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2 毫秒
1.
广西是全国发生地质灾害最严重的几个省区之一.近年来,广西国土资源管理部门以加快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工作,狠抓群测群防体系建设,突出汛期防灾工作为重点,为壮乡人民编织了一张防灾减灾的安全大网.  相似文献   

2.
2007年入夏以来,南方某些省份地质灾害频发,给人民生命和财产造成了极大危害。黑龙江省地质灾害情况虽不比南方某些省份严重,但根据以往的防灾实践分析,防灾、减灾形势也不容乐观。因此,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职能部门,必须引起足够重视。那么,到底要注意些什么,怎样才能保证防灾、减灾工作的万无一失呢?从多年的管理实践经验看,应主要注意解决好知责、尽责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随着城市建设的兴起、人类工程活动的加剧,自然生态环境的改变越来越明显,由自然因素或者人为活动引发的地质灾害越来越多,给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带来了严重影响。如何健全地质灾害防灾减灾机制,是一个刻不容缓的课题。笔者结合工作实际,以所在的汝州市为例,就地质灾害防灾减灾机制建设的基本情况、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几点解决问题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4.
今年的5月12日为我国首个“防灾减灾日”,为促进全社会防灾减灾意识和能力的提高,5月7日县政府组织各责任单位于荷花广场进行防灾减灾展板、挂图宣传。我局组织并参加了此次活动,在活动中共发放科普知识手册126册、地质灾害防治条例手册250册,并就地灾防灾知识自救措施对来往群众进行了宣传教育。  相似文献   

5.
2013年5月12日,是全国第5个"防灾减灾日",其传主题是"识别灾害风险,掌握减灾技能"。当天,广西国资源厅、南宁市国土资源局联合南宁市良庆区人民政府南宁市大沙田客运站广场,开展地质灾害防范等各种防减灾科普知识宣传活动。活动现场,摆放在广场上近20块图文并茂的地质灾科普宣传展板,吸引了众人驻足观看。许多市民主动向工人员索要各种防治地质灾害宣传资料和科普读物,并向作人员咨询防灾事宜。工作人员结合具体的地质灾害现解答群众的问题及面对地质灾害该采取的措施。同时,通举行地质灾害科普知识有奖竞答活动,大大提高群众参  相似文献   

6.
《地理信息世界》2010,8(3):94-94
2010年5月12日是我国第二个"防灾减灾日",也是纪念"5·12"汶川地震的日子.国家减灾委通过定期举办这种全国性的防灾减灾宣传教育活动,希望进一步唤起社会各界对防灾减灾工作的高度关注,增强全社会防灾减灾意识与技能,提高各级综合减灾的能力与信息化水平,从而最大限度地减轻自然灾害的损失.  相似文献   

7.
2014年5月12日是第6个全国“防灾减灾日”。为了提升公众防灾减灾意识,普及推广防灾减灾知识和避灾自救技能,当天上午,广西国土资源厅、南宁市国土资源局和南宁市邕宁区政府在邕宁蒲庙镇新兴广场联合开展“防灾减灾日”科普宣传活动。活动通过提供专家咨询、展出科普展板、发放宣传材料、播放宣教影片等多种形式,向市民宣传防灾减灾科普知识和应急避险自救互救常识,图文并茂、通俗易懂的宣传方式吸引了众多市民。在活动现场,工作人员向广大群众认真讲解地质灾害防治基本知识、防灾减灾基本常识和避险自救互救的基本技能,对群众提出的问题进行了耐心的解答。在有奖竞答环节中,广大市民踊跃参与,通过回答有关问题,提高了防灾减灾意识。  相似文献   

8.
正桐柏县地处淮河源头,属低山丘陵区。全县共有各类地质灾害隐患点66处,威胁着472户3168人5000余万元生命财产安全。由于特殊的地形地貌,桐柏县是南阳市地质灾害易发区,崩塌、山体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时有发生。为积极应对突发地质灾害,增强全民防灾减灾意识,检验各部门应急处置能力,切实做好2014年地质灾害预防工作,5月28日上午,桐柏县人民政府在银洞坡金矿露天采场大规模开展地质灾害应急演练活动。本次演练按照灾  相似文献   

