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94年11月16日《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以下称《公约》)生效,这个新的国际海洋法律制度的确立,标志着世界海洋权益与范围的再分配进入了一个新时期:国际海洋边界将由沿海国陆续划定,200海里之内海域将脱离公海性质。这个占世界海洋面积近五分之二的海域划为国家管辖海域,使沿海国将面临新的管理问题。  相似文献   

2.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以下简称《公约》)条文虽然涉及到领海、毗邻区、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等有关海洋区域划界理论和划界法律原则,但其论述毕竟是笼统简单的。1982年该《公约》签署以来15个年头过去了,许多沿海国进行了海域划界实践,海洋划界理论与方法有了新...  相似文献   

3.
本刊的《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讲座到此就要结束了。在最后一讲里,我们谈谈海洋公约和我国的海洋管理问题。二者之间的关系,概括起来说就是:海洋法公约是我国加强海洋管理、维护国家海洋权益的重要依据,同时也为海洋管理提出了新的任务和问题。一、扩大了管辖海域沿海国家实施海洋管理,首先要确定管辖的范围。确定一个国家的管辖范围,一是  相似文献   

4.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生效和我国的批准实施,使我国海洋开发、保护和管理进入了一个新时代。加入WTO、中越北部湾海域划界以及省际间海域划界,给广东省海洋产业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对各级海洋行政主管部门和其他涉海部门的综合决策能力和管理水平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使广东的海洋工作能继续保持全国领先地位,适应新情况,迎接新挑战,迫切需要从新的战略高度对广东海洋工作做出新的部署。一、广东省海洋开发优势分析广东省共有14个沿海市、23个沿海县或县级市。大陆岸线总长3 386 km,列为广东海洋功能区划的海域面积约为46 万km2。面积大于50…  相似文献   

5.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以下简称《公约》)于1994年11月16日正式生效,并于1996年得到我国人大常委会批准。依据《公约》规定,我国充分享受领海主权的海域由原来的38.8万千米’扩展到300万千米2,纵深距离亦由原来的12海里延伸到更远的外海域.同时,按照松约》的规定,我国还对广阔的大陆架和专属经济区行使主权和管辖权。如:维护海洋和平使用和海洋资源公平利用的权利;公海中的航行、飞越、捕鱼、科学研究、建造人工岛屿和铺设海底电缆等六项自由;船舶在各海区分别享有不同的航行权,军舰享有豁免等特殊权利;享有国际海底“区域”…  相似文献   

6.
<正>《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生效,尤其是专属经济区概念的引入,使沿海国的海洋管辖范围扩大,全球约30%的海洋被划入沿海国管辖海域。沿海国的海洋扩张产生了"新的"潜在的海上政治边界。海洋划界问题涉及国家之间重大海洋权益的划分,沿海国单方面划定的管辖海域边界之间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重叠,海洋划界无疑是一个非常敏感而复杂的世界性难题。我国与邻国之间存在的海洋划  相似文献   

7.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域使用管理法》(以下简称《海域法》)实施的第一年,我愿就依法加强海洋管理特别是海域使用管理的问题,从主管部门的角度谈点意见,同大家一起探讨。一、加强海洋管理已成为当今时代潮流自《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生效以来,联合国对国际海洋事务越来越重视。1993年第48届联大决议,敦促沿海国把海洋综合管理列入国家发展议程;从1997年以来,联合国秘书长每年都向联大作海洋事务报约》协调各国与海洋有关的利益关系,联合国成立了国际海底管理局、国际海洋法法庭、大陆架界线委员会等一系列专门海洋机构…  相似文献   

8.
维护海洋权益,开发海洋资源,持续发展海洋经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一、国际海洋法律制度发生了深刻变化,国际海洋事务形成了一些热点和新的特点《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以下简称《公约》)于1994年11月16日正式生效,标志着人类和平利用海洋和全面管理海洋的新时期已经到来。《公约》共有17个部分320条,连同9个附件共446条,包括了内海、领海、毗连区、专属经济区、大陆架、群岛水域、公海和国际海底等海域的各个部分的法律制度,并对海洋资源开发、环境保护与利用、技术转让与技术发展、海洋争端的解决都作了规定,内容涵盖了海洋的一切资源和用途,涉及海洋法的所有领域。是迄今为止,范围最广泛,内容…  相似文献   

9.
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是人类全面认识海洋、开发利用和保护海洋的新世纪,这一国际社会公认的结论有着极其丰富的内涵。1994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正式生效,世界海洋形势发生了深刻的变化。12海里领海和200海里专属经济区制度的建立,使各沿海国行使管辖权限的海域空间和海洋资源大为增加。沿海各国纷纷加强对本国管辖海域的海洋资源开发和管理力度,海洋成为世界各国综合国力竞争的新舞台。自1997年起,联合国秘书长每年都向联大提交一份《海洋和海洋法》报告。据联合国秘书长的报告,1998年世界海洋经济总产值已经达到1万亿美元,约占世界经济…  相似文献   

10.
一、什么是“海洋国土”?全国人大常委会于今年5月15日批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简称“公约”)后,“海洋国土”一词频繁见诸于报端和各种新闻媒介。“海洋国土”这一概念的出现和广泛使用,促使国人去了解海洋、感知海洋、关注海洋和热爱海洋。在人们学习和了解《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后,知道了我国不仅有960万平方公里的陆地领土,还拥有一片广袤的“海洋国土”。那么,“什么是‘海洋国土’呢?”严格地说,“国土”就是一国的领土,“海洋国土”  相似文献   

