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基于SZW.1A型数字式温度计(V2004)的维护管理经验和仪器组成,对SZW.1A型数字式温度计(V2004)的通讯故障原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导致SZW-1A型数字式温度计(V2004)通讯故障的主要原因有网络链路故障、网络通讯接口故障和仪器主机故障3大类。针对SZW-1A型数字式温度计(V2004)常见非网络链路通讯故障的判定提出了一套诊断流程,并提出了该型号数字式温度计常见通讯故障的排除方法。这些故障的排除方法,对和SZW-1A型数字式温度计(V2004)有类似硬件组成的SWY-1A型水位仪、SWY-Ⅱ型水位仪、SWDW-1型水位地温综合观测仪等“十五”流体观测仪器的维护,有一定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2.
青海省同仁地震台前兆测项干扰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2008~2012年青海省地震局同仁地震台各前兆测项所受到的干扰情况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认为:环境干扰因素主要有西山沟河渗水、气压突变和雷电等;人为干扰因素包括校准、检查、换水、供电线路改造等;观测技术系统干扰因素有供电电源故障、开机和重启仪器、仪器主机(数采)故障等。  相似文献   

3.
对观测环境、观测仪器、地震等各类因素在镇川井水位动态中所表现出的特征进行系统地分析与研究。根据地下水干扰异常识别与排除的原则,探讨了2007年至2012年镇川井水位出现各类异常的成因,并对研究时段的异常进行分类。研究结果表明,影响镇川井水位动态变化的主要因素有仪器故障、通讯故障、电源干扰、检修线路、维修仪器、泄流口排水管堵塞、雷电干扰、供电故障以及同震阶跃等,异常形态主要有阶跃、突变和脉冲等。  相似文献   

4.
利用成都地震监测中心站及其下属台站的地磁观测数据,分类统计了八套GM4仪器出现的各类干扰,并对干扰数据的预处理办法进行了研究.这些台站目前存在的地磁干扰主要有空间电磁影响、直流高压输电、地电阻率、地铁轻轨、电源故障、仪器故障、雷击、人为、车辆和基建工程干扰.通过利用预处理方法,可以剔除观测数据中特定的干扰信息,从而提高...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厦门地震台伸缩仪畸变现象分析,认为引起畸变的原因很多,比如仪器故障、电源故障、干扰等。也可能另有其他干扰因素,有待在今后的工作中继续观察、探讨。  相似文献   

6.
选取2008-2016年德令哈地震台水温观测数据,总结长期及短期变化特征,对影响数据变化的观测技术系统、观测环境及人为因素等干扰源进行分析。分析认为,观测技术系统故障干扰因素有供电故障、仪器故障、雷电影响等,该类干扰具有发生时间随机、持续时段较长,突变、异常变化幅度较大等特点;观测环境干扰有人工湖、黑石山水库、灌溉水渠等,该类干扰数据不稳定,具有突升、突降、突跳等特点;人为干扰有前兆仪器现场检修、仪器安装、施工改造等,具有持续时间短、突变、异常变化幅度较大等特点。  相似文献   

7.
对甘肃地区数字化流体观测资料的干扰因素进行了系统的分析。通过对观测资料的分析,发现影响因素大部分是仪器故障引起的,人为因素很少。水位、水温主要有仪器故障及性能影响、电压瞬间不稳(或遭雷击)干扰、无效数据、人为干扰、多个测项影响、数采器故障、传输、原因不明、观测环境干扰等。气氡(气汞)脱气一集气装置的好坏,对数字化气体观测起决定性作用,此外,闪烁室被污染、气路堵塞、漏气等可能引起显著的干扰,还有仪器性能不稳、电压不稳、人为因素等;另外,汞灯或光电倍增管老化、补汞管老化、抽气泵老化、抽气不稳定、泵膜老化、轴套磨损、室内有污染或仪器内气路被污染、抽取饱和蒸汽体积不标准都可能引起观测值的不正常变化。  相似文献   

8.
对格尔木地震台2008-2012年各前兆测项干扰进行分析,认为环境干扰主要是雷电和气压突变;关闭自流井泄流口、仪器的现场维护或房屋维修、调零和月度标定等引起人为干扰;观测技术系统干扰包括各种原因的重启仪器和开机冲击、供电和仪器设备故障、线路干扰等.  相似文献   

