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利用陕西红富士种植区9个基地县2009—2015年4—8月逐日气温、降水量、日照时数、相对湿度等气象资料,以及8月底果实品质观测资料,采用统计分析方法研究红富士果实膨大期品质特征、各基地县及果区之间的差异性和气象因子对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陕西红富士果实膨大期平均单果质量为114.0~151.7g,果形指数为0.833~0.885。各基地县中,凤翔单果质量最大,旬邑最小,且凤翔单果质量与其他县差异显著。白水果形指数最大,洛川最小;安塞果形指数与除洛川外的其他县差异显著。各果区中,单果质量关中西部最大,渭北西部最小,且各果区之间没有显著差异;果形指数渭北东部最大,陕北最小,且陕北与其他果区差异显著。气象因子对苹果单果质量和果形指数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平均单果质量与积温、气温、日照时数、降水量多为正相关关系,与相对湿度则为负相关关系;果形指数与积温呈负相关关系,与5—6月降水量、平均气温,日照时数等气象因子呈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2.
气象条件对赣南脐橙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2008—2009年赣州市7个脐橙主产县品质检验资料,结合同期相应县的气象资料,采用统计相关分析方法,对脐橙果实发育成熟期的气象条件进行相关普查,利用逐步回归方法进行多因子筛选,得到相关显著且具有生物学意义的气象因子作为影响品质的主要气象因子;运用线性回归和非线性回归进行单因子分析。结果表明:脐橙单果重主要与果实生长期的平均最低气温和平均最大风速有关,其中当平均最低气温在21.7℃以下时单果重随平均最低气温升高而增大,反之减小;与平均最大风速呈负相关关系,风速愈大,单果重愈小。果形指数与果实生长期的气温日较差成正相关关系,气温日较差愈大,果形指数愈大,长椭圆形果愈多。果皮厚度随果实生长后期的平均最高气温升高而增厚。可溶性固形物和总糖含量与果实生长后期的气温呈负相关关系,与果实生长后期的降水量、日照时数和果实生长期的气温日较差呈正相关关系,且气温日较差是影响可溶性固形物和总糖含量的关键气象因子。总酸含量与果实生长后期的气温呈负相关关系,与果实生长后期的降水量、平均最大风速和气温日较差成正相关关系,降水多、风速大,脐橙总酸含量增大。  相似文献   

3.
陕西不同生态区苹果品质差异及与气象因子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屈振江  郑小华  刘璐  张勇 《气象》2017,43(7):872-878
为做好苹果气候品质认证工作,基于2013—2015年陕西31个苹果种植生产基地县155片果园的果实品质调查数据和物候监测资料,应用灰色关联度分析和逐步回归方法,分延安果区、渭北东部果区、渭北西部果区和关中果区4个生态类型区,分析了苹果品质的分异特征,研究了影响苹果品质的关键物候期及主要气象因子。结果表明:各生态类型区的果形指数和可滴定酸含量较为一致,单果重、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果实着色度差异较为明显。第一次膨大期最高气温、生长季最高气温和幼果期平均气温对苹果品质的影响最为显著。其中开花期和幼果期气温高、降水少,第一次膨大期气温低、日照多,着色期气温低、相对湿度大有利于提高陕西苹果品质。利用多元回归构建的品质预测模型拟合效果较好,可在业务中应用。  相似文献   

4.
为了有效利用气候资源,趋利避害,合理规划和发展陕西苹果产业,促进县域苹果种植布局优化和健康、可持续生产,结合陕西省苹果种植区地理、气候的实际特征,计算和分析了代表不同气候类型的4个代表县的苹果各生育期的干旱指数;并对4个代表县进行了分生育期的苹果干旱风险分布分析。结果显示:萌芽—幼果期是陕西苹果全生育期旱情最重时段,其次是果实膨大期和着色—成熟期,再次是越冬期;延安果区苹果全生育期的旱情在整个陕西果区最为严重,其次是渭北东部果区,再次是渭北西部果区,关中果区苹果全生育期旱情相对最轻。研究成果可为陕西苹果不同生育期、不同果区的防旱抗灾工作开展和县域单元内苹果产业防灾减灾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陕西苹果基地县9—10月连阴雨气候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陕西省连阴雨定义,利用陕西省29个苹果生产基地县1961—2008年9—10月降水资料,从连阴雨次数、日数和强度方面分析陕西省苹果基地县9—10连阴雨气候特征。研究发现3项气候特征的分布次序从小(少)到大(多)均为延安果区、渭北东部果区、渭北西部果区和关中西部果区;各果区3项连阴雨气候特征总体呈减少趋势,其中连阴雨日数呈显著减少趋势,连阴雨发生次数和降水强度的减少趋势不明显。  相似文献   

