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周小进  吴心一 《沉积学报》2004,22(3):535-540
泌阳凹陷大仓房组上部发育半深湖相,其暗色泥岩有机质丰度较高,母质类型为Ⅱ1型,处于高成熟演化阶段,具有较强的生烃潜力。油源对比表明,大仓房组原油物性、碳同位素、饱和烃色谱、芳烃色质等特征与核二、核三段原油存在较大的差异,而与大仓房组深灰色泥岩的地化特征相似,属自生自储。南部陡坡带双河-赵凹-安棚一带是勘探大仓房组的有利地区。  相似文献   

2.
地处板块接触地带的滇西北剑川地区是研究新构造运动的重要场所。剑川盆地保留有较为完整的新生代地层,在1:250000地质图上,新生界自下而上为古新统勐野井组、始新统宝相寺组、渐新统金丝厂组、中新统双河组和上新统剑川组;其中双河组为一套含可采煤层的砂泥岩夹泥灰岩沉积,剑川组为一套火山-沉积岩组。近期的研究揭示双河组和剑川组均属始新世,但发表的年龄相互包含,并没有清楚的把两者分开。本文采用Ar-Ar和锆石U-Pb方法测试了双河组和剑川组顶、底凝灰岩的年龄,辅以岩体、岩脉的年龄,重新厘定了两个组的顶、底年龄。剑川组顶部凝灰岩锆石SHRIMP U-Pb年龄为34 Ma±;底部凝灰岩黑云母Ar-Ar坪年龄为36 Ma±,与底部侵入岩脉的锆石SHRIMP U-Pb年龄一致;中上部侵入岩脉的黑云母Ar-Ar坪年龄在34~36 Ma之间。同时,老君山岩体、玉召块岩体和沙帽山岩体的锆石SHRIMP U-Pb年龄在34~35 Ma之间。剑川火山-沉积岩组的年龄集中在34~36 Ma之间,属始新世晚期。剑川双河煤矿矿部至三家村及五家村一带,双河组之下新发现一套凝灰岩,其黑云母Ar-Ar坪年龄和锆石SHRIMP U-Pb年龄均为37 Ma±,表明双河组的起始年代不超过37 Ma;双河组形成于36~37 Ma之间,也属始新世晚期。新的结果表明剑川盆地始新统地层应包括宝相寺组、金丝厂组、双河组和剑川组,缺失渐新统沉积。结合其他盆地的年龄数据,表明剑川乃至整个云南地区在渐新世期间为褶皱隆起期。  相似文献   

3.
扬子区下、中奥陶统大湾组及其同期地层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华南扬子区不同地点奥陶纪的岩相、生物相变化显著。下、中奥陶统大湾组及其同期地层的总体走向为南西—北东向,横向上呈带状分布,从近岸到远岸呈渐变过渡。对四川长宁大官山组、贵州桐梓和沿河湄潭组以及湖北宜昌大湾组的比较研究发现,扬子区下、中奥陶统阿仑尼格期(Arenig)的地层按照其离岸的远近,在地层厚度、沉积相以及腕足动物分异度上呈现出规律性的变化。华南早、中奥陶世腕足动物的辐射首先发生在处于正常浅海底域环境的桐梓和沿河一带。  相似文献   

