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7 毫秒
1.
任娟  李清泉  唐炉亮 《测绘通报》2003,(6):61-63,68
随着数字城市研究的不断深入,城市景观3维可视化技术也发展和成熟起来,其应用面越来越广泛。房地产行业是一个信息化程度相对较低的行业,需要具有3维可视化功能的销售管理信息系统。介绍城市景观3维可视化实现的步骤,阐述房地产销售管理信息系统中的3维可视化实现过程,对系统的3维可视化功能及其中的技术问题进行详细论述,最后对实验结果进行总结及展望。  相似文献   

2.
依托各种地质图件以及钻孔数据、剖面数据、等深线、DEM数据等多种数据,利用MapGIS三维地学建模软件,采用基于多元数据、分区交互的方法建立了成都市城市三维地质模型。该方法以地质图为主结合地质条件进行分区,以其他数据作为约束,人机交互构建三维地质模型。结果表明,该方法得到的三维模型可视化效果良好,并将复杂的二维数据展示到三维模型上,使之能得到更好的应用;对于数据繁杂、建模区域广且地质条件复杂的区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主要针对地理信息系统的地理要素网络3维可视化实现,对WebGIS可视化创作系统进行研究,并分析了其构成及工作原理,为制定一套完善的WebGIS3维可视化创作系统的标准提供了有益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4.
为提高地质制图效率与计算机水平,提出基于MAPGIS平台的地质图符号库系统。参照《区域地质图图例》(GB958-99)和《地质图用色标准》(GB63901996),构建地质图的符号库系统,为下一步实现图形数据的可视化显示提供了条件。  相似文献   

5.
解决3维地理信息系统中可视化问题的新方案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首先分析了传统的3维地理信息系统中的可视化技术方案的不足,然后介绍了进行3维可视化研究的新技术VRML;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VRML的VRML-GIS,并进一步给出了VRML-GIS进行3维地理信息系统开发的可行性方案,以及该方案的一个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6.
吕蓬  李磊  谢三德 《东北测绘》2012,(10):74-76
3维地形可视化是科学计算可视化、计算机动画和3维地理信息系统的核心。Java 3D是Java语言的标准扩展,是跨平台的3维可视化编程接口。本文讨论了基于Java 3D技术实现地形的3维可视化及旨在提高渲染速度和提高绘图效率的几种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7.
借助GIS强大的三维建模及可视化分析功能,以湖北省崇阳地区1:50 000区域地质成果为例,基于地理矢量数据、地质矢量数据和遥感影像数据,利用地形数据构建数字高程模型(DEM),将DEM与遥感图像叠合生成三维影像图,建立集地形、地质、遥感等数据为一体的三维可视化模型,解决传统二维地质图件用于表示三维地质不直观等问题,提...  相似文献   

8.
可视化与地理信息系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梅  朱红旗等 《东北测绘》2001,24(4):3-4,20
随着可视化技术的迅速发展,其在信息表达上的优势被日益认可,而当前的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则主要是基于2维平面来处理现实世界的所遇到的现象和问题,因此将3维可视化引入地理信息系统成为当今的研究热点。本文主要介绍了可视化技术的应用现状,以及当前可与GIS直接相连结的3D可视化技术和建立3D地理信息系统的标准,最后预测了可视化技术在GIS中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9.
2维地图符号与3维可视化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传统的2维地图发展到电子地图和3维可视化地理环境的过程中,地理信息的表达从2维到3维是一次飞跃.2维地图符号系统作为成熟的地图表达方式在3维可视化环境中仍然有用.2维地图符号系统有其自身的特点和优点:体系成熟,易于认知,易于实现.论述了目前3维可视化环境下传统2维(电子)地图符号的应用特点和二者之间的辩证关系,探讨了3维可视化环境下地理信息表达和地图符号设计的一些原则.  相似文献   

10.
从传统的2维地图发展到电子地图和3维可视化地理环境的过程中,地理信息的表达从2维到3维是一次飞跃。2维地图符号系统作为成熟的地图表达方式在3维可视化环境中仍然有用。2维地图符号系统有其自身的特点和优点:体系成熟,易于认知,易于实现。论述了目前3维可视化环境下传统2维(电子)地图符号的应用特点和二者之间的辩证关系,探讨了3维可视化环境下地理信息表达和地图符号设计的一些原则。  相似文献   

