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彭少梅 《广东地质》1996,11(2):59-65
通过对粤北大沟谷碎裂钠长石岩型金属矿床流体包裹体的研究表明,该矿床成矿流体是震旦纪变质地层在同推覆期的动力分异热液。矿床的形成经历了5个矿化阶段(D^13-D^53)金矿化主要发生在D^23和D^43。矿床形成温度200~300℃,压力37.4~4.3MPa,为中低温,中浅成矿化。成矿流体pH为6.76~7.14,为弱酸-弱碱环境,流体为Na-Ca-Mg(F)-Cl型,金可能以硫络合物形式迁移。  相似文献   

2.
3110矿床成矿流体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3110矿床不同成矿阶段石英流体包裹体成分的研究,阐述了该矿床成矿的物理化学环境。该矿床成矿流体来源于改造围岩的构造热液和大气降水混合。成矿流体中铀的迁移形式,矿前期为UO2(CO3)3^4-(77.4%)和UO2(CO3)2^2-(22.5%);成矿期为UO2(CO3)2^2-(99.9%);矿后期UO2(CO3)3^4-(54.4%)和UO2(CO3)2^2-(42.0%)。矿化是在混合  相似文献   

3.
周涛发  刘晓东 《岩石学报》2000,16(4):551-558
文章基于矿床地质特征和地球化学热力学理论,计算和讨论了安微月山矽卡岩-热液型铜,金矿田成矿流体中成矿物质的迁移形式和沉淀的物理化学条件,两类矿床的主要成矿阶段,成矿流体中铜主要以氯络合物CuCl、CuCl2^-、CuCl^2-3,CuClOH,金主要以硫的络合物Au2(HS)2S^2-,Au(HS)2^-,AuHS、AuH3SiO4等形式进行迁移,成矿流体中铜沉淀的主要物化条件是降温及氯离子浓度的  相似文献   

4.
共同-疙瘩沟地区金-多金属矿床(点)多产于燕山早期花岗岩中,矿体石英中流体包裹体较发育,以气液包裹体为主,通过流体包裹体的研究认为:成矿流体属于Na^+-Ca^2+-Cl^--(SO4)^2-型中,中一低盐度(5.7%~8.5%),成矿温度为中(偏低)温(225~275℃),压力为75.1~115.8MPa,pH为5.23~6.05,Eh为-0.57~-0.62V,推断Au最可能的搬运形式为(Au  相似文献   

5.
据产出在闽北中生代陆相长英质火山质中受陷爆碎屑岩控制,以铀、银、钼共生为特征的570矿床流包裹体及氢、氧同位素研究表明,570矿床成矿温度为150-180℃,成矿流体以富含HCO3、F、SO4^2-、K、Na等组分为特征,铀主要以UO2(CO3)2^2-,UO2(UO3)3^4-、UO2F4^2-、UO2F3形式运移,成矿富集作用与两种不同成因水溶液(火山热液和大气降水)的混合有关。对火山岩、基底  相似文献   

6.
王台山地区韧性剪切带型金矿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志宏  王安建 《矿床地质》1997,16(4):350-364
五台山地区韧性剪切带型金矿分布地晚太古代碰撞造山带中,与世界许多太古宙绿岩带型金矿具有相似的特征。研究表明:成矿流体的δ^18OH2O=-2.1‰-4.9‰,δD=-69-112‰,蚀谜面对得起盐矿物的δ^13CPDB=-2.0-1.4‰,δ^18OSMOW-10.0-20.0‰,载金黄铁矿的δ^14S=-3.7-5.6‰。成矿前流体具有一高盐度,成矿期流体以富含CO2、近似海水的δ^18O和海相  相似文献   

7.
361铀矿床热液地球化学特征及成矿物理化学条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文章研究了361矿床热液地球化学特征,并进行了热力学模拟计算,认为矿床热液是大气降水与深源流体混合而成。深源流体是与基性岩脉同源的富含Na^+,Cl^-和CO2等挥发组分的流体,它沿深大断裂上升,对地壳表层的大气降水加热、混合。混合热液运移时把花岗岩中的活化铀浸出,并主要以[UO2(CO3)3]^4-,[UO2(CO3)2·2H2O]^2-和UO^2+2等形式迁移至断裂附近的破碎部位富集成矿。  相似文献   

