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作者用英-澳四米望远镜的RGo卡焦摄谱仪及其附属的IPCS系统获得了分辨率为2的四个高红移类星体的光谱,并利用这些光谱讨论了:(Ⅰ)由PKS0805 046和PKS1442 101的L_α/L_β对及L_α/L_γ对的强相关证实了,大量存在于高红移类星体L_α发射短波区的吸收线是氢云吸收的结果;(Ⅱ)吸收线分布和L_α/L_β对相关函数的分析反映了PKS0528-250可能是一个例外,需要进一步的观测来证实这种特殊性;(Ⅲ)由类星体抛射出来的物质的吸收,或与类星体成协的星系团或插入星系的吸收都可造成含有金属线的吸收线红移系统;(Ⅳ)由L_α/L_β对的生长曲线定出的柱密度和弥散速度的随机性,支持了纯Lα的吸收来自大爆炸宇宙早期原始氢云的假说;(Ⅴ)单位红移的氢云密度随红移的分布取决于Z>3的类星体的吸收线资料。  相似文献   

2.
继文[1]之后,本文利用15个中—高红移类星体的Lα森林构成统计样本,再度考察了Lα森林吸收线密度N(Z_(abs))与发射红移Z_(em)的相关性。本文的统计样本包含的红移范围比文[1]更大:类星体的发射红移值从1.715到3.750,Lα森林吸收线红移范围从1.501到3.780;统计方法亦与文[1]略有差异。统计结果再度表明,Lα森林吸收线密度N(Z_(abs))明显依赖于类星体自身的发射红移Z_(em),这不仅在于Z_(em)越大的类星体其全部吸收线的平均数密度N(Z_(abs))也越大,更重要的是,对于相同的吸收红移值Z_(abs)而言,N(Z_(abs))在统计意义上明显地随Z_(em)的增大而增大。文末对所得的结果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3.
在此工作中,分析了一个类星体样本的吸收线红移和发射线红移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这两类红移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主要结论:a)反常吸收线红移的主要部分是宇宙学红移;b)吸收体相对于类星体的运动是弱的;c)结果表明产生这些反常吸收线红移的吸收体位于类星体寄主星系或者类星体内部并且朝着类星体运动。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四个高红移类星体PKS1442 101(OQ172)、PKS0805 046(4C05.34)、PKS0528-250和PKS1448-232的光谱进行了氢分子吸收线的证认。得到的结果是:OQ172的吸收光谱中存在红移为Z=2.27292的氢分子吸收线系统;4C05.34中存在红移为Z=2.37030和2.44478的氢分子吸收线系统。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用类星体吸收线作为探针来研究许多宇宙学问题作了述评,这些问题是:1.类星体发射线红移、延展晕及类星体周围环境的宇宙学性质;2.宇宙氢云与L_a森林及其对宇宙学认识的重要作用;3.高红移下氘、氦原子与氢分子的探测.  相似文献   

6.
本文采用了三组具有代表性的类星体观测资料:(1)类星体第二总表,(2)赤纬-40°天区类星体,(3)室女座星系团区类星体。分析的内容包括:类星体红移和星等的大尺度分布,类星体在局部天区内的空间分布,类星体与场星系以及与星系团中亮星系的成协性。 得到的初步结果是:(1)类星体就整体来说其红移和星等在各种尺度上的分布是不均匀的;(2)在局部天区内这种不均匀性表现得更为显著;(3)类星体与场星系的普遍成协性不明显;(4)类星体与星系团中亮星系普遍成协的可能性是统计显著的;(5)类星体在演化上应该具有不同的起源。就其本质来说很可能是宇宙论性和非宇宙论性两者兼之。  相似文献   

7.
通过搜集了457个活动星系核样本,根据活动星系核的演化实质是指宇宙时标上的变化,讨论了红移量与活动星系核演化的关系,最终证明了活动星系核的演化分为两个序列:(1)从类星体到Seyfert星系之间的演化;(2)平谱射电类星体(FSRQ)—BL Lac天体—射电星系(RG)的演化。  相似文献   

8.
根据对类星体OQ172吸收线光谱的证认,可靠地确定了一个由氢线(L_a~L_b)支持的红移系统z=3.35248,分析表明它是一个大爆炸后形成的原始氢云。假定不存在阻尼加宽,用生长曲线求得其柱密度 lgN_H=14.66,多普勒宽度 b=55km/s。  相似文献   

