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广东省雷电灾害易损性分析与风险区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1996—2014年广东省雷电灾害事故统计数据、1999—2014年广东省闪电定位资料和广东省各地国民生产总值和人口数量,选取地闪密度、雷电灾害频数、经济(GDP)损失模数、生命易损模数、雷电灾害经济损失、雷电灾害人员伤亡等6个因子作为广东省各市雷电灾害易损性评估指标,对全省21个地级各市进行雷电灾害易损性风险评估,结合GIS方法对全省各地按行政区域进行雷电灾害风险区划,为各地科学、有效地做好雷电灾害防御规划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北京市自然雷电与雷电灾害的时空分布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郭虎  熊亚军  付宗钰  扈海波 《气象》2008,34(1):12-17
利用1995-2002的LIS/OTD卫星雷电资料(以下称自然雷电)及1995-2005年北京市18个区县的雷电灾害资料,对北京市自然雷电和雷电灾害的时空分布特征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北京市雷电灾害的日变化与自然雷电的日变化趋势大体一致,两者不一致处主要与人们的出行生活规律以及电子设备与仪表的启用、关闭等有关.雷电灾害与自然雷电的季节变化大体一致,春、秋、冬三季较少,夏季较为集中.北京市自然雷电与雷电灾害的区域分布很不一致.自然雷电较多的北部偏远郊区雷电灾害并不频繁,相反,自然雷电较少的城区反而是雷电灾害的多发区域.结合北京市各区县的人口和经济资料进一步分析表明:自然雷电只是北京市雷电灾害的致灾因子之一,北京市雷电灾害的发生还受到人口密度及经济特征等因素的制约.  相似文献   

3.
北京市雷电灾害易损性分析、评估及易损度区划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1995—2005年北京市18个区县的雷暴日和雷电灾害统计资料, 结合北京市的经济和人口密度特征, 提出了雷暴日数、雷电灾害频度、生命易损模数及经济易损模数作为北京市雷电灾害易损性评估指标, 并在此基础上, 给出了北京市雷电灾害易损度评估结构。采用4级分区法对上述雷电灾害易损性评估指标进行了分级, 并赋予各等级如下定值:极高级为1.0, 高级为0.8, 中级为0.5, 低级为0.2。将北京市18个区县按照4个雷电灾害易损性评估指标的所属等级获取相应等级值, 将各区县4个评估指标的等级值累加, 得到平均值作为雷电灾害易损性评估的评价指数。最后通过对北京市各区县雷电灾害易损性进行综合评估, 并利用4级分区法形成北京市雷电灾害易损度区划。结果表明:城区和丰台区为雷电灾害极高易损区, 海淀区、朝阳区、昌平区和石景山区为雷电灾害高易损区, 延庆县、大兴区、门头沟区和平谷区为雷电灾害低易损区, 其他区县为雷电灾害中易损区。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福建古雷国家级石化基地建立区域雷电灾害风险评估模型,计算各子区域内的雷电灾害风险值,得出各子区域的风险分布情况和风险等级,对区域进行雷电灾害风险区划;在此基础上对项目现状及未来规划建设情况提出相应的雷电灾害风险管理建议,确保防雷装置合理,提高项目区域内人身安全,减少因雷电灾害造成的经济财产损失。  相似文献   

5.
1998-2004年中国雷电灾害特征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利用1998—2004年全国雷电灾害资料,对雷电灾害时空分布特征及其造成的损失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中国雷电灾害次数呈逐年波动增长趋势;夏季是中国雷电灾害发生最多的季节,占全年雷电灾害的66%;雷电灾害地理分布总体为南多北少;雷击造成人员伤亡事故和社会经济损失的分布具有明显的区域性;电力和通信行业受雷灾的比例最大。  相似文献   

6.
根据 2007-2011 年浙江省雷电灾害事故调查资料、浙江省地闪监测资料,选取地闪密度、灾害频数、经济(GDP)损失模数、生命易损模数、雷灾经济损失、人员伤亡等作为浙江省各市雷电灾害易损性评估指标,对浙江省各市进行雷电灾害易损性综合评估,并结合 GIS 方法对浙江省进行了雷电灾害易损性风险区划,为有针对性做好防御雷电灾害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电子信息系统雷灾风险评估方法   总被引:3,自引:5,他引:3  
灾害是一种风险,防治灾害就是管理并降低或者消除风险。需要正确认识和评估风险,对于雷电灾害来说就是开展雷电灾害风险评估,进而实施合理的雷电防护。因此,雷击风险评估是防雷设计工作之前的最重要的环节,为了全面、具体实施全方位的雷电防护提供客观、准确、科学的依据,本文针对电子信息系统雷电灾害的特点,在详细分析各种灾害成因的基础上,通过理论计算,提出了对雷电灾害进行风险评估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根据雷电灾害风险评估工作的经验,以及对雷电灾害风险评估技术的深入研究,开发出了雷电灾害风险评估计算软件。该软件根据不同的条件参数,可以自动计算并输出项目雷电灾害风险评估计算过程和参数表格等,给雷电灾害风险评估工作带来了便利,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准确度。  相似文献   

9.
针对目前国内雷电灾害事故鉴定还没有相应技术规范标准和统一操作方法的现状,结合近5年十堰市气象部门在辖区内所开展的雷电灾害鉴定工作实际,简述了雷电灾害鉴定前的五项调查内容;从事故定性、雷电类别定性、雷电灾害过程分析、雷电灾害吻合分析等方面,介绍了雷电灾害调查结果分析方法;最后,指出了雷电灾害鉴定符合法定程序必须达到的三个要求。  相似文献   

10.
根据延安市13个县区1990—2010年雷暴日和2002—2010年雷电灾害统计资料,结合延安经济和人文环境特点,将雷暴日、雷电灾害频度、经济易损性以及生命易损性作为延安市雷电灾害易损性评估指标,采用分区法对13个县区的雷电灾害易损度进行区划。结果表明:延安市雷电主要发生于6—8月,平均每年发生雷电灾害3.78次,宝塔区、子长和延长为雷电灾害极高易损区,其中宝塔区易损性最高,延川、甘泉、富县、黄龙为低易损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