8.
根据对秦岭泥盆地纪沉积盆地的构造成盆-后期构造变形特征研究,秦岭造山带泥盆纪热水沉积成矿盆地中构造-热流体地质事件可初步厘定如下:(1)中泥盆世伸展构造成盆-热水同生沉积成矿事件(D1)。(2)晚泥盆世-石炭纪伸展变形-深源热流体叠加事件(D2)。(3)印支期挤压收缩变形-热改造事件(D3)。(4)燕山期逆冲推覆构造改造-深源热流体加及脆性变形事伯(D4)。(5)喜玛拉雅山期胞性变形(D5)。从盆  相似文献   

9.
河北牛圈热泉型银(金)矿床成因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牛圈银(金)矿床是冀北地区近几年来新发现的重要银矿床之一。本文从硅质角砾岩成因,成矿的阶段划分,成矿物理化学条件,矿物包裹体等方面入手探讨了该矿床成因并提出了成矿模式,该矿床成矿温度稍高(220-350℃),成矿压力很低(小于260×10^5Pa)形成深度为0.42-0.86km亚地表环境,成矿流体以低盐度(小于3.35wt%NaCl)富K^+,Cl^-,F^-,SO^2-4,贫Na^+,Ca^2  相似文献   

10.
依舒地堑新生代构造演化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下载免费PDF全文
许浚远 《地球科学》1997,22(4):406-410
据微构造应力张量反演结果,结合大地构造背景和沉积作用分析,依舒地堑新生代构造演化可细分为6个阶段;(1)近南北向拉张(E1-E^13);(2)南东东向拉张(E^23-N^11)(3)北东向拉张(N^21)(4)北西向挤压(N^31-N^22),(5)北西向拉张(N^22-Q3)(6)近东西向挤压(Q4)。  相似文献   

11.
焦家式金矿位于胶东半岛西北部,矿体赋存于花岗片麻岩-花岗闪长岩类岩石断裂带内,呈破碎黄铁绢英岩化浸染状矿石。矿体中均伴有富含金的成矿前、后中基性脉岩。成矿作用包括乳白色块状黄铁矿石英和(或)伟晶石英脉阶段、含金硫化物石英阶段和方解石石英阶段。三个阶段石英δ ̄(12)O值平均为12.4‰、13.2‰和14.4‰。计算的石英δ ̄(18)O_(H_2O)值平均分别为4.7‰、3.5‰和3.5‰。三个阶段石英流体包裹体水δD_(H_2O)值平均分别为-73‰、-80‰和-92‰。经反演计算,提出成矿流体是中生代大气降水(δ ̄(18)O=-15.5‰,δD=-115‰)与5km以下深部中基性岩在350~400℃时,有效W/R比值从0.01至0.05之间交换作用形成。  相似文献   

12.
剪切带构造-流体-成矿系统动力学模拟   总被引:31,自引:6,他引:25  
邓军  翟裕生  杨立强 《地学前缘》1999,6(1):115-127
剪切带构造成矿系统动力学模拟可以定量,并能展示成矿系统时空结构与发展,从而揭示其本质。可从质量平衡、输运反应耦合、转换界面成矿和动力分形弥散等四个方面对剪切带构造成矿系统动力学进行理论分析与数值模拟。质量平衡分析指出:(1)剪切蚀变作用过程中,各种物质组分发生了不同程度的迁移;(2)体积应变为增加型,金矿床定位于剪切带的扩容带中;(3)存在较大的流体与岩石比值,金矿体定位于流体流量最大部位。耦合成矿动力学模拟表明:(1)金属硫化物成矿作用发生于剪压构造变形岩相向剪张构造变形岩相转换的时空界面;(2)其决定因素是成矿元素的地球化学特性及成矿流体的特征和性状;(3)岩浆侵入后,形成以岩体为中心的温度梯度带,是热液成矿作用的主要动力之一;(4)成矿流体的流速可以促进混合热液的生长,剪切破碎带是强烈输运反应耦合成矿的有利场所。动力弥散作用过程理论分析与计算机模拟指出:(1)点源淀积弥散机制,C=Aρv2dxdydte-kr/[2π(h2-v2t)dl];(2)分形弥散度,αm=xs2D-1σ2(εc1-D)/2;(3)剪切带构造成矿系统是自相似的变形变质系统,在动力系统作用下,矿源系统与输运系统耦合,弥散作用发生;?  相似文献   

