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兴安岭森林覆盖区植物化探找矿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前人在植物化探方面的研究成果,结合本区有色、贵金属矿化实际,选择了白桦树树干下部树皮为植物化探样品,进行了Au、Ag、Cu、Pb、Zn元素的测试.结果表明:①该区植物化探工作比土壤化探更具优越性;②白桦树树皮具有易采、易灰化的特点;③植物化探结果,可良好地反映出已知的Au、Pb、Zn矿化-蚀变带.用植物化探方法找矿,在该区具有良好的适用性和可靠性,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2.
江西银山多金属矿床发育南北不对称的矿化与蚀变分带。矿区南部的分带性较完整,从九区Cu(Au)矿化带往南依次为银山区Cu-Pb-Zn矿化带、含银Pb-Zn矿化带和南山区Pb-Ag矿化带,形成了相应的矿物共生组合及演化序列。矿化作用发生在成矿热液的缓慢演化过程中。九区Cu(Au)矿化带北侧的九区Zn-Pb矿化带,是在物理化学条件急剧变化的热液体系中,各种矿物在溶液浓度同时达到饱和或过饱和后快速沉淀的产  相似文献   

3.
耿文辉 《矿产与地质》1995,9(2):102-106
浙东火山岩型银矿床成矿作用与浙东地区火山岩浆活动演化有着密切的关系,认为具有高丰度值的火山岩浆是成矿物质来源,其矿东地质成因属浅成低温火山岩浆混合热液贵金属矿床。建立银矿床蚀变矿化模式:分为硅化带(Au、Ag、Zn、Ba)、富银带(Ag、(Au)1Pb、Zn、Mn、Sb)和贱金属带(Cu、Pb、Zn、(Ag))三部分。  相似文献   

4.
曾志雄 《湖南地质》1998,17(4):251-252,266
本文分析了不同矿石中Ag与Pb、Zn、Cu、S等元素的相关性,并根据银含量变化规律,银矿物组合特征,划分Pb(Zn)-Ag-Sn-Sb和Cu(Mo)-Ag-Te-Bi两个不贩银的矿化组合。  相似文献   

5.
北秦岭Au、Ag、Pb、Zn异常带是1:20万区域化探扫面工作中发现的。从1986年开始,对该异常带进行化探异常查证工作。通过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1:1万土壤测量及槽、坑、钻探工程验证,找到了陕西周至安家岐大型金矿床,为秦巴地区化探异常查证提供了一个成功的找矿实例。  相似文献   

6.
研究表明Au、Ag、Cu、Pb、Zn等是毛家店金矿床深部预测及找矿评价的指示元素,相关分析和对应分析等结果表明,毛家店金矿床的金矿化主要有两期。  相似文献   

7.
浙江芙蓉山地区是个多金属成矿区,分布有Pb,Zn,Cu,Au,Ag,U等矿产,十分引人注目;然而,其成矿因素众说纷纭,有帚状构造控矿论,有混合岩化变质的成因说,还有新华夏系控矿等。我们调研认为,深大断裂,燕山期火山作用及其所形成的破火山口是引发和控制该区种种类繁金属及非金属矿化的主要因素。并认为该区基本具备了形成富大铀的矿地质条件。  相似文献   

8.
新疆西天山金属矿床,成矿系列及形成演化规律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隗合明  吴文奎 《地质学报》1999,73(3):219-230
笔者根据对西天山北部大量矿床和矿点研究,在对西天山成矿类型及成矿控制因素分析的基础上,将该区金属矿床主要划分为3个成矿系列类型,即:①与中酸性、酸性花岗岩类有关的Cu-Fe-Au-MoO-W-Sn-Pb-Zn成矿系列类型;②与基性-中性-酸性火山岩建造有关的Cu-Fe-Au成矿系列类型;③与沉积岩、热水沉积岩有关的层控Cu-Pb-Zn成矿系列类型。每个成矿系列类型具有不同的成矿特征和成矿背景。成矿  相似文献   

