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1,用广义相对论对宇宙所作的考查 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拓展了人类认识宇宙的视野,开始用物质的时空观来重新审视整个宇宙。物质的存在引起了时空的弯曲,也就是物质的分布决定?时空结构的非欧几甲德几何特性,而这种时空的弯曲等效于引力.所以对广义相对论引力场方程的求解,爱因斯坦建立了二十世纪第一个现代宇宙模型。  相似文献   

2.
时空参考系中的坐标和时间单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目前时空参考系中关于坐标和时间单位的一些模糊认识,回顾了国际单位制SI与计量基准的定义及其发展,分析了国际计量局(BIPM)对测量单位SI米和SI秒的新定义,得出了在原时的单位采用SI秒时,各种时空参考系中的坐标量(坐标时和空间坐标)的单位均可认为是SI秒的结论。同时通过分析,明确了目前太阳系历表中使用的天文单位系统在时空参考系中的使用方法。  相似文献   

3.
运用在砖墙模型方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薄膜模型计算了1 1维和2 1维动态时空中的黑洞的熵。结果表明在低维动态时空中,黑洞熵仍满足Bekenstein—Hawking熵与面积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宇宙就像看似无尽的海洋,到处都是恒星、星系和星云。在其中,我们看到了启发整个人类历史的银和星座。但有一种天体我们仍不了解,它的存在就是一个尚未解决的问题:黑洞是什么?它与它周围的时空是如何绑定的?就像海洋中的漩涡一样,旋转的黑洞在它们周围形成了漩涡状的时空。  相似文献   

5.
广义相对论是继牛顿万有引力理论后,在强引力场、强动态时空区域更精准的引力理论,大量的天文观测验证了广义相对论的正确性.但广义相对论与量子理论在逻辑体系上不相容,广义相对论还存在时空奇点的理论问题,宇宙学中还存在暗物质和暗能量的引力本质问题等.在使用Yunes等人提出的Einstein-aether理论修改引力波模板的基...  相似文献   

6.
在高维de Sitter时空背景中给出了动态黑洞的度规,这是著名的Vaidya度规和Bonner-Vaidya度维在高维时空中的推广。  相似文献   

7.
引力波探测展望辛酉1916年,爱因斯坦就谈到过引力波问题。在广义相对论领域里,时空的弯曲取代引力。恒星之类的大质量天体对其他天体的影响不是直接对它们起作用而是通过弯曲时空来达到。此外,在这类天体改变其运动或质量时,它周围的时空也会发生相应的扰动,以引...  相似文献   

8.
运用在砖墙模型方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薄膜模型计算了 1 1维和 2 1维动态时空中的黑洞的熵。结果表明在低维动态时空中 ,黑洞熵仍满足Bekenstein -Hawking熵与面积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目前,人们对黑洞Bekenstein-Hawking熵的量子修正值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尤其是黑洞熵对数修正项的系数.在广义不确定关系(GUP)的基础上,通过引入了推广的广义不确定关系(EGUP),运用面积定理计算了3类时空的黑洞熵的修正值,得到的黑洞熵的修正项的系数是正的.这种计算方法不仅对单视界时空适用,而且对有内视界的黑洞时空依然成立,并且在EGUP基础上计算出黑洞熵的修正值.相比GUP基础上得到的黑洞熵,EGUP可以应用于大尺度时空下,所以应用范围更广.此计算方法简洁明了,物理意义明确,可为黑洞熵对数修正值系数的确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冕洞的研究在近二十多年里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本文回顾了冕洞的发现及观测历史,系统阐述了冕洞的结果特征,形成及演化规律,讨论了冕洞对日地空间产生的影响,冕洞与超级活动区的关系以及冕洞在太阳活动预报中所起的作用,在此基础上利用1970-1995年的晚洞资料听时空分 布和磁极性演化规律与太阳活动区的关系以及冕洞的时空分布和磁极性演化 规律与太阳活性周的得出以下结论:(1)冕洞在南北半球的分布在形态上基本是  相似文献   

