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2005年1月20—22日,中国遥感应川协会和香港中文大学地球信息科学联合实验室、台湾大学空间资讯研究中心在香港召开了“多多合作”协调小组第二次会议。农业部、国土资源部、中国科学院、国家海洋局、中国地震局、中国气象局、中国资源卫星应用中心、中国遥感应用协会和山西、湖南、西藏、江西、江苏等省(区)有关单位代表,同香港中文大学、台湾大学代表共33人,交流了一年来多云多雨地区遥感应用和研究的进展情况。  相似文献   

2.
林珲 《遥感学报》2007,11(6):941-943
香港中文大学“卫星遥感地面接收站”(以下简称地面站)已于2006年1月1日正式运作。地面站可纪录及处理大量从卫星接收的遥感数据,为本港、华南及世界各国用户的政府与私人机构提供各项有用资料。本地面站能为常年多云多雨的香港、以至华南地区及周边国家与区域提供全天候的环境监测,如:山泥倾泻、地陷、地震、海啸、洪水及台风等天然灾害,减少人命和经济损失。香港中文大学于2000年获中国科学院国家遥感中心委任在香港成立科研基地,并选定于中大校园内兴建这对国家长远环境研究及监测极为重要的地面接收站。此项目不单肯定了香港中文大学在…  相似文献   

3.
正由武汉大学牵头,联合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长光卫星技术有限公司、北京辰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公安部第三研究所等21家高校、科研院所及企业单位,承担了国家科技部2016年地球观测与导航领域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区域协同遥感监测与应急服务技术体系》。项目总体目标是针对当前空天地遥感传感网未能与应急响应过程紧密耦合、深入集成的问题,从"需求牵引-体系研究  相似文献   

4.
遥感与中国可持续发展:机遇和挑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积极应对资源短缺、环境恶化、海洋开发和气候变化等一系列重大资源环境问题;随着全球经济发展一体化进程加快,中国必须以全球视角研究和解决面临的资源环境问题。遥感在地球科学、环境科学、资源科学与全球变化研究中具有宏观动态的优点,是不可替代的全球观测手段,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基础性技术支撑。本文回顾了遥感科学技术进步的历程,总结了国际上围绕可持续发展所开展的全球遥感科学计划,分析了中国遥感现状和服务于可持续发展的前景,并结合国际上地球综合观测系统的发展态势,提出了中国遥感科学技术发展面临的挑战和机遇,进一步阐述了遥感发展面临的建立地球综合观测系统之系统、高精度遥感模型与参数反演、遥感产品真实性检验与遥感性能判据及测试系统、遥感数据与地球系统模式同化、遥感大数据与主动服务等前沿科学与技术问题。最后指出遥感要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可持续发展,服务于国家的全球战略,服务于国民经济建设;必须创新遥感应用服务模式,加快遥感产业化和商业化进程;建议推进卫星观测系统的商业化,加快无人机遥感发展,促进遥感应用市场化。  相似文献   

5.
在航摄工作中,飞机上的机载定位系统定位精度较低,且无法与航摄仪内置GPS位置信息同步,而SWDC-4航摄仪没有飞行员导航屏,飞行员在飞行过程中无法实时获取飞机位置信息,导致了飞行轨迹、高度和设计的航线及高度存在较大的误差。针对SWDC-4航摄仪这一缺点进行升级改造,通过对VGA视频传输信号的分析,结合航摄仪内部的相关传输路线,研究了航摄仪可升级添加飞行员导航屏的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6.
遥感和导航型3S集成系统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遥感和导航型3S集成系统及其应用孙家(武汉测绘科技大学遥感与信息工程学院)全球定位系统,遥感图像处理系统和地理信息系统有机地集合在一起,将在环境监测和分析及导航中发挥更大的效能。本文就车载和航载实用型3S集成系统的设计和应用作一简要介绍。1系统构成方...  相似文献   

7.
第一专业委员会第二专业委员会第三专业委员会第四专业委员会第五专业委员会第六专业委员会第七专业委员会 主任委员空间定位专业委员会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张燕平导航应用专业委员会西北工业大学袁建平授时与时间专业委员会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吴贵臣仪器设备专业委员会西安导航技术研究所郑德芳教育与发展专业委员会武汉大学测绘学院徐绍锉 市场委员会北京航通伟业资讯有限公司冯海晴 环境监测专业委员会清华大学地球空间信息研究所过静浦中国全球定位系统技术应用协会第三届理事会分支机构挂靠单位及主任委员名单  相似文献   