6.
正1引言蓝莓是越橘属多年生落叶或常绿灌木,通常称为越橘果。蓝莓果实含丰富的营养成分,有抗癌、强心、软化血管、防止脑神经老化及增强人体免疫等功能,被誉为"水果皇后"。蓝莓果实近圆形,外表为蓝色,果实细腻,口感极佳味道清香。平均果重可达0.5-2.5 g,最重可达5 g。蓝莓抗寒性较好,在-30℃也可以成功栽培,蓝  相似文献   

7.
选取番茄品种“金冠5号”为试材,在日光温室中利用遮阳网设计不同寡照(光合有效辐射,PAR<200μmol·m^-2·s^-1)持续日数(0、1、3、5、7、9 d)及正常光照条件下的恢复试验,研究寡照胁迫对番茄开花座果、产量形成及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持续寡照胁迫造成番茄开花期推迟,开花数和单穗果实数减少,座果率降低,寡照胁迫7—9 d,番茄花期推迟一周左右;寡照胁迫还导致番茄单果重、单株产量、果实直径降低,非商品果率增加,寡照9 d处理番茄单果重、单株产量、果实直径分别较CK低0.04 kg、1.80 kg和1.10 cm,非商品果率较CK高3.1%;寡照胁迫下,番茄单株产量与植株叶片数,叶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光合速率等光合参数均呈显著正相关,而与叶片胞间CO 2浓度呈负相关;番茄果实维生素C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和可溶性蛋白含量随寡照胁迫持续时间增加而降低;而番茄果实抗坏血酸含量、有机酸含量和总酸度则相反,且寡照胁迫持续时间越长,番茄果实抗坏血酸含量、有机酸含量和总酸度越高。研究结论可为定量评估寡照灾害对设施番茄开花座果、产量及品质的影响提供一定依据。  相似文献   

8.
张先恭  孔翼  徐羣 《气象学报》1963,33(1):64-77
本文利用1901—1960年全国86个站的降水量資料制作了逐月降水量等級图,据此对我国大范围降水异常年份的分布出現的規律及其与太阳黑子沃尔夫(Wolf)指数之間的关联作了初步的分析。結果表明:我国大范围降水的特征目前仍处在負异常占优势的周期中。近年来大范围降水异常总頻次急剧增加的气候反常現象,可能与最近一个周期太阳活动的强烈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9.
我省地域辽阔,气候温和,果树资源丰富,“辽南苹果、辽西梨,辽北山楂、辽东栗,城郊葡萄和草梅”闻名省内外.其中苹果的栽培面积、总产量和换汇率,在全国占较大比重,对农业翻番、增加收入有重要意义.近几年来,省内各地区发展果树的积极  相似文献   

10.
一、前言对于西北地区的大、暴雨已有不少的分析和研究,且分省区的天气气候特征分析较多,但对于西北地区暴雨的总体气候特征研究还尚少,尤其对我国东部和南方的暴雨进行对比分析得更不够。我们采用中央气象局及西北各省区出版的,1951——1970年的253个气象站的降水资料和全国可能最大暴雨的有关资料,着重分析了西北地区暴雨的气候特点,并与国内其他地区暴雨进行比  相似文献   

11.
气候异常偏暖北方旱情发展—1998年2月—张清(国家气候中心,北京100081)2月份,东北、西北、西南大部降水偏少,全国其余地区降水正常偏多,其中华北大部及南方闽、粤、赣等省偏多明显;闽西、闽北暴雨成灾,闽江发生历史同期最大洪水。中旬,北方冬麦区大...  相似文献   

12.
蓝莓优质高产的气象条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 引言 蓝莓是越橘属多年生落叶或常绿灌木,通常称为越橘果,是一种耐低温、喜湿、喜光的植物.它主要分布在气候凉爽的地方.黑龙江省气候适宜,是全国野生和种植蓝莓最多的省份. 蓝莓果实呈蓝色,近圆形,单果重0.5~2.5 g,种子极小.果肉细腻,甜酸适度,具有香爽宜人的香气,可鲜食,亦可加工成果酱、果汁、果酒等.蓝莓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其维生素C含量为最多(表1),维生素C可以促进人体的新陈代谢,增强抗病能力,还有解毒抗癌的作用.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蓝莓产品深受国内外市场的欢迎.  相似文献   

13.
利用河北省廊坊市日光温室‘红颜’草莓生长和气象要素观测数据,采用偏最小二乘回归(PLSR)方法,分析日光温室草莓果实生长变化特征及其与光热条件的关系。结果表明,草莓果径在整个生长发育过程中一直呈平稳增长,横径生长速度始终大于纵径,花后40 d左右开始进入快速生长期,横径增长极大值为1. 43 mm·d-1。光照和热量条件是影响草莓果径增长的主要因素,光照的强弱对果实白熟期至成熟期的影响最明显,此期间光照较好能促使果实提前转色成熟。利用光照和热量条件拟合果实横、纵径增长量,拟合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4.
前言辽东山区是辽宁省贫困地区之一,境内山地丘陵面积占总面积80%左右,因此,合理开发利用山区自然资源,发展多种经营,是脱贫致富的主要门路。山楂是辽东山区主要果树,近几年发展很快,但如何合理利用本区气候资源,因地制宜发展山楂生产,提高单株产量,是农业气候工作者应给以回答的问题。本研究主要根据1981——1983年对桓仁县、本溪县境内山地丘陵气候考察结果分析而成。  相似文献   

