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岫岩软玉(透闪石玉)的稳定同位素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岫岩软玉的氢、氧、硅、硫同位素分析,探讨了岫岩软玉的成矿溶液特征和硅的来源.岫岩软玉的δD值为-70‰~-76‰,δ18O值为8.1‰~13.3‰,位于变质水的区域,故其形成于变质热液中.岫岩软玉的δ30Si值为-0.2‰~0.5‰,和变质岩的δ30Si值有交叠,而和大理岩的δ30Si值范围相差较大,故岫岩软玉中的硅主要来源于变质热液,同时也有大理岩中硅质条带和燧石结核的混入.与岫岩软玉共生的黄铁矿、磁黄铁矿的δ34S值为8.2‰~18.0‰,表明成矿溶液中的硫并非来源于地幔,而是来源于变质岩,也反映了岫岩软玉的变质成因.  相似文献   

2.
对新疆、岫岩软玉的典型品种进行了偏光显微镜、LA-ICP-MS、SEM等测试分析,证明两产地软玉的物理性质相似,但岫岩软玉光泽和透明度不如新疆软玉,其抛光的光洁度不如新疆软玉。黄白玉和绿玉在新疆软玉中基本上没有,而新疆软玉中的黄玉在岫岩软玉中基本上没有,这是两地软玉在颜色上的明显差别。微量元素均以青玉中的微量元素的总含量最高,Be、Ni、Cu元素对软玉中的绿色调有一定的影响。REE配分曲线显示了成矿流体的多来源和多期次叠加成矿的稀土元素特征。扫描电镜下观察,新疆软玉以毡状纤维交织变晶结构最为典型和常见;岫岩软玉以显微纤维结构和显微叶片状结构居多,颗粒较新疆软玉粗大,致密程度差,这也是其质地不如新疆软玉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岫岩玉的种类、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岫岩玉是我国四大名玉之一,开发历史悠久,在中华玉文化发展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著名的兴隆洼文化、红山文化、龙山文化和河北满城的金缕玉衣皆为岫岩玉所制.在多年野外实地考察和室内测试研究的基础上,对岫岩玉的种类和宝玉石学特征进行了系统总结,对岫岩玉的矿床地质特征进行了全面阐述,最后从多方面论述了岫岩玉的成因,建立了岫岩玉的成矿模式.  相似文献   

4.
[研究目的]湖南省矿产资源丰富,矿种及成因类型繁多,但对各类矿产形成的时代和构造背景尚缺乏系统归纳和总结.[研究方法]本文在既有区域矿产资料基础上,结合近些年区域构造演化、成岩成矿年龄、矿床成因机制等研究成果,对湖南省成矿地质事件及各期成矿事件的构造背景、矿床成因、矿产发育和分布特征等进行了系统探讨和总结.[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5.
以衡南杨林坳钨矿床为研究对象,在对该矿区进行深入的综合地质调查与研究的基础上,从成矿物质来源、成矿过程等方面对其成因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结果认为,该矿床属岩浆期后高—中温热液充填-交代型钨矿床,并根据矿床成因建立了相应的成矿模式。  相似文献   

6.
卡而却卡铁铜多金属矿床是东昆仑成矿带西段典型矿床,矿床成矿作用复杂,但以往对矿床成矿模式与找矿模型研究薄弱,制约了进一步找矿突破。笔者通过研究卡而却卡矿床成矿特征、成矿物理化学条件、成矿机制和矿床成因等,建立了矿床成矿模式及找矿模型。研究认为矿床成矿时代为中三叠世;成矿物质来源于岩浆、围岩和深部花岗斑岩;矿床成因属接触交代型和热液脉型-斑岩型-隐爆角砾岩型,分属2个不同的成矿系统,即与花岗岩有关的矽卡岩成矿系统和与花岗斑岩有关的热液脉型-斑岩型-隐爆角砾岩型成矿系统。1∶1万详细地质填图+水系沉积物测量+磁法测量、激电、重力剖面测量是寻找该类型矿床的最佳找矿方法组合。  相似文献   

