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用回归分析评价B2煤厚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 地质概况吴桂桥井田属于豫南确山煤田,含煤地层为石炭二叠系,含煤层35层,其中可采煤层22层,主要可采煤层7层。位于煤系下部的B_2煤层相当于豫西的二_1煤,是本区最主要的可采煤层。对影响B_2煤层厚度变化的因素,以往多从沉积环境、地质构造等方面进行定性描述和评价。本文拟通过3个原始资料:侵入B_2煤的火成岩厚度、山西组内砂岩厚度和山西组地层厚度,采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研究其对B_2煤厚的影响程度,并作出定量评价。  相似文献   

2.
蛟河煤矿是一个老矿,现有生产区集中于煤田东部。过去的资料认为,煤田有七个可采煤层,含煤组均位于基底角砾岩上部。 一九七五年我们在原开采区开展老矿挖潜地质勘探工作,在基底角砾岩下面,找到了八号煤层。一九七八年四月钻穿第二层角砾岩,也找到了可采煤层。此时孔深已达1,096.85米,未再延伸。在这批钻孔中,大  相似文献   

3.
夹皮沟煤矿位于准南煤田四颗树煤矿区西部,含煤地层为下侏罗统八道湾组、中侏罗统西山窑组,其中八道湾组发育A组煤层,含煤共计11层,其中可采煤层7层,可采煤层总厚度24.23m,煤层宏观煤岩类型均为暗亮煤,显微煤岩类型为微镜惰煤。该煤层属中水份、低灰—中灰、高挥发分、中高固定碳、特低硫、低磷、特低氟煤、特底氯煤、一级含砷煤、中高热值,富油、低等热稳定性、不具粘结性的长焰煤,可作为动力用煤和民用煤。  相似文献   

4.
黔北煤田南部化觉背斜地区地质构造简单,含煤地层为晚二叠系龙潭组,其含煤性稳定,区内可对比煤层8层(M5-M12),煤层结构简单,厚度较稳定-稳定,为薄-中厚无烟煤层。本文通过标志层、层间距、测井曲线、煤层自身特征等对比,各煤层的对比标志明显,依据充分,对比可靠,可作为区域煤矿地质勘查及开发利用的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5.
淮北煤矿为全隐蔽煤田,主要含煤地层为二叠系。煤矿的水害类型主要为三种,即煤层下伏太原群灰岩岩溶水底板突水水害,煤层顶底板砂岩裂隙水水害,以及煤层上覆新生界砂砾层孔隙水水害。通过大量研究,对各类水害的特征和影响因素作了分析。对一些重要问题我们作了试验和检测。经大量数据统计,作出了煤层底板突水系数图和底板突水危险程度分区。最后我们对各类水害提出防治措施和方法。  相似文献   

6.
枣庄煤田山西组煤层含硫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枣庄煤田早二叠世山西组在陶枣、官桥和滕县矿区各井田都有较厚的煤层。主要可采煤层在陶枣矿区枣庄矿为三煤层;陶庄矿为二煤层;官桥矿区为三煤层:滕县矿区柴里矿为三煤层。各矿位置见图1。这些煤层硫分一般都在0.4-1.0%之间,较为稳定。然而,往往在所取的煤样中出现一些异常值,即含硫量大于1%的采样点,使每个井田全硫含量的平均值增高。   相似文献   

7.
江苏省盐城市利国煤矿位于徐州市东北36公里的铜山县利国乡,是地方国营煤矿。下二叠统山西组七煤层(天然焦)为主采煤层。1956年山东省地质局某队在井田施工10个孔,结论是:“此区火成岩侵入严重,煤层极不稳定,无开采价值。”1970年底,该井田划给盐城市开采,经丰沛矿区建设指挥部煤田勘探队补钻,于1976年提交普查(最终)报告。   相似文献   

