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水文测验技术标准的适应性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水文测验技术标准是开展水文测验工作的基础、依据和行动指南,是水文测验成果质量的保证,其适应性直接关系到水文测验工作的质量、效率和成本.对我国现行水文测验技术标准的适应性及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修订建议.  相似文献   

2.
50年来我国水文测验工作回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晓原 《水文》1999,(5):17-19
从水文测验项目,测验设备与仪器,测验技术和方式、整编与数据库建设等方面回顾了中国水文测验50年来的发展与取得的成就,总结了水文测验工作的重点和采取的措施,指出了目前水文测验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及今后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3.
《地下水》2016,(3)
水文测验工作是水文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能为水文资料整编提供可靠数据,而且还能为水资源管理提供多样化的信息服务。在概述水文测验工作的基础上,从水文测验环境、测验技术、测验设备以及测验人员素质四个层面入手,就水文测验工作对水文资料质量的影响进行分析,并提出加强水文测验工作的几点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4.
水文测验中最重要的一项是对水流速度及流量进行测验,本文以走航式ADCP在水文测验中的运用为题,分别对ADCP的系统原理、计算方法,以及与传统测量仪器相比的优势等进行分析。结果发现:相比于传统的测量仪器,走航式ADCP水文测量系统在数据测量速度、操作的过程、测定数据的全面性上都具有极大的优势,可以满足各种情况下对河道水文数据的测验,极大的提高了水文测验的效率和水文测验结果的准确性。随着科技水平的提升,ADCP测量系统会逐步趋于完善,在水文测验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为了提高水文在职人员的水文测验差理论水平,水电部水文局委托安徽省水利科学研究所于1982年11月1日至12月16日在蚌埠举办了水文测验误差理论学习班。参加人员系来自各省、市、自治区和各流域机构从事水文测验、水文实验研究和水文规划设计的工程技术人员,共计55人。学习班上详细地介绍了水文应用中的概率统计知识和测量误差等内容,还有水文测验国际准标中误差部分的专题报告。大家  相似文献   

6.
中美水文测验技术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章树安  张留柱  马湛 《水文》2007,27(6):67-70,84
本文介绍了美国水文机构、测站分类、测验管理、测站运行模式,水位、流量、泥沙等水文要素测验的技术方法,水文数据的传输、分发管理、水文经费筹措与使用等情况。对比分析了中关两国水文测验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讨论了中关各自的测验技术优势与特点。指出了美国水文测站无人驻守,实行自动测报和巡测相结合,设施简单、设备先进、自动化程度高,是现代水文测报发展的方向,中国水文测报实行以人工驻测为主,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对如何学习美国水文测验管理经验与先进技术,提高中国水文测验技术与管理水平提出了几点认识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李世举  周永青 《水文》2000,20(6):53-54
GPS在水文测验中的应用,可以改变传统的水文测验方式,提高测验精度和工作时效。提出了运用GPS对测船进行断面导航定位、目标函数的建立和起点距的计算方法。通过对黄河花园口、夹河滩两站的447条垂线进行分析,其结果完全满足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8.
《水文》1986,(2)
一、五年回顾从1980年在长沙召开的第一次水文测验学术讨论会以来,水文测验科技活动比较活跃,水文测验技术有了新的发展。在水文站网方面,对水利工程地区、干旱区、平原水网区的布站原则,湿润区中小河流的布站原则,水库水文站的观测部署等专  相似文献   

9.
刘国纬 《水科学进展》2011,22(2):294-294
王锦生先生离开我们已经5年了.我虽与王总共事的时间不多,但他对水文测验事业的执着、工作之勤奋与严谨,以及对中国水文测验科学技术发展的贡献,一直在我记忆中留有深刻的印象.王锦生先生是山东诸城人,1928年出生于辽宁省锦州.  相似文献   

10.
水文测验工作在水资源管理和保护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它包含了泥沙、降水、土壤含水量、冰情监测等各方面。文中通过对水文测验重要性进行分析,针对水文测验中存在的水文环境改变、水文基础设施落后和测验人员专业素质低等问题,提出在今后发展中,政府应通过加大科技研发力度,研发先进仪器,积极营造和谐工作环境等措施加大水文测验工作力度  相似文献   

11.
《地下水》2017,(1)
为了更好的促进水文监测技术的进步和创新,就要对目前的水文测验方式和方法进行研究,然后依据相关的问题提出创新水文试验的措施,以此为水文试验工作的提供良好的基础。只有科学优化设计试验检测方法,才能高质量的完成检测任务,此外,还要持续的强化水文测验精度的指标,灵活运用水文测验方法,更好的的促进水文测验工作顺利开展。因此,本文在分析创新的水文测验理念的基础上,分析了检测方式方法的创新措施。  相似文献   

12.
中国水利学会于1980年12月7~12日在长沙召开了“水文测验学术讨论会”。参加会的有各省、市、自治区和流域、科研、院校、工厂的代表共150余人。共收到论文210多篇。在会上宣读总报告11个,论文55篇,大会发言77人次。这次会议检阅了我国建国30年来的水文测验科学技术成就,总结交流了经验,对今后我国水文测验科学技术的发展将起积极的推动作  相似文献   