11.
国际海洋边界划定主要是指相向和(或)相邻沿海国之间进行的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边界划定。国际法并不要求国际海洋划界在所有海域必须遵循一个特定的划界方法,但是在划界技术上对任何沿海国的要求却是严格一致的。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以下简称《公约》)生效之后,沿海国海洋管理重中之重的任务是对本国管辖海域海洋边界的划分。国家实践表明,一条位置准确,精确度高的海洋边界的划定不仅能够促进沿海国海洋资源开发活动的进展,而且还能够发展相互之间的睦邻友好关系。海洋划界考虑的主要因素是政治、法律制度和技术问题。每个沿海国划定一条海洋边界,  相似文献   

12.
国际海洋法与我国的海洋管理体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扩大了国家海洋权益,并要求各国对整个国家管辖海域实施综合管理,而我国分散执法的海洋管理体制存在种种弊端,与之不相适应。整合海上执法队伍,建立统一的海洋管理体制,建设一支职业化、专业化、多能化的海警部队,应该是我国海洋管理体制改革的主要目标和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3.
不久前,报载一条消息,一所高校在大学生中作了一次“国情”知识测验,98%的学生认为,我国国土面积是960万平方公里,几乎没有人提到过我国还有约300万平方公里的“海洋国土”。我们必须看到,在《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生效6年之后、在我国政府于1996年5月15日正式批准《公约》和《公约》将邻近我国约300万平方公里的海洋国土正式赋予我国4年之后,有相当部分大学生仍没有普遍认识到我国在海洋海域中享有的这一重要的权益,没有建立起同这一重大国家权益相一致的海洋国土观念,这怎能不发人深思呢?  相似文献   

14.
我国历来重视海洋的利益。建国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在海洋方面的立法有了长足的进展。《海洋法公约》签字后,我们又颁布了一些新法规或正在或准备起草一些新的法规,以维护我国的海洋权益,加强各海域的管理。 1 现行的海洋法律制度 按法律法规的调整对象,可将我国现行的海洋法律法规分为基本性海洋法律制度和单行海洋法律法规。前者是确定我国在各个不同的  相似文献   

15.
抓住机遇,持续快速发展海洋经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随着《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生效及1998年国际海洋年的到来,人们越来越重视海洋对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我国是一个海洋大国,如何在新的机遇面前更好地利用海洋资源,发展海洋经济,是当前我们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新的《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生效使海洋工作面...  相似文献   

16.
21世纪经略海洋国土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生效后,沿海国的国土构成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国家管辖范围扩大,国土资源开发管理的权利和任务加重。因此,沿海国纷纷调整本国国土及其资源开发和管理的政策,重新规划安排国土资源的开发和管理成为近十几年来的基本趋势。按《公约》的有关规定和我国的主张,划归我国的国家管辖海域总面积约为300万千米2,这是国家陆地国土的扩大和延伸。从广义上说,我国的“海洋国土”包括:(l)拥有完全主权的内水和领海,约38万千米2;(2)拥有海域管辖权和资源主权权利的毗连区、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约300万千米‘。《公约》…  相似文献   

17.
海洋氢能作为一种清洁、低碳、高效且可再生的能源,逐渐成为目前我国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能源载体,其开发对我国具有重大战略意义。但由于海洋氢能起步晚,目前存在技术成熟度不高、政策支撑较少、法律配套不完善等诸多困难。同时存在海域管辖权竞合、海洋环境污染、海洋生物多样性破坏以及国际合作开发难等问题。关于海洋氢能开发法律规制问题,在国际法层面,以《联合国宪章》《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等基本法构建海洋氢能国际合作开发以及海洋环境保护的基本法律框架,以《生物多样性公约》和《BBNJ协定》为基础进一步对海洋环境污染和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提出法律规范;在国内法层面,通过现有能源领域法律法规可知,《可再生能源法》填补海洋氢能开发法律空白;在海洋环境领域,我国法律法规对海洋氢能开发提出了环境影响评价的要求,以保障海洋生态环境不受侵害。综上所述,海洋氢能开发利用应当完善国内相关立法,制定有针对性的海洋氢能领域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以促成国际开发与合作。这些完善建议旨在为海洋氢能开发提供清晰的法律指导,促进其可持续发展和利用,同时保护海洋环境和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18.
我国毗邻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四海,自然海域面积达473万平方千米。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规定和我国《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法》的主张,我国可管辖的海域约300万平方千米。其中属于我国享有主权的领海和内海面积近38万平方千米。如何确保我国管辖海域,特别是我国享有完全主权的领海和内海的权益,并有效管好、用好、保护好这片海域,是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世纪之交,海洋日渐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人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海洋不仅是巨大的资源宝库,而且是人类生存与发展不可缺少的空间区域。海洋是解决当前世界面临的人口剧增、…  相似文献   

19.
海洋划界新理论新方法与技术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签署以来15个年头过去了。许多沿海国进行了海域划界实践,海洋划界划定的理论与方法有了新的全面发展。纵观历史,国际海洋边界划定目前总趋势是:二维海洋海岸线地理学代替三维海底地质地貌因素,专属经济区与大陆架划界代替单纯大陆架划界,(200海里)距离原则代替自然延伸原则,综合性单一海洋边界代替传统性大  相似文献   

20.
21世纪是海洋经济时代。世界各国都把发展的希望寄托在占地球表面积71%的海洋上。我国有辽阔的管辖海域——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和我国《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法》的规定,可属我国管辖的海域约300万km2,相当于我国陆地面积的1/3,其中属我国主权范围(像陆地一样)的领海面积达38万km2,相当于北京、天津、河北、山东四省市面积的总和。新中国成立50多年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20年以来,我国海洋事业取得了长足进展,20世纪90年代以来,海洋产业总产值平均每年增长20%以上,2000年达4000亿元,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