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巴甫洛达尔州成立于1938年1月15日,是哈萨克斯坦工业发达地区之一.它位于哈萨克斯坦共和国东北部,北与俄罗斯的阿尔泰边疆区、新西伯利亚州、鄂木斯克州接壤,西与本国的北哈萨克斯坦州及阿克莫拉州相邻,西南方及南方与卡拉干达州相连,东南方与东哈萨克斯坦州毗邻.该州占地面积12.48万km2,生活着87.4万名居民,人口密度为7人/ km2.总面积相当于比利时、丹麦和斯洛伐克3个欧洲国家的面积总和,但这3国的人口近2 100万. 全州57.5%的居民集中生活在3个城市;阿克苏市(4.5万人)、埃基巴斯图兹市(13.7万人)和巴甫洛达尔市(32万人);还有5.3%(4.6万人)…  相似文献   

2.
阿特劳州成立于1938年1月15日,1992年以前称古里耶夫州.位于哈萨克斯坦西部,南部和西南部滨邻里海.该州西部边界沿伏尔加河左岸穿行,对岸为俄罗斯阿斯特拉罕州,北、东、南三面分别与本国的西哈萨克斯坦州、阿克纠宾斯克州和曼吉斯套州相邻.按照国家测量数据,该州的面积11.86万km,相当于丹麦、荷兰和比利时的总和;但人口数仅是上述3个欧洲国家的1/67,仅45.6万人,人口密度略高于3.8人/km2 (上述3国人口密度为268人/km2). 该州主要位于广阔的沿里海低地范围内,地形为起伏的平原,逐渐向里海低斜,低地内遍布畦状和新月形的沙丘,如纳伦沙漠…  相似文献   

3.
该州成立于1973年3月18日,属于哈萨克斯坦最“年轻”的州,是从当时的古里耶夫州(现称阿特劳州)划分出来的。刚成立时的名称是曼格什拉克州,从1990年起改称曼吉斯套州。该州位于哈萨克斯坦西南部,在里海的东岸;南与土库曼斯坦共和国接壤,东与乌兹别克斯坦的卡拉卡尔帕克斯坦自治共和国接壤,在东北方和北方分别与本国的阿克纠宾斯克州和阿特劳州相邻。  相似文献   

4.
重庆市生态安全评价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魏兴萍 《中国岩溶》2010,29(2):145-151
以重庆市为例,基于压力-状态-响应概念模型,选用17个指标并运用模糊数学隶属度法分析了重庆市生态安全的动态变化以及重庆市2007年各区县生态安全状况。结果表明,重庆市1997年和2002年生态安全值分别为2.384和2.114,均处于不安全状态;2007年生态安全值为1.704,处于临界安全状态,其中较安全区(1.0≤B*<1.5)有13个区县,主要分布在渝西,面积为1.414 2万km2,占总面积的17.16%;临界安全区(1.5≤B*<2.0)有11个区县,主要分布在渝西北,面积为1.539 3万km2,占总面积的18.68%;不安全区(2.0≤B*<2.5)有12个区县,主要分布在渝中、渝东北和渝东南,面积为3.952 3万km2,占总面积的47.96%;很不安全区(B*≥2.5)有4个区县,主要分布在渝东北和渝东南,面积为1.334 5万km2,占总面积的16.20%。   相似文献   

5.
《山东地质》2009,(12):67-67
贝加尔湖位于布里亚特共和国和俄罗斯伊尔库次克州境内,是世界上容量最大,最深的淡水湖。湖型狭长弯曲,宛如一弯新月,所以又有“月亮湖”之称。它长636km,平均宽48km,最宽79.4km,面积31500km^2,平均深度744m,最深点1680m,湖面海拔456m。贝加尔湖湖水澄澈清冽,且稳定透明(透明度达40.8m),为世界第二。其总蓄水量23600m^3。  相似文献   

6.
1菏泽市耕地现状 菏泽市位于山东省西南部,辖8县、1区和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人口900万人,面积12239km^2,耕地面积83.13万hm^2,基本农田面积71.43万hm^2。黄河流经菏泽市4个县(区),全长185km,河面最宽10km,最窄3km,河水含沙量为27.8kg/m^3。根据最新国土、河务部门联合开展的淤涝地调查摸底统计,  相似文献   

