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黄土沉积中生物成因的钙结核是在古土壤的发育阶段由上层的碳酸盐淋滤并在古土壤的下部形成的次生碳酸盐。探讨了黄土钙结核硼同位素样品的处理方法,并利用负热电离质谱法(NTIMS)测定低含量黄土钙结核中同位素组成,实验表明采用稀盐酸溶解样品、硼特效树脂分离提取样品中的硼是适宜的。黄土钙结核酸溶相的硼含量变化范围为3.4-5.7μg/g,δ^11B值变化为-3.3‰-+16.9‰。硼含量和硼同位素组成有正相关关系。黄土和钙结核之间硼同位素组成有较大的差异,其原因可能与钙结核中更高的碳酸钙含量及水体的pH值有关,黄土钙结核酸溶相中的硼同位素组成的初步结果表明其示踪黄土沉积环境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2.
美国新墨西哥晚二叠纪古碳酸盐成岩作用对高精度U-Pb测年的影响C.E.Jones等样品的地质背景分析的样品采自得克萨斯西部和新墨西哥南部瓜达卢普山二叠纪复礁体的一个单独的斜坡层,复礁体由礁后格架相、礁块状相、礁前缘斜坡相以及礁前盆地相组成。大部分样品...  相似文献   

3.
生物成因磷灰石中共存磷酸盐和碳酸盐的氧同位素分析:一种监测骨骼磷酸盐成岩蚀变的方法P.Iacumin等为成功地研究古气候,测定了31个来自不同国家现代哺乳动物骨骼和牙齿样品的羟磷灰石中的磷酸盐(δ18Op)和构造碳酸盐(δ18Oc)的氧同位素组成.必...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一种沉积物中有机碳的测定方法。样品是采用沉积物中碳酸盐测定后的残渣,用240C型元素分析仪测定。当样品中碳酸盐含量大于10%时,有机碳结果需校正。文章还讨论了方法的准确性和精确度。  相似文献   

5.
沉积物中碳酸盐(方解石和白云石)测定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河流和浅海陆架沉积物中的碳酸盐成因和生成环境,探讨河流和陆架沉积物中碳酸盐含量的影响因素和测定方法。结果表明,沉积物中碳酸盐含量明显受沉积物粒度组成和物源的影响。1mol/LHAc lmol/LNaAc(在沸水浴加热30min),0.3mol/LHAc(室温下5h)和1mol/LHCl(室温下2h)分别做碳酸盐相 离子交换相的浸取液,lmol/LNaAc(在沸水浴加热30min)做离子交换相的浸取液,然后用ICP-AES测得浸取液中Ca和Mg离子含量,差减法计算样品碳酸盐相中Ca,Mg离子和碳酸盐含量。其中前两者与第四种相结合的方法,都能得到河流沉积物碳酸盐相中的Ca离子含量。而第三种方法,即1mol/LHCl(室温下2h),破坏了沉积物中的粘土矿物,不能用来作为沉积物碳酸盐相 离子交换相中Ca和Mg离子的浸取液。与使用ICP-AES测定离子含量计算得出的碳酸盐含量的方法相比较,容量法是1种操作简单、花费低廉且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黄海沉积物中碳酸钙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碳酸钙在海洋沉积中的分布非常广泛。进行海洋沉积物中碳酸钙的研究,对探讨沉积环境、物质来源、元素的迁移变化规律、沉积过程和成岩作用、以及古海洋、古气候起着一定的作用。通过对碳酸盐沉积环境的研究,还可以指示石油、天然气以及其他沉积金属矿藏的储存地。为油气田的开发和其他金属矿的勘探提供科学依据。我国有些单位先后在不同的海区开展了碳酸钙的调查研究工作。本文是在黄海底质调查的基础上,对292个测站的样品进行分析整理得出的。  相似文献   

7.
南海中部海区浮游有孔虫的溶解——碳酸盐溶解作用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深海碳酸盐溶解作用是海洋沉积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众所周知有孔虫遗壳是深海底质碳酸盐沉积的主要来源,浮游有孔虫壳的存在与沉积物中碳酸钙的含量密切相关。了解浮游有孔虫的被溶蚀情况,对了解深海碳酸盐溶解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根据南海中部海区表层沉积物中浮游有孔虫的分布和碳酸钙含量的分析,对该海区的碳酸盐溶解作用和主要界面的深度作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8.
本文在琛航岛碳酸盐沉积物样品X射线定量分析的基础上,对分析结果做了认真总结,分析和对比,得出了较有价值的规律,为现代生物礁相碳酸盐沉积作用,地层划分提供了有力的数据资料。  相似文献   