9.
"防灾减灾,预警先行。在重大自然灾害中保护民众生命,预警是否有效往往起决定性作用。"我国地域辽阔,地理地质情况复杂,灾害多发。党的十八大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加强防灾减灾体系建设,提高气象、地质、地震灾害防御能力。在今年"两会"期间,众多政协委员聚焦防灾减灾,针对完善防御机制纷纷发表真知灼见。梁建华:构建防灾减灾网络体系“目前我国的防灾减灾工作还存在体系不完善、应急避难场所功能不全、网络化程度不高、节点之间联动性不强、信息化程度不好、应急避难体系建设与发展振兴需求衔接度不够等问题。”全国政协委员梁建华在向“两会”提出的提案中如是说。  相似文献   

10.
5月16日,2014年淳安县防灾减灾演练在金峰乡安上村举行。这是淳安县第一次由多部门(应急办、防汛办、国土局、气象局、民政局、金峰乡政府)联合进行一次综合性防灾减灾的演练,安上村今日在家的村民几乎全部参加这次应急演练。这次演练主要由气象预警、地质灾害撤离、山洪防汛、民政救援四大块内容组成。通过对暴雨洪涝及其引发的地质灾害应急演练,进一步提高了部门的联动协作能力,使村民掌握了应急避险的正确方法,熟悉了灾后紧急疏散的程序和逃生线路,确保在灾害来临时,最大程度减轻损失。通过这次演练,同时也检验了基层乡镇干部在灾害来临时的应急能力,应急队伍的协调能力,进一步提高了受灾群众的防灾自救意识。从而能迅速、高效、有序做好防灾和应急处置工作,最大限度减轻灾害造成的损失,切实维护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  相似文献   

11.
《国土资源》2014,(8):F0003-F0003
正6-8月,是辽宁省地质灾害的重点防范期,辽宁省国土资源系统加大巡查力度并做好应急演练,以全面推广和普及地质灾害与应急知识、提高各级领导和广大人民群众防灾减灾意识,明确职责和任务。通过地质灾害应急演练,全面检验应急预案的科学性、时效性和可操作性,查找问题和不足,优化预案,完善地质灾害应急机制,最大程度地避免和减少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  相似文献   

12.
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发布《国家综合防灾减灾规划(2011—2015年)》,明确了“十二五”期间防灾减灾工作的8项目标。规划强调,防灾减灾要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以人为本,依靠科学;预防为主,综合减灾:统筹谋划,突出重点”的原则。  相似文献   

13.
3月2日,经国务院批准,国家减灾委、民政部发布消息:自2009年起,每年5月12日为全国”防灾减灾日”。  相似文献   

14.
<中共中央关于推进表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第五部分,就加强农村防灾减灾能力建设,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决定>指出:"我国农村自然灾害多,受灾地域广,防灾抗灾能力弱,必须切实加强农村防灾减灾工作,加强灾害性天气、地质灾害、地震监测预警,提高监测水平,完善处置预案,加强专业力量建设,提高应急救援能力,宣传普及防灾减灾知识,提高灾害处置能力和农民避灾自救能力".这为我们进一步抓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5.
5月12日,是我国第六个“防灾减日”,鸡西市国土资源局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宣传活动,普及防灾减灾知识,努力提高防灾减灾的社会影响力。  相似文献   

16.
为全面提升地质灾害防治能力与水平,进一步加强地质灾害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地质环境,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加可靠的地质环境安全保障,嵊州市紧紧围绕高标准"十有县"建设目标,对照要求,细化措施,狠抓落实,取得了积极成效。  相似文献   

17.
5月26,记者在全省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会议上获悉,2009年,全省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取得了人员保持零伤亡、经济损失为零的可喜成果。会议确定了今年防灾减灾工作目标是要夯实基础,突出重点,确保全年地质灾害防治目标任务完成。省国土资源厅副厅长周亚明到会并讲话,厅副巡视员刘升林传达了全国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会议精神。  相似文献   

18.
《国土资源》2011,(5):16-18
2011年5月12日是汶川特大地震三周年,也是我国防灾减灾日。面对地质灾害巨大的破坏性,如何提高综合减灾能力,最大限度减轻灾害损失,成为我们必须思考和重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4月1日,安徽省政府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强调各地统筹推进地质灾害综合防治体系建设。实旋危险区域搬迁避让工程,对地灾集中区域和重大隐患点进行拉网式排查。会议要求。各地要以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为根本,时刻绷紧防灾减灾这根弦,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工作责任,  相似文献   

20.
2008年5月12日发生的四川汶川特大地震,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绐中国人民带来巨大伤痛。中国政府决定,自2009年开始,每年的5月12日为国家“防灾减灾日”。值此四川汶川特大地震发生一周年和首个“防灾减灾日”之际,本刊对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做一介绍,以使更多的人了解地质灾害,增强防灾避险意识,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