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太阳微波低频段射电泳动现象的观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汪敏  谢瑞祥 《天文学报》1999,40(3):263-271
综述云南天文台“四波段太阳射电高时间分辨率同步观察系统”在1989年12月-1994年1月期间所观测到的12个射电脉动事件,发现在这些波段有多种不同特征的脉动现象,并在此基础上上对脉动的形态,周期,带宽等观测特征和了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2.
本文根据1987年9月23日的8.6毫米波段射电日食观测资料,计算了太阳射电的径向亮温度分布,计算结果表明:8.6毫米波段太阳径向亮温度分布呈临边增亮;增亮幅度相对于日面中心部分为5.1%,中国部分也存在着增亮的征兆;日食当天8.6毫米波段太阳射电辐射的剖流量为2346S、f、U;食甚时的剩余流量约为12.5%,掩食半径为1.014光学太阳半径。  相似文献   

3.
综述云南天文台“四波段(1420 、2000 、2840 和4000 MHz) 太阳射电高时间分辨率同步观测系统”在1989 年12 月—1994 年1 月期间所观测到的12 个射电脉动事件,发现在这些波段有多种不同特征的脉动现象,并在此基础上对脉动的形态、周期、带宽等观测特征作了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4.
直到最近以前,幾乎都認为觀测到的宇宙電波是來自銀河系的。1950年Brown和Hazard用60米的拋物面無線電望遠鏡發現了M31的λ=1.89米的宇宙電波。以后,天鹅座和室女座的兩個強力的射電源也被證實是河外星雲。1952年Brown和Hazard系統地测量了幾十個分立的射電源的輻射強度,證實了它們都是可以观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用“三波段太阳射电高时间分辨率同步观测系统”所观测到的1988年12月16日三波段(1420MHz、2840MHz、4000MHz)太阳射电大爆发中毫秒级精细结构的观测特征,指出太阳射电快速活动在射电爆发的不同阶段具有不同的特征,首先在爆发的上升沿出现2840MHz的毫秒尖峰辐射群,继而在1420MHz上出现毫秒级尖峰辐射群,并且还在以后的几个爆发次峰上陆续出现,在长达两小时的大爆发过程中,在4000MHz上始终未产生毫秒级尖峰辐射,这也反应了射电尖峰辐射现象存在着一定的带宽。特别引起注意的是毫秒级尖峰辐射群均出现在射电爆发的峰值附近,在其它时间的记录中尚未发现毫秒尖峰辐射。 三波段的秒级射电爆发曲线如图1所示。毫秒级精细结构如图2所示。由图2可见,单个尖峰辐射的持续随频率的减小而增加,2840MHz多为10—20ms,1420MHz多为30—170ms;所产生的尖峰辐射群强度不大,而且很少有孤立的尖峰;2840MHz尖峰辐射的强度一般为450—900sfu,1420MHz一般为500—1770sfu(1sfu=10~(-22)WM~(-2)Hz~(-1));还特别引起注意的是在2840MHz上当所出现的尖峰辐射群结束时,往往出现持续时间为100ms的流量下降现象,(此种现象在以往的观测中未曾见过),详见图2b和2c;关于事件尖峰辐射的丰度,仅对几个尖峰辐射群作了统计如下: 在1420M  相似文献   

6.
本文针对太阳射电高时间分辨率观测研究中普遍关心的事件证认问题,分析了精细结构事件与干扰信号在“空域”和“频域”上的特征差异,在“10cm波段高时间分辨率太阳强度纹”上,采取了抗干扰和识别干扰的技术措施,极大的抑制了雷达干扰,提高了事件的置信度。在缺乏不同地域精细结构同时性事件情况下,本文介绍的措施,对事件的自证认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7.
光学波段的“变脸”AGN (changing-look Active Galactic Nucleus, CL AGN)是光谱类型发生变化AGN的统称.近年来,越来越多观测证据表明这类现象与中央超大质量黑洞吸积活动有关.而黑洞吸积率的变化可能会引起喷流的增强或者减弱,进而导致射电波段观测性质的变化.在已发表的文献中,收集了74个光学波段证认的“变脸”AGN、90个“变脸”AGN的候选体.基于这个目前最大并且选源方式多样化的非完备样本,探讨了“变脸”AGN在射电波段的观测性质.从澳大利亚平方公里阵先导设备(Australian Square Kilometre Array (SKA) Pathfinder, ASKAP)和美国甚大阵甚大阵(Very Large Array, VLA)的4大射电巡天观测中,发现了51个“变脸”AGN (含21个候选体)在0.9–3 GHz存在射电波段的对应体,样本的射电探测率约为41%,与一般AGN的射电探测率无显著区别.此外,分析了这些源的射电谱指数,发现在1.4 GHz和3 GHz频段“变脸”AGN相对于一般射电源有较平的射电谱.该统计结果或可解释为“...  相似文献   

8.
耿立红 《天文学进展》2000,18(2):91-103
叙述了太阳射电天文和太阳物理上作出过杰出贡献的几个射电日像仪的概况及其进步与发展,并简述了未来射电日像仪可以完成的科学目标以及应具有的特点,以期为在21世纪我国实现“一颗空间X射线卫星、一座红外太阳塔和一台射电像仪”的宏伟构想提供研制依据。  相似文献   