8.
根据井田地层、构造和侵入岩等资料,分析了大杨树煤田振兴煤矿一号井含煤地层构造特点,以及可采煤层1下和2下煤层的煤质特征。得出了振兴煤矿一号井含煤地层为白垩系下统大磨拐河组含煤岩系,总体为一单斜构造;该区煤种为低硫、低磷、中低灰分长焰煤,可作为动力用煤和民用煤。  相似文献   

9.
根据收集的煤炭勘查区钻孔测试数据及煤矿采样测试结果,对大同煤田石炭二叠系主采煤层山4号、3-5号、8号煤层煤中锗的含量进行统计并成图,研究分析了煤中锗分布特征及赋存特征,锗富集区分布于煤田北部,煤中锗主要以有机质结合存在,其富集区主要分布在低变质程度煤层中,低价煤中有机质含有较多官能团,可以与锗以整合物的形式结合。煤田北部四台煤矿和同忻煤矿这两个区域因各煤层煤中锗资源富集度高,成矿前景较好,可作为下一步重点勘查开发地区。  相似文献   

10.
刘欣 《辽宁地质》2000,17(3):238-240
依据煤田勘探及煤矿井下生产资料分析,认为北票煤田三宝含煤地层具有煤层和分散有机质(干络根)两种生气母质。煤层裂隙、断层附近以及煤层顶板砂岩是煤层气(瓦斯)储存的有利空间。煤系上部巨厚的泥岩层是天然的盖层。该区为超级瓦斯矿井就是佐证。初步估算煤层气资源应该在30~40亿m^3,故该区煤层气具有开发利用的潜力。  相似文献   

11.
依据钻探资料对黄陇侏罗纪煤田焦坪矿区转角勘查区含煤地层分布特征及可采煤层的分布与厚度进行了分析,认为转角勘查区含煤地层为中侏罗统延安组,主采煤层4-2号煤位于第一段。含煤地层及主采煤层的展布特征主要受三叠系顶板构造形态的控制,凹陷区延安组沉积厚度大,煤层较厚,隆起区煤层较薄或缺失。  相似文献   

12.
攸县兰村矿区深部勘查区位于郴耒煤田北部,含煤地层二叠系上统龙潭组含煤层数较多且结构复杂,通过岩性特征、物性特征以及煤层特征等分析,基本查明了研究区煤层的赋存特征。结果显示:龙潭组上段1、2、6、9煤层为大部分可采不稳定煤层,3、4、5、7煤层为局部可采不稳定煤层,8、10、11、12煤层为不可采煤层;龙潭组下段含煤13~16层,只有16煤层在柳树冲区段大部分可采,为不稳定煤层。煤层可采范围的确定,为煤炭资源科学规划、合理开发及矿井安全提供了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13.
宁夏王洼煤矿补充勘探区延安组第二含煤段中8号煤组厚度大、结构复杂,在详细叙述8煤组各分煤层特征基础上.根据标志层特征、层间距特征及地球物理特征对各分煤层进行了对比,对比结果显示,8煤层为煤组主体煤层,厚度变化小,属稳定煤层;8—2煤层为局部可采不稳定煤层;8—3煤层为有可采见煤点但不连成片的不可采煤层;勘探区西部边界外由于地处鄂尔盆地盆地边缘存在无煤区。  相似文献   

14.
根据江苏省石炭-二叠纪煤系的分布、煤炭资源量和煤层的储集条件等煤封存CO2地质条件的综合研究,分别对苏南 煤田、徐州煤田、丰沛煤田煤层封存CO2的潜力进行了初步评估,认为该区CO2煤层封存具有一定的潜力和前景。评估结果 表明江苏省煤层可存储CO2总量超过3×108 t,其中苏南含煤区可存储CO2容量为8.1×107 t,徐州煤矿区可存储容量近1.5× 108 t,丰沛煤矿区为8.7×107 t。并对各典型含煤区块CO2煤封存前景进行分类 :适合存储区( A 类)、较适合存储区( B 类)和较差存储区(C类)。  相似文献   