15.
洪泽湖螃蟹产量与气象条件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马培荣 《气象》1983,9(6):23-25
洪泽湖 位于33°03'—33°35'N、118°16'—118°54'E之间,水面达2275平方公里,水容量约37.5亿立方米,是全国五大淡水湖之一。湖区气候温暖湿润,水质肥沃,饵料生物丰富,是优越的淡水渔场。洪泽湖螃蟹(或称毛蟹)个大体肥、肉鲜味美、营养丰富,是人们喜爱的美味佳品。经分析,所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A、核  相似文献   

16.
徐良炎  陈国珍  李小泉 《气象》1984,10(4):22-25
一、我国天气气候特点 1983年我国大部地区降水偏多或接近常年,无大范围的严重干旱,长江中下游及陕南夏季发生了严重洪涝。全国大部地区秋暖明显。华南隆冬至初春气温低,阴雨多。东北等地出现夏季低温。全国霜冻灾害轻,台风登陆少,大风及降雹范围大。 (一)隆冬至初春华南降水异常偏多,夏季长江中下游及陕南发生严重洪涝,仲秋汉江出现罕见大洪水。 隆冬至初春,华南大部及江南南部,西南南部暴雨出现早,次数多,雨量大。1—3月的总降水量一般比常年同期偏多1—4倍,其中粤、桂东、闽南的总降水量达500—1100毫米,为建国以来同期的最大值。1月上旬,华南出现了隆冬季节少有的大范  相似文献   

17.
中国积雪时空变化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结合2001—2010年Aqua与Terra卫星MODIS积雪影像,分析了新疆、青藏高原和东北-内蒙地区积雪的空间稳定性,并探讨了这三大积雪区积雪季节和年际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三大积雪区中新疆积雪空间稳定性最好,东北-内蒙地区次之,青藏高原较差,其稳定性指数分别为0.58、0.38和0.29。三大积雪区积雪年内分配存在显著的季节特征,2001—2010年新疆和东北-内蒙积雪区积雪面积最大值一般出现在1月,偶尔出现在12月,到7月和8月积雪面积很小;青藏高原积雪面积最大值则有可能出现在11—2月,其中以11月出现频率最高,10—3月的积雪面积差异相对其他两个积雪区的变化较小。从年际变化上看,2002年以来三大积雪区及全国稳定积雪面积无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18.
对蒲城10个主要种植乡镇酥梨的果实品质进行综合评价,为进一步寻找适合蒲城酥梨高品质果品生长的最佳生态区,为优质酥梨种植提供科学依据。根据2019—2020年蒲城10个主要种植乡镇酥梨的果皮厚度、果实硬度、含糖率、可滴定酸、单果重、果实含水率以及石细胞含量等7种核心品质指标,进行归一化处理后,采用层次分析法(AHP),结合专家经验法,建立蒲城酥梨综合品质评价模型。研究表明:(1)果皮厚度、果实硬度、含糖率、可滴定酸、单果重、果实含水率以及石细胞含量7种品质指标的归一化权重系数分别为:0024、0086、0386、0039、0068、0147、0247,权重最大的是含糖率,最小的是果皮厚度;(2)蒲城西南部苏坊、荆姚镇以及南部党睦镇酥梨品质为特优;中部品质为优质;北部洛宾镇品质为良好;东部永丰镇品质最低,为一般。总体来说,蒲城东北部酥梨品质较西南部和中部差。  相似文献   

19.
苹果果实生长发育在接近生理成熟期的前一个月时间内,果实的产量、质量变化最为突出。这个时期的光照条件对苹果果品产量、质量影响很大,采用在树下铺反光膜、摘叶、转果等技术方法,改善果园光照条件,可显著地提高果品质量,争取较高的售价.  相似文献   

20.
根据1961—2009年吉林省46个站各月降水量资料,利用z指数方法进行了计算分析,结合吉林省实际情况提出了z指数界限值的修改和订正方法,从而确定吉林省46个站旱涝指标及等级,并将吉林省分为4个区:西部、中部、南部、东部,在此基础上,确定了反映吉林省旱涝时空分布和强度的区域旱涝指标及旱涝等级。并研究了吉林省及4个区4—9月干旱事件的分布特点、频率分布。研究表明:吉林省4—9月期间,9月发生干旱的频率最大,且东部和中部比西部和南部发生干旱的频率大;其次是7月,西部比中部、南部、东部发生干旱频率大,且重旱频率也是全省最大的;6月干旱频率最小。4—9月偏旱型多于偏涝型,尤其是2000年以来重旱频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