4.
何龙  王云鹏  陈多福 《地球化学》2021,50(6):623-634
晚奥陶世全球海洋环境曾发生重要的改变,特别是赫南特冰期的气候变冷,造成了古海洋沉积物中多项地球化学指标出现异常现象,全球多地区出露的赫南特阶均记录了冰期时出现的碳、氮同位素异常,但对其产生机制的认识存在争议.四川盆地东南缘三泉剖面和双河剖面的奥陶系五峰组、观音桥段以及志留系龙马溪组的有机碳同位素、总氮同位素等地球化学指标测试结果显示,三泉剖面和双河剖面的赫南特阶观音桥段泥灰岩有机碳同位素和总氮同位素均出现正偏偏移,并可与其他地区奥陶系剖面进行对比.其中,三泉剖面δ13Corg值分布范围为?31.9‰ ~ ?27.9‰,自五峰组顶部开始偏重,在观音桥段达到峰值?27.9‰,偏移幅度约2‰;双河剖面 δ13Corg平均值为?30.1‰,观音桥段最大值为?29.1‰,向正偏移幅度约为1‰左右.这些变化特征揭示,晚奥陶世有机质的埋藏作用可能改变了海洋溶解无机碳库的碳同位素组成,并且引起赫南特冰期碳同位素异常.三泉剖面和双河剖面 δ15N平均值分别为1.4‰和1.1‰,冰期观音桥段 δ15N值正偏幅度在0.5‰~1‰之间,可能是由于长期的缺氧还原条件促进了海水的反硝化作用,而冰期时海平面下降限制了反硝化作用的强度,从而导致氮同位素出现正偏异常.  相似文献   

5.
湖北省恩施自治州东部为我国著名的高硒地区。在其5个含硒层位中,下二叠统茅口组碳质硅质岩段硒浓集系数最高。该岩段可划分为三个岩性段,又以中部Ⅱ岩段最好,下部1岩段次之。含硅质碳质页岩与含碳质硅质岩构成的互层韵律矿化最好,而其前者,硒含量又高于后者。硒矿床具典型的层控矿床,其富集程度与氧化淋滤作用密切相关。经研究,恩施东部可圈划出沙地、新塘、双河、红土、石窑5个找矿远景区。  相似文献   

6.
泌阳断陷双河—赵凹地区下第三系核三组上段可划出三个陆相层序,其沉积相由南而北表现为冲积扇—扇三角洲—湖相配置型式。在明确研究区物源方向、物源区及其大地构造性质的基础上,综合利用研究区目的层段的钻井、测井及地质资料,根据其地震相平面展布特征,将地震相转换为沉积相,并由此归纳出研究区核三组上段的沉积模式。在研究区所划的三个陆相层序中,共发育四类13个小层序组,其中可识别的小层序达50多个。在这些众多的小层序中,可识别的沉积微相达十余种、岩性相共33种。  相似文献   

7.
段是重要的岩石地层单位。段的划分和命名在大比例尺区域地质填图、油气勘查和精细地层划分对比等方面有重要意义。"地层指南"中规定段的名称可采用正式名称或非正式名称。正式段名的建立方法必须符合"地层指南"的要求,是相对规范和稳定的命名方法;非正式命名法使用比较方便,但命名方法多种多样,将其归纳为岩性命名、"地理专名+岩性"命名、位置命名、数字命名和字母命名五种。不论正式名称还是非正式名称,使用时均会由于文献或使用者的原因而产生问题。段名使用中的可能存在如下4个问题:1)能清楚地划分对比、具正式名称的段被非正式名称所代替; 2)在相邻省标准剖面距离较远的情况下,位于省界的剖面组内各段的命名问题; 3)同一组段的划分方法基本相同,但采用不同的非正式名称; 4)使用段的数字名称时不了解或未注意数字顺序的差异而产生错误。针对这些问题,除加强"地层规范"的制定和推广外,还要注意名称溯源的严谨性,使段名成为能够规范地追溯和合理应用的地层名称。  相似文献   

8.
贵州绥阳双河洞国家地质公园洞穴基本特征及成因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106地质大队于1959~1960年曾对双河洞石膏矿进行过地质勘查。1986年~2006年4月,先后有中、法、日等国专家19次进双河洞考察,初步查明了该洞总长度为105.7km,是亚洲第二长洞,在世界上排名第16位。该洞不仅规模宏大,网络复杂,且有一定数量的次生淋滤型石膏矿分布,成为国内外罕见的独特洞穴景观。双河洞自2004年荣获国家地质公园称号以来,已引起国内外专家的广泛关注。该洞的形成,与该区域大范围内下寒武统清虚洞组上部至中寒武统平井组下部白云岩中,含大量硬石膏层有着密切的成因联系。  相似文献   

