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由天体轨道周期性变化引起气候改变而被记录在沉积地层中的米兰科维奇旋回,具有时间域上的等时性特征,是实现高频沉积旋回等时划分与对比的有效途径。基于米兰科维奇理论,以准噶尔盆地玛湖凹陷百口泉组地层为研究对象,对3口井自然伽马和电阻率测井曲线进行频谱分析。将测井曲线经过滤波处理后提取出的短偏心率周期99.0ka和短斜率周期40.5ka的滤波曲线,作为五级层序沉积旋回和六级层序沉积旋回的参考曲线,对百口泉组地层进行高频沉积旋回的划分与对比,建立玛湖凹陷百口泉组地层沉积旋回对比格架。结果表明:百口泉组地层保存完整的米兰科维奇沉积旋回,旋回主要由偏心率(99.0ka)和斜率(40.5ka)周期控制,偏心率和斜率周期引起的地层厚度分别为6.49~7.05和2.56~2.98m,平均沉积速率为6.76cm/ka。该研究结果为测井曲线在高频地层层序识别与划分上的应用提供新的方法,为层序地层划分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该文秉承前人运用测井数据的连续小波变换进行层序地层划分的依据和思路,详细论述了测井数据连续小波变换进行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划分的具体步骤。以济阳坳陷某钻井C-P地层的测井数据为研究实例,重点探讨了测井数据连续小波变换中参数选取(小波基、最大变换尺度值和不同尺度下小波系数尺度值)的不同得出的连续小波变换波谱图和系数曲线对层序地层划分的影响;依据优选出的各种相关参数,对消除噪声以后的测井数据(自然伽马)进行连续小波变换及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划分,共划分为5个长期基准面旋回,35个短期基准面旋回。增加了应用测井数据连续小波变换进行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划分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3.
小波分析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为了研究测井曲线小波变换用于高分辨率层序地层研究的方法效果,从小波系数模极值点、过零点与信号突变点数学关系出发,分析高分辨率层序地层研究对测井曲线划分不同级别层序的要求,探讨了测井小波变换最佳分解级次和适于测井曲线分层的小波函数选择,以一取心率高钻孔为例,用2种小波函数对4种测井曲线进行小波变换和高分辨率地层界面解译。研究表明,选择恰当窗宽小波函数决定测井曲线小波分层精度,测井数据sym 6小波分解的小层界面划分效果要稍好于db 4小波;GR、RT曲线正则性小波分解可以很好地满足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划分要求;测井曲线小波分层结果与岩心分析结果一致性好。  相似文献   

4.
为了更有效地利用测井资料识别岩性,以中国大陆科学钻探工程主孔超高压变质岩的测井与岩心化学分析资料为对象,研究两者之间的内在关系。从相关文献中搜集和整理了主孔的189个岩心样品的全元素分析资料,提取了岩心分析与测井响应的样本数据。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氧化物含量与常规测井响应的统计关系,并通过逐步线性回归方法,建立了氧化物含量的测井评价模型。利用测井资料,计算主孔72~2010m井段地层的氧化物含量,对主孔地层岩性和钛矿(化)发育特征进行解释。研究表明,对于复杂的变质岩类,常规测井响应与地层元素组分之间存在内在的联系;在获得岩心全元素分析数据的条件下,利用测井资料建立地层化学组分的评价模型,能够为岩性与含矿分析提供更为直接的数据。  相似文献   

5.
依据米兰科维奇理论识别划分旋回,是对传统层序地层学的有力补充,具备高等时约束性,可实现高分辨率旋回识别与高精度等时地层格架的建立。莫索湾地区是准噶尔盆地油气勘探的有利区域之一,其中三工河组一段发育了有效的、成规模的致密气储集层。利用自然伽马测井数据,通过频谱分析等方法,对研究区目标层位进行了米兰科维奇信号识别与旋回划分。以405 ka周期滤波曲线作为基准,借助三工河组底界地质年龄,建立了浮动天文标尺。研究表明,三工河组一段存在米兰科维奇旋回。短期偏心率125 ka周期控制厚度约为29.73 m的旋回;斜率54 ka周期控制厚度约为12.47 m的旋回;岁差24 ka周期控制厚度约为5.62 m的旋回。三工河组一段地质年龄为189.951~190.800 Ma,共识别出了7个短期基准面旋回,由此划分出了7个五级层序,沉积速率从下到上,虽呈现出“减小-增大-持续减小-持续增大”的趋势,但整体变化不大;发育了B1、B2、C1三种类型的短期基准面旋回。   相似文献   