9.
地震台站台基噪声功率谱概率密度函数Matlab实现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选取2015年四川数字测震台网中筠连和华蓥山地震台记录的垂直分向连续波形数据,利用Matlab软件,计算地震台站台基噪声功率谱概率密度函数,分析地震台站环境噪声特征。结果表明,台站环境噪声功率谱密度概率密度分布对地震事件波形(体波、面波)、人为噪声(台站周围人为活动、车辆及机器噪声等高频干扰)、系统瞬变(数据丢失、地震计小故障)以及仪器标定信号等反映较好。使用台基噪声功率谱概率密度函数方法,有利于监测地震台站数据记录,提高观测数据质量。  相似文献   

10.
包头地震台形变干扰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整理包头地震台伸缩仪、水管倾斜仪和水平摆倾斜仪观测资料,依据干扰类型分析发现,风扰、雷电降雨、温度与气压、标定与地震,仪器故障与停电是影响3台仪器观测的主要因素,干扰特征主要表现为缺记断记、数据突跳、尖脉冲、高频干扰、台阶、毛刺,大幅度变化、曲线加粗和趋势性变化等。不同类型观测仪器对干扰的响应不同,识别并剔除干扰,有利于地震观测数据应用,对地震异常判定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2016年11月-2017年,徐州地震台YRY-4分量钻孔应变曲线出现"漏斗"状向下凹陷的压性变化,从场地环境、观测环境、观测系统进行现场核实,并对异常期间的观测数据进行对比分析,排除外界干扰及仪器自身问题,认为此次数据畸变可能反映了地下应力的真实变化,应为地下地质构造发生变化所致。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石嘴山台伸缩仪2008年至今资料的分析,绘制一系列典型异常图像,主要从自然、仪器、人为、不明原因等四方面简要总结了各种干扰的形成原因,此外从同震记录方面分析总结了伸缩仪典型异常图像形成的机理。  相似文献   

13.
分析了2011年以来天祝台阵景泰芦阳台水温观测资料,芦阳井水温具有较规律性的年变化动态趋势。排除仪器故障、人为干扰及降雨等因素后,认为2014年11月15日甘肃景泰MS4.7地震前芦阳水温出现了前兆异常。排除干扰方法、过程及排除干扰后的观测资料应用,能为观测资料跟踪分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永安井水温观测数据中存在的各类干扰变化及规律进行分析,得出对数据影响较为显著的是大气降水及降水带来的地表侧向补给、气压、仪器故障、人为干扰、地震响应等,最后提出了井孔套管改造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泉州地震台g-Phone重力仪自正式运行以来观测资料的干扰因素进行总结,发现数采死机对数据影响较小,但断电造成的仪器内部温度的改变会导致原始数据漂移,从而降低数据的内在质量,建议应尽量避免人为操作如断电等造成的内部温度变化;台风影响使得数据噪声变大,表现为观测曲线变粗,呈纺锤状。希望研究结果可以为进一步利用重力资料提取地震前兆信息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6.
对临汾地震台钻孔体应变仪观测资料从数据完整率、年零漂、观测精度、噪声水平、典型干扰等方面进行系统分析,结果发现:仪器正常情况下,观测资料完整性、精度、稳定性均符合观测规范技术要求。最近几年,在每年6-9月出现的数据大幅度阶变及高频抖动畸变疑与雷雨季节、仪器老化、传感器故障有关。  相似文献   

17.
分析总结近几年来河北省地电场台站地电场电极故障出现的数据变化,认为河北省地电场数据在无干扰情况下变化形态稳定,部分台站图像中可见“峰-谷”形态,且相关系数及差值良好。地电场电极故障时,共用该电极的两测道数据有同步干扰主要表现在:①两测道数据相关系数减小、差值变大。②图像上同步出现台阶、突跳、长趋势变化。根据数据变化的同步性可以初步判断电极故障及故障电极位置,另外还需非电极故障的排除,首先对观测环境、仪器、外线路、线路接头、配线板等进行检查,其次用对比试验法,即预埋新电极接入备用地电场仪器与故障电极并行观测,通过对比确定电极故障。最后运用化学及数学方法Butler-Volmer方程及Nernst方程对电极故障造成的数据现象进行分析解释。该研究结果为台站及时进行电极故障判断有一定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8.
腾冲地震台数字化水温记录多次出现数据突跳,影响观测资料质量。引入1套相同型号的水温仪进行对比观测,对可能引起原水温仪数据突跳的因素(静电干扰、供电电压、仪器探头故障等)进行一一排查,结果表明,水温仪主机数据转换模块工作不正常是引起水温数据突跳、阶变的主要原因,仪器供电电压不稳、雷电因素对数据突跳的产生有促进作用。消除水温数据突跳干扰的有效解决办法是更换1套水温观测仪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