9.
对日本大陆架划界案相关海域的海底地理实体命名进行动态跟踪,结果显示日本在大陆架划界案提交前后,命名了坂东海盆(Bando Basin),删除了半月海槽(Hangetsu Trough)新月海穴(Shingetsu Hole)和冲大东海槽(Oki-Daito Trough),修改了小笠原海底高原(Ogasawara Plateau)和冲大东海脊(Oki-Daito Ridge)附近的命名方案,这些命名和更名动作违背了一般的命名更名规则,其目的是扩展其大陆架边界。建议加强海底地理实体命名与海洋权益相关关系的研究工作,为维护国家海洋权益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0.
王玉净等1998年撰写的“广西饮州小董-板城上古生代硅质岩相地层”, 新建了上泥盆统“石梯组”,该岩石叶层单位与谢家荣、玉植1937年在广西西湾创建的石梯系(后更名石梯组)重名。根据地层命名优先权,西湾侏罗系石梯组应予沿用,饮州板城上泥盆统“石梯组”应予废弃。钦州板城含有上泥分别统 放射虫、牙形类的硅质岩与上覆含有下石炭统放射虫、牙形类的硅质岩不同,后者含有锰矿和赤铁矿,颜色较深,根据岩石地层学组的含义,将前者重新命名为桂南组。  相似文献   

11.
总结前人研究成果和近期勘探成果,重新确立了该区石炭纪地层层序,将原小海子组解体,以其内部存在的沉积间断为界,其上划为下二叠统南闸组,其下归为上石炭统,并命名为喀拉拜勒组;将原巴楚组解体,其上部“双峰灰岩”段及泥岩段仍为下石炭统巴楚组,下部砂泥岩互层段及砂岩段(东河砂岩段)归入上泥盆统,称东河塘组,并对井下石炭系进行了横向对比。  相似文献   

12.
孢粉相是反映沉积物及其成岩作用环境的沉积有机质组合。为了评价柴达木盆地北缘东段中下侏罗统烃源岩生烃潜力,对中下侏罗统孢粉相进行了详细研究,基于有机质组份的鉴定和统计,将中下侏罗统划分为5个孢粉相带:第Ⅰ孢粉相带为煤质—具结构陆生质有机质组合,分布在小煤沟组;第Ⅱ孢粉相带为无定型有机质组合,分布在大煤沟组1段;第Ⅲ孢粉相带为煤质—草质有机质组合,分布在大煤沟组2~4段。第Ⅳ孢粉相带为无定型—草质有机质组合,分布在大煤沟组5段;第Ⅴ孢粉相带为无定型—半无定型—结构水生质有机质组合,分布在大煤沟组第7段。大煤沟组第1段、第7段烃源岩孢粉相带有机质类型最好,是最有利的生油气层段,其次是大煤沟组第5段,其它层段生烃潜力差。  相似文献   

13.
双河油田是中国典型的"小而肥"油田,储量丰度很高.但进一步的研究表明,在储量丰度如此之高的油田,大部分圈闭却并未充满油气,而且不同圈闭充满度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为了探讨双河油田油气差异分布的原因,即影响双河油田圈闭充满度的因素,本文对圈闭充满度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详细分析,研究发现双河油田油气是以油组为充注基本单元,侧向进行充注和运移的,各油组内油气充注受级差优势通道的控制,其导致双河油田油气分布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14.
山东省寒武纪—早奥陶世岩石地层清理意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作者对山东省怀远间断以下寒武纪-早奥陶世地层划分为2群、7组、5段,共14个正式岩石地层单位。李官组、朱砂洞组和馒头组等碎屑岩为主者,新命名为长清群;张夏组、崮山组、炒米店组和三山子组等以碳酸盐岩为主者,仍沿用九龙群。  相似文献   