9.
光谱观测显示类星体SDSS J091613.60+292106.1 (简称J0916+2921,系统红移zem=1.1418±0.0018)中有特殊的2175?尘埃消光特征,其强度显著大于银河系平均强度.光谱同时探测到与尘埃成协的丰富气体吸收线,确定吸收线系统红移为zabs=1.1413±0.0002,和类星体红移一致.气态金属离子柱密度相对太阳丰度的比例为[Al/Zn]=-1.68±0.10,[Cr/Zn]=-0.49±0.10,[Fe/Zn]=-0.81±0.18.尘埃耗散作用显著,说明该系统中尘埃十分丰富,与观测的强尘埃消光特征吻合.类银河系的2175?尘埃消光特征在类星体光谱中多见于中间插入吸收线系统,至今未明确认证内禀吸收线系统出现该特征,类星体SDSS J0916+2921是目前仅有的数个候选者之一.该类星体X射线辐射相较一般类星体更强,后续可用作研究2175?尘埃在强高能射线照射条件下的形成与离解平衡,以揭示2175?尘埃的化学成分、物理性质和起源.  相似文献   

10.
分析类星体吸收线红移和发射线红移的特征。我们从Hewitt和Burbidge ( 1 993 )的星表中选择了吸收线红移和发射线红移都同时提供的类星体 ,得到了包含 4 0 1个对象的样本。这是至今对类星体红移研究的最大样本。我们从吸收线红移和发射线红移之间的关系图发现绝大多数 ( 93 .6% )对象的吸收线红移都小于相应的发射线红移。这个结论人们在 2 0世纪 70年代已经从很小的类星体样本 (样本大小 50左右 )中得到。本文进一步支持了这个结论。它表明类星体红移确实是距离的指示器。这跟宇宙学对类星体红移的解释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11.
对于具有吸收线红移大于发射线红移的吸收体,如果吸收体具有比较大的多普勒速度,吸收体有可能是正在向类星体中心移动.在SDSS J101108 +553407的光谱中认证了3个Lyα吸收体,其吸收线红移均大于发射线红移,吸收线红移分别是:3.3442、3.3496和3.3553,对应的多普勒速度分别是401 km/s、773 km/s和1166 km/s.这3个吸收体的运动情况和起源均不相同:具有最大多普勒红移的一个吸收体,可能起源于类星体物质外流的回落,而另外两个吸收体很可能起源于绕天体中心转动的云团,并且这些云团位于寄主星系中.  相似文献   

12.
光谱观测显示类星体SDSS J091613.60+292106.1 (简称J0916+2921, 系统红移zem=1.1418\pm 0.0018)中有特殊的2175A尘埃消光特征, 其强度显著大于银河系平均强度. 光谱同时探测到与尘埃成协的丰富气体吸收线, 确定吸收线系统红移为zbs = 1.1413 \pm 0.0002, 和类星体红移一致. 气态金属离子柱密度相对太阳丰度的比例为Al/Zn =-1.68 \pm 0.10, Cr/Zn=-0.49 \pm0.10, Fe/Zn = -0.81 pm 0.18. 尘埃耗散作用显著, 说明该系统中尘埃十分丰富, 与观测的强尘埃消光特征吻合. 类银河系的2175A尘埃消光特征在类星体光谱中多见于中间插入吸收线系统, 至今未明确认证内禀吸收线系统出现该特征, 类星体SDSS J0916+2921是目前仅有的数个候选者之一. 该类星体X射线辐射相较一般类星体更强, 后续可用作研究2175A}尘埃在强高能射线照射条件下的形成与离解平衡, 以揭示2175A尘埃的化学成分、物理性质和起源.  相似文献   

