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滕修波  闫丽凤 《山东气象》1996,16(A00):53-60
本文分析了介绍了“烟台市专业气象服务系统”三个分系统及若干子系统的运行环境、框架结构和功能效果。运行使用结果表明,采用先进的技术和设备进行专业气象服务现代化建设是提高服务质量和促进专业有偿服务深化发展 有效途径。同时对该系统的完善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  相似文献   

2.
省级公众气象信息服务业务系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适应公众气象信息服务的需求,提高公众气象服务的针对性、及时性与准确性,满足政府决策及社会广大专业用户的各类需求,改建和扩充了省级公众气象信息服务业务系统。系统包括 “12121”声讯子系统、手机短信业务子系统、公众气象信息服务分布式大型数据库、公众气象信息产品制作子系统和媒体气象信息业务子系统。分别从系统的设计思路、系统总体结构、各子系统功能及系统在投入使用后取得的效益等方面进行了概述。  相似文献   

3.
由省气象台负责研制的“专业气象服务系统”已于七月七日在省台通过技术鉴定。本系统包括专业气象服务及其管理两大部分,该系统由专业用户档案管理模块、专业气象检索服务模块、专项天气预报模块、灾害性天气历史个例库、危险天气警报服务模块构成,把服务和管理融为一体。对危险天气自动化输入、警报提示、各种预报、随机文件处理等都有一定特色和创新。整个系统设计合理、布局新颖、操作简捷,实用性强,对提高服务工作效率有很大推进作用。系统在同类研究中处于国内前例,为气象部门更好地加强服务工作,具有很好的应用和推广价值,得到专家们一致好评。  相似文献   

4.
在分析气象信息服务现状与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对智能专业气象信息融合与服务系统的设计思路、主要功能、系统组成等进行了初步研究.该系统的设计应以专业气象服务数据库与数据融合为基础,面向用户需求,建立个性化、精细化行业(专业)服务系统.系统主要功能应包括服务需求采集及识别与转换、用户气象灾害风险数据管理、气象服务信息综合显示、气象灾害监控与预警预报、专业气候分析与应用、信息智能分类服务、服务监控等,系统组成应包括气象服务信息采集及应用、行业服务数据库、产品生成与显示、气候分析与应用、业务监控、服务系统配置及管理、气象信息智能推送及服务等.  相似文献   

5.
1引言随着国家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各行各业对气象服务的需求与日俱增。面对新的发展机遇,我省各级气象台站天气预报自动化系统的建设、实施正不断趋于完善,这从根本上改变了专业气象服务的方式和流程。如何使气象服务产品经过深加工,满足专业用户的需求,并能快速准确地传送到用户手中,都是急待解决的问题。本系统正是针对这些问题研制设计的。2系统结构及功能系统分为基本信息采集、服务产品加工、自动分发、数据库4个子系统,各部分主要功能叙述如下:2.1基本信息采集子系统基本信息:与省台的实时业务网络互联,可随时采集各种气…  相似文献   

6.
客观计算气象专业预报服务经济效益,不仅是正确评价气象科技产品经济价值的重要前提.也是巩固服务用户、拓宽服务领域、促进气象专业有偿服务的基础。本文将服务经验和数学统计相结合。得出一种预报服务经济效益的计算方法。一、基本思路任何一种天气过程.一般都可分为强度不同的级别。没某种天气为W_n(n=1,2,3,…,n),则这种天气就可分为W_1,W_2,W_3,…,W_n 几种级别。如W_1=0,表示这种天气强  相似文献   

7.
辽宁省专业气象服务工作平台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介绍了辽宁省专业气象服务工作平台的总体结构,并对平台所包含的信息产品数据库、专业气象服务产品制作子系统、信息产品编辑子系统和服务信息反馈子系统进行了概述。平台的建设有效地规范了专业气象服务工作流程,可进一步提高服务产品的科技含量,并为省级专业气象服务业务系统的建设提供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8.
伊盟气象专业有偿服务起始于1982年,至今已整整走过了15个年头。15年来经气象服务人员的辛勤劳动,气象专业有偿服务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几个用户发展到近百个,收费从每年数千元发展到十几万元。多年的专业气象有偿服务表明,进一步树立事业心和使命感,是气象服务人员开创气象专业有偿服务新局面的重要条件,气象服务人员素质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服务领域的拓展及服务效益的好坏。因此,加强气象专业有偿眼务,关键是要加强服务队伍的建设,要有一支技术水平过硬、思想素质高的服务队伍。通过10多年的专业有偿服务工作,我体会到…  相似文献   

9.
近十年的专业有偿服务中,我们通过不断探索,不断总结,提出的体会是:完善气象服务系统,巩固和发展专业服务,必须加强服务的针对性,在专字上下功夫,把气象服务与社会各行业的需求紧密结合起来,气象工作才有活力.刚开始进行有偿专业服务时.我们没有考虑各行业的特点,事实上是以公益服务方式进行服务,其结果是进展缓慢,甚至艰难.为了深化专业服务的内涵,我们通过“听”、“学”、“改”的过程,再经过认识——实践——再认识的提高,收益不浅.所谓“听”,是走出门去听取广大用户和社会各行业、各部门灼需求、建议、意见,然后…  相似文献   

