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内蒙古渣尔泰山地区西山湾羊场火山岩型银矿床的发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西山湾羊场银矿床是在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中,对分散流异常进行查证时发现的.区内Ag异常极值点有一定的连续性,且峰值较高,Ag、As、Sb、W、Au异常套合较好,具有明显的浓度分带和组分分带.在异常地段进行岩石地球化学剖面测量,进一步发现了较好的Ag、Au、As等原生地球化学异常,经过地表槽探工程揭露,圈定了Ag的工业矿(化)体.钻探深部工程验证进一步确定了银矿体的存在,矿床受断裂构造控制明显,赋矿围岩主要为流纹岩、流纹斑岩、流纹质角砾岩.  相似文献   

2.
康明 《地质与勘探》2010,46(2):224-229
野狼沟锌多金属矿(床)点是通过1∶150000水系沉积物测量,在对分散流异常查证时发现的。该点有较发育的具褐铁矿化的构造蚀变带,挤压的片理化和岩石破碎明显,具有As、Zn、W、Mo、Sb、Bi、Ag等元素的水系沉积物组合异常,异常峰值明显,连续性较好。其中发现有挤压透镜体,其核心发现有原生金属硫化物残留体。岩石地球化学异常在铁帽部位有明显的Zn、Ag、As、Sb、Sn、W、Mo等元素的异常反映,峰值明显,强度极高。通过地表槽探工程揭露和化学样采集,并在地表探槽工程中系统采集岩石地球化学样品,以圈定矿体地表原生晕,最终肯定了野狼沟锌多金属矿的远景。  相似文献   

3.
小西南岔金铜矿床为浅成金铜共生大型矿床,受岩体-地层-构造联合控制,以叠加富集为主.矿区分为南山和北山两个矿段.矿化主要发育在闪长岩和斜长花岗岩中的北北西向断裂带及岩体接触带中,矿化以含金铜石英硫化物脉型及密集细脉为主.矿区水系沉积物异常元素为Au、Cu、Ag、Bi、Zn、Mo(W、Sb、As);土壤异常元素为Cu、Mo、Au、Ag、Bi;岩石地球化学异常为Au、Cu、Ag、Bi、Ta、Ba、Sr(As、Sb、Zn、Co、Ni、W、Mo).原生晕中轴向分带序列为(Bs、Sr)-As-Ag-Pb-Sn-W-Au-Bi-Cu-Sb-CoTe-Ni-Zn-Mo.南山矿段水平分带序列为Au-Cu-Bi-Te-Ag-Pb-Zn-As-Co-Ni-W-Sb-Mo-Sn;北山矿段为Au-Cu-Bi-Te-AgAs-Sb-Mo-Pb-Zn-Co-W-Ni-Sn.矿床地球化学异常特征及其分带性显示北山矿段矿体剥蚀程度大于南山矿段,矿区北西部矿体剥蚀强度大于南东部,表明向矿区南部仍有较大找矿远景.  相似文献   

