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2 毫秒
1.
东昆仑中带找寻五龙沟式金矿的思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总结五龙沟地区金矿化特征,提出了在东昆仑中段构造--岩浆带(昆中带)找寻类似金矿的找找思路  相似文献   

2.
贵州天柱磨山─油麻坳金矿化带地球化学特征及成矿作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贵州天柱磨山油麻坳金矿化带地球化学特征及成矿作用*张杰余大龙李明琴张先煜杨勇俊(贵州工业大学资源工程系,贵阳550003)关键词金矿化带金矿地球化学金矿成矿作用黔东天柱本文主要研究了黔东天柱磨山—油麻坳金矿化带内主要类型岩石矿石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  相似文献   

3.
义兴寨-辛庄金矿位于五台山-恒山成矿区北中部的恒山南麓,在不大的范围内集中了与中生代构造-岩浆热液作用有关的几种类型金矿床和广泛的砂金矿。义兴寨-辛庄脉状金矿床目前是山西最大的黄金工业基地。上世纪七八十代在该区查明的金金属储量已近采空,通过对该金矿的地质调查与储量核实,发现该矿深部具有成矿远景。  相似文献   

4.
山西五台山太古宙绿岩带金矿成矿系统初论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山西五台山太古宙绿岩带同构造初生型金矿床发现三种类型:条带状铁建造型,层控浸染型和含金石英脉型,这些类型的金矿床主要分布在五台山中央韧性剪切带一侧,具有太古宙绿岩带金矿的典型地质特征,可概括为火山喷气-变质热液叠加的层控矿床或再造的层控矿床,它们共同构成五台山太古宙绿岩带Fe-Au-Cu矿床成矿系统。  相似文献   

5.
五台山地区韧性剪切带型金矿成因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刘志宏  王安建  许虹 《矿床地质》1997,16(4):349-364
五台山地区韧性剪切带型金矿分布于晚太古代碰撞造山带中,与世界许多太古宙绿岩带型金矿具有相似的特征。研究表明:成矿流体的δ18OH2O=-2.1‰~4.9‰,δD=-69‰~-112‰,蚀变碳酸盐矿物的δ13CPDB=-2.0‰~-1.4‰,δ18OSMOW=10.0‰~20.0‰;载金黄铁矿的δ34S=-3.7‰~5.6‰。成矿前流体具有中—高盐度,成矿期流体以富含CO2、近似海水的δ18O和海相碳酸盐的δ13C值,成矿后流体具有较高的盐度及可变的δ18OH2O、δ13C值。这种金矿成矿流体很难与某单一流体源相对应,它反映的多是变质流体与海盆地铁镁质岩石在成岩过程中饱含的热卤水混合的结果。综合有关资料,提出本区韧性剪切带型金矿形成于太古宙末期汇聚型地球动力学背景下的弧-陆、陆-陆碰撞过程中,金矿化作用和分布受碰撞构造边界的大规模逆冲型韧性剪切带控制。  相似文献   

6.
彭大明 《黄金地质》1995,1(4):38-42
概述了晋东北(恒山-五台山)金成矿区的地质特征,总结了成矿规律,探讨了成矿因素,阐明了帚状剪切带控金的论点。  相似文献   

7.
山西五台山地区照山一带基岩地球化学异常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通过五台山地区典型地段-照山一带基岩地球化学测量及异常特征的研究,并结合区域地质,构造等特征的综合分析,提出Au,Ag,Cu,Bi,As为区域金(铜)矿地球化学勘查的最佳指示元素组合;确定出三个较为重要的矿化带:一个是下龙宿沟-上龙宿沟铜-金矿化带,另一个是土岭铁建造金矿化带,第三个是台峪口金异常区;  相似文献   

8.
安徽省贵池铺庄金矿地质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国光  应祥熙 《地球学报》2002,23(3):213-216
铺庄金矿是近几年在铜陵-贵池成矿带中发现具有较大找矿前景的独立斑岩型金矿床。硅化、绢云母化、绿泥石化流纹斑岩型金矿是本矿的主要金矿类型。文中着重介绍铺庄金矿的地质背景、矿化特征、矿石类型,并对其成因作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9.
山西五台山太古宙绿岩带同构选初生型金矿床发现三种类型:条带状铁建造型。层控浸染型和含金石英脉型。这些类型的金矿床主要分布在五台山中央韧性剪切带一侧,具有太古宙绿岩带金矿的典型地质特征,可概括为火山喷气-变质热液叠加的层控矿床或再造的层控矿床,它们共同构成五台山太古亩绿岩带Fe-Au-CU矿床成矿系统。  相似文献   

10.
山西义兴寨金矿床是五台山-恒山金矿集区内最为典型的金矿床,也是山西省最大的金矿床.矿区产出有4个角砾岩筒,与金矿的形成具有紧密的联系.然而,有关该矿床角砾岩筒的形成时间和机制的研究十分欠缺,角砾岩筒与金矿化的关系仍不清楚.通过对角砾岩筒内的矽卡岩角砾中的石榴石和切割角砾岩的石英斑岩中的锆石开展了LA-ICPMS原位U-Pb同位素分析,结果表明角砾岩和石英斑岩的形成时间分别为140±2 Ma和141±1 Ma,从而精确限制了角砾岩筒的形成时间.以上研究表明,义兴寨矿区4个角砾岩筒的形成时间与石英斑岩侵位时代和金矿形成时间完全一致,表明角砾岩筒是岩浆分异的气液流体导致围岩发生隐爆而形成,而金矿化也可能与岩浆释放的热液流体直接相关.   相似文献   

