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宁国—绩溪一带碳硅泥岩型铀矿与寒武系荷塘组关系密切,通过地面伽马能谱测量发现宁国—绩溪一带各沉积地层视铀含量差异较明显,在寒武系荷塘组(∈1h)地层铀含量背景值较高,尤其在荷塘组中段含磷、黄铁矿结核炭质板岩中视铀含量最高,高场晕与荷塘组地层关系较密切,受层位控制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2.
粤西北地区处于国家重点攻关的南岭东西向成矿带与郴怀北北东向成矿带的交汇部位。通过对粤西北地区铀成矿地质条件的分析,分析总结了区域铀成矿规律。分析表明该区具有对铀成矿十分有利的地质条件,在花岗岩体内、岩体外接触带、灰岩砂岩层间破碎带等均具有较好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3.
伊和浩陶勒盖地区处于朱拉扎嘎—甲生盘元古代、古生代金、铅、锌、硫、铁铜、铂、镍成矿带(Ⅲ12),阿拉腾敖包—沙拉西别铂、铜、铅、铁成矿带(Ⅳ122)上,区内成矿地质条件有利,物化探异常明显,资源潜力较大[1]。在充分收集区内以往地质资料的基础上,对该区地质特征、元素组合特征、物探特征及铜矿化特征进行了初步的总结,并对其找矿远景进行简要分析,为该区寻找热液型铜多金属矿的地质勘查借鉴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基于测老庙盆地某幅1∶5万伽玛总量测量数据,测区从北西至南东划分为三个梯度带,第三梯度带背景值较高,高值区域地质体主要为上白垩统巴音戈壁组浅灰色、灰绿色和黄褐色粉砂岩、中粗砂岩和华力西中期侵入的黑云母花岗岩和花岗闪长岩。并综合分析得出测区地质体铀含量的排序关系。笔者认为该区富铀地层主要为巴音戈壁组上段,富铀岩性为浅灰色、灰绿色和黄褐色粉砂岩、中粗砂岩。  相似文献   

5.
龙首山成矿带是我国重要的铀及多金属成矿带,文章通过对龙首山地区的构造特征和空间展布的分析,论述了构造的发展演化过程,依据构造演化与铀成矿关系,可区分出成矿前、成矿期和成矿后三期构造变形,成矿期构造演化可分为四个阶段:裂谷期—褶皱阶段、过渡期—成岩阶段、回返期—拉张成矿阶段和稳定期—持续成矿阶段。进一步判定构造性质,较好地指导铀矿地质找矿工作。  相似文献   

6.
风门坳矿区位于国家级重点成矿带——武夷成矿带南段,区域上地层较简单,断裂构造发育,岩浆活动频繁,火山活动强烈,岩体发育,是产铅锌多金属矿的有利大地构造单元。本文根据风门坳矿区预查成果[1],通过对该区地质特征的总结,探讨下一步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7.
地面伽玛能谱测量,是伽玛能谱用仪器直接测定岩石(土壤)和矿石中铀(镭)、钍、钾的含量。通过对地面伽玛能谱测量数据综合处理,除了可以直接寻找近地表铀异常外,它还提供了地层岩石中铀、钍、钾含量信息。利用铀元素在氧化带的化学性质活泼和钍元素的氧化物非常稳定的特性[1],也为我们提供了地层中铀、钍、钾放射性元素的迁移和富集规律,对下一步找矿工作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北秦岭成矿带东段丹凤三角地区是我国重要的铀矿富集地之一,目前已发现花岗岩型铀矿床2处和伟晶岩型铀矿床4处。本文综合分析了丹凤三角地区的铀成矿条件,认为富铀地层发育,相对稳定的构造及富铀岩浆岩(包括伟晶岩脉)发育等独特条件是铀成矿的主要有利因素。  相似文献   

9.
榄山塘金矿点位于华南褶皱系的粤西隆起和粤中坳陷交接部位,吴川—四会褶断带的北西部,河台金矿成矿带的北东段,地层与成矿关系密切,区内有多个地层(层位)是含金矿地层。岩浆活动频繁,为成矿提供丰富的物质来源;矿点矿化蚀变强烈,Au、Ag元素异常规模中等,套合好,显示出良好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10.
二叠纪海相火山沉积岩系是大兴安岭中段出露的主要基底地层,是铜多金属矿床的主要赋矿围岩,其中成矿元素Cu、Pb、Zn、Ag、Sn均具有较高的丰度值,是形成矿床的重要物质来源,而不同矿床类型的时、空分布与早二叠世古构造沉积环境密切相关。成矿物质来源大兴安岭中段指的是阿尔山—龙江一线(北纬47°20′)至林东—天山北侧(北纬44°)和霍林郭勒(东经118°45′)以东地区,是我国重要的且具有巨大找矿潜力的铜、铅锌、银和稀有稀土元素成矿带。在已知的134处铜多金属矿床(点)中,90%以上赋存于二叠纪地层中。故对二叠纪地层地球化学的研究,对了解成矿元素地球化学背景、成矿控制因素以及矿产勘查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丰镇台子山一带磁铁矿位于内蒙古地区重要成矿带之一的华北地台北缘成矿带,该成矿带东南部丰镇—兴和一带集宁岩群地层广泛出露。  相似文献   

