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西部大开发的范围,除我国西部10个省市区外,还包括属于中部的内蒙古和广西。本文首先论述了西部大开地区的自然与人文旅游资源特色。然后列出了该区的世界遗产、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国家地质公园;并按照旅游业的发展程度,将上述12个省市区分为三类。最后提出7项开发及保护建议:搞好旅游资源的调查评价;编制旅游产业发展规划;加快交通建设;依托中心城市,发展旅游产业;开发多种形式旅游活动;保护生态环境,保护文物古迹;抓好旅游各个环节,促进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以国家重大产业技术开发专项“西部煤炭资源高精度三维地震勘探技术”项目的由来、意义和总体研究目标为引,概括的介绍了项目依托工程中各个专项技术研究完成情况,并对非均匀介质成像技术、高精度三维地震静校正技术、高密度采集技术、特观技术、岩性反演技术、属性体解释技术等六项重大关键技术取得的突破性进展进行了重点说明。指出随着我国煤炭生产重点的逐步西移,应加强诸如叠前、叠后深度偏移技术的研究,以解决复杂山区三维地震面元内地震反射波散射问题,提高其三维地震勘探精度,为西部煤炭工业做出新贡献!  相似文献   

3.
煤矿井下定向钻进技术是实现煤矿现代化生产和高效治理煤矿瓦斯的一项重大关键技术,近年来也一直是国际上关注和积极发展的关键技术。2008年4月初,由煤炭科学研究总院西安研究院承担的国家发改委煤矿瓦斯综合治理与利用关键技术研发和装备研制项目"井下水平长钻孔钻机研制及配套工艺开发",在陕西彬长亭南煤矿一盘区113工作面进行了现场工业性试验,  相似文献   

4.
全国区划数据库建库关键技术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国矿产资源成矿远景区划为国家确定地勘工作宏观布局和找矿重点目标区域,并为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后备矿产资源形势信息.应用GIS技术建立区划空间数据库有助于充分、有效地利用区划成果资料.文章介绍这项研究的主要过程和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5.
樊俊  郭源阳  成永生 《中国地质》2019,46(4):919-926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深地资源勘查开采”重点专项(简称“深地专项”)以大幅提升中国资源发现率和资源获取能力,全面支撑国家找矿突破战略行动为核心目标。按照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全链条设计,一体化实施”的要求,专项重点资助的研究工作包括:中国深部资源成矿成藏、预测评价与深部开采相关重大基础理论研究,航空-地面-地下立体勘查和智能化、无人化绿色采矿共性关键技术装备研发以及相关应用示范研究。“深地专项”共包含“成矿系统的三维结构与控制要素系统”等7项任务,各任务及专项的目标通过若干相互关联、有机衔接的项目落实。结合专项启动以来的立项情况,梳理了7个任务方向专项经费的分布情况,并分析总结了各任务方向的研究重点、难点和预期目标,全面呈现了“深地专项”的研究布局、空间布局和资金布局,为相关研究工作和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6.
论当前我国北西部铀矿勘查关键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赵致和  孙圭 《铀矿地质》1995,11(2):65-69
本文提出当前我国北西部铀矿勘查两项关键技术──中国北西部寻找大型超大型可地浸砂岩铀矿勘查技术和找矿勘探过程中地浸可行性评价技术,并论述了技术内容和技术开发目标。两项关键技术的开发研究和落实对扩大我国铀矿资源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中国勘察设计》2010,(8):106-106
今年是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10周年。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日前透露,国家计划2010年西部大开发新开工23项重点工程,投资总规模为6822亿元,而2000~2009年,西部大开发累计新开工重点工程120项,投资总规模2.2万亿元。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日前召开的西部大开发工作会议上指出,今后10年,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总体目标是:西部地区综合经济实力上一个大台阶,基础设施更加完善,现代产业体系基本形成,建成国家重要的能源基地、资源深加工基地、装备制造业基地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上一个大台阶,基本公共服务能力与东部地区差距明显缩小;生态环境保护上一个大台阶,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得到遏制。根据这一重要讲话精神,今年计划西部大开发新开工23项重点工程,投资总规模为6822亿元。这些重点工程主要涉及铁路、公路、机场、水利枢纽等。  相似文献   

8.
页岩气地球物理勘探技术发展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桂琴 《地质与勘探》2013,49(5):945-950
近年来,全球页岩气产业迅速升温,特别是北美页岩气的快速发展改变了世界能源供应格局。我国页岩气资源潜力巨大,已经引起政府和相关企业的高度关注。页岩气储集层具有高自然伽马、低声波速度、低密度、高电阻率等地球物理特性,这些特性是页岩气勘探地球物理技术识别与评价的依据。当前我国页岩气勘探开发总体处在起步阶段,主要任务是有利目标区域的优选和资源量评价,以及开展关键技术的试验研究。本文通过页岩气地球物理勘探技术发展现状的分析,指出地球物理勘探技术作为页岩气储层评价和增产改造的关键技术,应重点在建立页岩气储层测井评价方法和标准、页岩气储层地震资料各向异性处理和多波反演技术等方面加强研究。加大页岩气勘探工作的投入,基础性研究与关键技术研发相结合,借鉴国外成功经验与自主创新研发相结合,部署开展基础性页岩气资源调查评价,探索建立适合我国地质特点的页岩气地球物理勘探评价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9.
《城市地质》2014,(3):F0003-F0003
6月8至1日,由北京市人民政府、国家发改委,共同主办的第八届中国北京国际节能环保展览会,在北京展览馆开馆。展览会以“节能低碳清洁空气”为主题,紧扣国家及北京市大气污染防治、节能环保产业发展重点工作,是节能环保领域国际化、综合性展会。  相似文献   

10.
我国煤层气产业发展目前呈现衰滞现象,不免让业内专家痛惜并为煤层气产业奔走呼吁。以煤层气产业链为切入点,重点分析了煤层气集输环节存在的突出问题。研究表明:煤层气自有管网规模小、难以进入油气管网参与国家统筹、新型集输技术不成熟、集输方式单一等严重制约了煤层气由资源产品向资源商品的转化,阻碍了煤层气产业的整体发展进程,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