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南堡凹陷下古生界表生岩溶特征及识别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综合野外、岩心、地震、钻、测井和分析化验资料,总结南堡凹陷下古生界碳酸盐岩表生岩溶特征,分析不同类型的岩溶识别标志,确立识别方案并进行实例应用.结果表明:南堡凹陷下古生界表生岩溶可划分为晚印支—早燕山期和喜马拉雅期;表生溶洞多呈倒置漏斗形,内部多形成岩溶塌陷体或被各种黏土充填;表生岩溶带在地震剖面上主要表现为同相轴不连续—弱振幅的杂乱反射特征;泥浆漏失段发育在距不整合面30m范围内;测井曲线上为高伽马—高声波—高井径—低密度—低电阻率—暗色成像斑块的组合特征;表生溶孔在阴极射线下显示明亮的橙色发光条带,碳、氧同位素值呈明显负向偏移的特点.以钻井响应和测井组合特征为主要识别标志,岩石学特征和地震反射标志为次要识别标志,地球化学特征为辅助识别标志,在NP280井中识别3个表生岩溶带.该方法可以有效地针对表生岩溶储层进行精细识别,为相似地区的碳酸盐岩勘探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了静电反馈及静电标定技术在GS型重力仪上的具体应用,着重阐述了它的工作原理。应用结果表明,装配有静电反馈及静电标定系统的重力仪,不但观测资料精度大大提高,而且仪器的标定既简单又准确。  相似文献   

3.
小波分析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为了研究测井曲线小波变换用于高分辨率层序地层研究的方法效果,从小波系数模极值点、过零点与信号突变点数学关系出发,分析高分辨率层序地层研究对测井曲线划分不同级别层序的要求,探讨了测井小波变换最佳分解级次和适于测井曲线分层的小波函数选择,以一取心率高钻孔为例,用2种小波函数对4种测井曲线进行小波变换和高分辨率地层界面解译。研究表明,选择恰当窗宽小波函数决定测井曲线小波分层精度,测井数据sym 6小波分解的小层界面划分效果要稍好于db 4小波;GR、RT曲线正则性小波分解可以很好地满足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划分要求;测井曲线小波分层结果与岩心分析结果一致性好。  相似文献   

4.
利用全台网垂直摆倾斜仪的观测数据,研究不同采样率对功率谱密度结果的影响,并对不同台站、不同类型仪器连续观测数据在地震频段(200~600 s)的背景噪声水平进行着重分析。结果表明:1)不论是单个测站还是全国台网的统计结果,均显示2类垂直摆在地震频段噪声水平相当;2)在区域分布上未见明显规律性变化,但由于受海浪及活跃构造运动的影响,沿海地区部分台站噪声水平较高;3)高噪声水平仪器观测曲线普遍表现为不光滑、毛刺多,除部分台站受海浪影响,大多是观测环境或仪器本身的原因。  相似文献   

5.
南堡凹陷古近系东营组/沙河街组(Ed/Es)不整合结构普遍发育,不同区域的发育特征不尽相同,其中南堡凹陷3号构造区就显示出了明显的差异性。综合三维地震、测井曲线、钻井岩芯、物性分析等资料,系统分析南堡凹陷3号构造区Ed/Es不整合结构岩石学、测井响应、物性以及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Ed/Es不整合结构可以划分为不整合面之上的岩石、风化黏土层和半风化层3层,其中风化黏土层发育程度较低;不整合结构具有不同的岩石学特征,不整合面之上的岩石风化程度最低,泥质含量高,风化黏土层风化程度高,物性最差,半风化层受改造程度高,物性最好;不整合结构的分布在平面和空间上较为一致,不整合面之上的岩石和半风化层岩石在顺物源方向上较为发育,在垂直物源方向上发育程度较低,风化黏土层在垂直物源方向上中部地区较为发育,在顺物源方向上欠发育;不整合结构发育程度上的非均一性对油气产生不同影响,其中不整合面之上的岩石和风化黏土层主要作为油气的封盖层,半风化层则主要作为油气运移的输导层。  相似文献   

