导的一个小组起草。经过第二届全国地层会议讨论,第二届全国地层委员会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批准,由科学出版社出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