13.
水电部水文局于1983年3月21至25月在北京召开了“水文测验实验站座谈会。出席会议的有长办、黄委水文局,黑龙江、浙江、福建、湖南、四川省水文总站及白河、北碚、仙桃、龙门、秦安、白家川、兰西、依兰、青山殿、芷江、都江水文测验实验站的代表共19人。与会代表在会上汇报了近几年来水文实验站的工作,交流了经验,分析了问题,并讨论了发展方向、任务及组织管理等问题。会议认为近年来水文测验实验站的工作有了进一步的提高、人力得到不同程度的加强,测验、研究设施得到不同  相似文献   

14.
万里长江第一坝——葛洲坝水利枢纽于1981年元月4日胜利完成大江截流,这在我国水利水电建设史上是一项空前未有的壮举。在这次大江截流的整个过程中,长办水文局组织了全江300人的水文测验队伍参加各项水文测验工作。全面准确地搜集了整个截流过程中的截流河段水位、龙口流速、落差、二江分流量、坝区流速流态和水下地形资料,其中实测得龙口最大流速为为7米/秒。确保截流的胜利,及时、准确、主动地提供了有关水文数据,起到了参谋和耳目的作用。目前他们正集中力量对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和进行工作总结。  相似文献   

15.
闵凤阳  姚仕明  汪亚平  王家生 《水文》2012,32(6):61-68,60
水文测验是水文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可为河床演变和各种水利工程的设计提供第一手的资料。新型量测仪器的应用大大提高了水文测验的效率,相对于传统的测验方法,正日益显示出其优势。本文就水文测验中流速、水位、波浪、含沙量、泥沙级配、推移质输沙率等代表性新型仪器做一初步的介绍,并讨论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和以后有可能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6.
本文将对在水文测验工作中常常碰到而又容易混淆的几个有关误差的问题,作一些分析,供同志们参考。一、精简偏差和对比偏差 (一)概述在水文测验工作中,广泛应用精简分析的方法,选择有代表性的地区、时段、测次,以尽可能精密的方法(如多站、多次、多线多点)测量,以其结果作为标准。再按一定规  相似文献   

17.
解放以来,我国水文测验工作有很大发展,测验设备技术水平有很大提高,但在高流速高含沙量条件下的测速、测深和测沙技术未能得到很好解决,影响着水文资料成果质量的进一步提高,不能适应水利水电建设和防洪斗争的需要。为此,水电部决定将高流速高含沙量水文测验技术列为1983~1985年科研重点攻关项目。为了落实这一重点攻关项目的研究工作,水电部水文局于今年5月10日至15日在南京召开了高流速高含沙量水文测验设备科技攻关协调会。参加会议的有科研单位、工厂、有关流域机构和省(区)水文部门的科技人员共30人。会议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讨论了高流速高含沙量水文测验没备主要技术指标;  相似文献   

18.
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苏联为了加快水利工程建设速度和综合利用水资源,不仅要求大量增加水文调查工作,而且还要求提高调查资料质量积缩短调查时间。为了达到这些目的,传统的水文测验方法往往是无能为力的,特别在苏联北部、西伯利亚、东北部以及远东等广大地区,由于地域辽阔,供应基地与测流断面相隔遥远,加上人员不足,因此更是无法采用传统的方法。为此,五十年代末期,苏联中央运输建筑工程科学研究所研制了第一套完整的航空水文测  相似文献   

19.
《地下水》2019,(6)
依托网络"大数据"时代的发展,水文发展提出"大水文"发展战略思想,全面推进水文测验方式改革工作。结合张掖水文局目前人力物力资源及技术力量分配现状,初步规划设立一个中心站,两个巡测区全面覆盖流域内各监测站点水位等水文要素的监测。水位采用雷达水位计,降水量自记雨量计及委托人工结合观测;流量经分析论证,水位流量关系能做单值化处理的部分站点采用历年综合水位流量关系曲线推求,不能做单值化处理的进行流量级划分,对不同流量级分析认证,确定中低水采用历年综合曲线推流,高水巡测实测流量进行推流。水温、蒸发量及辅助项目通过邻站资料相关分析,相关系数R~2在0.903~0.994之间相关性较好,可以通过线性相关插补延长资料系列。自动化监测设备与人工巡测相结合测验模式,及时高效的完成水文数据的收集、整编与报汛。增强水文应急监测的时效性与机动性。为防汛抗旱减灾、节水型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及时、准确、高效的社会服务。  相似文献   

20.
本刊编辑部 《水文》2006,26(5):32-32
9月22-24日,全国受工程和人类活动影响的水文测验对策座谈会在湖北宜昌召开。与会代表包括来自各流域机构、省(自治区、直辖市)水文部门的主要领导和水文测验管理部门的负责人。水利部水文局副局长梁家志出席了本次会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