11.
脉冲星是高速自转的中子星,其自转周期稳定,不受人为干扰破坏,可作为绝对时间的参考量.论文提出一种基于卡尔曼滤波算法的脉冲星授时方法,以太阳某同步轨道为例,对基于卡尔曼滤波的钟差控制以及脉冲星星表误差和脉冲到达时间(TOA)测量精度对授时精度的影响进行了仿真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消除星载时钟钟差并抑制其随时间的增加,解决了航天器搭载低成本时钟精度不能满足要求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国际天文学联合会(IAU)自70年代末引进地球力学时TDT和质心力学时TDB后,又在第21届大会上决定以地球时TT取代TDT,并引进地心坐标时TCG和质心坐标时TCB两个新的类时变量,现对引进这些变量的原因、其间相互关系以及目前存在的问题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13.
网络技术在时间服务工作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主要介绍网络技术在授时中心守时实验室的守时及授时服务系统中的应用情况。守时系统是一种需要连续、可靠运转的复杂系统,包括守时钟组、比对测量系统、原子时归算等多个环节。原子时专用局域网是守时系统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有效地提高了守时、原子时及相关数据资料的传递和交换速率。时间服务的网络化、自动化不仅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了人工过多干预造成的误差,更重要的是可以提高守时系统的可靠性和合理性。章详细介绍原子时局域网络(ATLAN)系统和计算机网络授时系统的设计情况。  相似文献   

14.
本文简要介绍人类认识时间的历史进程,指出目前在哲学和自然科学两个领域对时间性质的研究仍然存在着需要进一步探索的问题。这些问题主要有:1.时间有没有起点?2.时间是无限的还是有限的?3.关于时间的方向性;4.时间可不可以量子化?  相似文献   

15.
Introduction to the solar space telescope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The design of the space solar telescope (SST) (phase B) has been completed. The manufacturing is under development. At the end of 2000, it will be assembled. The basic aspect will be introduced in this paper.  相似文献   

16.
1996年以来 ,日本通信综合研究所 (简称CRL)在时频方面的研究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其中主要包括 :光抽运铯频标的研制 ;亚太地区卫星双向时间比对网的构造 ;长波授时台的建立。此外还阐述了该所的其他一些时频研究活动  相似文献   

17.
针对载人航天的典型区域,利用目前流行的空间碎片模型对空间碎片分布进行了初步仿真,得到了一些定量的仿真结果,并对其进行了初步的分析;得到以下初步结论:400 km高度、倾角为40°~50°区域内,飞行器每年遭遇分米至米级尺度的空间碎片的概率为千万分之一量级;每年遭遇厘米级尺度的空间碎片的概率为百万分之一量级;每年遭遇毫米级尺度的空间碎片的概率为百分之四左右;每年遭遇0.1 mm级尺度的空间碎片约2次;每年遭遇0.01 mm级尺度的空间碎片约550~600次。可供相关工程应用部门参考。  相似文献   

18.
计算机互联网上时间传递的一种设计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国内外时间传递方式主要有长波授时、短波地、电话授时、双星比对、GPS时间信息等。信息产业的不断发展,使得互联网络已成为一种新的信息传递手段和资源共享方式 。通过计算机网络传输标准时间、频率将是授时领域的新课题,也是时间同步的新手段。讨论了计算机互联网上时间传递的一种设计方案,给出利用计算机网络系统实现标准时间的传递的具体方法,并介绍一种计算机互联网时间传递软件的使用方法等。  相似文献   

19.
The alpha magnetic spectrograph (AMS) is a composite particle detector to be accommodated on the International Space Station (ISS). AMS is mainly devoted to galactic, charged cosmic rays studies, antimatter and dark matter searches. Besides the main, classical physics goals, capabilities in the field of GeV and multi-GeV gamma astrophysics have been established and are under investigation by a number of groups. Due to the unsteadiness of the ISS platform, a star-mapper device is required in order to fully exploit the intrinsic arc-min angular resolution provided by the silicon tracker. A star-mapper is conceptually an imaging, optical instrument able to autonomously recognize a stellar field and to calculate its own orientation with respect to an inertial reference frame. AMICA (Astro Mapper for Instruments Check of Attitude) on AMS is responsible for providing real-time information that is going to be used off-line for compensating the large uncertainties in the ISS flight attitude and the structural degrees of freedom. In this paper, we describe in detail the AMICA sub-system, the accommodation/integration issues and the in-flight alignment procedure adopting identified galactic (Pulsars) and extra-galactic (AGNs) sources.  相似文献   

20.
房山人卫站钟房仅有一台铯原子钟和电视比对设备.本文主要说明钟房的建立以及目前的运行情况.利用搬运钟法比对时刻和测定时延,使原子钟与UTC的同步精度达到2μs,从而满足了卫星激光测距的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