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航空航天方法在现阶段可以相当可靠地区分出地质体遥感图像及与其相适应的、反映不同类型地貌构造的、景观(景观图像)与地形上的形态异常。因此,根据航空航天照片解译及其景观解译发现的地质体遥感图像和景观图像,可以用来作为区分地壳构造新信息的原始资料。区分图像的客观性是通过使用不同季节、不同时相、不同光谱波段的航天照  相似文献   

2.
王华林  王纪强 《测绘通报》2012,(Z1):276-280
根据卫星遥感影像色彩、色调异常、构造地貌、水系和纹理特征,提炼了活动构造遥感地质解译的垂直错动标志和水平错动标志,进行了沂沭断裂带北段的活动构造遥感地质解译,编制沂沭断裂带北段的遥感地质断裂构造解译图,实现了活动构造遥感地质解译的野外地质考察与检验,初步确定沂沭断裂带北段断裂的空间分布和断裂的活动性。沂沭断裂带北段活动构造遥感地质解译与检验的实践证明,具有周期性、视野宽广和信息丰富的遥感数据和便捷快速的图像处理技术,在断裂构造探查和活动性鉴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江汉-洞庭盆地及华容隆起新构造运动特征遥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江流域基础地质遥感调查与监测,采用2000年左右获取的1:25万Landsat ETM图像进行地貌、第四纪地质和新构造遥感调查与研究.针对洞庭湖重点区,采用航片、ALOS、SPOT等高分辨率数据进行1:5万详细遥感调查.通过调查与综合分析认为:江汉-洞庭盆地为-燕山晚期至新生代形成的断陷盆地,总体处于沉降状态,盆地内部因差异抬升作用形成华容次级隆起,从而在山区广泛沉积了河湖相、冲洪积相及山麓相的第四纪沉积物,盆地内部第四系基本为连续沉积.江汉-洞庭盆地周围隆起区则呈间歇性抬升.新构造运动主要表现为隆起与拗陷、掀斜和断裂等几种形式,其构造沉降与周边山体隆升主要受盆地边缘和盆地内部断裂的控制.  相似文献   

4.
在西藏雅鲁藏布江中游要修建一大型水利工程,都需要先查明工程地区的地质情况,对基底稳定性做出评价、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地质依据。为此运用遥感与GIS技术对雅鲁藏布江区域进行遥感地质调查,本文通过项目的实践研究,对遥感在区域地质调查中的遥感片种及谱段的选择、图像处理、解译标志的建立、构造断裂地层断层以及地质灾害等方面的解译以及GIS地质制图中需要注意的问题等方面的认识作了总结。  相似文献   

5.
内蒙古得尔布干森林沼泽区遥感地质解译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遥感技术在内蒙古得尔布干森林沼泽区开展地质解译研究。试图通过选择适合该区特点的遥感图像,在宏观地质解译基础上对区域构造展布特征有其控矿规律进行重点研究,进而预测贵重金属(Au、Ag)及有色金属(Cu、Pb、Zn)成矿带,为区内新一轮国土资源大调查提供一些有参考价值的遥感地质信息。  相似文献   

6.
本文扼要地叙述了X波段合成孔径机载侧视雷达(SLAR)图像的基本特点及其主要解译标志,在新疆东部半覆盖或全覆盖干旱戈壁地区,借助雷达图像对诸如褶皱、断裂、环形构造及隐伏地质构造所具有的独特解译效果,提高了工作区地质构造研究程度,并提出了库姆塔格沙垄是正在隆起的新构造的观点。本文是根据笔者及地矿部地质遥感中心张雍、齐译荣等共同研究的成果编写而成。  相似文献   

7.
遥感图像可以从宏观上反映活动断裂的空间展布规律和构造特征。在区域地质特征分析基础上,采用数据预处理、信息增强和数据融合等图像处理方法,提高了遥感图像的清晰度和可解译程度;根据遥感图像光谱特征和几何特征建立断裂构造带解译标志,进行断裂构造带及其活动性解译;结合野外调查,对麻城—团风断裂带进行了宏观分析和分段性活动的初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麻城—团风断裂带可按其控制力强弱分为北、中、南3段,北段图像线性特征明显,断裂解译标志显著;中段断裂控制力减弱,图像线性特征较模糊;南段为隐伏断裂。遥感技术在麻城—团风断裂带活动性调查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特别是高分辨率遥感图像和遥感图像处理技术的应用不仅可以加快调查进度,还能为实地调查提供指导信息,从而显著提高调查效率与精度。  相似文献   

8.
为了对境外地质矿产勘查开发提供遥感信息支持,在综合前人研究成果及野外验证基础上,对塔吉克斯坦帕米尔地区的地质和构造特征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根据不同地质体的特征影像,对照"资源一号"(ZY-1)02C星遥感图像中所显示的地貌景观、色调及纹形等,建立了塔吉克斯坦南部地区主要沉积岩、变质岩和侵入岩以及断裂构造、褶皱构造和环形构造等的遥感解译标志;通过对ZY-1 02C星的全色/多光谱相机(P/MS)和全色高分辨率相机(HR)数据的遥感地质解译效果对比,认为P/MS数据中地质体的色调差异更为明显,易于建立区域构造格架、开展岩石大类解译;而HR数据所反映地质体的微地貌、纹理及细节更为清晰,易于进一步识别各类岩性及小型构造,尤其对碎屑岩的粒度、层状构造类型、第四系、矿业活动以及特殊成分的岩石等具有较好的反映。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基岩区航天飞机成像雷达(SIR-A)图像的解译,对影响成像雷达图像的地物几何形状(坡度、坡向)、表面粗糙度及地物物理电学特性等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探讨了基岩区成像雷达图像地质解译的特点,利用SIR-A图像发现了在其它遥感图像上难以显示的川里环形(帚状)构造,结合区域成矿地质条件,对研究区内隐伏岩体、隐伏矿床作了预测。  相似文献   

10.
长期以来,遥感地质解译过程中确定各地层单元相对时代很难脱离已有地质资料单独依赖遥感影像进行判断。在地质资料较少、野外工作开展困难的情况下,地质构造的解译、成矿有利地段的圈定也会受到很大限制。针对此问题,以我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北山地区为研究区,首次采用"构造层次理论",梳理分析利用Landsat8和高分二号(GF-2)卫星影像解译的区域性构造和小型构造,划分研究区的构造层次。通过对研究区构造层次的研究,一定程度上实现了仅依靠遥感影像和有限的地质资料,掌握地层相对时代、构造事件和成矿有利地区等信息,为遥感地质解译工作和发挥国产GF-2卫星高空间分辨率的优势提供新的思路;同时也为解决境外遥感地质工作中遇到的基础地质资料收集困难、实地考察成本较高以及基础地质工作程度薄弱等问题提供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