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地下水潜力评价方法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地下水潜力评价是地下水资源评价的一个主要内容,但传统的开发程度概念不能科学地反映特定地区的地下水开发利用前景。本文本着地下水资源评价与利用统一的原则研究了地下水潜力的评价方法,提出了地下水潜力的基本概念、地下水潜力系数的计算公式和地下水潜力评价步骤,并以唐山为例进行了地下水潜力评价。  相似文献   

2.
从地下水资源利用的角度将其划分为能利用的地下水资源和尚难利用的地下水资源.根据其勘查利用程度,把地下水资源量分为A、B、C、D、E五级,以便应用于不同的范围.  相似文献   

3.
地下水是我国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地下水年开采量已超过1000亿m^3,约占全国总供水量的1/5。全国有400多个城市开采利用地下水,部分城市地下水几乎是唯一的供水水源。地下水资源对我国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利用山东省淄博市某地下水饮用水源地油类污染后的水质资料,通过地下水环境对照值的统计,首次研究了地下水油类污染与其他组分的关系,以及油类污染地下水造成的地下水地球化学环境的变化。提出地下水环境对照值可以作为地下水是否受到油类污染的重要参考指标。地下水油类组分及其他组分的变化主要取决于污染源的特征,也就是说,人类活动对地下水地球化学环境的影响是相当大的。  相似文献   

5.
大同市区二十年地下水动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范建明 《地下水》2003,25(2):95-97
本文首先分析了大同市地下水开采与地下水降深之间的对应关系,同时分析了影响地下水动态的其它因素,然后将地下水开采和大气降水量这两个影响地下水动态的主要因素与地下水动态进行复相关计算,求出相关方程,并进行不同开采量的地下水降深预测,最后根据这些地下水动态研究结果提出了解决大同市水问题几项对策建议。本文的研究结果同时表明,地下水动态研究非常必要且现实意义明显。通过动态变化可以了解地下水的补排及储水介质的变化情况,利用动态变化规律可以预测水文地质条件的变化趋势,根据地下水动态变化特点可采取有针对性的、灵活的取水方案。可以说,地下水动态研究成果在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保护中具有极大的可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在本项研究中,利用光度测定法测定Mersin含水层地下水的重金属含量,确定默辛地区地下水污染的主控因素。利用Maplnfo GIS软件开展空间分析和集成,来绘制盆地饮用水水质图。根据重金属的光度分析可推断得出,在某些地区地下水中铁、镍、锰、销和铜的浓度过高,是地下水不适于饮用的根本原因。同样,电导率(EC)专题图表明,盆地内大多数地区地下水的含盐最过高。地下水中多种重金属的浓度过高是由工业活动、石油管道泄漏以及较高的含盐度(由海水入侵导致)引起的。  相似文献   

7.
地下水补给温度与降雨量是重要的水文地质参数,已有的测定方法大多只能给出其相对变化。本文介绍的惰性气体法能同时求得地下水补给温度与降雨量的值,其基本原理是:利用地下水中惰性气体的平衡溶解量计算出地下水补给温度;在得到地下水补给温度的基础上,利用地下水中惰性气体的“过剩空气”量计算出降雨量。该方法主要适用于封闭条件下的深层地下水。  相似文献   

8.
薛惠锋  岳亮 《地下水》1995,17(2):68-71
陕北能源基地是我国“山西”(山西、陕西、内蒙西部)能源基地的核心,对其进行综合开发,必须以水资源作为先导。黄土高原特殊的自然环境条件决定了陕北能源基地区地下水资源十分宝贵。为此,本文在分析陕北能源基地地下水资源背景的基础上,确定合理利用地下水资源的目标函数,建立约束方程,最后求得最优化方案。就地下水资源的永续利用的优化规划问题进行了有益探讨。  相似文献   

9.
长葛县规划区地下水化学特征及其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芳  王磊 《河南地质》2001,19(4):280-284
本文根据长葛市规划区地下水化学分析资料,利用污染指数法对该区地下水化学特征及其成因进行了初步分析,指出该区局部地下水的总硬度,溶解性总固体,硝酸盐污染指数大于1的原因是生活,工业废物处理不当和引用污水灌溉而引起,并提出了该市地下水污染治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淡水资源已在我国和世界上许多地方成为危机问题。研究解决矿区水可持续利用,是科学研究的一个前沿问题。本文从环境水文地质学角度探讨影响矿区地下水质的污染源,划分地下水水源地保护区,将受到不同程度污染的矿井水经过处理后加以利用的资源化过程,提出地下水资源管理途径。  相似文献   

11.
传统的地下水水质评价方法,是通过对地下水进行取样测试分析来确定含水岩组中水的矿化度,在开展大面积的地下水资源评价工作时,需要大量、系统的水样化验资料。这里以新疆库尔勒地区孔雀河流域地下水为研究对象,利用音频大地电磁测深得到的电阻率值,引入地层岩性、孔隙度、地温梯度等影响地层电阻率的重要参数,探索建立了估算地下水矿化度方法,并由此概略性地划分了孔雀河流域地下水水质。研究结果表明,利用音频大地电磁法来推算深层地下水矿化度具备可行性,相对于传统方法具有快速、高效的优点。  相似文献   