9.
李军 《海洋通报》2008,27(3):82-87
目前对于海洋沉积物中碳酸盐粒度分布的测试方法还较少,而传统的光学鉴定与统计的方法较费时、费力.根据激光粒度仪测量原理,使用Malvern 2000型激光粒度仪对采自硫球海沟的柱状沉积物中的碳酸盐含量和粒度分布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对于碳酸盐含量较高的(>15%)海洋沉积物样品,通过对去碳酸盐前后沉积物样品的测定,能较好地获得沉积物碳酸盐含量和粒度分布的相关资料和数据,与传统的测量方法相比,其可信度较高.研究证明,此种测试方法我们提供了一种快速、有效地测试深海沉积物碳酸盐含量和粒度分布的手段.  相似文献   

10.
地质样品中硫化物形式铁的分离和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一个利用次氯酸钠氧化铁硫化物碱性磺基水杨酸提取并直接测定碳酸盐相中铁硫化物的方法。结果表明,30%的NaClO溶液浸泡样品40h以上,可以完全释放铁硫化物并形成氢氧化铁胶体。0.1g/mL的碱性磺基水杨酸溶液则较容易地溶解新生成的氢氧化铁胶体,形成黄色的铁-磺基水杨酸络合物,可被分光光度法定量测定。该方法集选择性分离、富集和测定于一体,分析流程简单,结果可靠,适合地质样品中硫化物形式铁的测定。  相似文献   

11.
近3万年来南海北部碳酸盐旋回及古气候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选取2005年"海洋四号"在南海北部海域溶跃面之上获得的ZHS-176柱状样品,分析了其碳酸钙的含量,结果表明,南海北部海域近3万年来碳酸盐含量在间冰阶时较高,冰阶时降低,其旋回特征自下而上主要分为5个阶段:(Ⅰ)末次冰期以来,碳酸钙含量偏低;(Ⅱ)冰消期,碳酸钙含量升高,出现第一个高峰;(Ⅲ)早冰后期,碳酸钙含量明显降低,出现低谷;(Ⅳ)中冰后期,碳酸钙含量升高,出现第二个高峰;(Ⅴ)晚冰后期,碳酸钙含量略微降低。ZHS-176柱碳酸盐含量变化总体表现出"大西洋型旋回"的特征,但在早冰后期,尤其是在8.5~7.5 ka B P时出现了一次明显的低钙事件,可能与陆源物质输入增加以及深海溶解作用增强有关。  相似文献   

12.
中美洲伯利兹陆架区3个孤立的全新世碳酸盐台地的发育E.Gischler,J.H.Hudson在伯利兹生物礁碳酸盐台地中,通过岩心可以识别出4种全新世岩相:珊瑚粘结灰岩相、颗粒砾状灰岩相、未固结的生物礁砂质和砾质以及泥炭质相。(1)珊瑚粘结灰岩相最为丰...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南海东北部表层沉积中微体化石的丰度和各类比值以及碳酸钙含量的分析,发现易溶类微体化石丰度和比值以及碳酸盐含量随水深的增大而迅速减小,抗溶类微体化石丰度和比值则随水深的增大而迅速增加.各类微体化石丰度和比值以及碳酸钙含量都显示了在3500m附近存在着明显的分界线,应与深海碳酸盐溶解作用有关。浮游有孔虫Q型因子分析结果表明,其优势属种的分布主要受表层水温所控制,但黑潮暖流的南海分支和吕宋岛北端上升流的存在对调查区北部浮游有孔虫的属种分布所起的作用不应忽视。  相似文献   

14.
西沙群岛石岛碳酸盐X射线定量分析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利用X射线衍射分析技术测定碳酸盐岩石中碳酸盐的矿物成分及含量是目前研究碳酸盐最有效的方法.本文根据西沙石岛碳酸盐矿物组成的具体情况采用了“直接比较分析法”,用积分强度测定文石和低镁方解石或高镁方解石的含量百分比,用方解石的特征峰所在位置确定方解石中MgCO_3含量,对西沙石岛碳酸盐进行了比较全面的定量分析测定,并取得了较好的结果,从而为西沙礁相沉积作用、地球化学、年代学等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有价值的资料和数据.  相似文献   