6.
国内目前用于煤田煤层气测井的主要设备有北京中地英捷物探仪器研究所PSJ-2型数字测井仪系统、渭南煤矿专用设备厂TYSC型以及美国蒙特系列Ⅲ数字测井仪系统等。煤层气裸眼井常规测井方法有自然伽马、自然电位、双侧向、双井径、微球型聚焦、补偿密度、补偿中子、声波、井温、井斜等。选用不同的测井方法可获取不同的测井参数,采用线性回归或体积模型等方法,可获得煤层气评价参数。然而受井径过大的影响,会存在较大的误差。其次是《煤层气测井作业规程》不统一,仪器刻度不精准,解释方法落后,研究成果低,需在生产实践中加以修正。  相似文献   

7.
K油藏是中东伊拉克H油田重要的油气产层, 储层裂缝基本不发育, 储集空间主要为基质孔隙和溶孔, 渗透率极差范围大, 孔渗相关性较差。储层厚度大, 层间非均质性极强, 使得仅依靠常规测井资料和传统的测井评价方法来评价该区域碳酸盐岩储层流体性质识别效果差, 针对该问题, 进行H油田K油藏流体识别研究。通过分析常规测井资料发现, 深浅电阻率比值可以较好地划分水和烃类。在分析总结气测全烃曲线的形态特征及所对应的储层流体性质基础上, 发现气测曲线对于不同流体性质形态差异明显, 因此考虑利用气测曲线进行水和烃类进一步划分。统计发现重烃比值和烃气密度指数可以较好划分油水同层和水层, 为了定量表征识别过程建立水层-油水同层气测曲线识别法(ECR1), ECR1大于0为油水同层, 反之为水层。以烃气湿度指数、轻烃比值、挖掘效应可以较好划分气层和油层, 以此为基础建立气层-油层气测曲线识别法(ECR2), ECR2大于0为气层, 反之为油层。以该模型对H油田K油藏13口井38个小层的应用表明, 其识别符合率达到81.58%, 识别精确度高, 能满足研究区实际需要。通过建立的气测曲线识别法(ECR)模型, 在H油田K油藏取得较好应用效果, 可为本区块后续勘探开发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同时也可以为国内外类似碳酸盐岩储层流体识别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利用Hilbert-Huang变换方法得到测井曲线各个固有模态函数的瞬时频率,将测井曲线的瞬时频率变化剧烈的点作为层界面位置,从而实现测井曲线自动分层。首先构建并分析了一个理想信号,证实了Hilbert Huang变换作为分层方法的有效性和优越性,然后将这种方法应用到实际的测井资料中进行自动分层,并给出了根据Hilbert Huang变换进行测井曲线自动分层的具体步骤,对比了不同参数和方法下的分层结果。分层结果显示,一般前三个分量的分层结果与实际结果符合较好。将Hilbert Huang变换的分层结果与其他方法分层结果相比较发现,该方法不需设定过多的分层参数就可以准确地识别层界面,分层点具有明确的物理意义,而且得到的是不同尺度的分层结果,相比于传统分层方法更加准确和高效。   相似文献   