11.
五台山—恒山绿岩带型金矿床的时空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五台山-恒山绿岩带型金矿床可分为同构造晚期初生型和构造期后再生型金矿床二类。不同类型金矿床出的构造环境,地质地球化学特征明显不。初生型金矿床空间2发布主要受NEE向的韧性剪切带控制,而构造期后再生型热液金矿床受控于NWW向的脆性断裂。金矿的成矿期有三期,新太古代末期,古元古代晚期和燕山期。  相似文献   

12.
郑学正  关鸿 《岩石学报》1996,12(3):424-433
大水清金矿带是华北克拉通中有代表性的改造型绿岩金矿之一。它产于前东武纪绿岩地体中安家营子石英二长岩体内外接触带附近的剪切带中。金矿化交代主要受后阶段张性脆裂控制,而剪切带早阶段韧性剪切作用无明显矿化交代,后者主要为成矿交代提供有益的江游交代构造环,境即成矿交代蚀变作用和剪切带同步的两阶段演化模式。大水清金矿带的交代作用有四个阶段:即用长石化阶段,绿泥石化阶段,黄铁绢英岩化和石英-硫化物阶段以及石英-碳酸盐化阶段。第三阶段由五个亚阶段组成:即黄铁绢英岩化和强硅化-强黄铁矿化,石英-多金属硫化物交代,石英-贫扶矿充填交代和细粒黄铁矿充填交代。其中前四个亚阶段是本区金的主要成矿期.当韧性剪切转化为张性脆裂时产生的骤然扩容和伴随发生的交代体系转变为富硅体系的钾交代和石英-硫化物交代是金矿成矿的关键。本文还研究和探讨了该金矿成矿交代流体的性质及交代的物理化学环境。  相似文献   

13.
胡家沟金矿是川西北地区重要的金矿类型-微细浸染型,通过对矿区地质特征、金矿化蚀变特征及控矿规律进行分析,认为区内成矿地质条件好,有较好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14.
田永清  余克忍  常向阳 《地球学报》1997,18(Z1):191-193
五台山绿岩带中各种类型金矿化是地壳演化不同阶段的产物,在成矿作用和矿质来源诸方面均存在着明显的区别。而这些,完全可以通过矿物和岩石普通Pb同位素的组成、构造-化学模式和同位素示踪等分析而获得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5.
皖南泾县乌溪地区金矿成矿条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惠华  朱宁 《安徽地质》2004,14(1):30-32
乌溪地区上志留统太平群地层中近来发现有较具规模的金矿(化),使在志留系地层中找金矿有了新的进展,本文试图通过对该区地质概况和金矿化特征的介绍,对金矿成矿条件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6.
贵州黎平水口地区金矿化特征明显,矿化类型多样,控矿构造规模大,具有较大的找矿潜力。本文简要阐述区内成矿地质条件、矿化地质特征及其矿化控制因素等,分析总结金矿化类型及其形成机理。  相似文献   

17.
广西红土型金矿基本类型及找矿前景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瑞湖 《广西地质》2000,13(1):29-36
广西红土型金矿是90年代初发现的一种新型金矿。文章通过对广西红色风化壳及红土型金矿分布的研究,依据含金红土类型及金矿源体矿化特征将全区红土型金矿划分为7种基本类型;并结合其成矿环境和控矿条件的剖析,认为广西红土型金矿具有较好的找矿前景,提出碳酸盐岩类、火山岩类及蚀变构造岩类红土型金矿是广西红土型金矿的主攻类型,主攻地区为桂西百色-平果、桂中横县-贵港、桂西南凭祥-崇左等地。  相似文献   

18.
总结了召河庙地区金矿的成矿规律,指出本区所发现的具一定规模的金矿(化)点在区域上主要集 分布于青灰窑子-大井-程二沟-东柜一线,矿体均为含金石英脉。容矿岩系为新太古代变质石英闪长岩、斜长岩花岗岩。成矿物质来源主要为古老的变质中基性深成侵入岩,即所谓广义的绿岩带。矿源岩中金物质的活化受深断裂作用、韧性剪切作用、退变质作用、变质流体以及岩浆热液的多重影响,其中以构造作用和岩浆热液最为重要。金矿的形成时期较长,主成矿时期在元古代。预测程二沟-白音查干-东柜一带为今后进一步寻找金矿的优选靶区。  相似文献   

19.
豫西柳林地区地表存在大面积矿化和明显的区域化探金异常。为确定深部金资源远景,在蚀变矿化带上进行了放射性γ测量和电测深物探研究。测量分析显示,金矿化带具有低电阻率、高极化率、高放射性γ组合异常特征,这一组合异常特征为该区良好的金矿找矿标志。通过地表放射性γ测量及采样分析,圈出地表金矿化异常带,再利用高密度测量推断其深部矿化,共圈定了5条矿化体,估算金资源量6458kg,预测其深部具有良好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20.
胶东中生代两期金矿化作用的对比研究及其意义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中生代,胶东地区存在燕山期和燕山晚期两期金矿化作用。燕山期金矿化与陆内碰撞(俯冲)的挤压地球动力学环境有关,形成中深石英脉型和蚀变岩型金矿床,以玲珑型和焦家型金矿床为代表,与区域花岗岩浆活动存在时间、空间和成因上的紧密联系。燕山晚期金-多金属矿化与陆内拉张火山裂谷带地球动力学环境有关,形成浅成蚀变岩型(或脉型)金-多金属矿床,以蓬家夼金矿床为代表,与青山期火山-岩浆活动有关。本就两期金矿化的成矿地球动力学环境、矿床地质特征、矿床稳定同位素特征等进行了详细的研究,指出燕山晚期金-多金属矿化作用是胶东地区与燕山期金矿化作用同等重要的成矿阶段。加强燕山晚期金-多金属成矿作用的研究,对于扩大胶东金矿床的找矿远景,保持胶东黄金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