9.
大西沟-银硐子银多金属矿床由同生断裂-热水流体-地球化学动力学的多重主和形成。矿床在区域上处于柞山镇Pb、As、Cu地球化学省,NWW向富Cu、Mn、Ba、Pb、Ag和NW向低Pb高Cu、As及NE向富Pb、Zn、Cu的地球化学带3者交汇部位。矿床原生异常组合由西向东为Fe、Cu、MnBa→Cu、Ag、Pb、Zn、Ba、Mn、→Pb、Zn、Ba。成矿成晕具有热水同生沉积-交代→热水混合同生沉积→热  相似文献   

10.
我国一些重要夕卡岩Pb-Zn多金属矿床的交代分带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赵一鸣 《矿床地质》1997,16(2):120-129
在我国一些重要夕卡岩Pb-Zn多金属矿床中,交代矿化分带十分明显,主要表现为围绕侵入体接触带或热源中心向碳酸盐围岩方向1,呈现有规律的带状分布1。根据有关岩浆岩和矿化组合的不同,可大致划分为三个匀代分带序列,总的分带序列是:Fe(MO)-Fe-Sn-Sn(W)-Cu-Cu-Zn-Zn,Pb(Ag)。  相似文献   

11.
西太平洋冲绳海槽烟囱硫化物矿床矿石化学特征与分带型式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侯增谦  T. Urabe 《地球学报》1997,18(2):171-181
西太平洋冲绳海槽烟囱式硫化物矿床分布于琉球弧后扩张盆地、产于尹是名洼陷盆地(深1400m),其特征与日本黑矿类似。硫化物矿石及烟囱主要有3种化学类型:Pb-Zn-Ba型、Zn-Pb型和Cu-Zn型,三者分别代表温度不断升高的热液体系的早、中、晚3个成矿阶段产物,其中,Pb-Zn-Ba矿石及烟囱形成于高fo2环境和高流速、低温、富Pb、Zn、Ba热液体系,Cu-Zn矿石及烟囱形成于低流速、高温、富Cu热液体系,Zn-Pb矿石则介于其间。硫化物烟囱显示明显的矿物-化学分带。在Pb-Zn-Ba矿石(烟囱),Zn、Cd集中于烟囱中央,Ba、Fe、As、Sb、Ag、Pb集中于烟囱外带,Cu则富集于烟囱中外部。在Cu-Zn矿石,As、Sb、Fe、Ag、Au仍富集于烟囱外带,Cu、Zn、Pb则在烟囱中央富集。依此元素化学分带型式,建立了古代黑矿硫化物矿体分带与硫化物堆积模式。  相似文献   

12.
论易门铜矿区叠加钴矿化地质特征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薛步高 《矿产与地质》1996,10(6):388-394
综合研究易门铜矿区钴、铜一钴矿床的矿化围岩及蚀变、矿石与脉石矿物组合、矿体地质特征等,提出易门铜矿区的钴矿化形成于晋宁期或印支-燕山期与隐伏的中-酸性岩体有关的后生叠加岩浆期后热液作用,还指出找矿方向,注意在隆起(背斜)与断裂构造的发育区,硅化、钠化、黑云母-绿泥石化蚀变带及Cu、Co(Au)、As、Pb、Zn化探异常的地段,优先找矿评价,扩大钴、铜-钴矿床的远景。  相似文献   

13.
徐瑞松  马跃良 《地球化学》1996,25(2):196-203,T001
河台金矿位于中国广东西部山区,属南亚热带气候区,该区次生针阔叶混交林发育,覆盖率大于70%,矿区植物受Au及伴生元素严重毒化,研究结果表明,河台金矿区植物叶中的Au含量比照区高30多倍,Ag、Cu、Pb、Zn、Hg的含量均与对照区处于同一数量级;河台金矿植叶色素中的Au、Cu是对照区的2倍多,Ag、Hg、S、Mn的含量均与对照区的处于同一数量级,但显弱正异常,Zn、As、Sb、Mg也与对照区的处于  相似文献   