13.
东川铜矿硅质角砾40Ar-39Ar定年探讨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2  
为探索热液成因含微量钾矿物^40Ar-^39Ar定年的最佳实验方案,从而获得可信的成矿年龄,本文进行了东川落雪铜矿稀矿山段落雪组角砾状矿石硅质角砾流体包裹体及其固体粉末的^40Ar-^39Ar对比实验;先采用真空击碎技术提取硅质角砾(CD-5-2)的流体包裹体进行^40Ar-^39Ar分析,接着对击碎后的固体粉末样品进行常规的^40Ar-^39Ar阶段加热分析(170~180℃)。与以往样品的流体  相似文献   

14.
澜沧铅锌银铜矿床矿物包裹体及成矿物化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虎杰  田煦 《矿产与地质》1995,9(2):107-111
矿物流体包裹体的研究表明,澜沧铅锌银铜矿床成矿流体的温度为160 ̄350℃,压力69000kPa,盐度4.6 ̄17.0NaClwt%,密度0.85 ̄1.0g/cm^3,fs210^-9.3 ̄10^-11.0Pa,fo210^-35 ̄10^-37Pa,Ph值5.1 ̄5.7。成矿元素主要以氯化物络合物的形式迁移、温度降低,fs2和pH值的升高是引起矿物质沉淀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岩浆流体对冲绳海槽海底成矿热水系统的可能贡献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0  
海底火山活动区成矿热液流体来源长期存在争议,尽管海水来源说更为流行,但本文提供的下列证据表明,来自长曲质岩浆的流体对冲绳海槽现代活动热水成矿系统有较大贡献:(1)冲绳海槽JADE热水区出现异常高热流,其下方1 ̄2km处存在浅位长英质岩浆房;(2)CO2、烃类、H2等气体在热水成矿体系中极度富集甚至形成独立气流,与热水流体共存。气体的碳、氦同位素资料表明其来自长英质岩浆本系;(3)JADE成矿热水系  相似文献   

16.
罗宗铭  彭少锋 《岩矿测试》1996,15(3):213-216
在pH5.6-6.4的缓冲介质中,Sc-埃铬菁R(ECR)-氯化十六烷基吡啶-乳化剂OP形成蓝色配合物,基组成比nsc:nECR:nCPC=1:2:2。配合物的最大吸收长在610nm处,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1.71×10^5L.mol^-1.cm^-1。  相似文献   

17.
共同—疙瘩沟地区金-多金属矿床(点)多产于燕山早期花岗岩中,矿体石英中流体包裹体较发育,以气液包裹体为主。通过流体包裹体的研究认为:成矿流体属于Na+-Ca2+-Cl-[SO4]2-型,中—低盐度(5.7%~8.5%),成矿温度为中(偏低)温(225~275℃),压力为75.1~115.8MPa,pH为5.23~6.05,Eh为-0.57~-0.62V,推断Au最可能的搬运形式为[AuCl2]-。可见该地区金-多金属矿床(点)为中(偏低)温岩浆期后热液矿床。  相似文献   

18.
河北宽城峪耳崖金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成矿物质来源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峪耳崖金矿是冀东地区与中生代花岗岩有关的金矿床的典型代表,其成矿岩体具有明显的陆壳改造型花岗岩特征,成矿热液富CO2并具有较高的K^+,Ca^2+,Cl^-和HCO3^-,成矿温度集中于280-330℃,压力变化于111.4-30.4MPa,成矿流体以岩浆水为主导,成矿热液及成矿物质,主要来自岩浆体系。  相似文献   

19.
东坪金矿床的围岩蚀变和流体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坪金矿床围岩蚀变特征、流体包裹体特征与氢氧同位素特征研究表明,成矿流体富集K^+,Na^+,Au^+,Cl^-和CO2、H2S成矿溶液以岩浆热液为主,但有天水的混合。金在溶液中以Au(HS)^-2和AuCl^-2形式存在,构造活动引起的压力突变和流岩反应是引起金沉淀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0.
成矿流体中金属沉淀机制研究综述   总被引:26,自引:1,他引:26  
概述了成矿流体中金属沉淀机理研究的新进展;(1)单纯的降温冷却可能不是引起金属沉淀最有效的机制;(2)压力的降低并不总造成矿矿物质的沉淀;(3)热液蚀变作用是引起矿物沉淀的重要机制之一;(4)缓冲体系对矿物沉淀的意义需要引起民重视;(5)流体的混合作用是许多矿床也可能是大型一特大型矿床形成的主要原因之一。自然热液成矿环境是很复杂的,引起矿物沉淀的原因也是非常复杂的,因此,结合具体成矿体系,对客观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