6.
在石油勘探、金属矿找矿以及地下空间探测领域,孔旁远探和随钻前探是迫切性技术需求。结合三分量感应测井和瞬变电磁场理论,提出了一种孔中时间域电磁张量测井方法。基于谐变场三维感应测井9个磁场分量求解方法,采用传输线法实现并矢格林函数的快速计算,通过将谐变场的磁张量转换到时间域,获得孔中时间域电磁场张量计算公式;然后,建立一个斜井三层介质模型,分析该模型下感应电位张量各分量的时间衰减规律,得到目标层电磁张量响应特征;最后,在地-井瞬变电磁实测资料分析基础上,比较孔中张量测井方法的效果。结果表明:感应电位张量xz、yz、zx以及zy分量衰减曲线符合垂直磁偶源激励场特征,其他分量满足水平磁偶源激励场特征;与z相关的分量对地层电性界面的反映最为明显,可以作为张量解释的首选分量,其他分量可以作为辅助分量;低阻目标层在多测道曲线和感应电位张量时间剖面中得到清晰识别,为孔中张量电磁资料处理与解释提供了手段。  相似文献   

7.
【目的】以泌阳凹陷泌页HF-1井核桃园组页岩油储层为研究对象,分析泥页岩地层测井的沉积学。【方法】通过改进的Δlog R方法,建立适合研究区泥页岩有机质含量的测井计算公式;根据计算的有机质含量,结合矿物组分含量及自然伽马能谱测井特征,分析沉积环境变化。【结果与结论】利用测井资料计算泌阳凹陷泌页HF-1井核桃园组泥页岩地层中的TOC,取得较好的效果,计算公式可在本研究区其他未取岩心的井中推广应用。泌页HF-1井核桃园组2 390~2 465 m地层由底部到顶部其沉积环境变化:湿润多雨的气候条件下基本一直处于还原环境,但是随着湖水深度逐渐变浅以及陆源物质输入的增加,地层中有机碳含量逐渐减少;其中2 432~2 461 m地层为深水还原环境,陆源物质输入较少,有利于有机质的堆积和保存,是最有利的页岩油储层赋存潜力段。  相似文献   

8.
汶川科钻WFSD-3孔位于四川省绵竹市九龙镇境内,该孔测井资料齐全,钻遇裂缝种类丰富、特征明显,是研究裂隙识别方法和地应力场分布的理想对象。从成像测井出发,通过汶川科钻WFSD-3孔的测井资料研究常规测井识别和提取裂缝的方法,总结了不同种类的裂缝在成像测井中的响应特征,然后分析了对应深度处裂缝在常规测井的响应特征,再根据各参数对裂缝的敏感度优选出裂缝识别参数来构造判别函数进行裂缝自动识别。结果表明,声波测井AC、密度测井DEN、补偿中子测井CNL、微球形聚焦测井RMSL、三孔隙度比值RP、岩石结构指数m和地层因素比值FRP在裂缝处响应明显,其中,声波测井AC、密度测井DEN对低角裂缝尤为敏感,由它们构成的判别函数识别正确率为86.67%,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9.
位于青藏高原东北缘的尖扎盆地沉积了巨厚的新生代风成沉积物,夹杂有河湖相沉积层段,已进行了高分辨率磁性地层学和环境磁学研究,是旋回地层学研究的良好剖面。以尖扎盆地加让剖面3~361 m晚中新世沉积地层为研究对象,通过系统的旋回地层学研究,旨在建立加让剖面的绝对天文年代标尺,提取尖扎盆地中蕴含影响古气候演化的地球轨道参数的主导周期,为进一步进行海陆对比和深入研究古气候环境演化提供基础数据。加让剖面古气候替代性指标频率磁化率(χ_( fd))数据序列深度域频谱分析表明:3~361 m层段存在稳定的代表长偏心率周期的26 m沉积旋回,代表其他地球轨道参数周期的沉积旋回也有所体现,但并不稳定。基于识别出的沉积旋回,利用稳定的405 ka长偏心率周期对3~361 m深度域频率磁化率数据序列进行天文调谐,结合加让剖面磁性地层年代框架,建立了11.758~5.890 Ma的绝对天文年代标尺。经过天文调谐的频率磁化率数据序列时间域与古地磁年代结果吻合较好,表明建立的天文年代标尺是可靠的。加让剖面频率磁化率与深海氧同位素记录频谱分析显示,在约7.2 Ma存在明显的周期转变。这一记录表明,东亚夏季风在7.2 Ma之前由41 ka的斜率周期主导,在7.2 Ma之后受控于100 ka的短偏心率周期。  相似文献   