15.
沙绍礼  敖德恩 《云南地质》2001,20(4):361-368
大理-剑川地区分布一套新生代火山岩,称剑川组。以洱海断裂带为界,东侧主要为基性,超基性岩,西侧主要为粗面岩。据火山岩系沉积特征及所含植物化石判断,喷发期为中新世,原划分的双河组,剑川组应是同期产物。  相似文献   

16.
对川西南荥经坳陷内三口页岩气井尤其是川荥页1井奥陶系开展了系统的岩心观察和分析。三口钻井在梁山组之下均发育十余米厚的灰黑色泥岩,其中川荥页1井灰黑色泥岩厚近16m。沉积相分析认为灰黑色泥岩为浅水陆棚相,泥岩之下发育的大套砂岩为滨岸近滨亚相,总体向上海水逐渐变深。砂岩中发育丰富的沉积软变形构造及波状交错层理、浪成沙纹层理、平行层理、斜层理等构造。川荥页1井上部泥岩中见大量三叶虫、笔石和腕足等化石及其碎片,鉴定表明含有代表中下奥陶统的常见生物分子,如对笔石(Didymograotus sp.)、大洪山虫(Taihungshania sp.)等。该套砂泥岩组合在沉积相及古生物化石等方面明显区别于荥经坳陷周缘奥陶系五峰组—志留系龙马溪组,与研究区及邻区中下奥陶统红石崖组、湄潭组、大湾组、大官山组中段等层位相当。  相似文献   

17.
论上扬子区南部中奥陶统大沙坝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中奥陶统上部大沙坝组的命名地点在四川长宁双河附近 ,岩性以泥质粉砂岩、粉砂质泥岩为主 ,夹钙质结核和灰岩透镜体 ,分布在川东南的长宁—兴文—叙永—古蔺一带 ,其中笔石和壳相化石经常交互出现 ,均比较丰富 ;笔石动物属于上层下垂对笔石动物群 ( Didymograptus artus Fauna) ,据此 ,大沙坝组的地层时代可定为中奥陶世达瑞威尔期 (相当于兰维恩期 ) ;腕足动物可称作 Saucrorthis- Parisorthis动物群。大沙坝组的岩性和其中所含的动物群均明显有别于在黔北和黔东北广泛分布的、大致同期的以钙质泥岩和钙质粉砂岩为主的十字铺组。四川北部平武县水柏乡的中元古代大沙坝组 ,由于命名在后 ,应予以废弃。  相似文献   

18.
《四川地质学报》2022,(4):493-495
四川盆地西南晚三叠世含煤地层为四川省重要的含煤地层,在该地区工作的各地勘单位对含煤地层的划分和命名存在较大差异。通过区域资料的分析对比,进行了含煤地层划分和煤层对比初步研究,认为垮洪洞组和小塘子组向东尖灭,须家河组一段由东向西超覆,不同命名的K7与高炭、K3与大白炭、K2与小白炭、K1与下元炭为同一煤层或层位。  相似文献   

19.
四川盆地西南晚三叠世含煤地层为四川省重要的含煤地层,在该地区工作的各地勘单位对含煤地层的划分和命名存在较大差异。通过区域资料的分析对比,进行了含煤地层划分和煤层对比初步研究,认为垮洪洞组和小塘子组向东尖灭,须家河组一段由东向西超覆,不同命名的K7与高炭、K3与大白炭、K2与小白炭、K1与下元炭为同一煤层或层位。  相似文献   

20.
根据1:25万琼海县幅区域地质调查最新资料,对《海南省岩石地层》中的第四系道堂组进行了重新厘定,在原道堂组正层型剖面上原一段与二段之间识别出沉积不整合面、超覆不整合面,从而将原道堂组划分为2个不同的组级岩石地层单位.按照岩石地层单位的命名原则,超覆不整合面之下的原道堂组一段划归新建立的下中更新统多文组;原道堂组二段、三段、四段厘定为新定义的道堂组,分别定义为新道堂组的下段、中段和上段.新厘定的道堂组的地质时代为中晚更新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