13.
阻尼莱曼α吸收线系统(DLAs)是中性氢柱密度超过2×10~(20) cm~(-2)的类星体吸收线系统。按照现有的观点,DLAs是高红移环境中星系及恒星形成的中性气体库,它们很可能是现今星系的前身。近20年来随着DLAs巡天观测的迅猛发展,尤其是SDSS巡天观测数据的释放,DLAs统计样本达到千计的量级,大大推动了DLAs的观测和研究。由于受到观测的某些限制,样本还有偏,尤其是缺少低红移DLAs,但是,通过大样本DLAs系统的研究,已经获得了有关宇宙中性气体演化的许多信息,如DLAs的数密度在高红移处(z1.5)是有演化的,但在低红移处基本不演化,从而确认了今天的星系形成于较高红移处。研究也发现DLAs对宇宙质量密度的贡献随红移的演化减弱,DLAs的中性氢气体柱密度分布函数与本地星系的中性氢柱密度分布函数十分相似等一些有趣的结论。着重介绍DLAs的基本知识以及20年来巡天的有关进展,包括DLAs的观测证认、统计特性等,并指出目前DLAs样本不完备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
以Kang等的星系形成的半解析模型为基础,研究星系和中心大质量黑洞的共同形成和演化.假设类星体的活动性由星系并合引起,通过引入黑洞吸积率,确定了红移区间0z4.5的类星体的热光度函数,并分别从爱丁顿比率、黑洞质量函数和两点相关函数3个方面对模型进行限制,模型预言的光度函数能在整个红移、整个光度范围内与观测相符合.结果显示,常数爱丁顿比率不能很好地描述黑洞吸积,爱丁顿比率需要在一定红移范围内随红移增加;星系主并合是触发类星体活动性的有效机制,而次并合只对低光度和中等光度的类星体有影响,对高光度类星体影响很小;在z=1.0处,极高光度的类星休比其他类星体具有更强的成团性.  相似文献   

15.
我们采用 6cm和 2 0cm核流量密度和总流量密度的观测资料 ,分别计算出星系和类星体的核谱指数和延展谱指数 .此外 ,我们得到 :(1 )核谱指数和核主导系数相关 ;(2 )核主导系数同红移线性相关。  相似文献   

16.
本文是系列文章Ⅱ的第2篇.根据前文的统计结果,我们确认了成协吸收系统的存在.本文在此基础上,对成协吸收系统出现频率与类星体红移、光学亮度、X射线波段和红外波段辐射性质的相关性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成协吸收系统与类星体X射线波段性质无关,而与类星体的红移和光学亮度有关,表现为低红移(z<2.0)低光度(M_v≥-27~m) 的类星体中成协系统的出现频率明显地比其它样本高得多.  相似文献   

17.
收集了142个射电类星体(28个射电宁静类星体、114个射电噪类星体)、43个核占优型射电类星体、82个瓣占优型射电类星体和80个Seyfert星系的样本,基于Logistic非线性回归分析的方法对红移和热光度、黑洞质量、5 GHz射电光度、爱丁顿吸积率、核主导参数R的关系进行研究,拟合出相应的演化曲线,得到如下结论:(1)射电类星体的演化是从射电噪类星体(RLQ)演化到射电宁静类星体(RQQ),当演化到一定阶段射电类星体过渡到Seyfert星系;(2)核占优型射电类星体(CDQ)和瓣占优型射电类星体(LDQ)之间并没有明显的随红移演化.  相似文献   

18.
分析类星体吸收线红移和发射线红移的特征。我们从Hewitt和Burbidge(1993)的星表中选择了吸收线红称和发射线红移都同时提供的类星体,得到了包含401个对象的样本。这是至今对类星体红移研究的最大样本。我们从吸收线红移和发射线红移之间的关系图发现绝大多数(93.6%)对象的吸收线红移都小于相应的发射线红移。这个结论人们在20世纪70年代已经从很小的类星体样本(样本大小50左右)中得到。本文进一步支持了这个结论。它表明类星体红移确实是距离的指示器。这跟宇宙学对类星体红移的解释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现有的类星体的吸收线红移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主要的分析项目有:相对速度分布,吸收红移体系的功率谱分析等.所有统计结果都有利于吸收线的宇宙学解释,即引起吸收线的物体并不处在类星体的近邻.特别地,我们指出了相对速度分布中的峰并不是吸收线的内禀起源模型的无歧义证据,因为它也可以用早期宇宙中的密度波扰动模型加以解释.  相似文献   

20.
自对类星体红移解释发生激烈争论以来,近7、8年新的观测证据、统计分析和理论解释,都是有利于宇宙学红移解释的。它们包括: a)与类星体红移相等但光学光度弱得很多的成协星系的系统观测和结果; b)引力透镜事例的发现和解释; c)标准烛光化后获得的视星等-红移关系; d)标准宇宙模型下解释了类星体发射线红移分布; e)射电子源间最大角径θ与红移图上上包络线的存在; f)理论上给出了可能的产能机制和传能过程,并获得新的观测证据。但是与类星体红移不等的星系成协事例,仍有待深入观测和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