14.
赵善仁  吴悦斌 《现代地质》1996,10(4):478-484
五台山—恒山绿岩带Au、Ag、Cu矿床可分为二大类型:(1)再生型金银铜矿,产在包括岩浆岩在内的各类岩石断裂构造中,与岩浆期后热液有关;(2)变生型金银铜矿,产于各类变质岩中,具有层控特征(即绿岩型金矿)。在地球化学特征上,再生型矿床与变生型矿床相比,矿体及围岩中Mo、Ag、Pb、Zn、Cd等成矿及伴生元素明显富集;K2O、Rb、Sr、Ba、Th、U也明显富集,是后期岩浆热液作用的结果;Hg、F的明显富集则与后期构造活动有关;Zn/Cd比值较低,说明受到后期岩浆侵入影响;Th/U比值低,可能指示富钙的酸性岩环境。再生型Au矿化的元素组合为Cd、As、Ni、Ag、Sb、Au、Hg(Bi),再生型Ag矿化的元素组合为As、Sb、Ag、Cd、Cu、Ni(Mo、Pb、Zn、Bi),变生型Au矿化的元素组合较简单,只为Au、Hg、As或Au、Cu。上述地球化学特征不仅可以有效地区分矿化类型,而且可以作为地球化学找矿和评价的指标  相似文献   

15.
根据三道沟矿区地表岩石地球化学测量结果,讨论了Pb、Zn、Ag、Au、B、BiI、Hg、As、Sb、Cu(Ni)和Co元素的异常特征,进而研究了组分的横向分带,矿化剥饼程度。与蔡家营大型铅锌银矿床的地球化学异常模式对比研究认为该铅锌银矿矿化点具有较大的找矿远景,推测在已知矿脉南侧和东侧深部应赋存有一定规模的盲矿体。  相似文献   

16.
侯建强 《湖南地质》1999,18(2):100-106
界牌岭锡多金属矿床是一个与浅源重熔花岗岩有关的热液多金属隐伏矿床。研究表明:矿床自上至下具有F-Be-Pb、Zn-Pb-Sn、Cu-Nb、Ta、TR的矿化分带和细脉状-层状(似层状)-面状的矿体形态分带,成晕具有Hg、B、Ba、Cr、As离心半球状晕-F、Be、Li、Pb、Ag同心环状上偏心晕-Sn、Cu、Zn、同心环状下偏心晕-Nb、Ga离心卫星晕的分布规律。据此,建立了本矿床“三环-帽壳式”地  相似文献   

17.
华北地块北缘金,多金属成矿地质背景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陈昌勇 《辽宁地质》1998,(4):241-250
华北地块北缘是我国重要的金、多金属成矿带。根据区域地质建造特点、构造性质将研究区划分为5种成矿地质背景。不同的区域成矿地质背景有不同的成矿特点:变质基底区,主要形成沉积变质改造型Cu-Fe-Au-Pb-Zn成矿系列;盖层区,主要在中晚元古代沉降区形成Pb-Zn(Ag)沉积成矿系列、Pb-Zn(AgAu)沉积改造成矿系列;地槽区,主要形成中酸性岩浆热液多金属成矿系列,火山-次火山热液金、多金属成矿系  相似文献   

18.
电吸附找矿方法在王河金矿的试验效果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电吸附法在王河金矿的找矿试验研究中获得了较好的Cu、Pb、Zn、Ag、Au元素组合异常,表明该方法在中国西部黄土高原地区找矿具有一定的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第二代区域化探扫面Au、Ag、Cu、Pb、Zn、w、Sn等元素的图幅几何平均值的衬值及有关比值的资料,分析了秦巴、三江和攀西地区的元素背景值及其成矿特征,从而论证了各片区的找矿远景。  相似文献   

20.
对矿床微量元素的研究表明,矿区双桥山群地层和英安斑岩中,主要成矿元素Cu,Au,Pb,Zn等丰度很高,具有明显的富集,可以为矿床的形成提供足够的矿质来源,矿床的铜金矿化与铅锌矿化系不同的成矿阶段形成的,并存在矿化发带现象,在矿体中不同类型矿化生的微量元素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可以作为相应矿体的近矿指示元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