10.
利用钻孔测井资料并运用地层倾角测量信息分析法,给出了江汉盆地地应力最大水平主压应力方向为NE60~65°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陕北安塞郝家坪油区的地质特征,含油地层岩性特征。针对在该区开展生产井测井工作中地球物理测井方法的选取原则、选取情况,综合确定了适用于该区的经济有效的地球物理测井方法。阐述了该区标志层的岩性特征和测井曲线组合特征、含油层的岩性特征和测井曲线组合特征,并对测井仪器的选取情况做了相应说明。介绍了野外资料采集的步骤和注意事项、测井成果解释的具体方法、所运用的经验公式以及参数选取情况,重点介绍了孔隙度、含油饱和度、渗透率κ以及残余烃、可动烃、水各占孔隙的计算方法,总结了本区含油饱和度划分油水层的原则。以该区的塞新1、塞天马16两口井为例,浅析了该解释方法的应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油页岩是一种很有前景的油气资源,测井技术是油页岩矿勘探开发的关键技术。该文依托姚庄地区油页岩矿钻孔的测井工作,通过对典型钻孔zk002的测井资料进行分析对比,得出测井曲线的变化与岩层有机质含量的关系,识别出地层岩性,并定出含油页岩层厚度,其结果与地质岩心钻探结果基本一致,因此,测井技术能较好地识别含油页岩层。  相似文献   

13.
鄂尔多斯盆地东南缘海陆过渡相地层矿物组成复杂,页岩与砂岩、煤等岩性频繁交互,岩性纵向变化快。由于常规测井曲线分辨率较低,且扩径现象普遍,导致海相页岩气评价中常用的岩性识别与优质页岩识别方法效果较差。首先利用反褶积技术提高自然伽马、无铀伽马和铀测井曲线分辨率,然后通过测井交会图组合图版分别识别海陆过渡相地层岩性和页岩岩相,进一步通过新提出的铀-自然电位曲线重叠法识别海陆过渡相优质页岩。结果表明:反褶积技术能有效提高自然伽马、无铀伽马和铀曲线分辨率,利用自然伽马-密度测井交会图识别海陆过渡相地层岩性效果较好;铀-无铀伽马交会图能进一步识别3种岩相页岩(钙质硅质页岩、硅质黏土质页岩和黏土质页岩);在海陆过渡相地层中,新提出的铀-自然电位重叠法比传统ΔlogR法识别优质页岩效果更好。本研究可为海陆过渡相页岩气储层测井评价提供理论支持,提高优质页岩识别准确率。  相似文献   