15.
大明矿EW416综采工作面在回顺施工瓦斯抽放孔时,6#瓦斯抽放孔发生滞后涌水,给工作面安全生产和正常接续造成很大影响。在分析工作面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的基础上,通过对涌水水量变化以及水质情况的现场观测,并结合对工作面涌水与第四系水井水样的分析对比,以及测线视电阻率曲线的分析和顶板导水裂隙带高度的计算,综合分析认为:工作面涌水源为工作面上部厚层火成岩下层间离层水,其类型为煤层顶板"空腔型"离层水。依据"空腔型"离层水的形成条件,进一步分析了火成岩侵入体附近煤层离层水的形成条件与涌水机理,为铁法煤田煤层顶板离层水防治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6.
昆仑山赋煤带由东向西共分三个区段,分别为昆东煤田、布尔汉布达山区及红水河区。本赋煤带工作程度很低,目前仅在昆东煤田发现有塔妥煤矿、红土坡煤矿及苦海煤矿,均为小型煤矿,成煤时代为早—中侏罗世。其中部的布尔汗布达山地区及西部的红水河区一带虽有石炭纪及晚三叠—早侏罗世含煤地层分布,但均为人迹罕至的高山地带,地质工作程度较低。秋吉地区位于昆仑山含煤区中部,属于布尔汗布达山地区,东部为昆东煤田,西部属红水河区。秋吉地区以往有小煤窑生产,2010年该区通过实施煤炭调查后,发现该区具进一步找煤远景,初步确定本区有早、中侏罗世含煤地层,并有可采煤层赋存。通过对塔妥煤矿和秋吉煤矿点的煤矿特征对比以及对本区含煤地层沉积建造特征、煤系分布特征、地层层序特征及物探重力异常特征等分析,探讨秋吉地区找煤前景,并指出进一步找煤方向。  相似文献   

17.
李殿华 《中国煤田地质》2007,19(Z2):157-160
东胜煤田乌兰希里区延安组含煤地层煤层层数多、厚度变化大,间距又不稳定,煤层分岔合并比较频繁,煤岩层对比较困难.采用层间距及其发展趋势法、标志层法、煤层自身特征及测井曲线法进行对比,对各煤组及主要煤层对比可靠程度进行了总结,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8.
火成岩对煤层的吞蚀破坏,是四望嶂煤矿在采掘工作中一个突出又急待解决的问题之一。认真总结和查明火成岩在煤田内的分布规律,在煤矿生产中有重要的实际意义。通过多年来的生产实践,掌握了一些火成岩在煤系内的分布规律及其开采对策。   相似文献   

19.
淮北煤田孙疃煤矿下石盒子组72煤层的煤质发育特征及其地质控制因素的研究较为薄弱,不利于后期煤矿进行勘探开发部署工作。通过对孙疃煤矿钻孔资料进行分析,结合前人研究成果,系统研究了淮北煤田孙疃煤矿72煤层的宏观煤岩特征、显微组分特征、无机矿物含量、元素特征,以及煤的灰分、挥发分、发热量等工业分析指标,并从沉积环境、大地构造背景和岩浆活动等地质因素分析其对煤质的控制作用。研究发现,该区72煤层主要为河控三角洲沉积环境,其水体较浅,为弱还原环境,处于海退时期,是煤质发育的主要地质控因,煤层的埋深主要控制煤的变质程度,构造活动和岩浆侵入影响程度较弱,只对部分区域煤质有影响。  相似文献   

20.
京西煤田位于华北石炭二迭纪聚煤凹陷的北侧,含煤建造形成时期受阴山—天山巨型纬向构造带的控制,后经祁吕贺兰山字型东翼和华夏系构造的改造,煤田呈北东东向延展。本文所述王平村井田处煤田中部,井田内的构造同全区一样受扭动应力场的控制,伴随一级构造出现的次级小构造成分交错密集,比较复杂。有三层可采煤层,易对比,因其赋存形态多变,往往使矿井生产受到很大影响,故深入研究构造规律、搞清煤层赋存形态,对本区煤藏的开发是极为必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