7.
利用图像处理技术,对中国中-东部地区地质图进行新生代玄武岩的像素提取,并叠加在高精度地貌图上,统计了
该地区陆地出露的新生代玄武岩的总面积和分区面积。结果表明:(1) 我国中-东部地区新生代玄武岩总面积为78
525 km2;(2) 以东部新生代盆地为界,盆地以西的中部地区新生代玄武岩面积为35 487 km2,盆地以东的东部地区新生代
玄武岩面积为43 038 km2,两边面积比为45:55;(3) 按时代划分,中国中-东部新生代玄武岩随时代变新分布面积递
增,S古近纪∶S新近纪∶S第四纪为0.36:21.65:77.99;(4) 中部地区的新生代玄武岩主要分布在北方,由北至南包括三个主要出露
区,分别为松辽盆地以西的大兴安岭地区(7334 km2)、锡林郭勒地区(13 843 km2) 和华北北缘(14 310 km2);(5) 东部地
区新生代玄武岩的分布范围更广,从黑龙江一直到海南岛,也可以分为三个区,包括松辽盆地以东的东北地区(33 324 km2)、从
山东到福建零星分布的华东地区(1707 km2) 以及位于海南岛和雷州半岛的雷琼地区(8007 km2);(6) 总体看,我国中-东
部地区新生代玄武岩主要分布在北方,如以山东省为界,北方玄武岩面积达69 191 km2,南方玄武岩面积达9334 km2,北南之
比为88∶12。  相似文献   

8.
海平面上升的淹没效应导致潮间带湿地面积损失,泥沙淤积可以抵消海平面上升的影响而使潮间带湿地面积持续增长。潮间带湿地面积的实际变化取决于这两个因素的抗衡。本文通过对崇明东滩固定断面高程的重复测量,结合海平面上升速率和潮间带坡度,尝试分离海平面上升和泥沙淤积两因子对潮间带湿地面积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2005~2010年间,泥沙淤积使崇明东滩潮间带湿地面积增加1.79km2(平均0.36km2/a),而相对海平面上升的"淹没"效应导致崇明东滩潮间带湿地面积损失约0.44~0.64km2(0.09~0.13km2/a),潮间带面积实际增长1.15~1.35km2(0.23~0.27km2/a)。今后几十年,受全球海平面加速上升和长江入海泥沙进一步减少的影响,崇明东滩潮间带湿地的净淤涨速率可能进一步下降,崇明东滩湿地的开发利用将面临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9.
塔里木板块在中亚大地构造的演化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而且塔里木盆地是中国最大的含油气盆地,石油和天然气资源丰富,是中国油气资源的战略接替区.塔里木板块内部发育了大量由早-中二叠世板内岩浆作用所形成的、以玄武岩类为主的基性岩浆岩,包括玄武岩、辉绿岩、玄武安山岩等,残余分布面积约20万km2,厚几十米至几百米,规模与蛾眉山玄武岩(25万km2)相当.  相似文献   

10.
基于1995年、2005年和2015年3期Landsat影像数据,利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分析全球不同气候带典型冰川补给型湖泊面积、数量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①1995-2015年全球典型冰川补给型湖泊面积增加了2.32%,数量减少了2.26%,其中以小型湖泊(< 1 km2)和大型湖泊(>50 km2)面积变化最为剧烈,中型湖泊(1~50 km2)面积则相对稳定,1995-2005年冰川补给型湖泊面积与数量的变化速率相比2005-2015年较快。②1995-2015年热带、亚热带、温带冰川补给型湖泊面积与数量均在增加,其中以热带冰川补给型湖泊变化最为剧烈,其面积上升了20.62%,数量上升了25.32%,亚寒带与寒带冰川补给型湖泊面积与数量均减少,其中以寒带冰川补给型湖泊变化最为明显,其面积减少了11.3%,数量下降了18.97%。可为全球典型冰川补给型湖泊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的后续研究提供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1.
季太友  冀传杰 《地下水》2000,22(1):13-13,12
潍坊市位于山东半岛中部,总面积15802km2,南部为山丘区,面积5630km2,占总面积的35.63%,中部为冲积平原区,面积6580km2,占41.64%,北部为滨海平原区,面积3592km2,占22.73%。辖6市、4区、2县,总人口830万人,耕地面积1050万亩,有效灌溉面积759万亩。潍坊市是全国的严重缺水城市之一  相似文献   