11.
Side-looking airborne radar systems (SLAR), which produce fair quality images of the earth’s surface, have been developed over the past twenty years. These systems provide synoptic information over large areas with great speed. In regions where constant cloud cover prevents or hampers aerial photography, radar can be a source of valuable information: however, in less adverse weather conditions and at larger scales single radar images, until quite recently the normal presentation, cannot compete with conventional, stereoscopically viewed aerial photographs. It has now become common practice to take parallel strips with a large, 30–60%, overlap and scanned from the same direction. In this way a stereoscopic effect may be obtained, which considerably improves the interpretation possibilities of such radar images. The same analytical techniques used in photo-geology can also be applied to radar-interpretation. In order to obtain optimal results, the geologist who interprets radar images should have some understanding of radar operation.  相似文献   

12.
适合地矿工作自身特点的地质信息共享方法是实现地质信息共享的关键。本文根据地矿行业自身特点,对地质信息共享数据模型-GeoSciML,能调动地质信息产权所有者共享积极性的地质信息共享保障机制与共享模式,以及地质信息共享平台与关键技术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在地质建模中,基于层面的地质块体结构模型的获取是其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目前的构建方法仅关注地质块体的提取和算法效率的提高,忽略了对地质块体与其组成面片以及各地质块体之间拓扑关系的建立,为此,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构建方法,基本思路是:首先,利用边界线与曲面片的关系,提取方向边和方向三角形,其次,按照右手法则建立面片排序表,最后,按照一定的遍历规则获取每个面片的正体和负体。此方法不仅可以自动确定地质块体与地质曲面片的组成关系,还可间接分析地质块体之间的邻接关系,从而为三维地质体模型的建立以及三维地质体拓扑查询和分析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无人机已经成为最具发展潜力的测绘技术。尤其是几次重大地质灾害后,无人机技术在辅助救援、灾情勘测与预测等方面,受到了广泛关注。本文通过研究无人机技术发展历程与特点,对无人机技术在地质灾害监测中的应用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5.
地质资料管理系统建设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详细阐述了地质资料管理系统的建设背景,深入分析了用户需求,在此基础上从 数据流程、系统框架及功能、技术环境、界面、数据采集与存储、软件开发等方面提 出了详细的设计方案,为地质资料管理系统建设做了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16.
对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流程及技术进行分析,开发了一套包括野外调查、现状评估、预测评估、综合评估各阶段,集野外线路画定、评估区划定、赤平面投影、综合分区等4种模型为一体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辅助软件系统。从系统的可行性、实用性、可扩展性出发,分析系统架构风格,讨论数据建模及其标准、野外线路画定等4种模型。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手持GPS在测绘具体工作中的应用,尤其是在地质找矿中布设物化探测点的方法,并对定点误差进行了系统分析。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了对各项误差进行校正或控制的方法,对手持GPS在地质找矿工作和测绘生产中的应用,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为构建新一代信息技术下的智能地质调查体系,把数字地质调查方式提升到地质调查过程智能化方式,本文以云计算、云GIS和Hadoop生态体系为基础,针对地质调查数据采集、数据分析处理、数据交换传输、三维建模、信息泛在服务和业务管理过程的环节,指出地质调查智能空间建设是智能地质调查的核心内容,提出了天地空一体化的地质调查智能空间体系、架构和应用模式,并在实际工作中对其关键技术进行了成功验证和示范。  相似文献   

19.
地质灾害数据共享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地质灾害种类多、分布广、频次高、强度大、灾情严重、直接和间接的经济损失巨大。近几年,由于西部大开发步伐的推进,泥石流、滑坡等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诱发的地质灾害呈上升趋势。如何科学合理地构架地质灾害数据共享平台,从而利用该平台提供的共享和互操作机制来预测、预警、评价和治理各种地质灾害也就成为当务之急。笔者就此提出了整合WebGIS、Ajax、ESML和数据网格技术的地质灾害数据共享平台的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20.
出版物凝聚了地调机构工作成果的精华,是地调机构社会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分析国外地调机构和国内科研教育机构出版物的管理方式,针对我国地质调查出版物现状,借鉴国内外相关机构出版物管理经验,提出加强出版物管理制度建设、规范出版物标注内容与形式、建立出版物提交机制和统一开展服务等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