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原生晕垂向分带模型找矿法及其在铀矿勘查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原生晕指示元素垂向分带模型找矿法是通过发现、研究矿床原生晕指示元素垂向分带规律、建立指示元素垂向分带模型进行找矿的地球化学勘查方法。找矿实践表明,该方法可用于攻深找盲、推断矿体剥蚀程度、追踪矿体延伸方向,其找矿效果明显。有关该方法分带序列计算方法、分带模型以及在铀矿床(体)预测应用等方面已取得了较大进展。在分带序列计算方法方面,我国化探工作者提出的广义衬值法、浓集重心法,计算过程简单,值得推广。近年来该方法的重要研发成果——构造地球化学原生叠加晕评价技术在铀矿地质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可大大减小工作程度较高地区的化探工作量、降低勘查费用、缩短勘查周期,从而有效提升铀矿资源勘查的水平和能力。因此,该方法应用于铀矿勘查,其前景非常广阔。  相似文献   

2.
原生晕分带序列研究方法综述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分带性是原生晕的最重要特征,分带指数法是应用最为广泛的计算轴向分带序列的方法之一,针对该方法中存在的缺陷,提出了多种新的方法,重心法以每个元素异常浓集重心的空间位置排出分带序列,同时适用于轴向分带和横向分带序列的计算,克服了其它方法中存在的缺陷,是一个很有应用前景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本文分析了MS花岗岩体中段地质、地球化学持点,通过确定铀矿指示元素,剖析了地球化学原生晕、次生晕特征,建立了铀矿床地球化学异常模式。此模式在新区应用表明,利用“异常模式”找铀矿,颇见成效。同时,本文还提出了一种新的计算元素分带序列的方法——广义衬值法。实践证明,与格里戈良法相比,广义衬值法更能反映客观规律,且计算简便。  相似文献   

4.
目前,我国化探界多采用C.B.格里戈良的分带指数法计算原生晕元素分带序列,但由于该方法对不同的元素赋予相同的权系数,使分带序列中某元素的位置受参加计算的其他元素多少和种类的影响,常出现不合理现象.笔者通过安徽铜陵地区几个矿床原生晕垂向和轴向分带规律的研究,认为国内的比重指数法(载《物探与化探》,1989年第2期)和邱德同的基本思路(载《地质与勘探》,1989年第8期)较为合理.方法是以各元素在不同中段的概率值变化为依据,元素间互不干扰,其量纲也无需相同,且不必对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这样既简化了计算过程,逻辑上又趋于合理,是值得推广的方法.为方便计算,笔者编制了BASIC语  相似文献   

5.
河北水晶屯金矿元素垂向分带序列及原生晕空间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河北崇礼水晶屯金矿为例,选择了与金矿化关系密切的14种指标元素,分析研究了该矿床金的指示元素的垂向分带序列及原生晕的空间发育特征,并建立了该矿床综合地球化学原生晕模型。  相似文献   

6.
一种确定原生晕分带序列的新方法—重心法   总被引:4,自引:6,他引:4  
重心法引用物理学中求刚体质心的原理,通过计算每个元素的浓集重心,以浓集重心标高确定原生晕的分带序列。与其他方法相比,该方法彻底克服了格里戈良计算方法中存在的弊病,方法的数学意义和地球化学意义明确,计算过程简便,适用性强。  相似文献   

7.
确定原生晕元素分带序列的计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内生多金属矿床,由于成矿热液处于高温、高压状态,多种元素向周围空间有渗透作用.这种渗透作用的强弱取决于成矿溶液的性质、压力、浓度和围岩的岩性及构造条件.往往这种渗透作用在矿体的周围空间形成封闭的元素分布圈,即所谓矿体的原生晕.在原生晕中元素的分布是有一定顺序的,即有分带性.这种分带性表现为垂向分带和水平分带.而且元素的分带和矿物的分带又常是相对应的.研究矿床元素或矿物在空间的分带序列,对了解矿床类型、研究矿床的地球化学特点、划分化探元素组合异常、确定远近程元素和指示寻找盲矿体等都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8.
山西省刁泉银矿床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区域地层、岩浆岩、构造中微量元素分布特征,水系沉积物地球化学异常,微量元素在矿区各地质体中的分布特征,垂向、水平分带特征,元素的相关性及因子分析,元素在成矿作用过程中的地球化学行为,结合地质特征,提出刁泉银矿外围找矿的水系沉积物指示元素组合和原生晕指示元素组合,划分了刁泉银矿床微量元素的垂向和水平分带序列,并以矿床的成因、物质来源有所指示。  相似文献   

