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针对海洋磁场重力场资料的多源异构海量特征,并结合海洋磁场重力场空间数据库建设实践,阐述了数据整理与采集建库的目标与过程,并探讨了数据建库工作中涉及的基准统一、规格化整理、分析处理等若干关键技术问题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2.
建立江苏海洋基础数据库群,实现海洋复杂多源异构数据的集成管理,是保证江苏省海洋数据具有可操作性、可维护性和可利用性的基础,同时也为海洋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和"数字海洋"框架系统的业务化运行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撑。围绕这一目标,文章对江苏海洋多源数据的整理与入库方法进行了深入探讨:首先通过数据调研,分析海洋数据的现状和应用需求,形成符合"数字海洋"规范要求的数据格式标准及数据模型;在此基础上,通过数据规整、数据格式转换和数据质量控制,获取符合海洋业务需要的标准数据集;最终利用数据建库和入库工具,完成江苏海洋基础数据的规范化入库。该工作可为海洋多源数据的整理与入库、丰富和完善我国"数字海洋"数据体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不规则重磁测线网误差模型的约束最小二乘平差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高金耀  张涛  谭勇华  李新 《海洋测绘》2006,26(4):6-10,20
传统实用的海洋重力、磁力测线网平差方法主要为规则测线网设计,并只就线偏差进行调整,用于处理航次数据之间的拼接时效果不理想。为了解决重磁测线数据拼接和建库工作中碰到的误差难以调平的问题,设计、建立了不规则海洋重磁测线网的任意复杂误差模型的最小二乘平差方法,将线偏差纳入到任意复杂(如非线性和周期性)的误差模型中,归纳出最小二乘条件方程系数矩阵的直接构制法。针对可能出现的解不稳定,放弃不易实用的权矩阵,引入两种解决方法:先验确定部分测线误差分布的固定测线法和视误差大小实施系数矩阵对角线微扰动的泛约束法。  相似文献   

4.
依据我国近年海洋区域地质调查、制图及数据库建设工作实践,结合国内外主流方法技术,提出了海洋区域地质图数据库建设标准编制的技术方案,试图架起海洋区域地质制图与数据库建设之间的桥梁,推动地图与数据库数据进入重利用与再生产的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海洋保健食品全文数据库的建设为例,通过分析海洋保健食品全文数据库相关信息源,提出建设海洋专题数据库的主要思路,包括数据来源、数据采集加工、数据库的编程和使用等内容.  相似文献   

6.
信息技术的快速变革,有效驱动海洋信息化的发展与创新。实现海洋信息资源的高效存储和管理,需要对海洋数据管理体系进行统筹规划。文章根据海洋地质地球物理数据特点,进行了数据层次分类研究,分析了数据标准化过程,确立了基于文件和数据库的海洋地质地球物理数据存储策略,提出结构化事务型数据库、结构化分析型数据库(NewSQL)和非结构化计算型数据库(NoSQL)相结合的数据组织架构。该数据分类组织方案为实现海洋地质地球物理数据规范化管理、集约利用和共享服务奠定了良好基础,也为其他海洋数据分类与组织研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7.
海洋地质数据库数据的存储结构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区域海洋地质数据库是利用ORACLE9I和ARCSDE8.2实现对海量数据和空间数据有效存储、管理的企业级数据库,用于管理我国所属海区海洋地质调查获取的基础地质资料和研究成果资料。根据ORACLE系统的体系结构,结合我国区域海洋地质数据的特点,提出了区域海洋地质数据库的存储结构和数据库的用户管理模式,以实现ORACLE中海洋地质数据的优化存储与有效管理。  相似文献   

8.
梅杰  刘静 《海洋信息》2014,(1):11-16,33
以WebGIS和数据库技术为基础,整合东海区海洋台站数据、浮标数据、船舶数据、地波雷达数据和X波雷达数据5类海洋观测数据,建成Web系统,实现多源数据的融合展示。平台的建设将提高海区中心信息化建设的能力,为预报、信息、科研等部门提供全面的数据展示。  相似文献   

9.
当今世界已经迈进大数据时代,云计算、物联网与移动互联网迅速在海洋行业得到普及与应用,使多种形态的海量数据快速产生。本文首先梳理了国内外大数据中心发展情况和福建省海洋信息化建设现状及存在问题,其次介绍了大数据及海洋大数据的含义和特征,并重点分析了福建省海洋大数据中心的建设需求,最后提出福建省海洋大数据中心的建设思路,为下一步具体建设福建省海洋大数据中心提供方向。  相似文献   