4.
安徽宁墩地区金钨地球化学异常找矿远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宁墩地区金、钨地球化学异常以Au、As、W、Bi元素组合为主,异常套合较好、分带明显,异常强度高、规模大,受北东向断裂控制。通过水系沉积物加密采样和土壤、岩石剖面测量及路线地质调查,该区存在次生晕异常和原生晕异常,查证方法技术有效。位于褶皱和断裂构造发育部位的异常,有Au、W等高背景花岗闪长斑岩脉的侵入,物质来源和热源充足,成矿地质条件优越。路线地质调查发现金矿化体四处,但与该区异常强度和规模不相称,尤其是在破碎带矿化蚀变岩石中,Au、W、Mo成矿元素与As、Sb、Bi伴生元素含量均较高,该区显示出较好的Au、W、Mo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5.
针对矿区地表及井下四个中段共采集地层和构造蚀变岩样品194件,分析Ti、V、Cr、Mn、Co、Ni、Au、Ag、Cu、Pb、Zn、W、Sn、Mo、Bi、As、Sb、Hg等18种微量元素含量,编制各元素地球化学0号勘探线横剖面图,综合利用地球化学图件分析法与格里戈良分带指数法,确定元素的轴向分带序列。通过地质地球化学资料可知,石英闪长岩、构造蚀变岩中Cu、Ag、As、Au、Mo、Sn元素含量高,变异系数大,表明这些元素参与成矿蚀变作用。矿区原生晕轴向分带序列为:(Zn、Cr1、Hg1、Ni、As)→(Pb、V、Mn、W、Cr_2、Ti)→(Hg_2、Sb、Co、Bi、Sn、Ag、Au、Mo、Cu),根据元素地球化学横剖面图中主成矿元素异常高值带向下延伸未封闭、矿体向下未尖灭、特征前缘晕元素Hg、成矿晕元素Cu出现矿尾晕等特征,说明矿体向下仍有一定的延伸,预示着深部具有一定的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6.
藏东达翁金矿区位于班公湖-怒江成矿带东段,其成矿地质背景和成矿地质条件优越。为研究该矿区找矿潜力,利用SPSS软件对1∶10000土壤地球化学测量获得的Au、Ag、Cu、Pb、Zn、As、Sb、Mo、W、Bi等10种元素数据进行多元统计分析,运用元素异常NAP值累加方法和组合元素NAP值异常评序方法分别对各元素的成矿潜力及综合异常的找矿潜力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区内矿化与中酸性岩浆热液有关,Pb、As、Sb、Ag、Bi是矿化体前缘晕指示元素,Au是主成矿元素,W是近矿指示元素,Cu、Mo是矿化体尾晕指示元素;Au的成矿潜力最大,Bi、Mo成矿潜力较大,Sb、Ag有一定的成矿潜力;区内共圈定土壤地球化学综合异常5个,其中HS-1综合异常找矿潜力最大,其次是HS-4综合异常。结合成矿地质特征和异常查证结果认为,区内具有寻找隐爆角砾岩型金矿、斑岩型钼金矿的巨大潜力及热液型银锑铋多金属矿的较大潜力。  相似文献   

7.
也金嘎波金矿位于冈底斯成矿带上,是对区域化探发现的Au、As多元素组合异常进行追踪发现的,属于热液型金矿床。矿区各类岩石Au、As、Sb、W、Hg、Ag、Bi、Pb元素平均值高于中国丰度值数倍以上,表明矿区具有丰富的物质来源基础。岩石地球化学研究证明,矿床地表发育Au、As、Sb等10多个元素组合异常。其中Au是成矿指示元素,As、Sb、W是密切伴生元素,Bi、Ag、Pb、Hg是一般的伴生元素。多元素组合异常浓度带发育,浓集中心互相套合叠置部位指示金矿(化)体位置。矿体指示元素(Au、As、Sb、W、Hg、Bi、Ag、Pb)异常分布在岩体、地层接触带和构造交汇处,显示金矿与岩浆活动、热液作用和断裂构造相关,属多次构造作用、岩浆热液叠加富集而成。该金矿床处在冈底斯成矿带内,此研究对该成矿带金异常的识别和查证,寻找新的金矿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运用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方法,在野狼沟圈出Ag、Mo、Zn、W、As、Sb、Bi、Au、Cu等组合异常,其中Ag、Mo、Zn、W、As、Sb异常峰值较高,吻合程度较好,有一定连续性。该组合异常受断裂、褶皱构造复合控制明显,尤以断裂构造蚀变带的发育为特征,在构造蚀变带部位,成矿元素异常峰值较高。指示元素岩石地球化学异常面积不大,但成矿元素强度高。在野狼沟地区,主成矿元素Zn的Zn11原生晕面积约0.11 km2,Zn含量几何平均值为1 368.51×10-6,有3个连续样品中w(Zn)>3 000×10-6,为矿致异常。Zn、Ag、As指示元素在矿带上形成较大规模和连续性较好的原生地球化学异常,对成矿成晕研究和主成矿金属元素远景预测很有意义。  相似文献   