9.
林兵  雷振东 《物探与化探》1988,12(3):169-181
本文研究了甘肃省成县李家沟层控铅锌矿床的原生地球化学异常特征及找矿标志。根据矿区各种岩石中化学元素的分布和分配,相关性和组合特征的分析,提出了一些无机和有机地球化学相结合的找矿标志。为了研究矿床剥蚀程度的判断标志,文中探讨了化学元素的含量、比值、相关性和组合特征在矿体不同部位上的变化。对成晕元素的共生组合和原生晕在空间上的分布进行了研究,并且根据分带指数的计算确定了矿床原生晕指示元素的垂向和水平分带序列,这些研究将有助于这一类型矿床的找矿和评价工作。最后,本文还探讨了层控矿床和典型热液矿床原生异常的一些差异性。  相似文献   

10.
本文研究了七宝山金矿原生晕的组份及其分带性特征,指出W元素的富集对金矿化有指示意义。矿床原生晕中化学元素具有明显的分带规律,尤以垂向分带性为显著,完全符合火山岩型金矿矿床及矿床原生晕垂直分带的一般模式。本文对找矿可提供有价值的资料,对矿床的地质评价和开采利用也能提供有意义的信息。原生晕的元素共生组合关系,对矿床勘探具有指导意义。对异常的圈定有助于正确地判断矿体的形态和产状,主要成矿元素原生晕空间分布规律的研究可为矿床开采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娄里金矿位于邯郸洪山杂岩体北侧的火山凝灰岩中。该类型金矿在太行山南段为首次发现,其成矿规律和深部成矿潜力的研究对圈定成矿远景区及增加矿山资源量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据此系统采集了矿区ZK11-2和ZK16-1钻孔岩心样品,在分析区域成矿地质规律和矿床地质特征的基础上,采用格里戈良分带指数法和广义衬值法两种方法计算了元素垂向分带序列,结果显示不同方法虽在元素排列顺序上存在一定差异,但在反映热夜活动期次及元素空间叠加模式上基本相同。两个钻孔中均出现了明显的"前尾晕共存"及"反向分带"现象。在此基础上结合微量元素垂向变化规律,分析了区内金矿体形成的热夜活动过程。研究表明两个钻孔的垂向分带都由两个完整的小循环组成,说明区内金矿体的形成至少经历了两次热夜活动叠加。  相似文献   

12.
三道湾子金矿位于大兴安岭燕山期成矿带东南部,属于典型的富碲贫硫石英脉型金矿。以此为例,研究了该类矿床矿床原生晕的分布特征,并采用格里戈良分带指数的改进方法计算了原生晕轴向分带序列和分带指数,目的是揭示该类矿床的勘查地球化学特征,并为该矿区进一步找矿指明方向。研究结果表明,原生晕轴向分带序列为:Mo-Sb-Pb-As-Bi-W-Zn-Ag-Cu-Hg-Te-Au。[w(As)·w(Sb)]/[w(Au)·w(Zn)]、[w(Sb)·w(Mo)]/[w(Au)·w(Zn)]、[w(As)·w(Sb)·w(Mo)]/[w(Au)·w(Cu)·w(Zn)]等分带性指数指示主成矿元素Au、Ag在130中段下方异常形态尚未封闭,Ⅰ号矿体深部仍有找矿的潜力,矿石品位会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13.
青海果洛龙洼金矿床地球化学垂向分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贾福聚 《地质与勘探》2013,49(5):907-913
通过系统采样分析,运用格里戈良分带指数法,探讨了青海果洛龙洼金矿床原生晕垂向分带特征。果洛龙洼金矿床元素分带序列由浅到深为:Au-Pb-As-Ag-W-Co-Cu-Bi-Hg-SbZn-Sn-Ni-Mo。金矿床的矿上晕元素Au、Pb、Ag集中于该矿床的最上部,尾晕元素Sn、Ni、Mo在该矿床下部富集,矿上晕元素与尾晕元素按照理论金矿床垂向分带规律分布,代表了该矿床主成矿期的元素分带特征,而在主成矿期形成的位于矿床最上部的前缘晕元素分布空间已被风化剥蚀。结果表明,金矿床的前缘晕元素As、Hg、Sb,和矿上晕元素Cu、Zn以叠加晕的形式穿插于矿上晕元素及尾晕元素之间,反映了该矿床成矿具有两期次叠加成矿的特征,矿床深、边部找矿工作应围绕这两期成矿作用形成的矿化富集带进行。  相似文献   