10.
空间数据引擎是实现空间数据高效访问和管理的关键技术之一.结合海洋地理信息系统应用需求,针对海洋底质数据特点,构建了海洋底质空间数据库引擎,介绍了其数据模型和数据访问结构,并通过工程实践实现了系统功能,为海洋底质空间数据组织和管理提供一个有效的解决方案,同时为海洋地理信息系统提供了强有力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1.
海洋磁场重力场信息系统建设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简要介绍海洋磁场重力场探测技术发展概况的基础上,详细论述了海洋磁场重力场信息数据库的建设情况及数据管理系统、数据分析应用系统的功能组成,系统功能测试情况以及系统建设过程中取得的主要技术创新点,对该系统投入应用前的优化完善工作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2.
在简要介绍海洋磁场重力场基本特征基础上,全面分析了海洋磁场重力场信息军事应用研究的现状与问题,对该研究领域的发展方向作了展望,对我国相关技术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3.
地磁场的向下延拓是实现磁场数据空间转换的主要手段,是多源海洋磁力测量数据融合和构建三维海洋磁空间背景场模型的关键技术.在分析频域位场向下延拓方法原理基础上,分别采用了4种向下延拓方法将300m高度磁测数据延拓至200m高度,并与同一海区200m高度实测数据对比,以检验各延拓方法的计算效果,为构建三维海洋磁空间背景场模型...  相似文献   

14.
以南通幅海洋重力编图为例,论述了如何应用海洋重力与陆地重力以及卫星重力数据等不同来源的重力数据进行海洋重力编图。讨论了编图中关键问题,如各种数据的统一改算问题,包括统一的重力基准网、统一的正常重力公式、统一的投影方式;不同来源数据间的拼接调平问题;卫星重力数据使用范围问题等,并对最新的南通幅编图结果与以往相同范围内的编图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5.
卫星测高中的垂线偏差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卫星测高中的垂线偏差法是当前利用卫星测高技术研究海洋重力场的最优方法,包括利用卫星测高数据计算垂线偏差和利用该垂线偏差确定海洋重力场两部分。研究了Sandwell、Olgiafi、Hwang测高垂线偏差的计算方法和Molodenskii、Hwang利用测高垂线偏差确定海洋重力场的基本原理,分析比较了上述方法的异同,为科学地利用卫星测高资料反演海洋重力场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We confirm that a Malvinas Plate is required in the Agulhas Basin during the Late Cretaceous because: (1) oblique Mercator plots of marine gravity show that fracture zones generated on the Agulhas rift, as well as the Agulhas Fracture Zone, do not lie on small circles about the 33o-28y South America-Africa stage pole and were therefore not formed by South America-Africa spreading, (2) the 33o-28y South America-Africa stage rotation does not bring 33o magnetic anomalies on the Malvinas Plate into alignment with their conjugates on the African Plate, and (3) errors in the 33o-28y South America-Africa stage rotation cannot account for the misalignment. We present improved Malvinas-Africa finite rotations determined by interpreting magnetic anomaly data in light of fracture zones and extinct spreading rift segments (the Agulhas rift) that are clearly revealed in satellite-derived marine gravity fields covering the Agulhas Basin. The tectonic history of the Malvinas Plate is chronicled through gravity field reconstructions that use the improved Malvinas-Africa finite rotations and more recent South America-Africa and Antarctica-Africa finite rotations. Newly-mapped triple junction traces on the Antarctic, South American, Malvinas, and African Plates, combined with geometric and magnetic constraints observed in the reconstructions, enable us to investigate the locations of the elusive western and southern boundaries of the Malvinas Plate. This revised version was published online in November 2006 with corrections to the Cover Date.  相似文献   

17.
区域海洋地质数据库建设纲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区域海洋地质数据库是中国地质调查局基础数据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地质调查基础性与公益性战略部署的依托。根据区域海洋地质数据库建设的目标与任务,在数据结构和实施步骤等方面进行了初步研究。区域海洋地质数据库及其管理信息系统适合采取基于Web系统的三层体系结构,在数据构成上亦分为区域海洋地质调查原始资料与成果资料,其中元数据库的建设对数据库的应用非常重要,用户可以通过元数据了解数据的存在性、适宜性、有效性等,确定数据的使用方法,因此,元数据库的建设应采用国际已经普遍认可的ISO/TC211发布的ISO19115空间元数据标准。  相似文献   

18.
基于WebGIS的海洋科学数据共享平台的分析与设计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根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青岛海洋科学资料共享服务中心建设的实际情况,从需求分析、系统结构设计、数据建模以及实现技术等几个方面,详细介绍了基于WebGIS的海洋科学数据共享平台建设的思路和方法。在建设过程中,采用用户界面层、业务逻辑层、数据库层的三层架构模式进行系统软件设计,提高了系统的可维护性;运用组件技术进行编码,实现了代码的封装性和可复用性;采用关系型数据库和Netcdf格式相结合来进行数据的存取,解决了海洋数据结构复杂、格式不统一的问题,使查询变得更为方便;利用IDL和ION技术来开发WebGIS,实现了电子海图的漫游、数据查询以及数据统计结果输出。  相似文献   

19.
根据最新调查获得的北黄海盆地海洋重力、海洋与航空磁力和多道地震资料,结合以往周边地区的资料,编制了北黄海空间重力异常图、布格重力异常图、磁力异常图。在重磁基础图件的基础上,通过解析延拓、任意方向导数计算、离散小波变换等处理,结合地震和地质资料,对北黄海北缘断裂带进行了综合分析。确定了北黄海北缘断裂带的存在,并对该断裂带的延伸长度、切割深度和性质进行了分析,指出北黄海北缘断裂带是辽东隆起与北黄海盆地的界线,断裂带两侧具有明显不同的地球物理场特征;而且断裂带具有多期活动的特点,对北黄海盆地的形成演化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