9.
对龙门店银矿K4矿体Au、Ag、Cu、Pb、Zn、W、Mo、Hg、As、Sb、Bi等11种微量元素的原生晕特征进行研究,为矿体深部成矿预测提供理论依据。微量元素统计学分析表明,Pb、Zn可作为矿体主要的近矿指示元素,矿体的成矿过程具有多期次叠加的特点;分析K4矿体原生晕地球化学参数垂向变化规律,发现矿体前缘和中部分别表现出明显的尾晕指示元素强异常和前缘晕指示元素强异常;计算得到矿体自上而下的轴向分带序列为W—Mo—Au—Hg—Cu—As—Bi—Zn—Ag—Sb—Pb,出现了明显的"前尾晕共存"和"反向分带"现象。依据上述K4矿体原生晕特征,建立了矿体原生叠加晕模型,并预测矿体深部存在规模较大的盲矿体,909 m标高以下有较大的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10.
在总结江苏新沂高流地区地质特征的基础上,结合区内1∶10 000土壤地球化学调查工作,系统研究该区元素含量及组合特征,并进行找矿预测。异常结果显示该区Au、Ag、Cu、Mo、Pb、Zn、As、Sn等单元素地球化学异常明显,其中Au、Ag、Mo 3个元素的异常强度和分带性均好,其形态分布受NNE向构造破碎和碱长花岗岩体等因素制约。在研究区共圈定了14处综合异常,通过异常评价,位于同一断裂带附近的3处异常成矿地质条件优越;对综合异常开展地球化学剖面查证工作,结果显示其中1处Au、Cu等元素峰值均位于NNE向断裂带中心位置。结合该区成矿地质条件和土壤地球化学异常特征,初步总结了研究区金、多金属矿找矿标志,为该区进一步找矿提供间接依据。  相似文献   

11.
在进行原生晕元素分带研究时,所选元素多未进行筛选,不利于正确认识分带规律及指导矿产预测。本文基于扎家同哪金矿2779个钻孔样品数据,拟通过定量评价不同金属元素在围岩、矿化围岩、矿石等中的富集程度,研究不同元素在矿化过程中形成原生晕的能力差异。研究发现,扎家同哪金矿Au、As、Sb、Hg、W、Ag在围岩、矿化围岩和矿石中富集程度递增,易形成原生晕,Zn仅在矿石中富集,成晕规模有限,Mo、Cu、Pb、Sn富集微弱或表现为亏损,较难形成原生晕;扎家同哪金矿不同位置与成矿有关的富集元素为Au、As、Sb(围岩)—Au、As、Sb、W、Hg(Ag)(矿化围岩)—Au、As、Ag、Sb、W、Hg、Zn(矿石),成矿过程中元素在矿化围岩中富集的权重由大至小为As、Hg、Au、Sb、W、Mo、Sn、Pb、Zn、Cu、Ag,进入围岩能力总体表现为低—高—中温元素递减的趋势。对于扎家同哪金矿,在研究原生晕分带特征、指导进一步找矿时,宜优先选用As、Hg、Au、Sb和W等元素。  相似文献   

12.
工作区在区域地球化学上属滇东南Sn、W、Ag、Au多金属地球化学区的南东端老君山Sn、Zn、Ag、W、Sb多金属地球化学分区。元素的化探异常分布与花岗岩和深变质岩系(花岗片麻岩、片麻岩、片岩类)分布规律基本一致,为Sn、W、Bi、U、Th、Be等元素高含量区,Li、B、Sr、Nb、Ta、Ag、As、Cu、Zn、Pb、Cd、Mo、F、Au等元素部分高含量区。土壤地球化学测量中采用一种非正规网度,系统研究土壤中化探元素富集规律,总结其与基岩及矿化体的联系。通过运用化探找矿方法,发现化探异常并进行查证,优选了重要异常,确定找矿靶区;结合已知锡多金属矿化体部位,开展地质地球化学剖面测量,圈定甲1类异常AP-3异常1个,经深部钻探工程验证,初步确定为一中型锡多金属矿床。  相似文献   