14.
西藏柯月Pb-Zn-Sb-Ag多金属矿床位于雅鲁藏布江缝合带(IYS)与藏南拆离系(STDS)之间的北喜马拉雅成矿带。该矿床经详查验证,4 300 m以浅的矿体赋存于日当组钙质板岩夹薄层泥晶灰岩中,严格受北东向断裂控制,但深部延伸不明。本文通过该矿床I号矿体原生晕地球化学特征分析,对此问题进行初步探讨。研究表明,前缘晕元素为Hg、As、Tl,近矿晕元素为Pb、Zn、Sb、Ag、Au、Cd、Cu、Mn,尾晕元素为Sn、In、Bi;采用改良的格里戈良分带指数法计算分带序列为In-Mn-As-Cu-Zn-Cd-Bi-Pb-Sn-Hg-Tl-Ag-Au-Sb,重心法计算分带序列为In-Mn-As-Cu-Cd-Zn-Hg-Bi-Sn-Pb-Ag-Sb-Tl-Au;同时,讨论原生晕地球化学参数变化规律,并以各元素的几何平均值累乘比建立矿体的剥蚀参数模型及矿体原生晕叠加理想模型。综合以上分析,推测矿床有多次成矿作用叠加,上部存在剥蚀至尾部的矿体,而深部可能有矿体延伸。  相似文献   

15.
通过系统采集内蒙古霍各乞铜多金属矿区第7、-9勘探线上11个钻孔的岩石、矿石样品,绘制原生晕剖面等值线图,建立垂向元素分带序列,结合该矿床指示元素的变化特征,对钻孔深部隐伏矿进行了预测。该矿床成矿元素组合为Cu-Pb-Zn,前缘晕由Hg、Sb、Cd组成,尾晕以W、As、Sn为特征。该矿床处于倒转向斜的倒转翼,元素的垂向分带序列大部分为反向分带。垂向分带和指示元素的变化特征说明矿床具有多期多阶段反复叠加的特点,第7勘探线至少存在2期含矿流体,钻孔ZK702、ZK830、ZK726、ZK817深部可能有盲矿体。  相似文献   

16.
朱太天 《物探与化探》1984,8(6):341-351
三道岔金矿为一大型金矿床。该矿床受夹皮沟北西向弧型断裂带的控制,赋存于太古界鞍山群三道沟组下段条带状片麻岩(该队定为注入片麻岩)及斜长角闪岩带中(见图1)。大都是盲矿体,矿体赋存于蚀变破碎带中,为变质热液型含金石英脉。矿床已采到425米中段。  相似文献   

17.
新疆红石金矿床原生晕特征与隐伏矿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新疆鄯善县红石金矿床野外调研、总结矿床地质特征, 对该矿床钻孔中原生晕分布特征和规律进行了专题研究, 采用多种计算方法相互印证, 确立红石金矿床原生晕轴向分带序列为Bi-Mo-Hg-Zn-Pb-Ag-As-Cu-Sb-Au, 同中国典型金矿床轴向分带序列对比, 发现其具有逆向分带的特征, 从而建立分带评价及矿体叠加模式, 为深部隐伏矿预测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