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基于世界(不包括中国、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 600多个金矿床的储量、品位、地质特征及发现史等资料,本文综合得出如下世界金矿找矿的新趋势: 1.由“兰德型变质砾岩型金矿床”一型独霸发展到“多极化” 的新趋势; 2.层状、层控型金矿床的重要性引起新的关注; 3.风化型金矿床初露头角、方兴未艾; 4.太古代绿岩带中不整合型金矿床“活力不足”和块状硫化物型金矿床“活力不减”; 5.复合类型和中间类型矿床急剧增加; 6.低品位大吨位金矿床的开发和矿石的综合利用势不可挡。  相似文献   

2.
加强低品位金矿床勘查与开发的技术经济合理性研究,已被提到议事日程上来了。合理品位指标的制定则是低品位金矿床勘查与开发技术经济合理性研究中一项十分重要的课题。通过低品位金矿床合理品位指标的研究,不仅可以重新认识和评价我国的黄金矿产资源,而且也是国家最大限度回收和利用黄金矿产资源的战略性措施。陕西省太白县双王金矿为一大型低品位含金角砾岩型金矿,已圈出大小矿体24个,其中八号矿体规模最大。为了满足国家对黄金生产的急需,陕西黄金公司于1986年下达了陕西省太白县太白金矿(双王金矿)八号  相似文献   

3.
八卦庙金矿床是一特大型低品位金矿床,在开采中矿床金品位负变明显,其影响因素有地质报告中的勘探类型、勘探网度、储量计算方法等,地质变化中的金富集特征、节理构造等,人为因素等。  相似文献   

4.
双王金矿床位于陕西省宝鸡市太白县西南部,是陕西省第三地质队于1975年发现的一个含金钠长角砾岩型金矿床,以大储量、低品位、易采易选而闻名全国。因其成因类型的特殊性而引起广大地质工作者的广泛关注。前人对该矿床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开采程度较高的8、9号矿体,对其它矿体的研究工作很少。本文通过对5号矿体铁白云石微量元素原生晕的分析,为双王  相似文献   

5.
南非主要金矿集区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非是世界上金矿石资源量最为丰富的国家,其金矿床主要产于东北部地区,主要有三种类型:1赋存于兰德盆地砾岩型建造中的"兰德"砾岩型金矿床,2产在绿岩带中的绿岩带型金矿床,和3主要与白云岩有关的白云岩型金矿床,以前两种类型为主。"兰德"砾岩型金矿床通常品位高,开采规模最大,目前采矿的深度最大,是南非最重要的矿床类型,其矿床成因长期以来存有争议,主要有两种观点,分别是砂矿模式和热液模式,就目前资料来看笔者等认为其代表了两个不同的矿化阶段;绿岩带型金矿床则以巴伯顿地区为代表,矿床具有规模大、易开采等特征,因此在南非金矿床开采中占有重要位置,其矿床主要赋存于石英脉或剪切带中,矿床成因主要有三种,分别是火山成矿模式、转换滑脱构造模式和构造交叉模式。  相似文献   

6.
刘斌  余昌涛 《地质与资源》1994,3(2):103-106
辽南猫岭金矿床是低品位细脉浸染型金矿床,矿体为含金石英细脉和含金毒砂-黄铁矿化绢云千枚岩。本文研究了该矿区地质特征、矿床地质特征及矿化的物质来源,认为其成因与岩浆活动有关。本文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猫岭细脉浸染型金矿床的成矿模式。  相似文献   

7.
新疆萨瓦亚尔顿穆龙套型金矿床的确认及其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家军  尹怀信 《贵金属地质》2000,9(3):129-132,143
位于新疆南天山冒地槽褶皱带西段的萨瓦亚尔顿金矿床,无论其产出地质背景、赋矿岩石、矿化形式、矿物组合及元素组合,还是成矿作用,均可与邻国的穆龙套型金矿床进行对比。它是我国在西南天山发现的首例大规模、低品位,并具有累细脉浸染和蚀变特征的曲型穆龙套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8.
木文着重介绍了双王金矿床低品位金矿石堆浸概况、工艺流程、技术经济指标及与国内比较,指出了双王金矿床堆浸特点和取得的初步认识,探讨了在一般条件下双王金矿床堆浸临界经济品位及今后堆浸远景。  相似文献   

9.
位于新疆南天山冒地槽褶皱带西段的萨瓦亚尔顿金矿床,无论其产出地质背景、赋矿岩石、矿化形式、矿物组合及元素组合,还是成矿作用,均可与邻国的穆龙套型金矿床进行对比.它是我国在西南天山发现的首例大规模、低品位,并具有细脉浸染和蚀变特征的典型穆龙套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全国不少地质队承担着金矿地质普查勘探任务.同时,一些地质研究所和地质院校也在开展金矿床成矿理论、分析测试和低品位矿石加工等方面的研究.随着生产的发展,势必要求提供更多的勘探靶区.本文试图通过美国卡林型金矿床建立勘探模式的回顾和展望及含金标型矿物——毒砂的特征来讨论浸染型金矿床勘探靶区选择问题.  相似文献   

11.
玻利维亚的矿产资源及开发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玻利维亚是矿物原料出口国,锡和钨的生产在世界上占重要地位.砂金矿的开采主要集中在拉巴斯省,砂金矿床星罗棋布,品位较富.主要为现代河流冲积砂金矿,可分为河床、河漫滩和阶地3种砂金矿床类型.玻利维亚政府鼓励外商投资,目前矿业开发投资以砂金开采为首选.  相似文献   