12.
1961年以来海河流域干旱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干旱易发区海河流域为例,利用流域内及其周边地区58个气象站点1961-2010年逐日气象观测数据,结合累积相对湿润度指数和模糊集对评价法,考虑了干旱的累积效应以及评价标准等级边界的模糊性和评价因子的时程分配,分析了海河流域干旱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①近50年来流域主要干旱类型为中旱和重旱,平均面积分别约为7.30万km2和7.78万km2,重旱面积呈现出显著的增加趋势;②近25年来,重旱易发区范围表现出扩张的态势,1985-2010年重旱易发区面积达到14.9万km2,为1961-1985年的1.6倍。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地形图和Landsat系列影像的目视解译获取冰川边界, 分析得到1971 - 2015年羌塘高原藏色岗日冰川变化。结果表明: 2015年研究区有冰川84条, 总面积(297.65±4.29) km2; 1971 - 2015年冰川持续退缩, 面积减少(19.32±24.31) km2, 年均退缩率为(0.14±0.17)%, 退缩较慢; 五个时段年均退缩速率分别为(0.12±1.46)%、 (0.20±0.32)%、 (0.12±0.50)%、 (0.01±0.57)%和(0.16±0.31)%。消融期(5 - 9月)温度的上升是研究区冰川退缩的主要驱动力。小规模冰川(<0.5 km2)的退缩率14.00%大于大规模冰川(>2 km2)的5.58%; 北朝向冰川的退缩率8.06%大于南朝向冰川的4.16%; 冰川数量由78条增加到84条反映出大冰川在退缩的过程中分裂成小冰川; 2条冰川末端发生前进。  相似文献   

14.
况忠  包平  吴开彬  蒋开源 《中国岩溶》2019,38(6):883-888
岩溶石漠化是困扰中国西南岩溶地区发展的一种脆弱的生态环境,为了解贵州纳雍地区岩溶石漠化的改善情况,基于Landsat数据利用改进增强型植被指数模型(GEVI)方法提取了2003年和2015年的岩溶石漠化信息,分别为540.06 km2和390.99 km2,并将两期岩溶石漠化信息进行叠加分析和对比研究,发现该地区岩溶石漠化面积减少了149.07 km2,改善率(减少率)达12.88%,尤其是原成片分布的石漠化区域(如朝阳谷、滥坝和猫场等地)多呈碎斑状缩小,且发现研究区岩溶石漠化位置有自南西向北东迁移的现象,迁移面积为289.47 km2,以中度岩溶石漠化为主,说明治理与破坏同步,防治形势仍很严峻,但岩溶石漠化总面积减少,生态状况呈良性发展态势,反映出近年来综合治理成效显著。   相似文献   

15.
基于RS与GIS的南汇东滩围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RS和GIS技术是滩涂围垦监测最经济和有效的方法之一。本文基于1983年以来多期遥感影像,解译出了不同时期人工岸线的位置,在此基础上利用GIS技术分析了近30年来南汇东滩的围垦过程及其与滩涂淤涨速率的关系。结果表明,近30年来南汇东滩的围垦过程呈现"由慢至快"的发展趋势,经历了"缓慢—稳步—高速"三个发展阶段:(1)1983~1995年年均围垦速率约1.23km2/a,圈围速率较小;(2)1995~2000年为7.95km2/a,围垦速率处于稳步增长阶段;(3)2002~2005年为35.27km2/a,是围垦速率最大的阶段。2002年以前,围垦速率与滩涂淤涨速率基本一致,2002年之后,围垦速率远大于滩涂淤涨速率。本文认为8km2/a是南汇东滩适宜的围垦速度。2002年之后南汇东滩的快速围垦并没有导致上海整体滩涂面积的减少,围垦可不囿于局部滩涂面积的稳定,以全市总体滩涂面积和湿地水平的动态平衡,可为滩涂资源开发利用提供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16.
我国解放前曾采用过进口的和手工镶嵌的金刚石钻头。真正研究金刚石钻头是从1960年开始,到1966年开起第一台金刚石钻机,这22年是我地质系统金刚石钻探的历史。现在,我们已经由准备(1960~1965年)、试验(1966~1969年)、推广(1970~1974年)、发展(1975~1979年)阶段进入了巩固提高阶段(1980年后)。1966~1981年共进尺525万米,累计平均台月效率314米,纯钻进时间30%左右,完工钻孔14000个,勘探矿种近30种。1981年台月效率342米,开动金刚石钻机占岩心钻机  相似文献   