8.
信息广场     
正全球首颗专业夜光遥感卫星"珞珈一号"成功上天6月2日12时13分,我国在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利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发射"珞珈一号"科学试验卫星,卫星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珞珈一号"卫星是长光卫星技术有限公司首次通过商业化订单为武汉大学研制的卫星,是全球首颗专业夜光遥感卫星,主要用于夜光遥感及导航增强技术验证。该星充分继承了"吉林一号"卫星的技术基础,采用一体化架构设计,  相似文献   

9.
廖小罕 《遥感学报》2021,25(1):267-275
2000年以来,中国对地观测领域在国家科技计划的支持下,积累了系列关键技术和核心成果。以此为重要引领,支撑形成了气象、海洋、陆地业务化遥感卫星系列和多类别遥感科学实验卫星系列,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卫星遥感和灵活多样的航空遥感数据获取体系。同时,构建了数据获取、处理和产品服务体系和面向不同需要的应用系统,较大程度上满足主要行业常态化和应急应用需求。特别是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地球观测与导航领域的设立和国家重大科技专项"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的实施,系统加强了中国综合对地观测技术和能力。在此基础上通过多边和双边合作,中国对地观测领域在国际上取得了参与全球对地观测进程的主导地位,发展巩固了中欧和中美等重要国际合作渠道。科技人才队伍日益壮大,产学研合作推动遥感科技成果商业化培育环境不断完善,多元化商业遥感卫星初见规模,多类别遥感产品蓬勃发展,涌现出一批代表性企业。面向未来,空天地一体化观测能力、定量化信息获取技术和智能化观测等方面将会得到进一步发展,遥感大数据管理技术和共享服务机制等也将会有新的突破。  相似文献   

10.
日前 ,首钢控股 (香港 )有限公司投入 2亿元人民币与武汉大学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深圳研发中心、香港新光科技国际发展有限公司联合打造中国第一个 3S旗舰公司。3S技术是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遥感 (RS)和地理信息系统(GIS)的统称。 3S技术是目前对地观测系统中空间信息获取、存储管理、更新、分析和应用的三大支撑技术 ,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对保障国家安全 ,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拉动经济增长具有重要意义。此次首钢投资 2亿元与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深圳研发中心及香港新光科技国际发展有限公司联合打造中国第…  相似文献   

11.
由武汉测绘科技大学、湖北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襄樊市城市规划管理处等单位合作的科研项目“遥感与计算机技术在修编襄樊市城市总体规划中的应用”于11月5~9日在湖北省襄樊市通过省级鉴定。这项技术是充分利用现有航摄资料,以遥感解译、航空测图技术搜集规划基础信息,如三种比例尺的正射影象图、城市形态与结构演变、人口密度、土地利  相似文献   

12.
《遥感学报》2012,(5):1115
2012年7月21日,美国电子与电气工程师协会(IEEE)地球科学与遥感分会GRSS(Geoscience and Remote Sensing Society)正式批准中国获得2016年国际地球科学与遥感大会IGARSS(International Geoscience And Remote Sensing Symposium)的主办权。IEEE地球科学与遥感分会组织的IGARSS,是全球该领域最具影响力的学术会议,每年轮流在北美、欧洲和亚太地区举办,所有申办国家通过竞争会议主办权获得主办资格。自1997年开始,中国多次组织申办IGARSS,但是由于各种原因均未成功。本次申办活动由复旦大学和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牵头组织,并得到中国科学院对地观测与数字地球科学中心、遥感应用研  相似文献   