7.
青海软玉的岩石矿物学特征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对采自青海东昆仑三岔口软玉矿区的样品进行了显微硬度、扫描电镜、X射线粉晶衍射物相定性和结晶度等分析,并将分析结果与新疆和田软玉进行了对比研究,发现青海软玉普遍显示出硬度较高、透闪石含量稍低、结晶度偏高的特点;透闪石主要呈毛毡状交织结构、显微纤维结构和显微片状结构,定向性普遍较好。对比两地软玉矿区的矿床地质特征,发现青海软玉成矿母岩相对贫Mg、Si而富Ca,动力改造相对较弱,成矿温度较高,这是造成两地所产软玉在上述岩石矿物学特征上巨大差异的根本原因;也是造成青海软玉透明度偏高、油润度不足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8.
基于GIS的凤凰山铜矿区成矿预测系统的开发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在对凤凰山铜矿床矿床成因与定位机制研究的基础上,总结提取了该矿床的控矿因素及成矿预测指标,建立了基于BP人工神经网络的成矿预测模型,并借助组件式GIS软件MapX开发实现了该矿床的成矿预测系统,为进一步的找矿工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成矿系统理论将矿床视为动态演化的自然系统,矿床从发生、形成到发展的整体演变过程及其控制机制是该理论的研究核心,“源、运、储、变、保”是该理论剖析矿床成因的五个基本着眼点。东南亚呵叻高原超大型钾盐矿床作为我国海外钾肥生产基地的标志性成功案例,其成矿系统研究不仅关乎该矿床成因认识的深度及其开发利用的广度,同时对中国东特提斯域内找钾工作具有重要指导作用。本文拟基于前人的研究成果,借助成矿系统理论,运用动态的整体思维对呵叻高原钾盐矿床成因研究现状进行梳理,探讨时间维度下呵叻高原钾盐矿床“源、运、储、变、保”成矿要素的表现特征及存在的科学问题,初步提出固体可溶性钾盐矿床成矿系统的研究思路构架,以期为全球钾盐矿床深入研究提供一定借鉴。  相似文献   

10.
东昆仑三岔口软玉成矿机制及成矿物源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岩石地球化学分析表明,东昆仑三岔口软玉矿床的成矿母岩主要为灰质白云岩,与新疆和田等著名软玉矿区的成矿母岩相比,该矿区软玉围岩贫Mg而富Ca,成矿Mg源相对不足而Ca强烈过剩.矿区出露的火成岩主要为基性辉长岩,软玉为灰质白云岩与基性辉长岩岩体接触交代的产物.通过对内外接触带常量元素含量变化趋势的分析,认为碳酸盐岩提供了软玉成矿所需的Ca,Mg及Fe2 ,而火成岩体则提供了Si,Fe3 以及K,Na,Mn,Al,P等物质.  相似文献   

11.
以辽宁省岫岩县桑皮峪新近发现的透闪石玉矿为研究对象,运用现代测试方法,如岩相学观察、矿物化学分析、同位素分析等,对桑皮峪透闪石玉的玉石学特征、矿物组合、化学成分等做了较为系统详细的研究.结果表明桑皮峪透闪石玉主要由隐晶质和细晶质透闪石集合体组成,透闪石含量在94%以上,杂质矿物主要有磷灰石、绿泥石、绿帘石、蛇纹石、方解石、褐铁矿等.根据对桑皮峪透闪石玉的各种分析测试资料和成矿地质背景进行综合分析,桑皮峪透闪石玉的矿床成因类型可以定为变质热液矿床.  相似文献   

12.
加州软玉和缅甸软玉特征及矿物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根据加里福尼亚州的“加州玉“和缅甸“困就“的物理性质、矿物组成、化学成分及红外光谱特征,确定“困就“的主要矿物成分是透闪石,“加州玉“的主要矿物成分为阳起石,两者的宝石名称是软玉.此两玉石较新疆和田、江苏溧阳、辽宁岫岩、俄罗斯贝加尔湖软玉具有较高的Fe、Cr、Ni含量,其矿床类型均为透闪石化或阳起石化超基性岩型.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特征及化学成分表明:Cr是它们的一个重要致色元素.  相似文献   