10.
灾害性天气个例库智能分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灾害性天气个例库智能分析系统是由基础数据支持子系统(数据层)、气象数据应用中间件子系统(服务层)和个例库综合分析业务子系统(应用层)3部分组成,综合运用HTML5 Canvas技术、数据库技术、GIS技术、高效可视化渲染技术等实现了气象灾害性天气个例的交互式录入、关键词查询与检索以及相关气象资料智能再分析等功能。文章针对系统的组成架构、个例库设计、功能特点等关键技术进行了重点探讨,并详细介绍个例库录入与查询、WebGIS组件、可视化渲染以及气象资料再分析等功能的设计和实现。系统投入业务运行结果表明,页面响应速度快、兼容浏览器性能佳、人机交互体验好,能够满足高效、智能、灵活的业务需求,在为预报员建立正确的预报思路、提升天气过程分析能力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基于省—地—县气象光纤通信网,采用B/S软件体系结构,建立安顺市暴雨个例数据库应用系统,实现安顺市暴雨天气个例档案、各种物理量及历史灾情的显示与查询、统计与输出等功能。系统基于Web方式,所有程序运行在服务器端,用户端不用安装任何程序,各部分功能设计均结合实际需求。自投入业务运行以来,在本地预报业务、气象服务、科研与管理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已成为一个实用性较强的业务服务支撑系统,有效提高了灾害性天气保障能力。  相似文献   

12.
我们开展气象专业有偿服务是从1985年4月贯彻国办发25号文件开始起步的,随着改革的深入,不断向深、广、细、实发展。服务领域由1985年的4个行业12个单位逐步拓宽到1988年的12个行业80多个单位,有偿服务收入也由6000多元逐步增加到50000多元。据1987—1988年统计,仅直接经济效益100多  相似文献   

13.
为满足气象服务的要求 ,采用 VB6.0和 VC 等语言和统计预报等方法开发研制了宝鸡市气候服务系统。系统由数据库、灾害性天气、预测方法、产品制作等部分组成 ,能够及时、准确地向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提供各类气象情报 ,决策咨询意见和优质的气象服务。系统客观化、自动化程度较高 ,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4.
决策气象服务是气象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提升决策气象服务水平,广州市气象局基于FAST平台和相关数据库建立决策气象服务业务系统。通过采用Postgre SQL数据库及分布式数据存储方案,Java语言开发及Java EE平台管理,并使用模块式设计,系统实现了决策产品制作流程化操作和一键式发布,做到了预报结论一致性、服务有痕迹和产品标准化,有效提高了决策气象服务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5.
杭州市人体健康生活气象指数预报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气气象条件是影响人体生理、心理感觉的一种重要因素。科学家发现,越来越多的疾病其实都与气候变化有关,杭州市气象部门开展医疗气象工作是在1988年开始的,统计了50万个病例的发病情况,总结了二十几种痢疾的发病率预报方法,并在杭州人民广播电台开辟了《气象与健康》栏目。1999年,杭州市气象局推出了杭州“都市气象”服务系列,将杭州市多发病、常见病气象预报方法升级、换代、优化成杭州市人体健康生活气象指数共16种。人体健康生活气象指数预报系统包括单个指数预报、复合指数预报、数据管理、气象资料曲线、指数资料曲线、系统参数、关于系统等7个模块。  相似文献   

16.
引言 苏州市气象台1982年起开展专业有偿服务,1985年建成天气警报服务系统。15年来服务范围由城市到农村,由室外到室内企业,由企业到新闻通信媒介;服务内容由中短期天气预报到行业预报指标,由一般天气的定时广播到复杂天气的跟踪广播,由天气预报到情况资料;服务方式由天气警报广播到168气象信箱、Fax和电话传真同时并举。1995年起经营电视天气预报中的广告业务,开辟了一条新的创收渠道。  相似文献   

17.
从上世纪80年代初期至今,气象科技与专业有偿服务已发展成为我区气象系统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九五”期间,我区气象科技服务与产业进入了稳步发展阶段,气象科技服务领域进一步拓宽,服务内容更加深化,初步形成了专业气象服务、电视天气预报广告、公众气象信息服务、手机短信息服务、大气环境评价、防雷检测与工程服务以及气球庆典  相似文献   

18.
文章阐述了基于B/S结构建立内蒙古三级决策气象综合服务系统的基本设计思路、系统功能和结构框架。系统包括气象灾情实时显示、天气气候敏感性分析、决策气象服务产品库与产品检索、多业务部门协同工作、决策服务产品综合加工、决策气象服务业务考核、后台管理和监控、决策气象服务门户网和手机APP共9个业务子系统;建立了决策气象服务产品制作的启动标准和阈值;技术上采用WebGIS、JAVAEE(J2EE)和面向服务的流程管理架构等关键技术;该系统为实现决策气象服务业务流程智能化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9.
自1985年国务院颁布气象部门开展气象专业有偿服务的文件以来,经过10多年的摸索和实践,气象专业服务的领域不断拓宽,服务的内容不断深化,服务的水平和质量也不断提高,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为了更好地适应市场经济对气象专业服务提出的要求,广西气象台于今年初进行了以拓宽气象专业服务为主要内容的事业结构调整,重新组建了气象信息中心,加强了专业服务力量,开展了“一条龙”服务,同时建立了新的运行机制,实行了目标管理,坚持“高起点、高效益、高奖励”的三高原则,从而给专业有偿服务注入了新的发展动力,调动了有偿服务人员的积…  相似文献   

20.
气象专业有偿服务是改革开放以来的产物,是气象部门走向社会、走向市场经济的重要标志,也是气象部门面向市场的一个主要窗口。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科学技术在飞速发展,人民生产、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现今的一些气象服务形式勿庸置疑地将被新的形式所替代。1 依托专业,多形式探索、发展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基层气象部门的服务形式已从过去较单一的片张式天气预报形式向多形式发展。如:“121”气象信息台、电视天气预报、人工影响天气、天气预警、“四防”检测、大型彩球服务等。各县站因当地的地理环境,经济发展水平及人们文化、生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