13.
李惠  张文华 《地质与资源》1999,8(4):217-222
胶东地区大型、特大型金矿都严格受构造控制,具有多期多阶段叠加成晕特点,一般都有1~2个主成矿阶段.在矿体周围能形成异常的元素有Au、Ag、Cu、Pb、Zn、As、Sb、Bi、Mo、Hg、Co、Mn、Ni、W(F、B)等元素.单阶段形成的晕具有明显的垂直分带,Hg、As、Sb(B、F)强异常总是分布在矿体上部及前缘,而Bi、Mo、Mn、Co、Ni的强异常总是分布于矿体下部及尾晕,Au、Ag一般正相关,Cu、Pb、Zn有时偏于矿体上部,有时偏于下部.典型金矿床的元素组合及矿床地球化学异常垂直分带特征是研究金矿床原生叠加晕叠加结构、建立矿床叠加晕模型、确定盲矿体预测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14.
对矿区地表至960m中段共计6个中段平面系统采集构造地球化学样品,共采集地层和构造蚀变岩样品184件,测试了Au、Ag、As、Sb、Cu、Pb、Zn、Sn、Mo、Mn、Co、Ni、Cr、V、Ti 15种微量元素的含量,编制了各元素地球化学纵剖面图和单个矿脉元素含量曲线图,综合地球化学图件分析法和格里戈良分带指数法确定了元素的纵向、横向和轴向分带序列,建立了原生晕地球化学三维分带模式。综合地质地球化学资料分析得到:硅化砂泥岩、构造蚀变岩中Au、As、Sb、Ag元素含量高,是地壳的数倍到数百倍,变异系数大,表明这些元素卷入了成矿作用,硅化泥岩是主要的富矿围岩,而矿体大部分赋存于由于成矿热液多期次强烈活动而形成的石英岩和构造角砾岩中。矿区原生晕轴向分带序列为:As、Pb、Mo、Sn、Cu、Au、Ag、Mn、Zn、Sb。与矿体北西向侧伏规律一致,矿区地球化学异常体亦具向北西侧伏的趋势。根据元素地球化学纵剖面图中主成矿元素异常高值带向下延伸未封闭,矿体向下未尖灭、特征前缘晕元素Sb和成矿晕元素Zn出现在矿尾晕等特征说明,矿体向下仍有一定的延伸,已知矿体北西侧深部是下一步找矿勘探的重点区域。  相似文献   

15.
北山地区植被属戈壁荒漠植被类型,主要植物群落为红沙,红沙中多数元素特别是成矿元素及其伴生元素的含量和变化系数矿区大于背景区,元素含量背景区呈对数正态分布,矿区呈偏对数正态或多峰分布,红沙中的元素组合分类背景区为Au,Cu,Pb,Zn,As,Sb,Mo,V,Mn和Ag,Sn,Sr,Ba及Ti,Cr,Co,Ni,金矿区为Au,Ag,As,Sb,Mo,Mn,Sr和Cu,Pb,Zn,Sn,Ba及Co,Ni,Ti,V,Cr,铜矿区为Cu,Pb,Zn,Mo,Au,Ag,Ba和As,Sb,Sn,Mn及Ti,V,Cr,Co,Ni,Sr,矿区红沙中浓集系数较大的元素多数在矿区岩石中的浓集系统亦较大,金,铜矿床红沙和岩石中的特征元素分别都有Au,Ag,Ag,Sb,Mo,(Mn)和Cu,Pb,(Ba,Ti,Cr)。在金,铜矿床(体上方分别发育有良好的Au和Cu的生物地球化学异常和元素组合及分带,根据红沙的地球化学特征能,判断金或铜矿种类型,并能对掩埋,隐伏金,铜矿床(体)进行定位预测。  相似文献   