9.
浅析陕北安塞郝家坪油区地球物理测井方法的选取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介绍了陕北安塞郝家坪油区的地质特征,含油地层岩性特征。针对在该区开展生产井测井工作中地球物理测井方法的选取原则、选取情况,综合确定了适用于该区的经济有效的地球物理测井方法。阐述了该区标志层的岩性特征和测井曲线组合特征、含油层的岩性特征和测井曲线组合特征,并对测井仪器的选取情况做了相应说明。介绍了野外资料采集的步骤和注意事项、测井成果解释的具体方法、所运用的经验公式以及参数选取情况,重点介绍了孔隙度、含油饱和度、渗透率k以及残余烃、可动烃、水各占孔隙的计算方法,总结了本区含油饱和度划分油水层的原则。以该区的塞新1、塞天马16两口井为例,浅析了该解释方法的应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裂缝作为有效的储集空间和渗流通道,对于页岩储层具有重要的作用。裂缝研究的难点在于难以像井震结合波阻抗反演一样综合测井和地震信息开展裂缝预测。提出了一种综合测井和地震信息预测裂缝的新思路:首先拓展了SPM软孔模型,把孔隙空间分为硬孔隙、基质孔隙和裂缝型孔隙,建立岩石物理模型,并求取裂缝型孔隙度曲线,通过FMI成像测井曲线证实了裂缝型孔隙度结果的可靠性;然后综合裂缝型孔隙度测井曲线和地震数据,通过多属性神经网络反演预测实现了裂缝型孔隙度的定量预测。研究成果表明,通过和原始测井曲线以及和蚂蚁体等地震几何属性的对比,证明裂缝型孔隙度反演结果比较可靠,可以用来定量解释页岩储层的裂缝发育程度。本研究实现了综合测井曲线和地震信息定量预测页岩储层裂缝发育程度的方法,对于页岩储层定量解释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陕北安塞郝家坪油区的地质特征,含油地层岩性特征。针对在该区开展生产井测井工作中地球物理测井方法的选取原则、选取情况,综合确定了适用于该区的经济有效的地球物理测井方法。阐述了该区标志层的岩性特征和测井曲线组合特征、含油层的岩性特征和测井曲线组合特征,并对测井仪器的选取情况做了相应说明。介绍了野外资料采集的步骤和注意事项、测井成果解释的具体方法、所运用的经验公式以及参数选取情况,重点介绍了孔隙度、含油饱和度、渗透率κ以及残余烃、可动烃、水各占孔隙的计算方法,总结了本区含油饱和度划分油水层的原则。以该区的塞新1、塞天马16两口井为例,浅析了该解释方法的应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以测井、储层物性、三维地质模型的渗透率属性资料以及实际注采资料为基础,分别从储层的测井曲线特征、储层构型特征、注采信息3个方面对昆北油田切六区路乐河组的储层连通性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两井测井曲线呈箱型,井间储层连通性较好;测井曲线呈指状,连通性变化较大;测井曲线呈钟型,下部连通性较好,上部较差;测井曲线呈漏斗型,上部连通性较好,下部较差;测井曲线呈齿型,连通性较差;两口井曲线特征差异较大,储层连通性较差;自然电位明显负异常及自然伽马值较低时,曲线越光滑则连通性越好。水下分流河道和河口坝单一构型单元连通性较好,席状砂构型单元连通性有好有差,其他构型单元连通性较差;水下分流河道与河口坝、水下分流河道与席状砂复合构型单元连通性较好,其他复合构型单元连通性较差;加积型叠置的构型单元连通性较好,其他叠置类型的构型单元连通性较差。产液井的产液量增长比例越大,表明其与注水井井间储层的连通性越好。   相似文献   

13.
在测井储层评价中准确识别储层流体性质是其关键。但当储层测井响应特征并不特别明显时,只采用常规测井识别方法不易准确区分气、水层。为此,综合常规测井和试油资料,选取反映气、水层特点的特征参数建立划分气层、气水同层及水层的模糊综合判别因素,利用Logistic统计法确定隶属函数曲线,即以Logistic函数为激活函数,利用模糊统计法确定隶属函数曲线;然后结合权重集建立了模糊综合判别模型对流体的性质进行模糊判别,经检验该方法能较准确地判别出水层、气水同层和气层。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测井曲线自动识别处理系统的设计实现过程;论述了人机交互,曲线数据处理问题的解决方法;介绍了将沃希变换应用在测井曲线分层中的方法,并给出了相应的实例.  相似文献   