13.
《遥感学报》2006,10(3)
《遥感学报》创刊于1997年,是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学术刊物,前身为1986年创办的《环境遥感》。期刊为大16开,双月刊。作为中国科技期刊核心刊物,国际遥感学术交流的重要文献,《遥感学报》旨在及时反映遥感科研成果、遥感新技术、新领域的动向与进展,主要刊登遥感学科高学术水平的最新研究成果,遥感及相邻学科研究前沿理论,及与国民经济密切相关并有较高应用价值的遥感科学论文。报道内容覆盖遥感对地观测与导航领域的基础理论,遥感技术发展及遥感在农业、林业、水文、地矿、海洋、测绘等资源环境领域及灾害监测中的应用,地理信息系统(GI…  相似文献   

14.
吴立新  秦凯  刘善军 《测绘学报》2017,46(10):1470-1481
断裂活动及孕震过程遥感热异常分析是对地观测及遥感应用的重要主题。本文从遥感数据应用、异常分析方法、异常认知理解3个方面系统回顾了近30年来该主题的研究概况与主要进展。具体包括:(1)关于遥感数据应用的红外亮温、微波亮温与长波辐射、对地观测同化数据及多源数据综合的4个方面;(2)关于地震遥感异常分析的目视解译定性分析、图像处理定量分析以及多参数时空关联分析的3个发展阶段;(3)关于地震遥感异常认知理解的地球放气、应力致热、地壳岩石电池转换、氡衰变潜热释放与多圈层耦合效应等理论学说。展望未来,提出了面向典型断裂活动区的遥感监测分析与异常识别、基于地球系统地震响应的遥感异常理解分析、空天地立体观测数据的时空关联分析等3个方面的攻关重点。  相似文献   

15.
随着对地观测技术的迅猛发展,遥感影像数据量成指数级增加,但目前对如何高效组织管理海量、多源遥感影像数据并未形成理论体系。本文从应用试验角度出发,在分析现有遥感影像应用平台应用现状的基础上,重点研究了航片组织结构、影像数据保密机制、航摄拐角点缺失补齐等关键技术,采用C/S、B/S结构,设计开发了义乌市遥感影像应用服务平台,实现了义乌市海量影像自动化预处理、多源遥感影像数据集成化管理,可为政府相关部门提供快速、准确、简便的影像数据应用服务。  相似文献   

16.
卫星遥感是人类观测地球的主要途径,随着遥感技术商业化,全球商业遥感卫星数量快速增长,涌现出许多高分辨率遥感卫星和全球遥感星座,使用卫星对地球进行更全面、更精确、更实时的监测成为可能,但目前卫星遥感数据获取存在重复、盲目、不及时,与用户需求脱节、大量数据闲置等一系列问题,缺乏一个有效的平台和应用模式,搭起卫星数据提供商和...  相似文献   

17.
系统地介绍了“863”地球观测与导航技术领域重点项目——“面向全球气候变化的极地环境遥感关键技术与系统研究”,并就其中的相关研究进行现场试验和南极现场验证的工作,也对遥感产品真实性验证提出了新的方法,具有广泛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8.
基于无人机遥感技术的潮间带高程测量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浙江省沿海地形地貌复杂,许多临海或近海岛屿滩涂无法采用传统方式测量潮间带的高程.为解决潮间带高程人工上滩测量困难问题,对利用无人机遥感技术结合潮位观测实现潮间带高程测量的方法进行了研究.首先,结合现有资料确定航摄区域和潮位基本信息;然后同步进行无人机航摄作业和潮位观测外业;最后,通过航摄获取的正射影像数据绘制高精度的水陆边线,对潮位观测数据插值,实现潮间带高程测量.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定量描述潮间带高程信息,是对传统潮间带高程测量方法的一种补充,已成功应用于2012年浙江省滩涂资源调查项目,具有操作简单、可行性强及经济效益高等特点.  相似文献   

19.
正以月球作为遥感对地观测平台,这个设想可以实现。月球背面可以屏蔽地球辐射的干扰影响,直接对地球进行观测,这是飞行器无法做到的。但有一个技术难题,在月球背面装遥感设备,怎么把信号传回来?必须在更远的地方,比如日地拉格朗日L2点设置一个中继站。到2018年,嫦娥四号会向月球  相似文献   

20.
根据省革委指示,我局担负了某地区1:1万航测地形图任务,为尽快地提供地图资料,试用了“大象幅小比例尺航摄放大成图”的新方案。从一九七六年八月航摄前布设控制点地面标志开始至一九七七年底,仅仅一年零五个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