13.
岫岩软玉 (透闪石玉) 的矿物岩石学特征及成矿模式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系统叙述了辽宁岫岩软玉(透闪石玉)的产出类型、颜色分类、矿物组成、化学成分、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特征、结构和构造类型及物理性质,综合分析了成矿物质的来源和成矿过程.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探讨青海软玉的成矿物质来源、成矿环境及成矿年代,对三岔口矿点、拖拉海沟矿点及大灶火矿点的样品进行了主量元素、微量元素、稀土元素及Ar-Ar法定年的测试。结果显示,软玉样品的主量元素变化不大,与透闪石的理论值相符;微量元素差异较大,说明不同矿点成矿环境不同;稀土元素总量较低(0.29×10-6~40.72×10-6),Eu中度负异常(0.49~0.84),除大灶火青玉样品具左倾的重稀土元素富集模式[(La/Yb)N=0.16~0.61]外,其他样品都具有右倾的轻稀土元素富集模式,(La/Yb)N=2.87~6.34。三岔口矿点、拖拉海沟矿点软玉样品的稀土元素分配曲线与纳赤台基性辉长岩相似,大灶火矿点黄玉的稀土元素分配模式与二长花岗岩相似,而青玉的分配模式与斜长花岗岩相似。样品的~TAl~(3+)、~CAl~(3+)和Ti含量变化表明,翠青玉的成矿温度最高、压力最大,黄玉成矿温度较高、压力较大;烟青玉和青玉成矿温度较高、压力较低;白玉、青白玉和糖玉成矿温度较低、压力较低。翠青玉和黄玉中明显较低的Zr/Hf、Nb/Ta和Sr/Ba值提示其成矿环境酸性明显加强。3个矿点样品的成矿年代301.38~237.28 Ma介于晚石炭世—中三叠世之间,属于印支-海西运动阶段。成矿年代均晚于侵入岩形成年代,说明矿体经历了多次热液交代过程。  相似文献   

15.
王学孟 《江苏地质》2011,35(4):443-448
根据中国新石器时代考古发掘出土玉器的分布范围,针对相关区域的地质构造特征及软玉矿床的成矿地质条件,进行了分区成矿预测。借此,对我国新石器时代古玉的来源做了探索。  相似文献   

16.
为了查明新疆、青海、俄罗斯三地所产糖白玉的结构、成分和成因差异,在观察原料外观特征的基础上,采用常规宝石学方法、偏光显微镜、X射线粉末衍射仪和电子探针研究新疆、青海、俄罗斯糖白玉样品,从结构类型、矿物组成、化学成分和成因特征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以上三地糖白玉的主要矿物组成均为透闪石,次要矿物组成则各有不同。新疆、俄罗斯糖白玉以毛毡状变晶结构为主,青海糖白玉以纤维状变晶结构和纤维-隐晶质变晶结构为主;初步认定以上三地糖白玉的糖色为次生色,主要由褐铁矿导致。结合相关地质背景和风化作用特征,推测以上三地糖白玉不同的外观特征主要受玉体成矿后期和成矿期结束后周围环境变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秦岭造山带金属矿床的“二元控矿”特征   总被引:21,自引:2,他引:19  
秦岭造山带是我国重要的有色金属和贵金属成矿带,对其研究表明,多数金属矿床具有成矿物质多源、成矿时代多期、矿床成因复杂等共性特征,但是这些矿床一般受早期初始富集成矿和晚期造山改造就位的二元因素控制,矿床的富集空间主要为断裂构造、褶皱虚脱部位和印支-燕山期侵入体内外接触带.在总结秦岭造山带金属矿床成矿规律的基础上,我们提出秦岭造山带金属矿床的"二元控矿"作用,旨在总结关键控矿因素,指导区域找矿勘查.  相似文献   

18.
“新型玻璃”是最近软玉批发市场上出现频繁的一种冒仿软玉的产品,其特点是外观很像软玉,而且其红外图谱谱形极像软玉的,个别峰位基本吻合,这给软玉的快速鉴定带来了一定的迷惑性和风险。选取一批典型的“新型玻璃”进行常规宝石学测试和红外光谱测试等一系列宝石学研究。测试结果表明,虽然“新型玻璃”的红外图谱谱形极像软玉的,但是两者之间的性质还是有着明显的差别,依据现行国家标准,其鉴定名称可直接命名为“玻璃”;同时,对“新型玻璃”的快速鉴定提出了一些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19.
营口玉是传统岫岩玉中的特别类型,它的物理化学特征及成矿类型均与传统岫岩玉不同。采用ETS-2能量测试系统、偏光显微镜、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仪等现代测试技术手段对营口蛇纹石玉负离子释放量及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营口蛇纹石玉具有很好的负离子释放功能(840~933个/cm3),接近都市公园水平(1 000~2 000个/cm3),甚至高于环境矿物材料电气石。营口玉释放负离子的根本原因是玉石内部放射性微量元素导致空气分子及水分子电离而产生负离子。具有生物和化学活性的蛇纹石与玉石内具有放射性的微量元素共同作用使营口玉具有较好的负离子释放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