15.
一、GPS定位网设计和测量的误差源 1.GPS定位网的设计 GPS网的设计已免除了测角、边角同测和测边网等的传统要求。它不需要点间通视,也不需要考虑布设什么样的图形,也就更不需要考虑图形强度,不需要设置在制高点上(哪里需要就可以设置在哪里)。所以GPS网的设计是非常灵活的。  相似文献   

16.
克拉玛依油田八区克上组砾岩油藏测井描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克拉玛依油田八区克上组储层发育,油气资源丰富,为克拉玛依油田八区的主力油藏.在该油藏研究中,充分利用已有的测井资料,首先研究了测井资料的标准化方法和以测井曲线为基础的岩心归位方法,进而采用神经网络技术将测井信息转化为地质信息,通过该区117口井资料的综合解释和评价处理,为储层研究提供了基本地质参数和油气评价结论,并采用克里金估计模型绘制了砂体分布、油层有效厚度、孔隙度、渗透率及含油饱和度的平面空间分布图,全面分析了储层在空间的分布规律,为区块油藏综合治理和开发提供了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7.
在石油勘探、金属矿找矿以及地下空间探测领域,孔旁远探和随钻前探是迫切性技术需求。结合三分量感应测井和瞬变电磁场理论,提出了一种孔中时间域电磁张量测井方法。基于谐变场三维感应测井9个磁场分量求解方法,采用传输线法实现并矢格林函数的快速计算,通过将谐变场的磁张量转换到时间域,获得孔中时间域电磁场张量计算公式;然后,建立一个斜井三层介质模型,分析该模型下感应电位张量各分量的时间衰减规律,得到目标层电磁张量响应特征;最后,在地-井瞬变电磁实测资料分析基础上,比较孔中张量测井方法的效果。结果表明:感应电位张量xz、yz、zx以及zy分量衰减曲线符合垂直磁偶源激励场特征,其他分量满足水平磁偶源激励场特征;与z相关的分量对地层电性界面的反映最为明显,可以作为张量解释的首选分量,其他分量可以作为辅助分量;低阻目标层在多测道曲线和感应电位张量时间剖面中得到清晰识别,为孔中张量电磁资料处理与解释提供了手段。  相似文献   

18.
在煤田地质勘探钻井测井过程中,因钻井井壁坍塌掉块、砂桥遇阻等因素,造成测井仪器遇卡。如果遇卡的仪器为带放射源的探管,若处理不当,将会造成严重的后果。这篇文章通过对测井仪器的遇卡种类、遇卡的具体原因、解卡的理论分析、解卡的处理方法、打捞方法、预防遇卡事故的措施以及一些建议等方面进行了阐述,并以实例加以说明,其主要目的是提高测井效率,降低安全风险,使测井事故防患于未然。  相似文献   

19.
我国“863”高技术项目——北京自由电子激光装置,最近成功地产生了红外波段自由电子激光信号。它标志我国高科技领领的激光和加速器技术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自由电子激光与一般激光相比,具有波长连续可调,输出功率不受工作物质发热的限制,可以产生PS量级光脉冲等特点。它与一般同步辐射相比,能产生高难度的相干辐射。因此,自由电子激光被称为第四代同步辐射光源。它被广泛应用于物理、化学、生物学、医学、材料科学、技术科学、能源等领域。  相似文献   

20.
基于交会图法和岩心资料,分析国外中亚地区L油田的常规测井曲线特征与岩性和流体类型的关系.首先,对测井资料进行整理归纳,消除不同时期测井系列的差异,进行归一化、标准化及其他预处理;然后,以岩心资料为基础,建立测井资料交会图版,利用图版进行岩性和流体识别,其中岩性主要依据自然电位SP、中子伽马NRAT、感应电阻率ILD交会图版识别,流体类型主要依据含水饱和度Sw和电阻率交会图版识别;最后,确定该油田不同类型的岩性和流体识别标准:(1)砂岩自然电位SP<45mV,中子伽马NRAT>1.4CU;泥岩60mV2.8Ω.m;水层的有效孔隙度10%<w<30%,但Sw>55%,1Ω.m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