12.
刘炳仑 《水文》1997,(3):16-18
通过孢粉分析手段,利用孢粉组合及其孢粉学资料,能进行划分,对比地层和确守质时代,进面是恢复古植被和古环境,为寻找到地下水资源提供参考参考依据,并将孢粉找民水文地质勘探等密切配合,探索和寻求地下水的运移规律,从而为大力开发和利用地下水,作了大胆构要卢。  相似文献   

13.
森林植被对地下水补给作用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尹佃忠 《地下水》2003,25(1):9-10
通过调查实例分析了森林植被对调节气候、增加降雨量、增加河川径流量的作用和山西地下水补给的水源条件,指出地下水可持续利用的重要途径,是通过增加森林植被面积增加地下水的补给量。  相似文献   

14.
山东省集雨增补地下水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陈克森 《水文》2003,23(1):28-31
分析了山东省水资源特点、开发利用状况以及水资源持续利用所面临的形势,在阐述山东省降雨、地理等自然特点的基础上,认为集雨增补地下水是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有效途径,提出了集雨增补地下水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5.
东北地区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主要问题和对策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概述东北地区自然地理和水文地质条件的基础上,从地下水供需矛盾、地下水超采及其环境效应、地下水污染等方面阐述了影响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主要问题,并从社会发展、科学技术、开采历史、水资源管理、立法与执法等5个层面进行了分析。针对东北地区国民经济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目前存在的影响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不同地区的地下水资源勘查开发、节约用水、地下水理论研究等地下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对策,对区域宏观水资源管理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地下水脆弱性评价的必要性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严明疆  徐卫东 《新疆地质》2005,23(3):268-271
由于地表水日益不能满足人类活动需求,人类将目光转向了地下水.人类对地下水利用的比重不断增加的同时,也改变了地下水赋存环境,在不同程度上出现了由于地下水环境破坏,出现各种负环境效应.结合我国地下水资源以及地下水脆弱性评价的现状,从4个方面描述在我国进行地下水脆弱性评价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7.
目前.韩国正在考虑把地下水用作空间供热和制冷的热源。本项研究评价了韩国266个国家地下水监测站的地下水温度数据。地下水温度的空间分布主要受地理纬度、气温和局部地形高程的影响。地下水温度的分布模式与环境空气温度的分布模式非常类似。地下水温度的年变化可以分为4种主要模式:P型(周期变化)代表地下水温度的年周期变化,大多数浅层地下水的温度变化都属于P型(62.5%);F型指地下水的温度几乎没有任何变化,深水井的地下水的温度变化大多数属于F型(47.9%)。从表面上看,地下水水位的深浅似乎与地下水温度的变化模式有关。例如.温度变化属于P型或者WP型的地下水的水位最浅。而温度变化属于F型的地下水的水位最深。76.6%的浅水井地下水温度的年变化范嗣小于8℃,而97.1的深水井地下水温度的年变化范围小于8℃。通常,在最冷的月份(11月-月)地下水的温度最高,而在3—6月份(仅在最热的月份(7月—8月)之前)地下水的温度最低。研究发现.地下水温度和环境气温之间的相位差,与地下水温度的变化范同之间存在单纯的指数关系。这表明,气温的传播主要是通过介质传导完成的。鉴于地下水温度的稳定性,为了有效地设计和维护热泵系统。利用温度变化属于F型的基岩含水层地下水是最适宜的。为了更好地利用地下水热泵系统.对场地水文地质条件和潜在的环境变化进行详细勘查是必需的。  相似文献   

18.
应用环境同位素方法研究塔里木河下游浅层地下水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9  
对比浅层地下水与河水及降水的环境同位素数据表明,塔里木河下游浅层地下水直接起源于河水,其初始同位素组成为δD=-70.5‰,δ^18O=-10.5‰。稳定同位素研究证明,地下水中的高盐份主要是再度强烈蒸发的结果。利用环境氚,根据指数模型初步计算了地下水年龄和年平均补给量。  相似文献   

19.
鄂尔多斯盆地北中部地区地下水同位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论述了鄂尔多斯盆地北中部地区地下水中降水、湖水、潜水、承压水的同位素组成,以及利用氚法、碳──14法对地下水进行了年代学研究。利用同位素技术对地下水内、外部系统的相互关系作了论证,为合理开发利用该区地下水资源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在分析井田环境水文地质特征的基础上,利用浅层地下水的分析测试资料,依据水环境污染综合评价指数方法对浅层地下水环境质量的现状进行了评价。简要阐述了矿区开发对地下水资源可能造成的影响,矿区开发后地下水环境的一些变化趋势及初步预防措施,为将来矿井设计、建设和生产过程中浅层地下水环境的保护和利用提供了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