14.
董斌 《山东国土资源》2003,19(Z1):72-74
本文以埕岛地区埕北30潜山为例,研究了核磁共振测井在地层有效孔隙度、渗透率,可动流体体积和束缚流体体积等参数解释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普光气田碳酸盐岩储层测井评价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普光气田50口勘探井和生产井的测井储层解释实践中,为解决物性较差的地层及气水过渡带准确识别气水层问题,根据普光气田独特的地层和岩性特征,应用复杂岩性分析程序CRA进行储层物性分析.依据岩心实验测试数据,选择合理的解释模型及模型参数,计算储层的泥质体积分数、孔隙度、渗透率、含水饱和度,得出合理的模型参数,解释结果能够客...  相似文献   

16.
为了准确获得地层真电阻率,确定地层侵入关系,将非线性反演理论与Morozov偏差原理结合,建立双感应测井(Dual-Induction Log)资料的自适应正则化全参数反演算法。首先根据Tikhonov正则化反演理论,将双感应测井资料反演问题变为含稳定泛函非线性目标函数极小化问题;再利用Gauss-Newton算法确定极小化解。在测井资料的最佳拟合迭代过程中,将Morozov偏差原理及Cholesky分解技术结合,建立一套自适应选择正则化因子方法;最后对大庆油田的实际测井资料进行反演处理。反演结论与试油结果表明,该算法在处理薄层、薄互层时能够取得更为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浅析陕北安塞郝家坪油区地球物理测井方法的选取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介绍了陕北安塞郝家坪油区的地质特征,含油地层岩性特征。针对在该区开展生产井测井工作中地球物理测井方法的选取原则、选取情况,综合确定了适用于该区的经济有效的地球物理测井方法。阐述了该区标志层的岩性特征和测井曲线组合特征、含油层的岩性特征和测井曲线组合特征,并对测井仪器的选取情况做了相应说明。介绍了野外资料采集的步骤和注意事项、测井成果解释的具体方法、所运用的经验公式以及参数选取情况,重点介绍了孔隙度、含油饱和度、渗透率k以及残余烃、可动烃、水各占孔隙的计算方法,总结了本区含油饱和度划分油水层的原则。以该区的塞新1、塞天马16两口井为例,浅析了该解释方法的应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本文应用非线性谱分析中的最大熵谱分析方法(MEM)、和一般线性功率谱的分析方法,对固体潮潮汐因子的时间序列进行了综合研究,指出固体潮潮汐因子的时间序列中普遍存在明显的半月左右周期的特征频谱;将其应用于地震前兆的分析与探索,对固体潮潮汐因子特征频谱中的前兆变化特征进行了解释,得出结论:半月左右周期的频率域,是固体潮观测中前兆响应的一个重要主频域。  相似文献   

19.
在东营凹陷南斜坡的沙四段地层中,常发育典型的湖相滩坝砂体沉积.详细观察表明,这些滩坝砂体在垂向上常发育较为对称的高频基准面上升半旋回和下降半旋回,且对滩坝砂体的沉积过程有明显的控制作用.通过测井曲线的频谱分析,高频基准面的变化与米兰柯维奇轨道气候周期有着密切的关系,而单砂体规模的滩坝砂体在平面展布上又有着明显的对称性.这些都表明滩坝砂体主要沉积在湖平面升降转换的相对稳定期,同生断层活动产生的陡坎或隆起会有助于滩坝砂体的富集.可根据滩坝砂体的垂向沉积序列和组合方式来判断滩坝主体的分布位置.  相似文献   

20.
国内目前用于煤田煤层气测井的主要设备有北京中地英捷物探仪器研究所PSJ-2型数字测井仪系统、渭南煤矿专用设备厂TYSC型以及美国蒙特系列Ⅲ数字测井仪系统等。煤层气裸眼井常规测井方法有自然伽马、自然电位、双侧向、双井径、微球型聚焦、补偿密度、补偿中子、声波、井温、井斜等。选用不同的测井方法可获取不同的测井参数,采用线性回归或体积模型等方法,可获得煤层气评价参数。然而受井径过大的影响,会存在较大的误差。其次是《煤层气测井作业规程》不统一,仪器刻度不精准,解释方法落后,研究成果低,需在生产实践中加以修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