9.
一个含有丰富快速精细结构的射电大爆发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本文对1990年7月30日云南天文台四波段太阳射电高时间分辨率同步观测系统^「1,2」所观测到的太阳射电大爆发进行了分析,对在1.42GHz,2.00GHz,2.84GHz三个波段上观测到的大量尖峰辐射作了关于寿命和强度的统计,最后,针对本次爆发中的ms-spikes的特点做了一些讨论。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针太阳射电时间分辨率观测研究中的普遍关心的事件证认问题,分析了精细构事件与干扰信号在“空域”上的特征差异,在“10cm波段高时间分辨率太阳强度纹”上,采取了抗干扰和识别干扰的技术措施,极大的抑制了雷达干扰,提高了事件的置信度。在缺乏同地域精细结构同时性事件情况下,本文介绍的措施,对事件的自证认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11.
10 m波段的太阳射电观测,对监测日冕物质抛射(Coronal Mass Ejection,CME)有着重要的意义。介绍了一种安装在太阳射电天线阵的模拟接收机,工作频率范围是30~65 MHz,用于监测太阳10 m波的爆发活动。接收机采用直接采样的结构,由巴伦、滤波器和放大器组成。研制完成的接收机,增益达到60 d B,动态范围约33 d B,输入三阶互调点IIP3=-24 d Bm,噪声系数N=4.3 d B,满足观测要求。最后,计算了太阳射电天线阵的最小可测流量密度。  相似文献   

12.
明安图射电频谱日像仪(Mingantu Spectral Radioheliograph, MUSER)能够在0.4--15GHz超宽频带内实现高时间、高空间、高频率分辨率的太阳射电成像. 而射电亮温度是描述太阳物理过程的一个重要的参数, 在研究不同射电辐射机制、太阳磁场以及太阳爆发过程中非热粒子加速等问题上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因此必须对MUSER观测的图像进行亮温度定标. 将介绍一种适用于射电日像仪图像强度定标的方法. 太阳射电图像中包含着太阳圆盘的结构信息, 利用射电日像仪短基线的可视度函数拟合第一类贝塞尔函数, 可以得到图像中宁静太阳圆盘的射电半径和强度, 再利用瑞利-金斯定律和每天的太阳射电流量可以计算得到每天图像的定标因子$G_c$, 从而实现对MUSER图像强度的定标. 将该方法应用到MUSER的实际观测数据中, 包括宁静太阳和有太阳射电爆发等不同的情况, $G_c$的误差基本不超过10%, 得到的宁静太阳亮温度与其他宁静太阳的结果具有较高的相关性, 表明了此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太阳二十二周峰年云南天文台四波段射电同步观测结果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主要介绍云南天文台“四波段太阳射电高时间分辨率同步观测系统”1989年12月至1993年4月观测事件的统计结果,对102个射电爆发进行了初步分析,着重揭示几个类别典型事件的时间轮廓,说明射电高时间分辨率观测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对云南天文台“四波段太阳射电高时间分辨率同步观测系统”自1989年12月-1994年1月期间观测到的100个射电爆发和与其共生的29个快速精细结构在日球和日面的经度分布做了统计,并做了初步的分析的讨论。  相似文献   

15.
对云南天文台“四波段太阳射电高时间分辨率同步观测系统”自1989年12月—1994年1月期间观测到的100个射电爆发和与其共生的29个快速精细结构在日球和日面的经度分布做了统计,并做了初步的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介绍了上海天文台与上海自然博物馆天文组合作用6米射电望远镜在6cm波段上对1987年9月23日日环食观测所取得的结果。给出了局部源的流量、一维半功率角径、平均亮温度、部分局部源高度以及太阳射电半径等参数。  相似文献   

17.
日冕物质抛射(ChIEs)经常被观测到和其他日面活动相伴生,太阳耀斑、日珥爆发、盔状冕流等许多太阳现象,都与它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射电观测是研究CMEs的一种重要的补充工具。多频率的射电成像观测能很好地研究CMEs的初始阶段,而且可以得到关于CMEs触发机制特征的更多信息。概括了CMEs与低频射电的关系,介绍了低频射电的观测仪器,分析了CMEs低频射电所表现出来的特征,考虑了CMEs的初发机制,总结了尚待解决的问题,表明了CMEs研究是基于多类数据和全电磁辐射波段的。  相似文献   

18.
利用国家天文台云南天文台“分米波(700—1500MHz)射电频谱仪”和“四波段太阳射电高时间分辨率同步观测系统”分别于2001年6月24日和1990年7月30日观测到了两个稀少事件,前者是一个小射电爆发,其上升相伴随有短周期(约29、40和100毫秒)的脉动,后者是一个射电大爆发,在2840MHz上产生了周期约30毫秒的射电脉动,还着重讨论其甚短周期(如29—40毫秒)的脉动现象,甚短周期脉动可能是归因于起源在日冕深处不稳定区域的哨声波束周期链对射电辐射的调制,或沉降电子束驱动的静电高混杂波,经由波-波非线性相互作用导致甚短周期的射电脉动。  相似文献   

19.
星系团中的弥散辐射通常以位于中心区域的射电晕或周围区域的射电遗迹形式存在.根据星系团弥散辐射的陡谱特性,通过宽带低频射电波段的观测,能够得到其中射电晕及射电遗迹的频谱特征,从而帮助理解星系团的形成与演化过程.通过分析默奇森宽场阵列(Murchison Widefield Array,MWA)、澳大利亚望远镜阵列(Aus...  相似文献   

20.
云南天文台“四波段(1.42GHz,2.13GHz,2.84GHz和4.26GHz)太阳射电高时间同步观测系统”在1990.1 ̄1994.1期间,观测到5个具有短时标漂移结构的射电爆发事件,也就是微波Ⅲ型爆发。本文从中选取较典型的1991年3月13日事件,对Ⅲ型爆发的时间轮廓(持续时间,衰减时间)作了分析,并与米波,分米波和微波段其它观测结果作了一些比较,以求对长厘米 ̄短分米波段(微波低端)Ⅲ型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