15.
无机碳酸钙胶结物的同生沉积沉淀作用是普遍的,在现代和古代海洋两种环境中容易识别。但是碳酸钙的同生沉积沉淀或限于与生物礁裂隙伴生的胶结物饰边和充填物或呈海底结壳的胶结物厚度很少超过几毫米。尽管元古代普遍存在厘米级(或更大)结晶碳酸钙胶结物直接沉淀在海底,但未曾在显生宙得以证实。元古代海水显然是碳酸钙高度过饱和,结果块状碳酸钙胶结物直接沉淀在海底。当时海水的碳酸盐饱和度降到显生宙的碳酸盐饱和值,该过程可能一直延续到元古代末。无机碳酸钙一般呈结壳和胶结物产于晚二叠世生物礁相中,因而Grotzinger…  相似文献   

16.
自动电位滴定仪高效高精度测定海水碱度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研究海洋碳循环和海洋碳酸盐系统,需要测定样品的碳酸盐碱度。利用电位滴定仪(万通~(?)798MPT Titrino)配合软件tiamol.1检测了海水总碱度。根据碳酸盐解离常数计算出了海水碳酸盐碱度,相时标准偏差低于0.1%(±2μmol/kg),单个样品用量约25 mL,检测时间约9 min。实验结果表明,用自动电位滴定仪测定海水总碱度速度快,精度高,方法可行。  相似文献   

17.
王成厚 《海洋学报》1987,9(2):174-182
本文对1983年中太平洋锰结核调查中所取的10个站沉积物、间隙水以及表层上覆水体等样品,进行了沉积物固相Ca、Mg、碳酸盐含量以及间隙水和上覆水体中Ca2+、M2+等项的测定,并与东海陆架区某些有关资料进行对比,以探讨Ca、Mg的分离、聚集及过程的制约因子和机制等问题。结果表明,测区沉积物Ca、Mg的分离和聚集与水深制约有密切的关系。在固相与水相之间的关系上,从水相中Mg2+优势转变为沉积物固相Ca优势的过程事实上就是Ca、Mg分离与聚集的质变过程,其原因与Ca、Mg碳酸盐的溶解度有关。文章着重探讨了间隙水与上覆水体之间的分离、聚集关系和环境pH对过程的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8.
南沙群岛海区晚第四纪深海碳酸盐沉积作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根据5个柱样分析,讨论了冰期一间冰期碳酸盐沉积作用变化,南沙海区碳酸盐旋回在3500m以浅表现为大西洋旋回,源于冰期陆源碎屑物质的稀释作用,相反,在3500m以下出现太平洋碳酸钙旋回,文中根据浮游有孔虫的溶解指数和种属数量讨论了冰期-间冰期溶解作用变化。  相似文献   

19.
南海中部海水中的碳酸盐体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作者通过测定海水样品中的pH值和总碱度,结合温、盐、深资料,计算了南海中部海水中碳酸盐体系的各组分(HCO3-、CO32-、CO2、ΣCO2和Pco2),并对其分布特征进行了初步的分析.同时也估算了调查海区中方解石和文石的饱和度(Ω).表层海水中Ω方和Ω文分别约为5.8和3.9.方解石和文石的饱和深度分别出现在2200m和1200m左右.调查海区中碳酸钙的溶跃层可能出现在3000-4000m的水层之间,其相应的方解石饱和度约为0.78.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南海北部不同海域铁锰结核中常微量、稀土元素的赋存特点及其富集机制,采用化学淋滤法提取南海北部上陆坡、下陆坡、深海盆3个区域铁锰结核的碳酸盐相、铁锰氧化相、残渣相组分,测定了常微量元素、稀土元素含量,揭示了不同相的元素赋存状态及其意义。Fe-Mn-(Cu+Co+Ni)判别图表明,上陆坡铁锰结核属于与冷泉流体相关的水成成因类型;下陆坡区和深海盆的铁锰结核形成环境相似,属于典型的水成成因类型。结核中K、Ca、Na、Mg、Sr主要富集在碳酸盐相,Fe、Mn、Ni、Cu、Zn、Pb主要赋存在铁锰氧化物相,Al、Ti和Mo主要出现在残渣相。常微量元素赋存状态变化受多种因素影响,钙质生物生产力的强弱和钙质生物碎屑的稀释作用是影响铁锰结核中碳酸盐相态元素变化的重要原因。铁锰结核的稀土元素主要富集在铁锰氧化物相,其次在碳酸盐相,而在残渣相的相对含量极少。不同海区铁锰结核稀土元素进入碳酸盐相的成因和机制基本相似,下陆坡和深海盆铁锰结核残渣相稀土元素配分模式相似,而与上陆坡铁锰结核的明显不同,残渣物质的来源、结核生长环境的氧化还原状态差异是主要影响因素。研究成果可为深入研究铁锰结核的元素迁移与转化、成矿作用与成矿物质来源及其相关的沉积环境、资源潜力评价等提供重要的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