12.
《四川地质学报》2022,(2):223-227
满丈岗金矿是青海省近几年新发现的又一中型金矿床,累计圈定了金矿体30条(M1M30),其中工业矿体18条、低品位矿体12条。该矿床以石英脉型、蚀变凝灰岩型为主,局部见破碎蚀变岩型。其中石英脉型品位普遍较高,蚀变凝灰岩型次之,破碎蚀变岩型略低。矿体一般长度在275M30),其中工业矿体18条、低品位矿体12条。该矿床以石英脉型、蚀变凝灰岩型为主,局部见破碎蚀变岩型。其中石英脉型品位普遍较高,蚀变凝灰岩型次之,破碎蚀变岩型略低。矿体一般长度在275530m,厚度2.2530m,厚度2.24.02m,平均品位Au 3.314.02m,平均品位Au 3.315.83g/t,估算金资源量15.68吨。该文通过对矿床区域及矿区地质特征、矿体特征、围岩蚀变的分析,对矿床控矿因素、成因、成矿模式等进行了讨论,认为该矿床为中低温热液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13.
玻利维亚是矿物原料出口国,锡和钨的生产在世界上占重要地位。砂金矿的开采主要集中在拉巴斯省,砂金矿床星罗棋布,品位较富。主要为现代河流冲积砂金矿,可分为河床、河漫滩和阶地3种砂金矿床类型。玻利维亚政府鼓励外商投资,目前矿业开发投资以砂金开采为首选。  相似文献   

14.
满丈岗金矿是青海省近几年新发现的又一中型金矿床,累计圈定了金矿体30条(M1~M30),其中工业矿体18条、低品位矿体12条。该矿床以石英脉型、蚀变凝灰岩型为主,局部见破碎蚀变岩型。其中石英脉型品位普遍较高,蚀变凝灰岩型次之,破碎蚀变岩型略低。矿体一般长度在275~530m,厚度2.2~4.02m,平均品位Au 3.31~5.83g/t,估算金资源量15.68吨。该文通过对矿床区域及矿区地质特征、矿体特征、围岩蚀变的分析,对矿床控矿因素、成因、成矿模式等进行了讨论,认为该矿床为中低温热液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15.
双王金矿床位于陕西省太白县西南部,为一个大型、易采易选的低品位角砾岩型金矿床,因其呈北西西-南东东向带状分布于太白县王家楞-王家庄一带而得名。通过对其不同矿体中的流体包裹体的显微测温和成分分析,旨在了解双王金矿床的流体性质、来源和演化规律,从而探讨金的沉淀富集机制。  相似文献   

16.
本文提出的九种类型金矿床,是目前我国最主要的普查-勘探对象,其中特别详细介绍了卡林式金矿床、团结构式金矿床、焦家式金矿床和东风山式金矿床。对于分布广、数量多,与有色金属伴生的金(银)矿床,着重指出了其利用的前景。这样,可使一矿变多矿、小矿变大矿,甚至遍布全国的有色金属矿山开采的废石、废渣也有可能采出金(银)。对全国各省(区)金的主要来源的砂金矿床和脉金矿床,也给予很高评价与重视。本文还就找金的方法,提出了地质-物探-化探-遥感综合方法,还介绍了国外对低品位金矿常用的氰化物溶液堆浸处理法,提取金和在水中鉴定金痕量的超灵敏度找矿法。  相似文献   

17.
中国首例穆龙套型金矿——新疆萨瓦亚尔顿金矿地质特征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萨瓦亚尔顿金矿是我国发现的首例穆龙套型大型金矿床。该矿床分布于上志留统罗德洛阶的含白云质炭质碎屑岩、泥质岩复理石岩系中,为地层、构造等复合层控的石英细网脉浸染型大型低品位金矿床。该矿的地质背景、矿化特征、成矿作用与穆龙套金矿很相似  相似文献   

18.
两广庞西垌-金山成矿带银金矿床分形性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庞西垌-金山银金成矿带侠于广东廉江县和广西博白县的交界,区内银金矿床以银为主,伴有金,铅锌等有益组分,属于蚀变破碎岩型银金矿床。研究表明,银金矿床具有明显的分形性,利用品位-频度的双对数坐标图求得的矿床银吕位的分维值D〈1,反映了在区域内银品位分布的差异较大,银品位的频率分布明显偏离正态分布。  相似文献   

19.
<正>陕西省太白县双王金矿床为一大型、易采易选的低品位金矿床,其角砾岩型金矿化独具特色,有关角砾岩的成因多有争议(古貌新等,1983;石准立等,1989;樊硕诚,1994;汪劲草等,2001;张作衡等,2004)。本文以大量野外观测为基础,在矿区确认了5个热液活动中心,为矿床隐爆热液成因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红柳金矿床处于天山一阴山纬向构造带西部,属石英脉型金矿床。本文通过对红柳金矿床地质特征的研究,总结出了该矿矿化富集规律:金矿(化)体总体分布在中一高级变质带内及中一高级变质接触带;高级变质岩(混合岩)中的金矿(化)体与地层走向近垂直,矿脉延伸长度较小,但Au品位相对较高,常形成小而富的金矿脉;分布在中级变质岩(片岩)中的金矿(化)体,矿脉延伸长度大,Au品位相对较低,常形成规模较大的低品位金矿体;当矿带中出现NW与NE两组矿脉交叉时,常形成小而富的矿体即富矿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