17.
寨凹隐伏岩体是豫西南地区利用重磁资料解释推断的8个隐伏、半隐伏岩体之一,分布面积约310km2。豫西南地区主要钼(钨)铅锌银(金)矿床均分布于这8个隐伏、半隐伏岩体区及其边部附近,二者具有非常明显的时空关系。研究隐伏岩体分布形态、深度、产状和深大断裂构造分布,对指导深部找矿勘探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研究寨凹隐伏岩体重、磁场变化特征和分布规律,并通过相关定量计算,确定了隐伏岩体的侵入模型。将全区隐伏岩体分为三个区,Ⅰ区隐伏岩体顶面深度0~0.8km,分布面积约71km2,Ⅱ区隐伏岩体顶面深度0.8~2.0km,分布面积约153km2,Ⅲ区隐伏岩体顶面深度2~4km,分布面积约86km2。根据隐伏岩体侵入模型和典型矿床物探异常特征,建立了立体成矿模型(从浅至深从中低温成矿元素到高温成矿元素的过渡模型)和综合地球物理找矿模型(包括隐伏岩体、隐伏岩体顶上带、岩钟和斑岩体、矿体矿化体的地球物理异常标志);预测了找矿潜力,总结了勘查方法技术组合;指出在Ⅰ、Ⅱ隐伏岩体分布区银(金)铅锌矿床的下部有寻找斑岩型钼、钨、铜矿产的潜力。  相似文献   

18.
杨明华 《地下水》2000,22(3):96-98
1 概述洛阳市为中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 ,素有“九朝古都”之称 ,因在洛河之北而得名。市区总面积 45 5 km2 ,1 995年总人口 1 30万。根据《洛阳市总体规划文本》,城市规划区 (不含吉利区 )面积 2 5 0 km2 ,近期 2 0 0 0年常住人口 1 1 0万 ,2 0 1 0年常住人口 1 31万。针对我  相似文献   

19.
云南红河州石漠化演变过程及其综合治理成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阐明云南红河州石漠化演变特点和综合治理成效,本文以2005年、2011年和2016年TM影像为基本数据源,以县市为单元,通过调查收集、实地验证、定位监测等手段,获得了云南省红河州3个时期石漠化演变及治理成效数据。结果发现:(1)12年间,红河州石漠化土地面积从2005年的3 267.49 km2减少到2016年的2 345.08 km2,生态环境持续好转,石漠化程度总体减轻;(2)红河州石漠化土地主要分布于中西北部的县市,各县市12年间不同监测时段石漠化演变存在差异性,极强度和强度石漠化土地面积急剧减少,中度和轻度石漠化有所增加;(3)2005—2011年石漠化减轻速率明显大于2011—2016年,石漠化土地面积减少比较明显;(4)研究区的石漠化综合治理成效明显,且12年间各县市石漠化演变方向和速率具有复杂性和多变性,治理效果短期之内并不一定明显,而是需要相对漫长的时间方能显现出来,若措施不当,极易重新发生并加剧演变。   相似文献   

20.
1980-2005年藏东南然乌湖流域冰川湖泊变化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基于1980年地形图和1988年、2001年Landsat数据以及2005年中巴资源卫星数据,对藏东南然乌湖流域1980-2005年25 a来冰川和湖泊的面积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980-2005年间,冰川面积从496.64 km2减少到466.94 km2,冰川萎缩了29.7 km2,萎缩速率为1.19 km2·a-1 ,萎缩量占冰川总面积的5.98%,冰川面积占流域总面积的比例从22.42%减小到21.08%.区域冰碛湖泊面积则从1980年29.79 km2增大到2005年33.27 km2,湖泊面积扩大了3.48 km2,增加的速率为0.14km2·a-1,扩大面积占湖泊总面积的11.68%,湖泊而积占流域总面积的比例从1.34%增加到11.5%.其中,冰川面积在1980-1988年萎缩速率为1.73 km2·a-1 ,1988-2001年为0.82 km2·a-1和2001-2005年为1.3 km2·a-1.而湖泊面积在1980-1988年扩涨速率为0.11 km2·a-1,1988-2001年为0.12 km2·a-1,2001-2005年为0.27 km2·a-1,湖泊逐年加速扩涨.从流域内的气象数据来看,温度升高,是该区域冰川萎缩的根本原因,湖泊加速扩涨主要受到冰川萎缩,冰川融水量加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