16.
阿舍勒铜锌矿床地球化学特征及找矿评价标志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对阿舍勒矿区采用钻孔岩石地球化学测量、地表岩石地球化学剖面测量的基础上,通过对14种元素Cu,Pb,Zn,Ag,Sn,Co,Ni,B(光谱定量)、As,Sb,Bi,Hg(原子萤光),Au(微金)和W、Mo(极谱)等的定性和定量分析处理后,对矿区岩矿石的元素含量和矿体的原生晕及其元素分带性等方面的特征进行总结,以此建立了矿区的地球化学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17.
河南铁炉坪银矿床地球化学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铁炉坪银矿床成矿溶液具有一低温,低盐度特征,可能来自于岩浆期的热液。成矿作用受太古界太华群,燕山期岩浆活动和构造活动三要素控制,太华群和燕山期岩浆岩可能提供了矿源。矿床原生地球化学异常具Ag,Pb,Cu,Zn,Au,Sb,As和Hg多元素组合特征,异常分带序列自下而上为Bi,Mo,Cu,Au→Ag,Pb,Zn→Hg,As,Sb。  相似文献   

18.
内蒙古巴彦宝力道金矿区物化探综合找矿方法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尹忠  李峰  刘萍 《物探与化探》2004,28(3):224-227,232
巴彦宝力道金矿区位于内蒙古苏尼特左旗,区内发育与金矿化有关的破碎蚀变带和糜棱岩化带。通过研究地质及物化探工作成果,建立本区地球物理、地球化学成矿模式,采用相关分析和"格氏法"等方法,确定了矿床元素轴向分带序列为:As Sb Hg Bi Li Sr Ba Ag Pb Au Cu Zn Sn V Co Cr Ni Ti Mo W,前缘晕元素为As、Sb、Hg、Bi,主成矿元素为Au、Cu、Zn,尾晕元素为Ti、Mo、W。据轴向分带特征,确定金矿体剥蚀程度的判别指标为w(As)×w(Sb)×w(Bi)/w(Ti)×w(Mo)×w(W)。建立了找矿标志,为下一步地质找矿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9.
矿床原生晕的垂直分带研究是寻找隐伏矿体和盲矿体的有效方法之一。本文通过对 30余种元素的分析 ,研究元素的分带指数、变化系数和变化指数梯度差 ,由此得出矿床原生晕由上至下的垂直分带为 :Mn Cd Zn Sn Cu Au Hg As( 1 82 0中段 ) ;Bi W Co Sb( 1 730中段 ) ;Mo Y( 1 70 0中段 ) ;Ni V Nb Sr La Sc Ti Yb Be Ag( 1 6 4 0中段 ) ;Pb Ga B Ba( 1 5 2 0中段 )。 30种元素的分带序列为 :Mn Ag1 Pb1 Cd Zn Sn Cu Au Hg As Bi W Co Sb Mo Y Ni V Nb Sr Cr La Sc Ti Yb Be Ag2 Pb2 Ga B Ba。  相似文献   

20.
该文以山东招远大尹格庄金矿床中微量元素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矿床围岩、矿石等微量元素的研究,表明大尹格庄金矿围岩中微量元素以富含 Bi,Au,Pb,W,Ag,Sn 为特点,矿体和矿化体中元素组合为 Au,Ag,As,Sb,Hg,B, Cu,Zn,Bi,Mo,Mn,Co,Ni,W。在5个成矿阶段中,第二阶段与第三阶段微量元素的富集程度较明显,表现为 Au, Ag,As,Co,Bi,Cu,Pb,Zn 等的富集,成矿元素可分为2个分带序列,主成矿元素为 Au Ag Cu Pb Zn Bi 组合、头晕元素 As Sb Hg 组合和尾晕元素 Co Ni 组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