12.
研究区位于大兴安岭中段华力西、燕山期成矿带之奥尤特—古利库金铜成矿带。处于古亚洲成矿域北部、古生代蒙古弧形构造带的东段,呈北东向展布。该成矿带明显受地层、岩浆、构造"三位一体"综合控矿。通过与南戈壁、东乌旗地区成矿地质条件对比分析研究,发现本区地层、岩浆及构造具有相似成矿地质背景,因此研究区具有一定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13.
研究区位于江南隆起东段成矿带和钦杭东段北部成矿带(Ⅲ级成矿带)的交汇处,晋宁期—燕山期的构造—岩浆活动在区域内表现出了强烈的成矿地质作用,形成了较为丰富的矿产资源,是省内寻找中大型铅锌银及多金属矿床的潜力地区之一。通过地物化扫面及槽探等工作,对研究区的成矿地质特征有了较好的认识,在对该区的找矿标志进行总结分析中,发现该矿点与近东西向、北东向、北北西向断裂破碎带关系密切,是主要的找矿线索。  相似文献   

14.
切玛矿区处于冈底斯多金属成矿带东段,具良好的成矿地质背景,属拉萨—墨竹工卡铅锌成矿区,林周—直孔成矿带。矿区位于冈底斯—念青唐古拉板片中段南缘的冈底斯陆缘火山—岩浆弧的东段,南邻雅鲁藏布江结合带,矿区出露基岩地层主要有:古近系帕那组(E_2p);上三叠统至下侏罗统甲拉浦组(T_3J_1j);上三叠统麦隆岗组(T_3m)。在矿区中南部发育三条断裂构造,本矿床的形成是由有利的层位和岩性、岩浆岩、断裂构造所共同决定的。成矿热液侵入碳酸盐地层并与其发生接触交代作用成矿,因此本矿床为典型的矽卡岩型铅多金属矿床。  相似文献   

15.
茶洞矿区为新近勘查的铅锌矿点。矿区位于桂北多金属成矿带,成矿条件优越。矿区元素异常特征表现为:(1)元素异常展布与地层走向基本一致;(2)Pb、Zn、As、Sb、W元素异常强度高,规模大,套合较好;(3)Pb、Zn元素异常与地层、构造关系密切,且异常中心发现少量褐铁矿化、黄铁矿化,能很好地指示下一步的找矿工作。  相似文献   

16.
通过东乌旗——梨子山——鄂伦春成矿带地质条件、典型矿床特征的研究,提出了东乌旗——梨子山——鄂伦春成矿带斑岩型矿床成矿模式,将对该区寻找大型斑岩型铜多金属矿床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内蒙古扎赉特旗宝龙山一带铜多金属矿所处大地构造位置为华北板块北部大陆边缘。主要地层为中二叠统哲斯组和上侏罗统白音高老组酸性火山熔岩及火山碎屑岩。北东向断裂为主要控矿构造,并控制着区内中生代火山岩地层、燕山期花岗岩体和大多数矿产的形成与分布;异常主要与该区中生代火山活动有关,与三叠纪二长花岗岩侵入岩及白垩纪花岗斑岩、石英二长斑岩侵入关系密切,异常元素组合特征反映出该区矿化主要以铜、钼、银矿化为主。  相似文献   

18.
查干础鲁金矿位于乌力吉—锡林浩特铜、铁、铬、金、萤石Ⅳ级成矿带的中西段。本次通过对矿床特征及控矿因素等方面的研究,认为该矿床的成矿物质及热液来源一是伴随断裂构造的热液自深部向上运移过程中,从围岩中萃取有用组分;二是由地表水、地下水自深部循环时,从围岩中淋滤而来的成矿元素,由于岩浆作用,使有用元素活化、迁移、富集,在次火山岩中的构造裂隙发育部位或构造破碎带内成矿。总结该区的找矿标志,为该区寻找类似矿床提供方向。  相似文献   

19.
大兴安岭克什克腾旗二叠系中统哲斯组灰岩中发现牙形石化石,根据其常见分子Mesogondolella neoprolongata及Wardlawella jisuensis的形成时代,将哲斯组地层时代确定为中二叠世晚期。哲斯组一段地层中富含海相化石,平行层理、粒序层理发育,并具有粗砂岩—细砂岩—泥岩、细砂岩—泥岩—灰岩沉积旋回特点,表明是在扰动条件下形成的产物。哲斯组二段沉积环境从下向上逐渐减弱,并伴有凝灰质的出现,表明附近发生过火山活动,推断该区属活动型的沉积建造—大陆岛弧环境。哲斯组地层时代的确定及形成环境分析为大兴安岭地区上古生界岩石地层划分提供了新资料,对于进一步研究该区地层层序特征、地层格架及区域地层对比具有地质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研究区大地构造位置处于华北地台北缘,宝音图隆起次级构造带中部,属苏吉音花复式背斜三级构造单元,位于乌力吉—锡林浩特多金属成矿带内。该地区构造活动强烈,对区内地层的形成和岩浆活动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