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简述控制测量数据的自动处理,阐述程序软件包系统的建立,及其特点,采用统一格式的数据文件,将多种测量计算内容有机地联接起来,很大程度地实现多计算项目之间数据自动转移。系统功能不断补充,扩大,逐步齐全、完善、提高工作效率和可靠性。细述程序软件包系统中导线控制测量数据的自动处理程序的编排和应用技巧。  相似文献   

2.
在建筑工程竣工规划验收测量中,按照规划审批的要求,需要测量建筑物之间的距离(四至距离)、建筑物高度、面积;但现代建筑物结构越来越复杂,规划主管部门审批要求越来越严格,对于测量人员来说,需要外业采集大量的数据,用常规测量方法已经很难满足要求。运用全站仪的免棱镜测量技术,结合其内置的对边测量程序,可以保证外业测量数据的精确性、可靠性。  相似文献   

3.
基于VB6的GPS数据实时通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实现GPS测量数据的实时处理,更好地为各种自动化形变监测服务,必须首先解决GPS测量数据的实时传输问题。基于此,在研究VB6.0中MSCOMM控件属性及方法的基础上,通过编制串口通信程序,成功实现了GPS接收机与微机间的实时数据通信。  相似文献   

4.
陈伟康 《测绘科学》2015,40(1):113-116
断面测量在道路施工和一些需要利用断面数据计算土方的工程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为提高断面测量数据处理的效率,文章采用Visual C++编程语言,编制了可以根据特定需求处理断面测量数据的程序。实践证明,该程序较好地提高了断面测量数据处理的效率和精度,可以为断面测量数据程序化处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本文编写了PC—E500与微机之间的通讯程序,对程序中的变量及参数进行了说明;并给出了实现通讯的具体方法和注意事项,该程序对于实现测量数据的自动处理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全站仪在铁路测量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站仪在铁路测量中的应用段振松全站仪集电子经纬仪、光电测距仪、数据记录模块(或电子手簿)于一体,不仅能自动记录、存贮和传输观测数据,通常还在主机内固化了一些外业常用程序,例如斜距改平、高差、导线座标推算、高程传递、放样、测站设置以及一些参数的自动计算...  相似文献   

7.
导线测量数据的预处理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针对电子手薄和全站仪自动记录功能在导线测量应用中存在的瓶颈问题,提出了导线测量数据预处理的思想,着重探讨了导线测量中自动记录的方法及其数据格式和预处理程序的功能。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利用当前年份精准的、测量入库的大量矢量地块面状图层更新旧有已发生边界变化的行政地域界线面状图层的方法;同时研究了大量地块数据空间降维排序、多种相邻关系判断以及多面或有内洞的行政地域面拆解处理等方法。当本宗地块凸出到临宗时,进行本宗村、镇图形扩张,相邻村、镇发生内陷等动态拓扑操作。该方法预先排除了大批量无需处理的地块数据,集中处理相交的地块和地域面,速度快、准确性较高,能防止程序内存溢出。  相似文献   

9.
基于全站仪观测数据的三维平差模型及数据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珍  徐景田  孙华 《测绘工程》2009,18(3):40-44
建立基于全站仪多维观测数据的三维网平差模型,用VisualBasic语言编制计算程序,使其自动完成控制网的平差,解决实际应用中全站仪采集数据和成果处理中存在的问题,指导测绘生产,使全站仪更方便地用于地形控制测量、工程控制测量等测绘工程中。  相似文献   

10.
结合工程实践,尝试利用GPS—RTK采集平断面数据,内业数据处理采用自编程序、Excel2003和SLcad相结合,通过数据转换,成功实现了平断面测量的内、外业一体化作业,提高线路测量的功效,该方法对电力设计院等进行平断面测绘作业的部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美国加州天宝(Trimbe)导航定位公司最近推出一种新的模块,作为三角架数据采集系统测量程序4.0现场数据采集软件。这种模块,可为该公司开发的光学测量系统和GPS测量系统提供支持,这一模块和水准测量模块都设计成工作流程序,以供外业测量工作人员使用。该模块适用于光学测量系统和GPS测量系统这两种配置。总站支持自动传输站,而综合测量选择方案则支持具有GPS测量仪器的测站或具有无线电遥控装置的总站。水准测量模块可对该公司开发的DiNi系列数字水准仪提供直接支持,并可对控制器提供现场数据存储,使一个人就能进行三角测量。  相似文献   

12.
一、引言为了深入地开展大地测量各方面的科学研究,在国家测绘局和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各级领导的支持和关怀下,我们从1987年10月开始,着手建立崇阳多功能大地测量标准试验网(简称崇阳试验网)。经过两年多的时间,我们尽可能地利用了最先进的技术设备和最完善的观测程序,先后完成了三角测量、水准测量、距离测量、天文测量、重力测量、高度角测量、GPS测量和近地面气象要素测量等野外观测工作,获得了大量的精密测量成果。为整体大地测量、三维大气折射模型以及其它科学研究课题提供了重要的数据;为GPS系统的定位精度及常规大地测量的仪器检验提供了良好的野外检验场地。  相似文献   

13.
在金属矿山井下测量生产实践中,经常会遇到罗盘仪测量计算数据处理问题。由于其计算公式较为复杂,计算量大,手工计算不仅烦琐,而且常常出错。因此,本设计针对以上问题应用Visual Basic6.0编程语言,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编写矿山井下测量数据处理程序。程序采用多重窗体界面,界面清晰、易懂。程序对输入数据进行自动化处理,输出数据格式符合常用测绘软件(南方CASS)数据格式要求,能减轻金属矿山地采测量工作者内业处理数据负担,提高工作效率,具有一定的广泛性、实用性。  相似文献   

14.
魏进祥 《测绘通报》2003,(11):38-41
采用全站仪通过测量球罐上规定目标点的距离和角度来计算球罐半径,避免原有方法劳动强度大,安全性差,测量精度不易保证,易受球罐表面附件影响的弊病。阐述球罐半径的数学模型和测量程序以及标定球罐容积的不确定度,通过测量数据论证测量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5.
采用Autolisp[1]及VC++[2]语言编程,按照测量平差[3]的传统模式,在计算机屏幕上绘制控制网草图,用类似于在草图上标注已知数据和观测数据的形式输入数据,然后进行平差计算。程序的使用直观方便,操作简单,容易掌握。本程序能对各种类型的控制网进行严密平差及方差分量估计,并输出平差后的各种信息。  相似文献   

16.
在合众国整个土地测量中引入统一的坐标系统已很急需一个文件,但是现有大地控制网的加密是既耗资又费时的。国家海洋测量局(NOS)提出了一个和常规地面测量方法精度相当而成本少一半的摄影测量控制加密系统。为了更好地为土地测量员的需要服务,NOS提出的系统包含有一个独特的计算程序,能获得加密点的两个大地坐标和在一对可通视点之间的距离、方位角和高差。最近在爱达荷州Ada县使用NOS系统得到346个加密点的精确坐标。这一计划表明用摄影测量的方法能加密被确认的三角测量控制网,而在精度和大量节约时间、经费方面权衡已显得不重要了.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介绍竣工测量工作的作业方法和规范要求,结合当前北京市竣工测量外业测量和内业计算的具体方法,针对传统内业数据处理方法的缺陷,提出了一种竣工测量数据预处理程序,详细介绍了此程序的的总体设计作业流程以及实现的功能。最后,本文提出此程序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并对程序的系统化设计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8.
基于森林模型参数先验知识估算高分辨率叶面积指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静宇  王锦地  石月婵 《遥感学报》2020,24(11):1342-1352
目前,估算高分辨率叶面积指数LAI(Leaf Area Index)的常用方法是采用大量地面测量数据和遥感数据建立统计模型,再用统计模型估算LAI。然而,与农田地面测量实验相比,森林地面测量实验获取的观测数据更加有限,这使得基于统计模型的森林高分辨率LAI的估算精度低,难以满足应用需求。为此,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森林模型参数先验知识、使用森林研究区少量的LAI地面测量数据和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数据估算森林高分辨率LAI的方法。首先,获取全球20个森林实验区的LAI地面测量数据和NDVI数据,建立LAI-NDVI统计模型并提取森林模型参数的先验知识。然后,以一个新的森林站点Concepción作为研究区,将该研究区的数据分为建模数据和验证数据两个部分。使用研究区有限的建模数据对森林模型参数先验知识进行本地化校正得到优化模型,优化模型用于估算森林高分辨率LAI,使用验证数据评价LAI的估算精度。同时,选取了Camerons站点、Gnangara站点、Hirsikangas站点评价本文方法的LAI估算精度。使用地面测量LAI验证基于森林模型参数先验知识估算高分辨率LAI的结果精度,经验证4个森林站点的均方根误差分别为0.6680,0.4449,0.2863,0.5755。研究结果表明:在仅有少量观测数据时,采用本方法能有效地提高森林高分辨率LAI的估算精度。因此,本方法可为森林高分辨率LAI的遥感估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基于三角高程测量的原理以及误差分析,提出了用三角高程测量代替四等水准时,不必保证前后视距相等,也不必进行对向观测,只利用球气差改正程序进行高差改正,就能提高精度和效率,并以实测数据为依据说明了其可靠性和高效性。  相似文献   

20.
本通过用计算机语言编制数据通讯程序.并通过对全站仪和计算机通讯参数的设置,实现全站仪与计算机之间数字测量数据的传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